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古与俄国的战争,蒙古人是怎样打败俄国的谁有那些历史资料
蒙哥和俄罗斯打过?还是和苏联打过?没有吧?
难道是指的是成吉思汗时的蒙古。。那时候,还没沙皇俄国,那是叫梁赞公国。梁赞大公也是很行的。率领军民抵抗蒙古军队,而且是莫斯科公国在古罗斯地区的主要对手。虽然在抵抗蒙古中失败了,但是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很值得敬佩的。攻打古罗斯地区的蒙古军队,主要是拔都可汗,拔都在击败古罗斯地区主要公国后建立了金帐汗国。后来莫斯科公国在14世纪初起,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金帐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四十年代成为全罗斯最强的公国。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金帐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从大帐汗国独立出来。到十六世纪三十年代,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懂了吧,鲜为人知的历时。
⑵ 俄罗斯经典电影
俄罗斯经典电影如下:
1.《伊凡的童年》(1962)
《太阳灼人》中的事件发生在1936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整个国家都在庆祝飞艇建造计划的周年纪念日,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一位功勋军官平静的生活。
这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俄语电影。电影制作者断言,这部电影不是谴责性的,而是沉浸在苏联人民生活方式的高级戏剧中。历史、爱情、悲剧、激情、怀旧、阶级仇恨——在《被太阳灼伤》中有大量的高戏剧。
⑶ 俄罗斯电影《金帐汗国》抵御蒙古人,为什么
蒙古第二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拔都在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俄罗斯东部,南至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线,北到北极圈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当时的还没有俄罗斯这个国家,俄罗斯东南部都在蒙古人统治之下
蒙古人的统治一向带有草原传统,非常宽松
俄罗斯北部的莫斯科大公国得以崛起,在伊凡四世率领进攻蒙古统治,金帐汗国也随之分裂
⑷ 俄罗斯史诗大片《大蒙古国》好看吗
俄罗斯2012年巨作《大蒙古国》,导演安德烈·普罗什金,耗资1200万美元。影片开始的场景在金帐汗国首都萨莱的宫殿,金帐汗缔尼别克(Tinibek Khan)接待两位罗马教皇的特使,声称要派军队把罗马夷为平地。但缔尼别克汗很快被他的弟弟贾尼别克(Dzhanibek)所杀,贾尼别克继而成为新一任的大汗。莫斯科大主教亚历克修斯治愈了泰杜拉(Taila,贾尼别克的母亲)失明的双目。影片最后贾尼别克被他的儿子别尔缔别克(Berdibek)所杀。很快2年后别尔缔别克也被杀死了。如此疯狂的内斗很快使金帐汗国衰败,最后分裂成众多小汗国。
该影片在俄罗斯引起争议,有人说汗国和俄罗斯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也有人认为蒙古游牧民族和俄罗斯之间是共生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在俄罗斯欧亚主义者的史评中最重要的是:俄罗斯人不是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解脱出来,而是蒙古人创建这个强大的欧亚帝国后,把领导权转交给了俄罗斯人。
蒙古人与苏俄之间的直接联系,说明了俄罗斯人为什么对蒙古人感兴趣,俄罗斯并没有放弃在全球历史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梦想,通过建立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历史体系,可以恢复这种梦想。不过这种借助蒙古人帮助俄罗斯完成帝国大业的想法却遭到俄罗斯众多少数民族的强烈反对,他们对蒙古人有自己的看法。西伯利亚北部的雅库特人就正在拍摄一部成吉思汗的影片。该电影制片人明确表示,成吉思汗及其遗产与俄罗斯族人没有相同之处,而雅库特人及其它突厥人,倒跟蒙古人有很多共同点,突厥/蒙古自古也是一体的。
但俄罗斯的精英,却强烈抗议对成吉思汗的这种解读。《消息报》(Izvestia)一名评论员讥讽雅库特对成吉思汗的解读,嘲笑雅库特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⑸ 我知道蒙古人不能关在笼子里它会死的是哪部电影
《蒙古王》。俄罗斯著名电影导演谢尔盖·博德罗夫指导的有关讲述成吉思汗生平的电影《蒙古王》。《蒙古王》拍摄历时4年,分别棚握在中国、蒙古和哈萨晌和弊克斯坦取景,一共耗资宴族1500万。
⑹ 被蒙古人统治260年,给俄罗斯到底带来了什么
蒙古人统治俄罗斯260余年,带来了彪悍的战斗民族血统,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以及先进的战争技术。正是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让俄罗斯从无名小国崛起成为军事大国,迅速扩张发展,在后来为自己打下了广阔的江山。
除了制度和血统,蒙古人带来的战斗技术也是让俄罗斯迅速强大的关键。蒙古人对战争的痴迷众所周知,在对俄罗斯长期的统治中,将战斗技术和思想渗透到这个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⑺ 库利科沃战役:俄罗斯人打破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14世纪中叶的术赤兀鲁思风光不再,前文提到的月即别汗是最后一位可以驾驭局面的统治者,也是兀鲁思政权的巅峰时代。月即别汗死后,经过血腥的内斗,次子札尼别(Jani Beg)在1342年即大汗之位。
札尼别汗在欧洲的主要政策是支持莫斯科压制快速崛起的波兰与立陶宛,立陶宛自不必说,波兰此时在“伟大的”卡齐米日三世统治下也基本统一。
札尼别汗向波兰发动了一次失败的入侵,又经过十年的争斗,波兰成功吞并加利西亚-利沃尼亚王国,术赤兀鲁思的势力范围完全缩回克里米亚。这段 历史 我们以后会讲。
但札尼别汗在西亚的扩张还是成功的,他在1356年征服了阿塞拜疆与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灭亡旭烈兀兀鲁思(伊尔汗国)。
结果就在他回国的路上被自己儿子别尔迪别(Berdi Beg)毒杀,别尔迪别无力掌控局势,在1359年又被他的弟弟忽里纳杀死,一年之后忽里纳又被他的弟弟纳兀鲁斯刺杀。
“黄金家族”后裔的自相残杀让术赤兀鲁思在几年时间内迅速衰落,1359至1381年被称为“大衰落时期”,二十年时间里就有18个可汗轮番出现,而且都不得善终。
忽里纳刺杀别尔迪别后,术赤兀鲁思瞬间分裂,各个汗、万人长、将军、权臣和贵族划分了地盘互相攻打,争夺大汗宝座。
但其中实力最强的人名叫马迈(Mamai),他是出身于蓝帐汗国万户长的克里米亚总督。按照汉语语境,马迈是一位大权臣和最强的军阀,术赤兀鲁思名义上暂时被他统治,但他不是汗。
在讲本期视频的主角“顿河王”迪米特里之前,且让我先叙述一下术赤兀鲁思是如何衰落的,以及之后克里米亚汗国和它的联系。
当我们打开维基网络,赫然写着术赤兀鲁思“亡于”1502年,即末代大汗谢赫阿合马(Sheikh Ahmed 又称谢赫·艾哈迈德)兵败苏拉河,流亡立陶宛的那年。
可是这个说法有误,因为在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认为大兀鲁思灭亡了,这样的内斗发生了太多次。至于大兀鲁思衰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鞑靼的政治文化里根本就什么统一的趋向,甚至分裂才是常态,统一反而是少数,月即别汗死后的长期内讧等于加速了大兀鲁思解体的过程。
所以1502年的解体 ,不过是谢赫阿合马的汗位被克里米亚吉拉依家族的孟格里夺取了而已。硬要给1502年加上什么意义,只能说这年以后,不再有以萨莱城为中心的鞑靼政权了。
而之前早已分裂出来的各个鞑靼政权,如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喀山等各个都宣称自己是大兀鲁斯正统,只是最后没有人再能完成统一而已。
最后再提一下鞑靼人和蒙古人的关系。说白了,留在大兀鲁思的纯种蒙古人只有几万人,不可能成为主体民族。再加上钦察突厥人西迁,这个由多种游牧民族融合的产物就是鞑靼人。
好,我们回到14世纪末的时间点。
一个世纪过去了,曾经衰落不堪的罗斯人重新团结了起来,吹响反击号角的 历史 使命交给了迪米特里。此时大兀鲁思已经分裂,其赖以为生的贸易路线随着旭烈兀兀鲁思的分裂而受到削弱。
雪上加霜的是,黑死病从克里米亚蔓延到萨莱,严重打击了大兀鲁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立陶宛又把鞑靼人的势力从基辅一带赶走。这还没完,东面斡尔达兀鲁思,博尔济吉特家族(Borjigin 孛儿只斤)的脱脱迷失(Tokhtamysh)在跛豪帖木儿(Timur)的帮助下在1378年夺取汗位。
而后准备效仿祖先统一分裂的术赤兀鲁思,重新建立对罗斯的全面控制,他第一个要解决的人正是马迈。短短四十年,大兀鲁思的力量受到腰斩。
马迈急需最强大的罗斯王公迪米特里的效忠和贡赋,然而,鞑靼人养了一个世纪的蛊终于玩火自焚。几年前还亲自来到马迈面前赔礼效忠的迪米特里已非池中之物。在击退立陶宛的入侵后,迪米特里终于可以腾出手全力对付鞑靼人。
毕竟是曾经的强敌,迪米特里没有选择对鞑靼人直接开战,而是通过制造僭越之举来观察他们的反映。从1371年到1376年,迪米特里高调地四处派兵征战,迫使喀山与梁赞向他缴纳贡税。
马迈当然不会允许莫斯科如此我行我素,在1378年派出五个万人队对莫斯科进行惩罚式入侵,8月11日,德米特里亲率35,000人与其在付扎河相遇,伏扎河之战(Battle of the Vozha River)打响。
莫军依河坚守,也有一种说法是故意放弃河滩阵地固守山坡。蒙军不再僵持,发起渡河进攻。鞑靼人引以为豪的箭雨和重骑兵冲锋全都被罗斯步兵坚固的半圆形盾墙挡住,莫军挡住了最猛烈的攻势后,发现蒙军后劲不足,便主动发起有序的反击。
事实证明,如果鞑靼骑兵无法在硬碰硬的战斗中获胜,所谓的诱敌深入战术也就没有意义了。蒙军在混乱中溃退,大批士兵落水淹死,主将贝吉奇被阵斩,莫军取得完胜。
伏扎河的意义并不在消灭了多少蒙军,而是让全罗斯都清清楚楚地看见,鞑靼人不是无敌的,也会流血,也会战败!一个世纪以来,罗斯军队首次正面打败鞑靼人,伏扎河的胜利鼓舞了迪米特里发动更大规模的战役。
《俄罗斯统一国家的形成》一书中如此写道:“罗斯奋起了。对压迫着和掠夺者,对鞑靼汗和鞑靼贵族,对“鞑靼魔怪”的无尽无休的炽烈仇恨迸发出来了。罗斯人进行殊死的可怕战斗,他们为家乡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的辽阔牧场,浓密森林,为家庭和田地,为自己的自由和荣誉而浴血奋战!”
马迈的计划是攻破莫军的左翼,将其包抄而后在沼泽里全歼对手。迪米特里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不让对方得逞,正面打垮他们。
迪米特里在科洛姆纳集结军队,在9月6日抵达顿河,考虑到要在立陶宛军抵达之前开战,于是冒险渡过了顿河。这是一次豪赌,因为如果战斗失利,莫军将无路可退。
俄罗斯的各种编年史中对迪米特里军队的数量做出了各种夸大的描写,经过后世史学家的合理推测,大致确定莫斯科军队不会超过50,000人。鞑靼军队的数量更加难以考证,估计在10万人左右。
迪米特里认真分析了战场情况,河对岸的库利科沃原野局促狭窄,两侧不是河流就是茂密的树林,严重的阻碍了蒙古人最擅长的两翼包抄战术,地形迫使蒙古人只能发动正面进攻,狭窄的战场宽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蒙古人的数量优势。
仿佛上天在眷顾饱受苦难的东斯拉夫人民,迪米特里在晚上下令搭建浮桥渡河的时候,正巧下起了大雾,等到他大部分军队都渡过河流的时候马迈才反应过来。9月8日,在清晨的雾霭中,双方在库利科沃的原野上排兵布阵。
布置战术之后,迪米特里将自己的战马和盔甲给了一位新人的博伊尔,而后身穿普通的盔甲到前线督战。临近中午,第一次战斗爆发了,准确地说,这是一次勇士的决斗。莫斯科军队派出亚历山大·佩列斯韦特,鞑靼人派出了帖木儿,两位勇士舍身搏斗,最后竟然同归于尽。
马迈的计划是攻破莫军的左翼,将其包抄而后在沼泽里全歼对手。迪米特里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不让对方得逞,正面打垮他们。
鞑靼人的冲锋还是让罗斯人体会到了当年蒙古铁骑的余威,迪米特里的前锋被迅速击溃,鞑靼人开始向莫军全线突击。战斗的惨烈无需多说,由于人数众多而且战场太狭窄,导致有些战士死了竟然还被挤到“站立”。
在《马马耶夫的屠杀》一书中描述道:“镀金的头盔叮铃作响,深红色的盾咚咚隆响。宝剑呼啸,锐利的军刀在好汉们的头颅旁边闪烁,勇士的献血沿着包铁皮的马鞍留下,头盔在马蹄旁滚动。”
到下午三点,鞑靼人成功撕开了莫军的左翼防线,为防止被包围,莫军被迫全军缓步向顿河后撤。局势非常危险,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后撤极易变成崩溃,但迪米特里维持了稳定的阵线。
战斗到现在已经变成耐力的比拼,鞑靼人发起无数次冲锋,莫军在箭雨和长矛的双重打击下坚持了很久,仍然死战不退。
就在鞑靼人对莫军形成半包围之时,早已埋伏好的罗斯骑兵军团对鞑靼人的侧翼发起突袭,鞑靼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激战导致的疲劳,根本无力抵抗莫斯科生力军的反击。莫斯科军队全军反攻,鞑靼人肝胆俱裂全军溃散,莫军追击50公里到克拉西瓦河才返回主战场。
由于局势混乱,迪米特里不知所踪,士兵最后在附近一棵树下找到了昏睡的统帅。一身的淤青和外伤以及几乎破烂不堪的铠甲证明了莫斯科大公像普通士兵一样在最前线厮杀。
双方都蒙受了巨大伤亡,罗斯联军500多位波雅尔战死,总损失接近三分之一,鞑靼人几乎全军覆没。库利科沃之战,作为中世纪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载入史册,迪米特里一战封神,得到了“顿斯科伊”的称号,意思是顿河上的英雄。
补充一下,立陶宛军队在约盖拉的指挥下早就抵达了战场,但他选择在一旁观战,坐视马迈被击败而没有出兵支援。约盖拉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如果他从背后进攻罗斯联军,之后的事情就难以预料了。
但我要指出的是,就算迪米特里战败,充其量也只是延缓兀鲁思政权灭亡的时间,罗斯的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库利科沃战役的伟大胜利,意味着兀鲁思政权正逐渐失去对罗斯各国的控制,其彻底解体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如果抛弃俄罗斯民族视角来看,库利科沃战役在当时并没有给罗斯诸国或是莫斯科的地位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就在迪米特里返回莫斯科重整军备时,库利科沃战役的胜利果实已经被脱脱迷失夺走了。
他在跛豪帖木儿的帮助下,于1380年的第二次卡尔卡河战役中彻底击败马迈,夺取了马迈的斡耳朵与兀鲁思,名义上成了术赤兀鲁思的大汗。面对桀骜不驯的迪米特里,脱脱迷失在1382年8月23率军围攻莫斯科城。
围攻的鞑靼人受到惨重损失,脱脱迷失玩了一手阴的,他去把苏兹达尔与下诺夫哥罗德的两位大公请来,说服守军开城,并承诺绝对秋毫无犯。结果等莫斯科人开城之后,鞑靼人马上冲进去抢劫、屠杀和焚烧他们看见的一切。这次屠城几乎把繁荣的莫斯科夷为平地,造成约24,000人丧命。
莫斯科王公迪米特里两年前在库利科沃昂起的头,这次又低了下去。他被迫重新向脱脱迷失宣誓效忠,但还是保住了“全俄大公”的地位,1389年,迪米特里去世。
下一期的时间跨度是100多年,会简单讲述迪米特里到伊凡三世之间的 历史 ,会详细讲述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兴衰史以及伊凡三世的统一大业,还有术赤兀鲁思对俄罗斯的 历史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