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部关于二战装甲列车的电影,武装有坦克炮台,中间有个剧情是坦克列车遭遇德空军轰炸,列车正好进入
应该是俄罗斯的《最后的装甲列车》。你说的那个场景应该是快到结尾的时候,装甲列车进入某个废弃的工厂尽心修整,正好逃过了德国的轰炸,空袭一结束,列车就从工厂开了出来。
② 求二战电影
电影叫《热雪》,根据尤·瓦西里耶维奇·邦达列夫的小说《热的血》改桥斗编
写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一个炮兵连的经历,你说的是结尾部分,别宋诺夫吩咐带上所有奖章和勋章,亲自来到弹痕累累、尸横遍地的炮连阵地。当他代表最高统帅将四枚红旗勋章授给库兹涅佐夫排仅剩的四个人——库兹涅佐夫、乌汉诺夫、涅恰耶夫、鲁宾时,这位向来不动感情的将军眼里闪烁着泪花。
小说是以高消逗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马林戚卖科夫斯基元帅指挥的集团军阻击曼施坦因的救援部队的实际战例为背景的
楼上说的那个桥段是莫斯科保卫战中,那个指导员被授予勋章,领导先把勋章泡在酒里,然后让他把酒喝了,说这是俄国的传统
③ 求一部美国二战片,美军在一个小镇上死守一条铁路桥,德军连装甲部队出动了也没攻下影片结尾,德军投降了
这是1977年电影《A Bridge Too Far(遥远的桥)》,英国/美国合拍的。
为七十年代摄制规模最大的战争片,明星阵容空前盛大:
主要演员: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金·哈克曼Gene Hackman
埃利奥特·古尔德Elliott Gould
爱德华·福克斯Edward Fox
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
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
德尔克·布加德Dirk Bogarde
詹姆斯·卡安James Caan 等
该片主要讲述1944年末,英国蒙哥马利元帅策划的“市场——花园”战役实施及失败的过程,该战役旨在从荷兰突破德军的莱茵河防线,从而尽快结束战争。此战也是二战中最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失败的原因是德军偶然缴获了英军本不该带上飞机的作战计划以及战前未能预料到目标区域存在着至少三个德军装甲师,缺乏重武器的盟军伞兵在和敌军坦克的死磕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由于德军进行了成功的迟滞作战造成交通堵塞,另外还有一贯令人诟病的英军僵化刻板的战术,使得英军精锐——第一伞兵军在此战中受到重创,近于被全歼,但是英国伞兵顽强奋战,战斗到死的意志博得了德军的赞赏,虽败犹荣。
回到本问题:盟军,主要是英国伞兵,在荷兰奈梅根大桥成功空降后,一度占领了大桥及旁边小镇,并且一开始打退了来犯的党卫军轻装甲车辆,为了固守,几个伞兵进入桥旁民宅中设置火力点,并偶遇屋主老太,老太年纪太大已经犯了糊涂,完全不知道在打仗,一开始想把英军从自家赶出去,好在英军并未粗暴对待,后来残酷的巷战开始后,该老太不胜其烦,打着阳伞跑到已成废墟的街头高叫“出租车!出租车”想要离开,结果被流弹打死。
---------------------------------------------------------------------
该片在网络及多个影视网站均有介绍,影片时长达到2个多小时,且是难得的高投入大制作,配乐动听,情节曲折,戏剧性强,非常值得一看。
④ 请推荐10部关于二战时期德国打苏联的电影
1、《决战斯大林格勒》
是由Bavaria Film等公司于1993年1月21日推出的战争片,该片由约瑟夫·维尔斯麦尔执导,多米尼克·霍卫兹、托马斯·克莱舒曼、约哼·尼克尔等人主演。
⑤ 求一部反映德国二战后期的坦克战电影,
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德军由罗伯特·肖饰演的希斯将军率领,企图在圣诞前夕对盟军作全面反击,但计划功败垂成,被亨利·方达饰演的凯晨将军发现,因而双方发生殊死战。
你说的年轻的德国坦克手高唱德国第一装甲师军歌,是在德军希斯将军(罗伯特·肖饰演)即将上任,在地下指挥部和德国坦克手一起高唱的情景。
《坦克大决战》由英国导演:肯·安纳金执导,由好莱坞一群老牌演员,亨利·方达,罗伯特·瑞安,查理斯·布朗森,罗伯特·肖,达纳·安德鲁等出演。他的另一部大作《最长的一天》。
⑥ 二战电影《坦克大决战》德国新兵(坦克手)唱的歌叫什么
是这个吧,<Panzerlied>。<Panzerlied>翻译成中文就是装甲兵之歌,明饥也可译为坦克手之歌。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雄壮战歌,虽然是德军的歌曲,但在盟军中也广为流传,其金属般的意识是超越战线的。激并返这首歌曲由德国中尉Oberleutnant
Kurt
Wiehle于1933年6月25日创作,原先这首歌曲是为NSKK(国家社会主义摩托军团)创作的,后来因为太流行,导致到处都唱。Panzerlied不仅德军唱,二战结束后,驻扎德国的美军装甲部队也采用这首歌曲,美国佬也唱,不过用的是英语,法国外籍兵团也唱……!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军队也在唱,但对某些歌词进行了修改,例如把“为SWASTICA(反万字标记)牺牲是我们的至高荣誉”改成“为蔽激德国牺牲是我们的至高荣誉”,到了1991年,联邦国防军干脆删除了那一段歌词。Panzerlied是真正的德国装甲兵之歌,美国战争影片《坦克大决战》用此作为主题曲。
⑦ 二战期间有三个人在德国后方捣乱那个电影叫什么
“闪电剑” - 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工作人员德军A组,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和集团军群司令等职二战期间前首席。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机智,聪明的反应,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是公认的最强的德国军队司令,还被评为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甚至臭名昭著的纳粹n的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华。之所以很多他的将军和整个德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会脱颖而出,在森林里,因为他既是一个军事天才,又是军事全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帮伦方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华沙的秋天,它的头参谋长的作用。而真正让他传奇的是他的进攻法国提出的作战计划,被称为“曼施坦因计划”,德国人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穿过阿登迅速突击部队在法国北部),以“闪电战”动力发挥到了极致 - 德国打败了英法联军六周入侵荷兰,比利时,法国征服了所谓的“大陆第一军事强国”。此后,曼施坦因成为最好的一个在欧洲的战争策略的历史,虽然他是侵略战争服务。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亲自带领他在战争中没有比他的作战计划制定了不同的水平更好的军队。作为一个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保持苏联,尤其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使苏联损失惨重。即使在苏德战争德军战败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然抵制苏联的进攻,反击取胜,这是罕见的军事史。曼施坦因比作剑德国闪击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沙漠之狐” - 隆美尔
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昔日的“非洲军”的指挥官?在德国的集团军群司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等级。
隆美尔是德国最著名的二战将领,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世界军事史就知道了他那著名的绰号 - “沙漠之狐”的因为他的惊人纪录在一系列北非沙漠战场的疯狂宣传德国媒体和媒体的盟友,当他是谁已经成为一个传奇偶像活着的德国士兵。
狡猾多变,大胆和勇敢是他的军队的最大的特点。他在法国的入侵战争军事指挥官透露,在那个时候,他只是一个老师,他的部队所有的冲刺方式,进展迅速,击败了法国军队,被称为“分裂的魔鬼。”来到北非,强英的脸后,他迅速机动部队用坦克,突破对方的防线,或欺骗,或猛攻,英打几次措手不及,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他的军队曾一度来到阿拉曼,逼近开罗,震惊了整个英国。即使在没有电源的,由蒙哥马利,英国战败后,他仍然可以组织特退,真的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恶劣的环境中,在一个沙漠中的绿洲,作战是非常困难的,而隆美尔创造了沙漠战的奇迹,虽然比同期的策略,武将稍差,但战术已经达到了极限,即使丘吉尔都大大称赞他的对手,又是军事历史学家他汉尼拔,拿破仑为“尊贵会被打败。”隆美尔对西方军事史学家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铠甲怪人” - 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88--1954),德国陆军上将。曾任装甲兵司令,坦克兵,导演,工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陆军参谋长。
古德里安是一个典型的主理论联系实际,他在现代装甲战,即使在今天,N纳粹德军恨他仍被认为是世界的先驱“装甲之父”。装甲战专家相比同时代朱可夫,巴顿,隆美尔,谁,古德里安的影响对坦克战的大部分历史发展的。 “专注于在狭窄的正面突然一贯执行高速使用了大量坦克”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坦克攻击了震惊世界的战争,所以他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装甲会的。”
当英国军队的法律,人们还在议论的时候,古德里安已经开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被看作是不可能的,当时装甲战,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古德里安仍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最终推动其军事思想和非凡的组织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创造了强大的德国坦克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古德里安终于有机会施展,他第一次率领他的军队的坦克迅速击败波兰后,部队经过法国色当战役席卷,尽可能的达到英吉利海峡。在早期的苏德战争,他指挥的部队在坦克包围苏联基辅等地多次,创造了连续作战坦克突击典型的例子。这是他的盔甲理论和实践,使侵略XTL竟如此震惊。
三将军用自己非凡的艺术军事指挥XTL帮助改写了世界的历史,使德国无敌在二战的早期阶段。无论是曼施坦因的“闪电战”的策略,或隆美尔的“沙漠战术”,以及古德里安的“装甲突击理论与实践”,所有的二战军事发展进程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军事理论和战争推动了现代作战的发展,而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
⑧ 有没有什么电影是二战时候苏联和德国的坦克战。
解放》前苏联战争史诗巨片1972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耗时4年拍摄共5集《解放》。每一集的片名分别为:《炮火弧线》、《突围》、《主攻方向》、《柏林战役》、《最后一击》。影片的时间跨度从1943年夏天一直到1945年5月:从苏联红军转入反攻的库尓斯克战役开始,随后是红军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挺进东欧,解放波兰等东欧国家,直至最后攻克柏林。
在库尔斯克,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
决战。从战役规模而言,它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而就其意义而言,正像希特
勒本人在写给当时德军将领的一封信中所说的:“这次对苏战争的成败可能将取决于库尔斯
克会战的结果。”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将这场会战称
为苏军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的重要里程碑。然而,一些史学家不久前根据最新解密的史料,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德军在那场会战中并非像从前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损失惨重,以
至于元气大伤。
相反,德军在战役后期依然保留下来了大批有生力量。这些专家认为,真正使德军最终
丧失战略主动权而转入全线溃退的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的失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
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两军对峙
在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惨重。
为了挽回败局,振作士气,夺回战略主动,德军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
攻势。由于苏军在库尔斯克的突出部虎踞,给德军的防线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于是,希特勒
决定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德军力图通过库尔斯克创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战
役”,进而占领顿河、伏尔加河流域,攻占莫斯科,完成其1942年未竞之业。
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德军统帅部从1943年4月起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准备,并制订了
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同年7月,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南北两侧,即别尔哥罗德地
段和奥廖尔区域,以“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为主,共集结了17个坦克师、3
个摩托化师和18个步兵师,配有2700辆坦克、2050架作战飞机,约1万门火炮和迫击
炮,总兵力达90余万人。此外,德军还大量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虎”式、
“豹”式坦克和“斐迪南”式强击火炮。“虎”式坦克装有88毫米的大口径火炮,火力十
分猛烈,同时,由于其前装甲厚达100毫米,具备较强的防护能力。
显然,同苏军的T-34坦克相比,德军坦克占据了相当的优势。
德军的战略意图是摆出钳型攻势,从南北双方同时夹攻库尔斯克。在战区南线,由德军
第4装甲师和肯布夫集团组成的南方集团军16个师的兵力,在曼施泰因元帅的指挥下,由
南向北进攻;在北线,克卢格元帅指挥中央集团军15个师的兵力,由北向南进攻。此外,
德军还准备了20个师为战略预备部队。按照其作战计划,两支部队将在库尔斯克以东会
合,完成合围。
面对德军的强大兵力,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牙还牙,倾全力与敌人对抗。苏军的战略
部署是:由罗科索夫斯基大将率领中央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北线;巴什钦大将率领沃罗涅
什方面军6个集团军防守南线;以草原方面军为战略预备队。苏军投入的总兵力为133.6万
人,配备36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2万门大炮和3130架飞机,总指挥由朱可夫元帅担任。
惨烈血战
1943年7月,双方完成了战略集结,200万大军对垒,一场血腥厮杀一触即发。也就在
这时,苏军从捕获的战俘口中得知,德军将在7月5日拂晓开始进攻。于是,苏军最高统帅
部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3年7月5日凌晨2时,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大规模炮击而宣告开始。面对这一
形势,德军决定改突袭为强攻,以坦克为先锋,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各路进攻的坦克排成楔
型,以每平方公里100辆的密度实施冲击。
与此同时,120架德国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对苏军阵地展开了疯狂的轰炸。坚守在
第一道防线的苏军同德军展开了敌众我寡的激烈战斗,他们凭借坦克、反坦克炮,以及装满
汽油的燃烧瓶给德军以迎头痛击。一时间,整个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炮弹的呼啸
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自动武器的射击声,坦克马达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惊心动魄。
经过两天激战,苏德两军均遭到重创。到7月6日傍晚,南北两方面的德军均突破了苏
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在随后几天的战斗中,尽管德军连续发动猛烈进攻,仍未达到完成
对苏军进行合围的目的。7月11日,德军南线司令官曼施泰因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决定
于12日在南线对苏军发起新的攻势。至此,库尔斯克会战进入了关键的第二阶段,这也正
是目前众多二战史学家们存在争议的一个阶段。
为了取得第二阶段战役的胜利,曼施泰因将德SS装甲军和第48装甲军等(即党卫队装
甲军)
主力部队投入了战斗。德SS装甲军是德军的一支精锐摩托化装甲部队,由希特勒近卫
师(又译警卫元首师)、达斯?赖希装甲师和托坦科普夫装甲师等3支装甲师组成,是曼施
泰因手中的一张王牌。7月12日,以SS装甲军为核心的德军在普罗赫洛夫卡附近同赶来增
援的苏草原方面军的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坦克遭遇
战。这一天,苏军出动约850辆坦克,德军则投入了约650辆坦克,双方在15平方公里的
战场上进行了一场坦克“肉搏战”。
这场战斗是二次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在几乎所有有关苏德战场东线战役的文
献史料中,人们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普罗霍洛夫卡战役”的记载。这些文献有关1943年
7月12日那场战斗的记载通常是这样的:当时,德军SS装甲军的3个师齐头并进,“虎”
式重型坦克在前,马克—5型坦克在后,以每平方公里150辆坦克的密度向苏军展开了冲
锋。尽管虎式坦克攻击力极强,但其行驶速度每小时不过20公里,加之德军战线狭长,500
至700辆德军坦克拥挤在一起,难以发挥优势。苏军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以快制慢。战斗一
开始,苏军坦克就开足马力冲入敌阵,利用其T—34坦克的灵活性,以近战消灭“虎”式坦
克。这一大胆的战略令德军始料不及,顿时阵脚大乱。最终,在一片混乱中,德SS装甲军
遭到重创,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扔下了大约400辆东倒西歪的坦克残骸,其中包括70至
100辆“虎”式坦克。
这次战斗彻底摧毁了德SS装甲军的战斗力,完全扭转了库尔斯克南线战局,使南线德
军的进攻计划以失败告终。
重写历史
然而,根据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档案馆的一份有关德SS装甲军的秘密档案,一些专家
认为,以前对这场战斗的描述并不准确。这份资料显示,首先,德SS装甲军并非像史料所
记载的那样拥有700余辆坦克,即使是在战役开始之前,SS装甲军也不过只有211辆具备
完全战斗力的坦克。其次,在12日的战斗中,SS装甲军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损失惨
重。根据一份德军1943年7月13日的内部统计,SS装甲军在这场战斗后尚有163辆可以
战斗的坦克,仅仅损失了48辆。这同苏军第5装甲军的损失比起来要小得多。
另据1984年的一本苏第5坦克集团军二战史记载,该军在12日的战斗后仅需要大修的
坦克就有400辆之多。尽管书中并没有记载苏军损失的坦克数量,但这一数字已足以证明,
苏军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些苏联时期的原始材料中甚至有这样的文字:“第
5坦克集团军在这次遭遇战中损失约650辆坦克,由于无法恢复攻击能力,已将剩余坦克编
入步兵连队。”
根据这些解密的材料,史学家们对那场发生在55年前的战斗进行了重新描述:7月12
日凌晨,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的阵地附近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坦克马达轰鸣声,这表
明,正有一支苏军装甲部队向这里进发。
早晨5点钟左右,数百辆苏军坦克出现在阵地前沿,这些坦克多为苏T-34坦克和T-
70坦克,分成40至50组铺天盖地向德军阵地冲来,坦克上还运载着步兵。见此情景,德
军立即投入了战斗。顿时,火炮、穿甲弹在双方阵地中爆炸,硝烟笼罩了整个大地。战斗一
开始,苏军T-34坦克就径直杀向敌阵。然而,T-34坦克的76毫米口径火炮在远距离无
法击中德军坦克,因此,大量苏军坦克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已经被德“虎”式坦克击毁。战斗
结束后,战场上苏军坦克的残骸数以百计,苏181坦克团在战斗中全体阵亡。
如果当时的情景的确如此,那么有关东线作战的历史应该重新撰写,7月12日的战斗
也将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是整个战役的分水岭,更不是德军南线全部撤退的根本原因。事
实上,12日的战斗后,德军依然拥有较强的作战实力,并在以后几天的战斗中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包围了苏军的几个步兵阵地,占领了一些极有战略价值的高地。那么,是什么原因
导致德军最终在南线放弃进攻,全军撤退的呢?专家们认为,导致德军溃败的原因恰恰是希
特勒本人。
1943年,二次大战进入了关键的转折阶段。7月初,就在苏德战场上的战役进行到白热
化的时候,由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和巴顿将军指挥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在义大利的
西西里岛大举登陆。接到这个讯息后,希特勒坐立不安,他决定放弃苏德战场的会战,将军
队撤出以储存实力,为防御做准备。
德军南线指挥官曼施泰因对希特勒的决定大为不满,他认为如果坚持到底,德军将有可
能包围苏第5坦克近卫集团军主力,并最终占领战略要地普罗霍洛夫卡。然而,刚愎自用的
希特勒并没有采用曼施泰因的建议,而是将SS装甲军等主力部队调离了普罗霍洛夫卡地
区。7月17日至18日,这些部队正式撤出了战场。此后,德SS装甲军希特勒近卫师被调
往义大利。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失去了战斗力,而是由于希特勒丧失了继续同苏联红军作战
的勇气和信心。随着希特勒这一决定的做出,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最后一次争取战略主动的机
会也就随之灰飞烟灭了。
:综合来说,德国较强于苏联。德国虽然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完成了统一,但在此之前,德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要看怎么比了,顶级车的单车战斗力德国车要胜过苏联车,问题是顶级车产量少,德国的虎式和虎王一共才多少产量,苏联方面和虎式同级别的斯大林2那是多少产量?虎式的产量连斯大林2六分之一的产量都没有,更不要说虎王了,但是虎和虎王那个悲催的可靠性。苏联和虎王同级别的坦克出场稍迟,二战结束的时候刚好投产,没赶上。但是中档车的比较苏联完胜德国,德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还是四号和黑豹,相对苏联铺天盖地的T34海,那就没啥说的了,德国坦克是工艺品,但是苏联坦克才是为战争准备的。
德国海狮计划破产之后就发动巴巴罗萨计划搞掉苏联的很多部队了,德国犯了兵家大忌两线作战,最终东线因为斯大林格勒没打下来还有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损失的人太多,还有集团军群防线过长,东线输了。 西线被美国人骗到加莱重兵防守,结果美国人不去加莱,就在诺曼底干了,西线就这样没了,最后东西合围,柏林陷落。 其实当时 德国的实力=苏联+盟军的实力,只不过苏联没想到德国会无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被人家闪击了。
反映德国军队二战时期奋勇战斗的电影: 《铁魔战将》 《铁十字勋章》 都是从德国的角度开展的。
俄罗斯和德国才是真正的坦克强国,美国坦克是纯粹拿钱砸出来的,而且缺点多多,比如后勤需求高,热特征明显等等。 和美国人比起来,德国人的坦克才是真正的精品坦克,物有所值。资料我就不说了,自己网络就行,去掉那些浮云,坦克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机动性M1A2ESP强过豹2A6,而且还是在付出大幅度提高自己热特征的代价后,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此外在后勤上,豹2A6也远远胜过M1A2ESP。 至于俄罗斯……他们的三人坦克一对一可能连义大利的公羊都打不过,但是俄罗斯坦克什么时候给过对手一对一的机会?强悍的火力,便宜,易于大规模制造,这才是俄罗斯坦克的制胜秘诀,老毛子曾经造出过超级优秀的重型坦克,但在他们看来,那是愚蠢。一辆500万美金的坦克和一辆售价200万美金的坦克在遭遇空袭时,表现不会有什么差别,而且由于美国坦克的热特征问题,更容易被空军攻击。而一辆M1绝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败两辆T-80……
从德国视角反思战争的有这么几部
1、《铁十字勋章》
2、《从海底出击》
3《斯大林格勒战役》
电视剧《我们的父辈》
东线作战有战史记录的。
1945年2月15日,一架由苏联飞行员伊万·阔日杜布(Ivan Kozheb)驾驶的La-7战斗机在德国东部击落了1架Me-262,也是二战期间苏联击落的唯一一架喷气机。
先说说苏联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总生产量达10.4万辆。在战争的初期,苏联只有大约4000辆坦克,可以说,苏联的坦克是在战争中发展和壮大的。这其中有很多的典型的坦克,如t-34、KV重型坦克、IS重型坦克、T-60轻型坦克、T-70轻型坦克等
其中最为出名的T34
T-34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1940年6月出厂。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⑨ 德国装甲兵之歌是电影插曲还是真实的德国军歌
德国装甲部队战歌是《Panzerdivision》中文译文《装甲战歌》(坦克战歌/装甲兵之歌)。
一首抒情性质的歌曲,变奏后可以当进行曲,原版和变奏我有非常好听,想要的话就个我个邮箱,网上也可以搜到。
该歌曲是德国国防军装甲部队的军歌,党卫军装甲部队也唱这首歌,该歌曲创作的年限已无从查起了,至今还在联邦德国的国防军中传唱,二战时期创作的很多德国军歌至今还在军队中传唱,因为它们不是纳粹歌曲,同样也不是武装党卫军的歌曲。
电影“坦克大决战”是美国的,片中的插曲就是《Panzerdivision》(装甲战歌),只不过与原版在节奏上有所变化,比原版稍微快半拍,原版是抒情曲比电影中的要舒缓,而联邦德国国防军现在的现役版是变奏后的进行曲版,节奏比电影中又略快了一些,歌词至今未变,请楼主注意他们的军服!他们的军服是国防军的。
西方国家的人对二战敌对国家军队的歌曲并不特别反感,只要不是纳粹党党歌或党卫军军歌就行,西方国家的人对这两者是有非常明确区分的,他们认为国防军是普通德国人,他们之所以打仗是在履行对国家的义务;而党卫军则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他们是纳粹,某种意义上讲不再是普通的德国人了。顺便补充一句,也不是所有外国人都不反感,我认识的一个犹太人,他就对二战时的所有德国军歌都反感,不区分这两者,但也有犹太人是区分的。
从音乐的角度上讲,这首歌确实好听!该歌同样也在国产电影《风声》中出现过。
-------------------------------------------------------------------
下面开始扫盲了!
《SS闪电部队在前进》
《装甲掷弹兵之歌》
《TheMass》
《Panzerdivision》
上述歌曲分别是不同的歌曲,很多网站或网友不负责任的将其混淆!
1、武装党卫军的军歌是《当人们不在忠诚》,而不是《SS闪电部队在前进》。
《SS闪电部队在前进》不是德国装甲师,也不是党卫军第一装师的歌曲,这首曲子确实是党卫军的,但不是网上所流传的那样,《SS闪电部队在前进》貌似只是一首进行曲,没有歌词!目前我还没有找到有歌词版本,育碧的游戏《使命召唤战火世界》多人对战模式,德军胜利后会播放该曲,因为是党卫军乐曲,所以当时欧洲部分玩家对此进行过抗议!而这首曲子最早在纽伦堡阅兵时出现过,当时武装党卫军第1师“阿道夫警卫旗队”师接受检阅时所放,此后《SS闪电部队在前进》就成了党卫军各单位受检阅和游行时的专用乐曲。
2、《装甲掷弹兵之歌》如5楼所述。
3、《TheMass》如5楼所述,补充:http://..com/question/146582800.html
⑩ 以德军为主的二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都有哪些。
《最后的装甲列车》,描述苏德战场上一对德军伞兵特遣队与苏军的交战,逼真详实,德军伞兵制服很帅呢!还有《遥远的桥》,德国拍的,描述德军的英勇。还有《斯大林格勒战役》,描述德军的英勇,与溃败的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