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部二战题材电影的名字。
二战电影中的爱情元素
——二战电影中的爱情元素
正如爱的火焰在战争的无边黑暗中带来人类的力量与希望一样,爱情元素也带给了二战电影更有力的叙事力量和更深刻的主题,带着爱情的战争影片也带给了观众更大的震动,同时引发了我们对人性更多更深的思索。
[b]战争毁灭世界,爱支撑世界[/b]
1943年的一天,盟军的一架飞机在北非沙漠地带被击落,飞行员严重烧伤,被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救活,两年以后,他住进了驻扎在意大利的一所加拿大军队医院。在医院转移途中,一个名叫哈娜的女护士不忍看到虚弱不堪的病人随军奔波,不顾一切阻挡和危险决定与他一起留在一座被轰炸过的教堂里,照顾他,直到他死去,或战争结束。在危险艰苦的环境、濒临死亡的痛苦中,这位英国病人奥尔马希靠对爱的回忆支撑着自己的世界,而他的故事也支撑了哈娜的世界,使她更加坚定地守护着这个病人等待着战争的结束。
战前的奥尔马希是一名沙漠探险家,他与同事克林夫顿的新婚妻子凯瑟琳在北非相识并坠入情网。战争爆发后,克林夫顿带凯瑟琳来到探险营地,他试图将飞机坠毁在奥尔马希身边以将他除掉,结果却使自己丧命于沙漠中,也让凯瑟琳身受重伤。奥尔马希将她藏在一座山洞里,只身冒险回到沙漠中去求救。然而这时附近的村子都被英军占领了,他们对奥尔马希那听上去一点英国味道都没有名字产生了怀疑,把他抓了起来。后来奥尔马希逃离了英军的押运火车,为了心爱的人,不惜用探险地图换取德军的帮助。当他终于历尽险阻找到凯瑟琳时,却发现她早已伤重死去。奥尔马希悲痛地将凯瑟琳的尸体带上了飞机,想带她远离战火,却不幸被德军击落,奥尔马希被烧得面目全非、危在旦夕……
哈娜与奥尔马希共同沉浸在他的爱情回忆里,相互支撑着。不久后一位担负排除炸弹任务的锡克族军官基普来到这里,并成为了哈娜的情人。一天晚上,战争结束的消息终于传来,然而就在他们兴奋地庆祝时,基普的战友哈迪却被一颗地雷炸死了。
奥尔马希从回忆中醒来,请求哈娜给他注射大剂量的玛啡,哈娜充满爱意地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就是《英国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这部在第69届奥斯卡奖评选中赢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九项大奖的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不是以战争中英勇悲壮的前线战士为主角,却讲述了毫不逊色的战争与爱情。
战争毁灭了他们的一切,爱人、朋友、爱园,但是爱支撑着他们等到了最后的光明。
而日本东宝映画公司耗资12亿打造的二战影片《赤月》则讲述了一个随夫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女人波子,因为日本战败后军国主义对日本平民的背叛和遗弃,无法返回日本在中国辗转求生的经历。家业、财产都没了,丈夫死了,情人大杉也死了,一个日本女人领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那样的年代,在中国,她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因杀人如麻而饱受良心谴责,吸食鸦片成瘾的冰室曾是波子喜欢的人,他的再次出现使波子重新燃起了爱和生命的渴望。她对孩子们说:“最重要的是,延续生命所必须的爱。”波子的爱使冰室终于戒掉了毒瘾,更使他最后坚定了向中国人民自首赎罪的信心。
这是一部日本对战争罪恶进行反思的影片,同时它也通过波子与冰室的这一爱情元素展示了爱在绝境中支撑信念、生命、真理和正义的巨大力量。
同样,二战经典《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也用高超的电影技巧、丰富的电影语言揭示了关于战争与人性的多重主题,逃难时相携相伴的犹太夫妇和情侣,集中营里简单而神圣的婚礼,镜头看似随意而松散,却向我们传递了强大的信息——战争毁灭了我们的现实世界,而爱情支撑着我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从不会被消亡。
[b]战争让世界变成了血红色,淹没了玫瑰花红[/b]
获得奥斯卡及金球等多项大奖,由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巨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被誉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其对战争场面毫不留情的真实刻画,直白地表达了战争就是血淋淋的这一事实。成群倒下的人,刚刚打开舱门就被子弹打穿脑袋的战士,重受重伤血流如注的身体,影片开始就向观众讲述了诺曼底登陆的悲壮。变成了血红色的海水不断涌上海滩,冲刷着无数具尸体。在这样一部以战争残酷场面著称的影片里,我们还是能找到有关爱情的温柔角落。约翰·米勒上尉决定带领小分队留下来与瑞恩他们一起保卫桥梁。以十几人、几挺机枪的火力阻截德军的装甲部队,每个人都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在最后的闲暇时间里,留声机里放起了有关爱情的音乐,米勒上尉想起他的妻子和妻子种植的玫瑰花,他没有讲出来,他说:“那是留给我自己的。”瑞恩讲起了战死的大哥曾经的荒唐有趣的恋爱故事,边讲边笑,流着泪的笑。小伙子们还都没经历过爱情,他们说着对爱情的向往,“等战争结束了,会有美丽的姑娘。”
那是最后的时刻,米勒心中的玫瑰花被他的鲜血淹没,小伙子们还没到来的爱情不会到来了……
被誉为史诗巨制的《钢琴师》(THE PIANIST),取材于波兰钢琴家斯皮曼的真实经历,它还带着犹太籍著名导演波兰斯基自己的惨痛印记。这部真实再现纳粹铁蹄下犹太人的凄惨命运及求生本能的影片,提醒着我们牢记法西斯的罪恶。
影片从1939年二战刚刚爆发时的波兰华沙市开始,遭到轰炸后,钢琴师斯皮曼不得不放弃演奏,在混乱中他遇到了拉大提琴的美丽女孩杜罗塔并喜欢上了她。如果没有战争,如果没有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疯狂镇压,这将是一段美丽爱情的序曲。然而因为是犹太人,虽然是波兰国内顶级的钢琴师,斯皮曼仍然无法逃脱这场空前的劫难。父母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斯皮曼被人救出,开始了非人的避难生活。再见到曾经心爱的姑娘时,她已为人妻子并怀了身孕,在残酷战争的危难年代,在纳粹统治下种族灭绝的阴影下,在无处不在的死亡笼罩中,斯皮曼只能偷偷看着杜罗塔的背影,把心头的一切爱意埋葬。纳粹的镇压掠夺了犹太人的财产、权利、作为人的尊严直至生命,当然也包括爱情。
前苏联著名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虽然只是表现了一场小战斗,但同样渗透着无穷的力量。五个正值妙龄的美丽女兵投入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她们战前美好的爱情不时闪回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然而美丽生命终于被战争夺走,那些爱情也随风而逝。
震撼着我们的还有《广岛之恋》,这部小说一样的影片从原子弹袭击后的广岛开始,同样如广岛一样被无情摧残、不堪回首的还有一个法国女孩儿的初恋。她永远无法忘却那种痛苦,忘却她那等待与她约会时倒在血泊中的德国爱人,忘却她因为这“叛国”的爱所遭受的打击。先不说正义与邪恶的划分,所有国家的人民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的一切,都被战争无情地践踏了。爱情的玫瑰花儿在被鲜血染红的世界中已看不出颜色。
[b]战争可以结束生命,爱情却将得到永生[/b]
描述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战役的战争爱情巨片《珍珠港》(PEARL HARBOR),将战争的残酷、胜利的辉煌、军人的精神和爱情的伟大结合得天衣无缝。影片的时代背景是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在夏威夷珍珠港的基地,美国因此全面投入战争,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的爆发。
雷夫和丹尼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热爱飞行并都梦想成真当上了美国陆军飞行大队的飞行员。雷夫爱上了在海军服役的年轻美丽的女护士伊夫琳,但是不久战争爆发了,雷夫志愿加入英国皇家空军,离开伊夫琳和丹尼奔赴欧洲战场。丹尼和伊夫琳的苦苦等待换来的却是在一次战役中,雷夫的战机被击落,雷夫牺牲的消息,他们悲痛万分,两人渐渐相爱,互相安慰和支持。
可就在此时,雷夫却从欧洲战场回来了,三人之间的感情面临痛苦抉择,伊夫琳忘不了雷夫,但是她却已经怀了丹尼的孩子。而国家的命运也面临危机时刻,日本从海空偷袭了珍珠港的美国基地,珍珠港遭受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宣布加入战争。为了成全好友与自己所爱的女人,雷夫毅然参加了敢死队,与杜莱特上尉一起奔赴前线执行“奇袭东京”计划;在珍珠港,丹尼同样为了爱情和信念在坚强地战斗着。战争还是夺走了丹尼的生命,他对伊夫琳的爱却在他和伊夫琳的孩子与雷夫身上延续着。
战争中的爱情总会有不一般的浪漫与力量。男女主角坐上战斗机看落日的情景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心;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所有飞行员的机舱中,都会有自己爱人的照片或是礼物。英勇的战士们心底藏着温柔的爱恋,他们相信即使失去生命,那份爱也会在终有一天硝烟散尽的蓝天中永生。
国产大片《黄河绝恋》同样讲述了一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爱情悲剧。渤海上,一艘日本军舰被一架盟军飞行击中沉没,而盟军飞机也受伤迫降在长城脚下,飞行员欧文被一个中国孩子救出。八路军战士黑子和女军医安洁奉命护送欧文前往根据地。在途中,他们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机智的周旋和勇敢对抗,而爱也在安洁和欧文之间萌生。安洁的父亲和黑子的亲人为了保护欧文被日本人杀害,黑子也牺牲了。横渡黄河时他们再次遭到日军的袭击,受伤的安洁为了爱情和使命,毅然割断了连在欧文身上的绳子,消失在滚滚的波滔中。半个世纪后,已经步入老年的欧文再次来到黄河边,将安洁的照片放在黄河中,祭奠自己永生在黄河中的恋人。
[b]战争是黑暗的使者,爱情闪耀希望的光芒[/b]
谁也无法忘记《卡萨布兰卡》。这部好莱坞在二战期间拍摄的影片上映之初,正逢盟军登陆和美英首脑会谈,这为《卡萨布兰卡》成为经典提供了不朽的历史条件。该片获得1943年度第1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三项大奖,而汉佛莱鲍嘉和英格莉褒曼也因本片成为永留影史的银幕情侣。转眼之间60年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卡萨布兰卡》却日久弥新,那段战争中凄美而伟大的故事成为了永远的爱情经典。
1941年,二战中的卡萨布兰卡还没有落入德军手中,不少反法西斯战士以这里作为中转站获得自由,捷克反纳粹领袖维克多和妻子伊尔莎也来到了卡萨布兰卡,希望获得通行证离开这里。为摆脱德军的阻挠,维克多和伊尔莎不得不逗留在卡萨布兰卡的里克夜总会,老板里克也是一名反法西斯战士,而且竟是伊尔莎的昔日恋人。重逢令这对生离死别的恋人感慨万千,里克因爱生恨,拒绝帮助伊尔莎夫妇。伊尔莎为了丈夫再次求助里克,并以死相胁。对战争的憎恨、正义感和对伊尔莎依然强烈的爱使里克战胜了自己,谅解了伊尔莎,两人再次相拥在一起。最后在里克的帮助下,伊尔莎夫妇来到了机场。为了爱情,也为了更大的博爱,里克再一次面临与爱人的生离死别,他长久地注视着伊尔莎,那充满着坚毅、热烈、包容和爱的眼神,令《卡萨布兰卡》超越了战争的伤痛,成为一个爱的传奇,它穿通战争的黑暗,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心底的希望。
《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里的爱情浪漫色彩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影片取材于著名作家威廉姆·克雷格同名纪实小说,讲述了苏联传奇狙击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的战争经历与爱情,再现了二战期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上苏德狙击手之间的生死决斗。
苏军狙击英雄瓦西里射杀了大批德国军官,在德军中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德国王牌狙击手、狙击教官柯尼格少校来到了斯大林格勒的战场,奉命射杀瓦西里。瓦西里与美丽的犹太姑娘、勇敢的女战士塔妮娅相爱。决战前的夜,塔妮娅钻到了瓦西里的毛毯下面,把自己给了心爱的人。
瓦西里隐蔽在掩体里与敌人对峙着,而就在这决战前最危急的时刻,塔妮娅在掩护平民撤退时被敌机炸弹击中,弹片深深嵌入她的腹部,鲜血像泉一样止不住地涌出。瓦西里得知消息,强忍伤痛,终于在对决中找到敌人的破绽,射出了一颗制胜的子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了,在后方医院里,塔妮娅在洒进窗子的温暖阳光中慢慢睁开了眼睛。瓦西里拿着塔妮娅写给他的信来到了这里,在上百个人的病房里一眼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火热的爱情,紧握的双手。战火中的分离,阳光下的重逢。这段铁血战士的至爱柔情使影片的战争主题有了更深的含义,带给人希望的力量。
[b]战火终会燃尽,爱火却永不会熄灭[/b]
根据路易·德·伯尔尼埃小说改编的电影《战地情人》(又译《科莱利上尉的曼陀铃》)将二战烽烟中被意大利和德军入侵的希腊小岛涂上了一抹玫瑰红。安东尼奥·柯莱利是意大利上尉军官,虽然身为军人,但他和他的战友们仍保有着浪漫善良的天性,在战争的压力和背井离乡的孤独中,他常常弹起随身带着的曼陀铃琴,琴声优扬而忧伤,它打动了村里医生的女儿佩拉吉娅的心。然而因为两国敌对的现实,爱情却在给他们带来甜蜜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伤痛,佩拉吉娅只有默默祈祷战争的结束。墨索里尼宣布投降和德军将继续接管小岛两个相继而来的消息让人们又从喜悦到恐惧。科莱利因为参加了希腊人民对德军的战斗而被德军枪决,战友用身体掩护他保住了性命,佩拉吉娅的未婚夫曼卓斯将科莱利救起。在佩拉吉娅父亲的精心治疗下科莱利的伤得到了控制,然而德军在岛中全面搜捕,情况危急,科莱利必须离开。战争将两个心爱的人硬生生地分开,科莱利在曼卓斯的帮助下返回了意大利,而佩拉吉娅退掉了与曼卓斯的婚约,开始了漫长的等待。1947,小岛人民以为不会结束的战争结束了,人们以为将会失去的小岛又回来了。几年后科莱利终于回到了小岛,两个相爱的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再肆虐的战火总有燃尽的一天,而,爱的火焰却永远不会熄灭。
战争与爱情, 很好的电影主题.
大大这篇文章比较大气, 说了个广义的"爱".
这个主题偶一想就想到下面这部片子:
爱在战火蔓延时 (1992)
年 代: 1992
地 区: 美国 (更多...)
片 长: 132 min / USA:127 min (DVD release) / USA:127 mi
导 演: 戴维 塞尔策 (David Seltzer (I))
编 剧: 戴维 塞尔策 (David Seltzer (I)) / Susan Isaacs (II)
类 型: 爱情 / 剧情 / 惊栗 / 战争
别 名: 爱在战火蔓延时(中)/爱在战火蔓延时(台)/英烈情缘(港)
出品公司: 二十世纪福克斯
主要演员
迈克尔 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 Ed Leland
梅拉尼 格里菲思 (Melanie Griffith) Linda Voss
剧情简介
以古典手法诠释的战争爱情片,由迈克尔.道格拉斯与梅拉尼.格里菲思主演。剧情从战前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展开,担任秘书的琳达爱上精明干练的老板爱德华,极力争取表现。与此同时,她也渴望能解救身陷纳粹德国的亲人。珍珠港事变发生,美国卷入二次世界大战,爱德华穿上军装,才揭露了他原来是美国战略情报处上校的真正身份,琳达因此加入了情报单位,协助爱德华侦查德国发展原子弹的高度机密,两人因而身陷柏林,展开了九死一生的间谍生涯。大卫.谢泽的导演技巧中规中矩,但男女主角的明星魅力加上畅销小说式的剧情,还是维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Ⅱ 世界电影之旅特别节目——二战电影地图
我最近也在找,央视网站找不到。而且在优酷上找到的视频不全,是剪切过的,比另外下载的解说词少了很多,土豆上的也一样...
Ⅲ 推荐几部好看的二战电影
1、《硫磺岛家书》
《硫磺岛家书》由梦工厂出品的历史战争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渡边谦、二宫和也、伊原刚志等人主演。该片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栗林忠道中将指挥日军坚守在硫磺岛与美军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战役。
战役结束前,栗林写下了他最后的家书。该片荣获第64届金球奖年最佳外语片奖、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奖等。
2、《生死狙击》
《生死狙击》是派拉蒙影业公司推出的动作、谍战类型的影片,由安东尼·福奎阿执导,马克·沃尔伯格,凯特·玛拉,迈克尔·佩纳,丹尼·格洛弗主演,于2007年05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鲍勃在总统街头演讲充当隐形狙击手暗中保护总统,演讲那天,突然会场遭到枪手袭击,总统身边的衣索比亚主教被杀。鲍勃被当成暗杀者遭遇警方追捕,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出幕后的真凶,为自己洗刷罪名的故事。
3、《坚不可摧》
《坚不可摧》是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美国战争片,杰克·奥康奈尔、多姆纳尔·格里森、石原贵雅、加内特·赫德兰、芬恩·维特洛克、杰·科特尼、C·J·瓦勒罗主演,于2014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根据劳拉·希伦布兰德的小说改编而来,讲述的是二战期间美国意大利后裔路易·赞贝里尼的故事。
4、《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是熙颐影业出品的战争历史片,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萨姆·沃辛顿、卢克·布雷西、泰莉莎·帕尔墨、雨果·维文、瑞切尔·格里菲斯、文斯·沃恩主演。
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
5、《大偷袭》
《大偷袭》是由约翰·戴尔执导,本杰明·布拉特,詹姆斯·弗兰科,约瑟夫·费因斯,康妮·尼尔森等主演的一部战争片。该片于2005年08月10日在菲律宾上映。该片改编自威廉·布鲁尔所著的同名小说《大偷袭》,讲述了亨利上校率兵突袭日本在菲律宾所设战俘营,营救同盟的故事。
Ⅳ 《二战电影地图》那里下载
http://bt.sogua.com/movie_info.asp?id=72230
在这里
很不错的
Ⅳ 二战电影地图
天启第二次世界大战。
伟大的卫国战争1、2
二战中的指挥官
Ⅵ 外国二战战争电影有哪些
古代:
角斗士.罗马帝国的.我是很讨厌看冷兵器战争电影的,但是这部片子不容错过.
罗兵汉,新片,看了才知道原来罗兵汉在历史上其实不是梁山好汉.
近代战争:
爱国者.美国独立战争.打仗场面是大家排队对射,火枪迷最好的电影.
怒海争锋,拿破伦时代,英国战舰和法国战舰的较量.后面很激动人心的。
珍珠港,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太平洋战争这些超级大片我想你肯定都看过了吧.
兵临城下,苏德战场上德国狙击手王牌和苏联狙击手王牌的较.美国人拍的,所以里面的苏联人德国人说英文.
美丽人生.这辈子见过的最感人的片子.描述一对犹太人斧子在集中营里的生活.
帝国的毁灭,希特勒最后的日子.但是没有战争场面.
刺杀希特勒,女武神计划,比帝国的毁灭还要经典,开头有飞机袭击,之后没有了战争场面,但是政变时柏林军队到处去捉人,很酷.
拜见希特勒.有点搞笑成分,和战争无关,主要是一个犹太人和希特勒的故事.
现代战争.
太极旗飘扬.韩国的朝鲜战争大片,很感人,战争场面不比欧美大片差.
突击空袭,美国空袭越南.比较经典.
我们曾经是战士.越南战争开端,美国用1个连的兵力,抵抗并且最后战胜了越南一个师的兵力,依靠的是美国NB的炮火支援和空中支援.当然美国伤亡惨重.这片子很经典,把美国战争艺术描述了出来,体现了装备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士兵.应该是中东地区的战争,具体哪里我已经忘记了,但是作战场面很精彩,值得一看.
黑鹰计划。美国军队和非洲某国血战一天,损失惨重.
伊拉克战记.7集的连续剧,和英雄连差不多的电影.描述的是美国旱马车队侦察营.装备实在太叼了.我重看过无数次了.
夺金三王/三个好汉. 美国在战胜伊拉克后,一个士兵在检查俘虏时发现了地图,拿回队里面研究发现是伊拉克的藏斤地图,于是几个美国士兵擅自去找金子.最后十分感人.
绝密飞行.一架堪称第5带甚至第6带的人工智能舰载机,配音的是越狱的麦克.
以上都是我经常翻看的经典战争电影.请懒人勿复制.
Ⅶ 世界电影之旅特别节目——二战电影地图 求迅雷地址!!!最好高清
尊敬的迅雷用户,您好:
你找的这两个电影有点难
1、在电影比较齐全的电影网站搜索电影资源(如电影天堂、影视帝国等),然后提取下载链接到迅雷即可下载。2、到迅雷快传上搜索网友分享的资源中可能有您需要的影片(较为老、冷门的电影建议在这里找。)3、到迅雷看看中搜索看是否有上架想要看的影片
感谢您对迅雷的支持,希望能够帮到您。
更多疑问,欢迎您向迅雷网络平台提问。
Ⅷ 求《世界电影之旅特别节目——二战电影地图》的观看网址或者下载地址。
电影网上可能有 你去看看
Ⅸ 唐师曾简介
唐师曾1961年1月24日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
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新华社主任记者,装甲兵学院研究员,荣誉陆军上校,美国柯达联网职业摄影师。在完成新华社图片文字发稿任务之余,在《世界博览》等报刊发表文字数十万字。几年来,洪水、大火、地震、骚乱、瘟疫、战争……多次冒生命危险亲临一线采访,为新华社拍摄了上万张珍贵照片。《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英才》《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香港《影像中国》画报、《中国青年》、 德国《鲁尔日报》、《香港商报》《约旦时报》《埃及华夫脱报》《以色列消息报》、路透社电讯、法新社电讯、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有线电视网、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卫视等近百家传媒多次报道过他的传奇。
1979年进北大国际政治系,1983年毕业。
1986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兼读在职研究生。
1987年,考入新华社,以无线通讯装备现场拍摄突发事件,是新华社第一个装备移动通讯装置、不畏刀剑现场采访突发事件的记者,每天发表新闻照片达数年之久,多次获新华社通报表扬,保持平均每天发表一张新闻照片达数年之久。
1987年,为法国SIPA、SIGMA、《巴黎竞赛画报》拍摄沿万里长城步行活动。
1988年,在秦岭雪山拍摄野生大熊猫 ,在纽约出版《Secret World of Giant Pandas》,珍妮·古德尔(Jane Goodall)作序。
1989年,负责北京地区新闻报道。
1990年,参加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无人区持续工作4个月。
1990年,独自潜入伊拉克,最后撤离巴格达,是第一个使用以色列电头的中国记者。独自辗转交战双方,出版《我从战场归来》,李德生题写书名,萧乾作序。
1991-1993年,任新华社驻中东分社摄影记者,采访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沙米尔、拉宾、佩雷斯、巴拉克、沙龙、曼德拉等军政要人。
1994年,参加印尼555世界汽车拉力赛。
1995年,参加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神衣架寻找野人”。
1996年,独自驾车环绕美国。
1997年,因受辐射伤害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做骨穿等治疗。
1998年,在病床上完成《我钻进了金字塔》,张中行作序。
1999年,出访海湾,策划“从金字塔到万里长城”吉普车采访活动。
2000年,海湾战争10周年,自费第5次进入巴格达采访,出版《重返巴格达》,季羡林作序。
2000年12月-2001年2月,历时三个月参加“首批人文学者南极考察”活动,与周国平合作出版《南极无新闻》。
2001年5月4日,当选“全国十大新锐青年”。
2001年11-12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参加马来半岛吉普车穿越热带雨林活动。
2002年7月,出版《我在美国当农民》,李肇星作序。
2002年7-9月,驾驶雪佛兰SUV,单车无后援条件三个月从北京驶抵喜马拉雅珠峰大本营。
2002年10月,老唐的个人主页http://tangshizeng.yeah.net,建立。
2003年2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问题青年唐师曾》。
2003年8月24日-11月19日,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塔什库尔干-红旗拉甫-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樟木-聂拉木-定日-拉孜-日喀则-拉萨-格尔木-西宁-兰州-西安-洛阳-北京,单人驾车完成“新唐僧取经”。全程30000公里,历时九十天。
2004年6月,“远征诺曼底”,参加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驾吉普车在欧洲拜谒第二次世界大战旧战场,采访小隆美尔等战争名人,参观波茨坦、铁托故居、奥斯威辛……
2004年7月,描写父子情深的新书《我第三个愿望》,由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5年1月,网站启用顶级域名www.tangshizeng.net
2005年2月中旬至3月初,随中央电视台(CCTV6)前往欧洲录制了“世界电影之旅特别节目——二战电影地图”,5月份央视播出。
2005年新书《我的诺曼底》6月30日在《北京晚报》开始连载,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7月23日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举办了首发暨签售活动。
2005年9月北京图书大厦签售,安全之旅瑞星走珠峰,10月黄河论剑,同期开始两个月的“唐师曾走马黄河”创意电视片活动。
2006年10月出版首创语像图书《一个人的远行》。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1961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国政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装甲兵学院客座教授(荣誉上校),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理事。
1979—198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生。
1983—198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教师。
1986年考入新华社,尝试以无线通讯装备现场拍摄突发事件的“闪击战术”,屡受新华社通报。
1987年为法国SIPA、SIGMA、《巴黎竞赛画报》沿万里长城步行
1990年,国家可可西里考察队员,在无人区探险4个月。
1988年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SECRET WORLD OF GIANT PANDAS》,珍妮·古德尔(Jane Goodall)作序。
1989年,负责北京新闻。获解放军二级坦克驾驶执照。
1990年,独自潜入伊拉克,最后撤离巴格达,是第一个使用以色列电头的中国记者。辗转交战双方,出版《我从战场归来》,萧干作序。
1991年—1993年,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采访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沙米尔、拉宾、佩雷斯、巴拉克、沙龙、曼德拉……
1995年参加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神农架寻找野人”。
2000年中国十大新锐青年。
2000年12月——2001年2月参加“首批人文学家南极考察”,与周国平合作《南极无新闻》。
2001年5月4日,当选“全国十大新锐青年”。
2001年11—12月,参加马来半岛吉普车穿越热带雨林活动。
2002年7月—9月,驾驶雪佛兰吉普,在单车无后援条件下从北京驶抵喜马拉雅珠峰大本营。
2003年8月20日—11月19日: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塔什库尔干-红旗拉甫-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樟木-聂拉木-定日—拉孜-日喀则-拉萨-格尔木-西宁-兰州-西安-洛阳-北京,单人驾车完成《新唐僧取经》。全程30000公里,历时90天。
2004年,独自驾大吉普拜谒欧、亚、非、太平洋二战战场,拜会小隆美尔,在诺曼底为女王、小布什、普京、希拉克……拍合影。出版《我第三个愿望》。
2005年,为CCTV电影频道主持《世界电影之旅――二战电影地图》,出版《我的诺曼底》。
CCTV十佳魅力名镇——额尔古纳形象代言人
瑞星珠峰之旅总顾问
腾讯QQ大河之旅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