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为什么美国二战电影回让人深思

为什么美国二战电影回让人深思

发布时间:2023-04-19 01:18:39

Ⅰ 最近在看二战题材的电影,发现美国人也好俄国人也好,都拍得太假了,看不下去了!

说得非常对
但是成王败寇,赢了的可以随便拍,更何况美国现在牢牢把持着世界大片界呢。
不知你看过兄弟连没有,那部还算可以。尤其最后有一集采访当年的美国老兵,他们众口一词的承认:“德军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作战勇猛,即使战败了也保持尊严。。。。。但是党卫军是混蛋,连自己人都杀。。。。。”

Ⅱ 美国二战电影的特点

美国二战电影的特点,主要有:浪漫主义、战史纪实、人性反思、人道主义、英雄主义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二战电影主要以爱情片的形式出现,爱情与战争,是好莱坞电影所钟爱的主题,战争中的爱情承受着比日常状态更多的磨砺和摧残,在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之中,战争中的爱情往往以一种悲剧式的伟大姿态出现,它更容易击中人类内心柔软的部位,而从美国二战中的爱情电影,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电影价值的变迁。
1、《卡萨布兰卡》,以爱国主义精神与反法西斯为主基调,讲述战争背景下一段感人至深的三角恋情。
2、《珍珠港》,在这部以偷袭珍珠港为背景的爱情电影中,电影技术发展所创造的战争视觉奇观已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而战争中的爱情也呈现出更加罗曼蒂克的商业姿态。
3、《英国病人》,片中男主角在一段婚外恋情中,为了拯救自己的情人,做出了向敌军输送重要战争资料的叛国行为。

二、英雄主义
到了90年代以后,写实性战争片在朝更细微的方向发展,写实的表现手段也大有不同,如近20年中拍摄出来的《拯救大兵瑞恩》、《狂怒》等经典二战电影,均是以小规模的班级或者连队为基础单位来描述战争,写实性的战争具体到了普通的作战个体,而战争写实的方式在手持摄影、CG技术等的发展下,也往更加逼真的方面发展,战争视觉奇观已经成为好莱坞战争片的商业卖点。

三、人道主义
这个时期的二战电影中,对战败方德国的描写趋于客观,相对于早期二战电影对德军的丑化,随着战争电影对个体的回归,新世纪以来对德军的描写则不再强调对德军个体的丑化,而趋于用模糊的普通个体背影来表现,这种人性思考也表现在对日作战的电影《硫磺岛家书》中。
随着对战争反思的深入,美国二战题材电影均倾向于从人性层面来思考战争,一方面表现了人性的复杂,另一方面也歌颂了人性的崇高,这种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正是长期以来美国电影所体现的美国价值。

四、总结
美国二战电影带着鲜明的商业色彩,在以商业价值为基础价值导向的模式中,美国电影人不断挖掘新的表达方式,在商业与艺术统一的基础上不断尝试以更具表现力的方式来让观众认识、纪念与反思战争。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之下,美国的二战电影的表现侧重点也在转换,伴随着美国电影创作集体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的深化,美国二战电影也逐渐从宏观大历史回到微观的个体,从宣传记录导向回到反思导向,半个多世纪以来唯一不变的主流只有对英雄主义的推崇,以及对自身拯救者形象的反复歌颂。

Ⅲ 《野鹅敢死队》这是二战最让人深刻的电影之一吗

尽管早已经被史大爷的那部《敢死队》点燃了内心的小宇宙,可由于各种原因,还没能一睹这部刚刚在国内上影的动作电影的真正风采。但我对此种类型片的了解却并不陌生,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引进的美国剧集《加里森敢死队》、南斯拉夫电影《桥》、意大利电影《戴罪立功》;乃至录像带时期轰动一时的《六壮士》、《十二金刚》、《血染雪山堡》等片都是描写深入敌后执行任务的同类题材电影。

而国内于80年代中期引进的英国影片《野鹅敢死队》(The Wild Geese)可谓是此类题材影片中的翘楚。同史大爷这部《敢死队》的巨星云集一样,《野鹅敢死队》也汇聚了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罗杰·摩尔(Roger Moore)以及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等当年英国乃至好莱坞的实力派巨星参演。如今,三个大名鼎鼎的主演,除了“007”罗杰·摩尔爵士还健在外,另外两人早已驾鹤西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post_033_1.html/ ]

本片描写伦敦银行界巨头爱德华·马瑟森爵士为把非洲某国的铜矿开采权搞到手,雇佣退伍老兵艾伦·福克纳上校前往非洲去营救已被废黜的某国前元首林班尼,福克纳深知,要实现这个秘密营救任务,需要有一支精悍的敢死队和周密的计划,于是,他立即把故知旧友召集过来,成立了一支由50人组成的雇佣兵队伍——野鹅敢死队,并开始各种作战项目的紧张训练。经过周密的部署和紧张的战斗,敢死队成功营救出了林班尼。队伍迅速在机场指挥塔前集合,等待接应的运输机飞来。然而,正准备在跑道降落的运输机,却又呼啸而去。这时,机场传来了运输机机长的回话:他是奉命飞回的!福克纳明白,他们受骗了!他们成为马瑟森爵士新交易的牺牲品。如想活命并实施复仇,只能靠敌我悬殊的兵力杀出一条血路来冲出重围……

Ⅳ 《拯救大兵瑞恩》:为何被无数影迷奉为“影史最伟大战争片”

1944年6月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打响了。

对于登陆诺曼底奥马哈海滩首轮冲锋的盟军士兵来说,生死是一次掷币游戏似的豪赌。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闯入一寸寸丈量这片海滩的弹雨、血浆和断肢之中,体验着这场父辈的战争。


他和主演汤姆·汉克斯一样,对二战题材的构想在心中深植已久,二人一拍即合,创作出了这部影史最伟大的二战题材影片——

《拯救大兵瑞恩》

经典,永远经得起时间考验,二十多年过去,它依旧是我每年几乎都要重温一次的影片。


抱着向父亲那“伟大的一代”致敬的理想主义而来,但极端追求写实的创作方向,让斯皮尔伯格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接近了暴力和战争的真相。


一天在片场,他转过头对身旁的汤姆·汉克斯说:“拍这部片我很享受,对此我很惭愧。”


《拯救大兵瑞恩》的伟大正在于它不仅在用全新的方式观察战争,也用前所未有的角度无限接近从前少有被触及的、战争中人性的晦暗地带;

让我们意识到即便在看似善恶分明的战争立场下,身处局中的普通士兵仍然要经历超越身体痛苦之外的不可逆的伤害。


而正是因为这种无所逃避的直面勇气,让“集体拯救个人”的光辉主题不失落在空泛与教条之中,也成就了一次真正的对父辈的致敬。


也正因如此,《拯救大兵瑞恩》不仅在视听上启发了此后二十多年里世界范围内的大量战争片,也在延续着《十二怒汉》、《史密斯先生到华盛顿》、《杀死一只知更鸟》等片的精神,个体价值与理想主义的火焰,竟也能用一种令人战栗的死亡美学来点燃。

角色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上尉有两个最重要的设定:

一名职业是老师的美国公民(并且在影片前半部分,他在观众的脑海中可以是任何职业);

一名身经数战的老兵。


前者让他的牺牲有了普世的分量,后者让他的恐惧有了扎根的土壤。


汤姆·汉克斯总能最恰当地糅合平民英雄的非凡与不凡,堪称詹姆斯·斯图尔特之后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男演员;

而主角米勒则是D日登陆的士兵中仅有的10%的老兵之一,面对惨烈的奥马哈海滩说出“好一番景象”时,深邃的眼神不只是一面映出惨状的镜子。


如汉克斯在20年前接受罗杰·伊伯特采访时所说:“(作为少数的老兵之一)米勒已经在意大利见过惨烈的战况,他恐惧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这一切。他不会天真地觉得这是简单的。”

汉克斯对角色有着自己所勾画的清晰轮廓,米勒在部下产生分歧时讲述自己的工作,原来的剧本中台词较长,但汉克斯觉得米勒并不会说太多自己的事情,他向斯皮尔伯格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于是这段台词被缩减了。

普通公民面对责任与死亡的极限时所展现出的真实人性,是米勒作为老师最后的一堂言传身教。



汉克斯形容他在未知状态下所看到的奥马哈海滩:空气已经变成血染的粉色,枪炮声震耳欲聋,断肢残体坠落。


最动人心魄的是,在如此混乱的血战之中,米勒的责任感与勇气,似乎已经化为一种本能,伴随“别辜负”(Earn it)的弥留呓语,至死方休。

卡帕佐一角是斯皮尔伯格看过范·迪塞尔自导自演的独立电影《迷失者》(Strays)后为其量身打造的。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他,获得了10万美元片酬。



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都是听着父辈们讲着二战的经历长大的,尤其是斯皮尔伯格,父亲和他的老战友们每次在家中聚会,都会讲述他们二战期间在印度和缅甸的经历。


“二战让我们这一代(婴儿潮)得以存续。二战让我们的未来成为可能。婴儿潮的这一代人,亏欠父辈们太多。”斯皮尔伯格感谢父辈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地了解他们的牺牲。


这部残酷、血腥、让理想主义的光芒在最黑暗处点亮的影片,却承载着斯皮尔伯格将床边故事搬上银幕的温柔夙愿。


他曾无数次强调这是一部“献给父亲的电影”,经常在作品中表达“父爱缺位”元素的斯皮尔伯格,终于用一部尽力走近父辈伤痛的电影,化解了与父亲的误会与隔阂。


在那之前,父亲只是默默地消化这一切;而在那之后,父亲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温暖,斯皮尔伯格也终于释然:“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亲密。”

Ⅳ 十部二战期间犹太人遭遇的电影,部部令人深思!你看过哪几部

第一部《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这是为数不多的仪儿童的视角来看二战的电影,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9分。故事发生在,男主一家都是柏林人,男主的父亲德国高级军官,因为升职,一家人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可见男主父亲的工作是不能被外人所知道的,在新家。男主发现所有的仆人的衣服下面都穿着条纹衣,众所周知,这种衣服是给犯人穿的,但是因为男主的年龄还很小,只是将这种衣服当做是一种睡衣而已。

Ⅵ 美国二战电影的特点

1.美国人永远是好人,最后胜利的一定是美国人。
2.场面很华丽,很壮观。
3.总会有一两个英雄。
4.对美国的修饰,会让很多美国人骄傲。
5。。。。。

Ⅶ 二战时期枪口下人性的光辉,美国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 【梗概】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辛德勒本是一名纳粹党徒,喜爱金钱与美女。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精明的辛德勒看到商机,他找到犹太人史登帮他经营,雇佣犹太人当工人,把一个废弃的小厂办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军需厂,大发战争横财。 随着战事的进展,希特勒加快屠杀犹太人的步伐。党卫军把所有的犹太人赶到克拉科夫,然后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刚好这一幕被辛德勒和他夫人看见了。辛德勒良知被震撼了,他决心尽力营救更多的犹太人。 二战结束前夕,辛德勒开出了1200个犹太人名单,名义上是军工厂需要熟练工人,通过行贿纳粹军官将他们留在工厂内。直到战争结束,辛德勒一共保护了1100多名犹太人生命,他们后代被称为「 ”辛德勒犹太人”辛德勒的义举被犹太人世代赞颂。辛德勒名字百世流芳。 【鉴赏】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根据1982年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肯尼利长篇小说《辛德勒方舟》改编而成。《辛德勒方舟》素材来自当年被辛德勒解救的波德克·菲佛伯格亲身经历。导演斯皮尔伯格是犹太后裔,辛德勒故事深深吸引了他。「 ”《辛德勒的名单》具有如此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如此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应该说,是与斯皮尔伯格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液,以及童年时代亲身体验过犹太人遭受歧视的痛苦;以及源于他乌克兰的大家族中竟有17位成员在波兰纳粹集中营中被谋害;以及他的内心深处对辛德勒--这位犹太人的大恩人怀有虔敬感恩的心态等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事实分不开的。”1983年斯皮尔伯格采访了波德克·菲佛伯格,经过10年筹备,于1993年终于拍成了举世瞩目的《辛德勒的名单》。 反映二战希特勒屠杀犹太人题材的电影数不胜数。迄今为止,拍的最好,影响最大,评价最高的当数《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让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在1994年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评比中,《辛德勒的名单》荣获11项大奖的提名,最后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奖,最佳改编剧本奖,最佳摄影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电影剪辑奖,最佳配乐奖等6项大奖。此外,该片还荣获第51届美国金球奖,第4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第1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第20届法国凯撒奖等多种多项大奖。可以用「 ”精彩绝伦,誉满全球”八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辛德勒的名单》 ​ 《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非常明确:控诉二战时期纳粹丧心病狂地屠杀犹太平民的罪行。影片最大的特色是拍摄的真实感。整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当年战争时期的场景。包括当时的街道、酒馆、舞厅、车站、集中营、工厂、住宅、家具、以及成千上万的犹太人的服装、饰品、 用具等等。其真实的程度不亚于看一部纪录片。一下子把观众带入到当年的战争中的德国。 斯皮尔伯格按照两条线的结构方式:一条线是围绕辛德勒如何办厂赚钱,如何周旋纳粹军官,如何拯救犹太人活动进行的,此线的核心人物是辛德勒,人物集中,目的明确,脉络清晰。另一条线展现德国纳粹如何屠杀犹太人的残酷镜头。这条线基本没有贯穿人物,没有贯穿事件,只是选取许多典型的屠杀桥段进行拍摄。辛德勒活动线在情感上比较温和,纳粹大屠杀那条线却十分残忍,「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两条线相互交织,相互映村。在视觉上给观众起到一种心理调剂的作用。 《辛德勒的名单》最震撼观众的地方是影片中纳粹军官随意屠杀犹太人的那些桥段。这些桥段看过一辈子不会忘记,它会深深地印记在观众脑海里,挥之不去。下面略举几例说明。 桥段1,下雪天,纳粹党卫军强迫一大群犹太人在雪地里铲雪,党卫军发现其中有一个断臂老人,单手铲雪行动不便,两个党卫军把他拖出来,无需言语,对着脑袋就是一枪,鲜血顿时染红雪白的大地……。镜头定格在老人一双慈祥的眼睛……。 桥段2,建筑工地上,一个中年犹太妇女急匆匆跑过来,向纳粹指挥官葛斯报告:「 ”指挥官,这样施工要出问题,应该重新灌装。我是学建筑工程的,为了工程质量,我不得不说。”葛斯听完,沉吟片刻,然后命令手下军官:「 ”把她拖出去当众毙了,然后按她说的重新施工。” 一位敬业的犹太女工程师就这样被枪杀了,应声倒地,活象一条野狗……。 桥段3,一天深夜,克拉科夫大屠杀开始了。全副武装的纳粹士兵凶神恶煞地扑向犹太人住宅,一家一家的敲门……。镜头展现一个犹太家庭六、七口人惊恐的眼神。母亲急忙打开柜子,取出一包黄金饰品,发给每人一个,有老人,也有孩子,大家平静地夹在面包里吞食……。没有一句台词。一家人安详地选择集体吞金自杀……。 桥段4,克拉科夫大屠杀的医院里,外面传来阵阵吆喝声,狗叫声,枪击声……。一名医生急忙调制一瓶毒药,然后倒进一只只小杯,送到每一个床前,喂病人喝下……,期间没有一句台词,只有病人对医生感激的微笑,有尊严地从容死去……。几分钟后,纳粹士兵冲进病房,用冲锋枪对着每一个病人疯狂扫射……雪白的被子打成一个个枪眼,枪眼里渗出汩汩的鲜血……。 桥段5,在克拉科夫大屠杀的黑白镜头中,出现一个身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在黑白片中突然出现一点红色,显得特别醒目。红裙小女孩大约3、4岁左右,在混乱杀戮的街道上慢慢行走,她的身边不时有中弹倒下的人……。她走到一个房屋门口,拐了进去……上楼……躲进一个床底下……露出稚气的小脸蛋。观众看到这里都松了一口气,庆幸红裙小女孩逃出了魔掌。 可是在后来「 ”焚尸”镜头中,观众在一辆运送尸体的板车上,竟然看见那个红裙小女孩直挺挺的尸体,顿时涌出一种难言的悲哀……。这个红裙小女孩是斯皮尔伯格精心的设计的银幕形象,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出镜也仅几分钟,但是一直让人牵挂,让人担忧。她的死比成人的死更加令人伤心,令人悲愤! 桥段6,火车站上,大批大批犹太人被赶着上火车。纳粹士兵用喇叭大声叫喊:「 ”大家不要带行李上车,每人在行李上写上姓名,我们会替大家妥善保管……”。许多犹太人在行李箱上认真地写着名字……。镜头转换另一个仓库场景,所有行李箱里的物品全部倒出,有人在分门别类地清理着金银、珍宝、手表、钻石……等等。无需解释,观众明白了一切。 桥段7,一天清晨,党卫军中尉葛斯 *** 着上身,抽着烟,横挎着狙击枪,站在别墅阳台上不知是监视,还是欣赏他手下人强迫犹太人劳动的场面……。他发现有一个人因劳累坐在地上休息,然后举起狙击枪瞄准,那神态就像玩打靶游戏……。坐地休息的人站起的瞬间,枪响了,那人中枪倒地,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人游戏般地消灭了。接着,在葛斯家做家务的小男孩,因没有擦干净浴缸上的污渍而求饶,被葛斯「 ”赦免”,走在广场上,突然听见枪声,是葛斯向他射出了罪恶的子弹,一枪,两枪,第三枪击中了男孩,可怜小男孩无声无息地躺在广场上,甚至没人敢靠近看上一眼……。 诸如此类的杀人桥段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比比皆是。在克拉科夫大屠杀中,本来把6个犹太人列成一列横排枪杀。临刑前,纳粹士兵又把横排改成纵排,枪声响后,倒下4人,还剩2人,纳粹士兵用手枪对准没死的脑袋直接射击,一枪一个,干脆利落。还有葛斯把几十个犹太人排成一个4排方阵,然后隔一个射杀一个,全是用手枪对准脑袋,平静地就像是玩杀人游戏……。葛斯一口气射杀25人,然后扬长而去……等等等等。 德国是个文明素养很高的国家,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享誉世界的著名人物。笔者也曾去过德国,对德国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社会进步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为什么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会在欧洲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屠杀无辜犹太平民达600多万人,手段极其残忍。 德国出现了一个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疯子,但是那几百万纳粹军人难道全都疯了吗?全都失去理智了吗?问题在于当年德国民众把希特勒当做「 ”神”一样敬奉,喊出了「 ”一切权力归元首”的口号。全国上下只听一人指挥,又缺少对权力监控,导致灾难降临。这个教训值得全人类警惕! 与上述桥段相比,斯皮尔伯格还拍出一些「 ”黑色幽默”的桥段,在感伤的氛围中揉进幽默的因素: 例一,一位中年犹太人在克拉科夫大屠杀中冒死逃命,东躲 *** ,不料遇见一队纳粹士兵列队跑来……。他急中生智,赶忙搬移堆积在路面上的行李……。随即双脚并立,两指举在额前,「 ”啪”地一个纳粹敬礼:「 ”报告,我奉命在这里清扫道路,请指示!”那神情那囧态极其好笑……。以致杀红眼的纳粹士兵都逗乐了。 例二,葛斯带着几个纳粹军官到辛德勒工厂检查,命令一个犹太工人做铰链给他看,那个犹太工人很熟练地几分钟就做好了。可是葛斯诬陷他窝工,立即拖出去枪毙。葛斯掏出手枪对准工人脑袋,一连开了几枪就是不响,换了一把枪依然卡住了……。气得葛斯狠狠地踢那个犹太工人……。观众看到这里本来十分紧张,一个意外救了工人一条命,不禁由衷地庆幸,心酸地一笑……。 例三,一个纳粹军官手拿着一只鸡,对着一群犹太人追问是谁偷了鸡。他举起步枪随意对准一个犹太人就是一枪,那人应声倒下……。军官威胁说「 ”如果你们不揭发,我就一个个都枪毙!”突然一个小孩向前走一步,观众顿时很紧张,以为小孩要遭遇不测……。军官立即上前对小孩:「 ”是你偷的?”小孩摇摇头,然后指着地上的刚被枪毙的人说:「 ”是他——”。观众哑然了。 上述「 ”黑色幽默”桥段比起那些残酷杀人镜头当然要轻松一些,但是观众依然笑不出来声来。那是枪口下的幽默,是劫难中的意外,是勇敢者的智慧,观众中即使有笑声,那也是苦涩的笑,庆幸的笑,无奈的笑……。 《辛德勒的名单》采用黑白影像进行拍摄。究其原因,大屠杀场面太多,黑白影像既能造成阴冷、凄惨的氛围,又能避免视觉上的血腥造成呕心的 *** 。此外,纳粹元首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党卫军军服、军旗、胸章、臂章均是由红白黑三色搭配,这在美术上属最佳配色,导演不想给刽子手军服以鲜艳夺目的色彩。用黑白影像更贴切犹太人黑暗时代,显示历史的厚重感。 《辛德勒的名单》唯一主角就是辛德勒,他的举动以克拉科夫大屠杀为界,之前他是一个玩世不恭、贪图钱财的纳粹党徒,之后他良知萌发,尽力营救犹太人。影片用几个典型镜头展现辛德勒的善心:一个犹太女人找到辛德勒,哀求辛德勒把她年迈的父母亲招到工厂做工,一个劲说辛德勒是个大好人,被辛德勒严厉拒绝并赶出门。事后又让史登用自己一块手表去贿赂纳粹,把那位女人的父母亲招到了工厂。 一个炎热下午,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象畜生一样被赶进闷罐车厢,辛德勒假意玩恶作剧,用水龙头给每节车厢洒水,在纳粹军官取乐的嬉笑声中,辛德勒用智慧解决犹太人干渴之苦……。在车间里,史登向他汇报,说生产炮弹不合格,军需部要查问,工厂要亏损。辛德勒明确回答:炮弹不合格我很高兴,工厂亏损的事你不必担心……。 二战结束了,犹太工人纷纷取出自己牙齿中的金箔,给辛德勒打制了一枚金戒指。上面用希姆文刻上:「 ”救人一命等于拯救全世界”,送给辛德勒。没想到的是,辛德勒接过金戒指竟然哭了起来,嘴里喃喃地说:「 ”我本来可以救更多的人,一个胸章可以救2人,一辆汽车可以救11人……”。这个完全出人意料的细节,一下子把剧情推向 *** ,把辛德勒形象推向一个更高层次。令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辛德勒的名单》采用史诗风格与纪实手法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时间发展顺序,讲述辛德勒在二战时期办工厂,营救犹太人的经历为主线,穿插德国纳粹迫害犹太人种种骇人听闻的片段。电影采用一个纳粹党徒的觉醒来拯救犹太人比抵抗组织来拯救犹太人更有思想意义。 影片因其极高的真实性而震撼人心,将作为二战时期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一部鲜活影像将永载史册。同时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名字也将与这部影片联系在一起而永远流传下去。 《辛德勒的名单》

Ⅷ 冷峻的二战电影,希特勒最后的12天,不煽情也让人深刻铭记吗

这是一部冷峻的二战电影《帝国的毁灭》,真实,细腻,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二战。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如此客观冷峻的二战电影,非常少见了。我希望看到一部真实的历史的样子,不可以煽情不歪曲意义。这样角度的电影对我来说正正好。非常钦佩各位欧洲演员的精彩表演。

这部片子最精妙之处就是保持对希特勒人物形象的客观,没有恶魔化,没有渲染。自杀,这种违背人类本能的行为在一个群体中普遍发生,这样的群体成员是否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多发挥,脱离更多人类本能和本性?是一种异化还是一种进化?以贴身秘书的视角切入希特勒死前最后时刻,无疑是导演最高妙的安排所在,人处在罪恶之中往往不知其罪恶之深,深处人性的炼狱之中反而自以为自己就是救世主,荒诞而真实,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不煽情却让人深刻铭记!

Ⅸ 二战期间的美国好莱坞风格的战争电影对于社会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消极:二战爆发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战火集中在欧陆,未殃及美国本土。这一时期的好莱坞电影,仍然在诱导美国民众沉溺于消遣娱乐之中。

积极:1930年,路易斯·迈尔斯通执导的电影《西线无战事》加深了公众关于战争的信念,他们确信战争就是一场屠杀,为了短暂而脆弱的和平,毁掉了年轻一代。

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数十年后,《生活多美好》终于获得广泛认可,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在领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时,卡普拉说:“相信自己,因为只有英勇的人才会创作,只有大胆的人才会制作电影。唯有真正勇敢无畏的人,才配得上在两小时的黑暗空间里,对其他人诉说故事和道理”。

Ⅹ 十部不容错过的二战经典电影,充分展现战争的残酷,人性的真善美

《最长的一日》影片以诺曼底登陆为故事线,讲述了在诺曼底登陆刚开始所出现的事情,影片从同盟军和德国军队的角度,讲述诺曼底登双方所发生的事情 。影片充分展现了人们在心理上对战争的恐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钢琴家》影片讲述一个天才的波兰钢琴家在二战期间,为躲避战乱,藏在城市的废弃的建筑中,后被一名德军军官发现,由于钢琴家的才华被德军官欣赏,从而被德军官冒死保护,钢琴家也因此等到了战争结束,获得了自由,在人们的帮助下,走出了战争对他心灵上的创伤,并重新从事他热爱的事业。

《桥》影片讲述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德军面临失败不甘心,为了赢得一丝的喘息,德军需从南斯拉夫撤退,从而回到本国,以便做最后的挣扎。但是反战争的人民不会答应,双方围绕一座桥梁而展开激战,后经过这座桥的设计师亲手炸掉自己设计的桥梁,断送了德军生还的最后的希望。

《拯救大兵瑞恩》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家庭的4个儿子在二战期间陆续死亡了3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也下落不明,为了不让这个家庭在市区最后的一个儿子,军队上层决定派一支特别小分队,将这个家庭仅剩的小儿子找到他并安全地救出来送回家。

《敦刻尔克》影片以敦刻尔克大撤退为线,讲述二战早期,英法同盟军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在德军不停地逼迫下,当时的英国和法国的政府以及当时的海军派遣大批的船只,动员全国人民营救同盟军队。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讲述了游击队长瓦尔特带领多名勇敢的游击队员,凭借出色的谋略和游击队员的大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下,找出了潜伏在队伍内部的间谍,后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从而成功的阻止了敌人的阴谋。

《现代启示录》影片讲述了在越战后期,一位美军官在越南脱离军队,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军高层得知后,派遣军队进行调查,后被叛军捉拿,在此期间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毁灭和人性堕落后的贪婪残酷。

《巴顿将军》影片讲述二战期间,美军在北非的失利,巴顿临危受命,扭转败局,后转战多地,成为二战期间著名的战将,后因训练士兵时过激而遭到谴责,出来道歉。但巴顿在二战期间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美国军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有名的将军。

《西线无战事》影片讲的是马恩河战役中,有一帮德国儿童兵在战争中看到的,听到的,思想上从开始的紧张热血兴奋,到后来的麻木乃至厌烦上的转变,影片极度细腻的描述和展现战争期间不管是侵略国还是被侵略国的人民对战争在思想上的转变,对和平的渴望。

《桂河大桥》影片讲的是,二战期间日军侵占泰国后,利用战俘营中的战俘修桥,双反围绕桥,一方要修,一方要炸的故事,期间影片展现了日军对战俘的残暴,描绘了侵略者的不人道和丑恶的嘴脸。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美国二战电影回让人深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