❶ 法国电影与中国电影中可以写论文的点有啥呀
回眸新中国科教电影的发展历程,自1949年至今,经历了几度沉浮。从宏观角度看,新中国科教电影的历史可以分为两大块: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如果按科教电影的发展历程来分,可以分为初创阶段、停滞阶段、黄金时期、转型调整时期和重生时期。
1 50年代至60年代——初创阶段
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科教电影的初创阶段。这一阶段,科教电影创作的机构逐步建立,人才逐步到位,影片也开始产生影响。建国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力促进生产.而中国社会长期动乱,造成广大民众的知识与
技术水平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而科教电影作为科普宣传的重武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49年到1960年之间,不仅组建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片组,还组建了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三家专业厂。同时,鼓励其他制片厂也建立科教电影拍摄小组。另外,国家从相关单位抽调一些高素质人才,进入上述科教电影制作机构,并以他们为骨干,逐步培养和建设专业创作队伍。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就从教育部和卫生部调来已有一定经验的创作人员,并接收了大量高校毕业生。这一切不仅为我国的科教电影事业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科教电影生产单位创作的一些科教电影也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
2文革时期——停滞阶段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众所周知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段时间,整个科教电影事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四人帮”的控制下,只有极个别的科教片能在影院放映,上百部片子被封存起来。创作人员都去了五七干校学习、劳动,创作生产全面停止,更不用说新人的引进和培养。这段时间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还对后
来的科教电影事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3 70年代到90年代——黄金时期
这是新中国科教电影的黄金十五年。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不仅吹响了改革开发的号角,也为我国的科教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这一切,不仅给科教电影的创作生产带来了无限生机,也激发了广大科教电影从业人员的无限热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当时科教电影创作生产的最大特点,创作生产人员们潜心创作、积极研讨, “比学赶帮超”的创作氛围非常浓厚。特别是三个专业厂互相学习、互相竞争,并逐步形成了三个厂各自的特点。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题材多样、创作手法新颖;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创作则贴近生活、表达方式细腻;北京农业电影制片厂的创作专注于农业技术等等,个性化特点比较明显。这段时间也是科教电影创作生产数量最多的时候,科教电影的年生产量都在200部左右;最多的几年,达到了近300部 。同时,这段时间也是我国电影发行放映体系最完善的时候,放映网遍布全国所有城市和乡镇。正是在这种产供两旺、需求迫切的前提下,科教电影充分发挥了它的独特功效,为我国的
社会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90年代中期——转型调整时期
1993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改革。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布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即“广电字3号文件”)。“意见”的主要内容,一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不再对国产片统购包销,各制片厂可以直接同地发行公司进行出售地区发行权、单片承包、票房分成、代理发行等多种形式的交易;
二是电影票价要原则上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1994年,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供于进一步深化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宣布从1995年1月1 Et 起,各制片单位可直接将影片发行到任何一级发行机构,乃至电影院。这种对电影投资和发行的重大调整,可以说是中国科教电影遭遇的转型硬着陆,或者说是一次休克疗
法。
5。90年代末至今——重生期
1997到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酝酿并提出了跨世纪的农村电影“2131”工程,并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所谓“213l ”工程, “就是在2l 世纪初,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一个村一个月看一次电影目标”( 引自计社20( 0F- - 246( 文件) ) 。从那时起,国家以政府补贴或政府采购的方式,对科教电影的创作生产给予了新的支持,从而激活了科教电影。同时,电影放映市场的逐步成熟,也让资本看到了希望,出现了对科教电影的投资尝试。另外,科技的进步与电视业的快速发展,也对科教电影的创作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科教电影不仅其产量从1997年的10部扩大到现在的30多部,参与单位从北京科影、中国农影扩大到今天的十几家;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不少大量运用新技术、能满足现代观众视听要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普大片。
❷ 欧美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差异(详细点,作业)
1、运用市场运作规则、模式差异
中国电影与欧美电影相稿脊比,还处在市场化的初级阶段,在商业诉求上显得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中国电影走向产业化,不仅是电影本身从艺术电影向商业电影的过度,更是文化市场和大众审美对电影发展的需求。
中国电影需要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熟练运用市场运作规则、模式,实施产业化管理,投资、制片、发行、院线分工合作,责权利明确,并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以利于电影生产与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2、培育衍生品市场差异
美国电影业总收入仅有20%是从影院的票房收入中获得的,而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70%。
衍生品在中国电影工业流程上基本还是缺失的一环,市场几乎一片空白。中凯雹国电影收入的90-95%是票房和植入式广告,一些电影衍生品的收入几乎为零。美国电影衍生品开发与推广给中国以启示。
3、新旧媒体融合的宣传营销差异
在新键孙渗媒体时代,美国抓住新媒体与电影的共性——虚拟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新旧媒体平台相配合,增加电影的消费力量。
电影传播的是蕴藏在影片深层的文化观念 中国电影需培育稳固的国内市场,在挖掘电影的内涵上下功夫,表达中华文明的精髓,反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
❸ 在中国销量最高的欧美电影是什么
在过去的四年间,法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票房已经有3年超过了1亿美元,去年法国电影的海外总票房已经达到6.57亿美元,对于这个国家的电影票房来说,最近两年的海外票房都超过了本土票房,中国和亚洲成为最大的海外市场。
这也带出了另一个问题——这些所谓的“法国电影”,不仅普遍使用英语对白,而且片中大量使用国际化的明星,比如《飓风营救》的主演就是英国男星连姆·尼森,《超体》的主演是斯嘉丽·约翰逊,《玩命速递:重启之战》的男主角是英国人艾德·斯克林,哪怕更加法国本土化的《锡尔斯玛利亚》,也是使用英语对白。
你认为飓风营救好看吗?
❹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说明中西方电影的不同特点和艺术风格
电影风格组成的诸多元素,以及中西方对于风格的不同追求。我认为风格更适合去描述导演个人的指导风格和习惯,当然也可以去描述整个类型的电影。而对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多样化的风格才会使电影更具色彩。
中国电影从来就是东方传统文化和东方近代社会文化的影象呈现。就像法国电影对于艺术的追求性或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经典的模式或成熟的操作。总体而言,中国电影的东方文化独特风格偏于情感意味的静态韵味,无论是注重内涵、偏向意义表达、还是欣赏柔静的艺术美感等,都凝聚在镜像的阴柔婉转的东方色彩中,非常讲求意境。如《林家铺子》的片头开始的一个精心选择的船行场面,江南水乡的特点如真如实。但那每一橹每一道涟漪都是意味深长的,朴直的风貌与风情背景的真实化,传达出的是历史风云的深长意味。同时传统电影中咀嚼苦难、哀而不伤,沉静中的隐忍爆发的特点最后归结于朴直纯真的表现形态和简约的线性延展。新兴的中国电影对传统电影有一定的袭承,不过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电影对于国外电影不同的形式风格的学习并与传统的融合还在期待中。
而国外电影,西方,好莱坞,日韩等,有诸如经典好莱坞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法国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电影,苏联的蒙太奇运动,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主义电影,新好莱坞独立制片,先锋派实验电影等诸多的发展,各具特色。不可否认好莱坞还是主导当今的电影市场,不过时间的推移伴随各种电影形式与风格的交汇于碰撞融合。中西方电影彼此之间在慢慢地相互了解熟悉。对于电影文化的发展是相当有益的。
❺ 请问:就目前来说,哪些国家的电影综合水平是比较高的中国的电影排在什么位置谢谢
观点:世界电影市场己为全球性寡头所垄断
作者:李怀亮
目前,国际电影市场已经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一场文化贸易的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随着新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和地区国际性的政策调整,在整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结构格局迅速重新调整,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国际化-重新调整-主动集中"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几个超大型综合媒体公司的出现。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
、威卡姆集团、贝塔斯曼集团、美国电讯公司等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全球性垄断寡头。1993年,全球最大的50家影视公司的总营业额是1180亿美元,仅仅4年后,最大的7家综合性媒体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这个数字。全球文化贸易额的绝大部分是在很少几个国家之间进行的。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55%。进口也高度集中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当年全部进口额的47%。 现在,全世界上映的电影大约有85%是好莱坞制造的。1993年,世界大影视公司有36%在美国,36%在欧盟,26%在日本。1997年,就有超过50%的大公司集中到了美国。欧洲影视贸易的赤字也随之从1993年的35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6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更是越来越少。整个非洲大陆平均每年只生产42部自己的电影,其市场上95%的电影都是进口的。 法国与好莱坞的殊死搏斗 英国著名导演大卫.普特南的《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和比尔.戈兰色姆(BillGrantham)的《资产阶级大妓院:法国与好莱坞文化战争的由来》(英文版),具体深入地为我们展现了欧美之间--特别是美国和法国之间电影贸易战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这两部著作都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的欧洲和美国之间--特别是法国和美国电影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刀光剑影。 戈兰色姆在书中透露了美国企图利用关贸总协定向全世界倾销好莱坞电影的一些内幕。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就十分关注电影出口,多年以来,好莱坞在华盛顿一直有代表自己的非常出色的说客。在其出色的游说者杰克瓦伦迪的率领下,好莱坞发起了对欧洲配额制的攻击,并及时地在克林顿政府中找到了知音。于是开始进行反配额斗争的讨论,研究出来的办法是要把关贸总协定的范围扩大到服务领域,包括电影电视节目之类娱乐服务。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非常明确:自由贸易决不会容许配额的存在。但在谈判中,法国提出了"文化例外"原则,对美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而普特南的叙述语调却要更加深沉。他的《不宣而战》是以对关贸总协定谈判的回忆开篇的。他生动地记述了谈判达到白热化的最后一夜。普特南作为著名的英国大牌制片人,有曾经在好莱坞工作过的经历,比较能够理解欧美两种电影体制之间的差异。他被指派参加了一个欧洲委员会的小型智囊团。这个智囊团的任务是"研究可以帮助重病缠身的欧洲电影及电视业对付好莱坞挑战的政策提案。"这就决定了普特南的出发点。他是要"为欧洲找一条极富创意又极具商业生机的路子,而无需求助于过去经常实施的那些带有破坏性和负面影响的政策"。因此,我认为普特南的立论更为持重公允。 相比之下,戈兰色姆毫不掩饰自己完全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说话的态度。他认为法国人就为了这么一个无关全球贸易宏旨的影视节目配额,差点毁了一个关贸总协定,是十分非理性的。 美国人说:"不要保护!" 随着文化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而来的是关于要不要进行文化保护,以及要不要对美国的影视产品实行配额的激烈争论。 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实行了限制。文化主权是支持贸易壁垒的核心观点,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常常被提出来支持贸易限制。 美国用来反对加拿大、法国、韩国的文化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理论。在自由贸易理论看来全球化的主题导致了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通,每个地方只要有需求存在就可以得到满足。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极为丰富,消费者喜爱全球化为他们所带来的这些选择,无论就质量来说还是就价格来说,可供他们选择的范围极其广泛,特别是他们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同样的选择。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国际商业与战略管理教授高皮纳(Gopinath)1998年在一篇文章中质问这些国家:"政府在文化产业中所进行的这些干预管用吗?法律和壁垒能挡住迈克.杰克逊的摇滚或麦当娜那张性感的脸吗?……在现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上,对其他文化的限制会起作用吗?" 在美国人看来,不但实行关税壁垒和配额不会起作用,就连这些国家政府对自己国内的文化产业进行补贴或投资生产也不会起到促进其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甚至反而会是有害的。与欧洲国家不同,加拿大采取政府补贴或投资生产的方式来促进其国内电影业的发展,而不是以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文化产业。然而根据美国学者威尔德曼(Wildman)和希维克(Siwek)最近的研究,"认为面对外国竞争,本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并不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政府补贴会鼓励一些本地公司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仅仅迎合政府的意志而进行影视节目的设计,制作,生产出许多配额快餐。这意味着有能力的生产商花在争取得到政府补贴上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在制作精品电影上的时间和精力多。" 贸易配额、关税壁垒以及政府补贴,这些被倾销国家的政府所能采取的办法,在美国学者看来统统不灵。那么,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该怎么办呢?美国学者说:"由于采取了先进的宣传推广方式,发行量巨大,美国在推销其产品,服务和观念时通常都占有极大的优势。如果一个国家感到它的文化具有与美国文化相同的力量,它就应该向美国学习,向国内外的人民普及它的文化,而不是试图把它保护起来。"面对好莱坞的冲击,"需要先把这头野兽喂饱了"。 中国对待好莱坞的方式:利润分成,数量不限 正当世界文化产品--主要是影视节目产品贸易的战争烽烟四起、战火纷纷的时候,中国迈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纂的中国第一本"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披露的资料: "我国已经向美国政府就开放中国的版权产业市场做出以下承诺: 音像制品(主要指录音制品,不包括电影等影视作品)。中国确认对音像制品的进出口将不实行配额、进口许可证要求或其他限制,不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电影作品。……中国政府不对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此外,中国政府将允许中国公司在商业考虑的基础上,以利润分成的方式,进口数量不限的美国电影,这些电影须经内容审查。"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按照自己并不熟悉的规则,加入到受到强手操纵的全球市场竞赛之中。迈入战火纷纷的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中国电影产业面对着枪林弹雨。 那么,面对加入世贸,中国的电影产业准备好了吗?从产业规模上来说,中国电影至今没有形成产业自己的规模。中国现有的上影、北影、长影三大制片厂,16个省办厂以及其他一些制片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总和实力也比不上好莱坞8大公司中的任何一家。 关税壁垒和配额是对本国幼稚工业进行保护的两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对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就意味着政府必然采取其他的手段和方式来对中国的民族电影产业进行扶持,否则,以现在的这种状况让中国电影产业去与好莱坞"自由竞争",真可谓让小孩子"与狼共舞"了。 因此,政府应该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民族电影补贴、投资力度和补贴投资形式。在这方面,英国的经验可资借鉴。 从1950年8月开始,英国政府开始在所售电影票中加征"伊迪税",部分伊迪税所得划入新建立的英国电影制作基金,用于资助想拍摄英国电影的制片人。50年代以后,伊迪税成为英国电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伊迪税对制片人的资助是建立在"完全自然和客观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与其前一部影片所获得的票房总收入挂钩。事实证明,伊迪税方案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毫无疑问,没有伊迪税,英国制片业可能已经全面崩溃,被势不可挡的好莱坞吞没掉"。 法国著名影评人克洛德--卡利说:"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们的市场九成被并不反映他们生活的美国形象所占领。"文化产业,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还关乎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安全问题,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原创力问题。我们不可不努力。
欧美的浪漫:与敌人共枕? 本土与全球电影市场经济大战新策略: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3468/63472/4357020.html
2005世界电影市场状态_1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d0c6f0100035t.html
全球电影市场十大:
http://www.ourznbbs.com/viewthread.php?tid=146363
❻ 法国电影与中国电影
ok!
1910年前,法国电影以其创造性、艺术性和多样性而称霸世界。百代公司摄制的舞台纪录片、喜剧片和新闻纪录片控制了整个世界电影市场。1910年后,因美国和德国影片的竞争,其霸权有所削弱,但法国影片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在国外市场,法国影片仍占优势。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电影的霸主地位才被摧毁。由于战争,法国影片生产完全停顿。美国影片乃乘虚而入,占领了法国的电影市场。
《蓝》《白》《红》三部曲;《云上的日子》:《初吻》:苏菲·玛索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柏林影展最佳影片,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
《迁徙的鸟》 :唯美的画面,富有情感的镜头,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美的记录片之一。世界上恐怕也只有法兰西这个把浪漫当作生命的民族才会用三年时间拍摄出这样的一部记录片.
《帝企鹅日记》 Luc Jacquet 的记录片真是绝了~;
《虎口脱险》(La Grande Vadrouille),菲奈斯的代表作,是法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喜剧电影,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喜剧电影。
《漫长的婚约》;《巴黎圣母院》;《浮宫魅影》;《逃之夭夭》;法国动画 :《疯狂美丽都》;《国王与小鸟》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中国的电影严谨,沉稳,深刻,文化时代感都很强。从这些到与法国电影有几分相通。
中国电影推荐:
《小城之春》;《骆驼祥子》;《霸王别姬》;《黄土地》;《盲井》;《鬼子来了》 姜文 2000年第53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一声叹息》;《大话西游上下集》;《秋菊打官司》;《红高粱》;《我这一辈子》;《英雄本色》。
❼ 电影《我们俩》和法国的电影《蝴蝶》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主角都是一老一少;不是亲人胜亲人;都说的是隔代人之间的亲情;都是温馨的故事。
不同点:表达的感情有差异。《我们俩》说的是沟通及隔代人的亲情;《蝴蝶》除了表现亲情,还有一个寻找的过程——片中的蝴蝶只是一个隐喻,小女孩寻找母亲的情感,老人寻找已去儿子的情感。
❽ 当代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中国 的电影主流风格
美国:以好莱坞为中心,商业电影为主,文艺片以及其他多元化影片共存。
英国 法国 可以统称为欧洲,欧洲电影以文艺片为主,因为欧洲人注重血统,因此比较注重精神。欧洲的文艺片最深刻,很真实。尤其是法国的。
日本 韩国 泰国,因为这三个国家有类似之处,其电影以社会时代和人类心灵为主,无论是恐怖的 还是文艺片的,基本上都是悲情收尾。他们骨子里比较极端。同时他们的主流电影,也是在描述刻骨铭心的城市当代人的孤独。
中国的,以歌颂政府为主,党天下。
另外,电影有风格和分类,但是没有国界。以上只是目前来说他们的暂时状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