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希特勒闪击波兰是什么电影
希特勒闪击波兰是电影《波兰闪击战》。
波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也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者“1939年九月战役”,西方各国称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基本介绍
德军为了消灭英法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提高自己的战略地位,增加军事经济来源和建立进攻前苏联的战略基地,于是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
并赋予其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不过被波兰拒绝了。1939年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不久后承诺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使得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十大战役之一“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亦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
② 解密:闪电战在二战的后期为何逐渐失去作用
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以为:「胜利经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如果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大概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到底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非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国力、正确的战略指挥、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现代化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援等,使得扒袜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到达了「顶点」,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闪电战的两大缺陷:第一,随着装甲机械化兵团的快速突击和推进,完成主要的穿插合围歼灭敌人的任务。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自个的补给线过长和兵力的春凯激分散。假如在形成合围之时,包围圈内有一支同样强大的装甲机械化兵团对你进行反突击作战,也会不可避免孙袭的突破其包围圈。在进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后期,英法联军过去根据法国新任西线盟军总司令马克西姆·魏刚的指挥下发动的一次反突击作战,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是魏刚恰恰抓住了闪电战的一大缺陷。第二,就是假如对方拥有大的战略纵深,有足够的能力来吸收和消化你的闪电战的进攻动能,根据《战争论》的顶点理论,你的顶点会提前到达。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中后期,我们能够看到苏联的广袤领土对德国的闪电战还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吸收消化的效果的。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本来在现代区域性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资讯科技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在计算机技术的武装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已远远超出二战时地面的装甲集团,体现出诸多的新优势: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远端精确打击与火、力、快速机动能力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动如雷震」、「斩首」、「震慑」的效能;空中力量在c4isr指挥、控制、侦察等系统作用下,能量发生空前跃升,形成超视距攻、防一体的作战系统,对战争命运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战争中「战争顶点」已在高技术下变得难以利用,战争的「非接触式」、「非线式」、「非对称」,让弱小的一方「以劣胜优」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防范闪击战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加速新军事变革,在军事思想上断不可输给对手,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等上,也励精图治,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当闪击战插上资讯的翅膀后,需要我们给军事思维插上资讯的翅膀,不仅仅是贴著「资讯」标签的名词的变化,必须有全新、敏锐而不保守的哲学头脑,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③ 二战中的闪电战
闪击战,又称闪电战,是由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册贺一种战术,闪电战,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灵隐姿袜活性和快捷的优势,突然袭击来制敌取胜,然后用机械化部队快速分割敌军主力军,以此达到预期的效果,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快速、出奇、集中灶激。
④ 二战经典电影 电影剧情简介
1、《珍珠港》:
《珍珠港》是由迈克尔·贝执导,本·阿弗莱克、凯特·贝金赛尔和乔什·哈奈特等主演的动作类、历史类剧情片。该片于2001年8月10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讲述雷夫和丹尼这对好兄弟在参军时结识女护士伊夫林。雷夫主动请缨参加英国空军的作战,被击落掉进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万分,丹尼和伊夫林慢慢接近,互生爱慕,最后发生一夜情。
2、《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俄语: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德 莫斯科战役 语:Schlacht um Moskau)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搏租做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
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俄语: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语: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单从伤亡数字来看,该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0,000人,
参与该场战役的人数也比历史上的其他战役都来的多,更以双方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伤亡著称。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大规模战败,
该战役使得德军在东线胜利的可能性完全消失、战略主导权易手至苏军手中,德军把攻击北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撤退至顿河畔罗斯托夫。
4、《最长的一天》:
《最长一天》是由Ken Annakin执导,理查德·贝梅尔、约翰·韦恩等主演型渗的美国历史战争题材电影。本片描绘的是登陆诺曼底的第一天所发生的事件,
所谓最长的一天是该片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让整个事件在观众眼前重现。本片原版为黑白片,后被福克斯公司染成彩色。
5、《拯救大兵雷恩》:
瑞恩(马特·达蒙 Matt Damon饰 )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伞兵,被困在了敌人后方。更不幸的是,他的三个兄弟全部在战争中死亡,如果他也遇难,家中的老母亲将无依无靠。
美国作战总指挥部知道了这个情况,毅然决定组织一个小分队前往救援,其中包括米勒上尉(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 )和翻译厄本(杰里米.戴维斯 Jererry Davies饰)。
然而,敌方危险重重,他们一路上随时与死亡打交道。他们非常怀疑,到底值不值得冒着八个人的生命危险,去搭救一个人。
大家一路辗转寻找瑞恩,对于这次搭救行动,有人不满,有人热忱,有人好奇。大家一次次闻到死神的气息,瑞恩的获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6、《虎虎虎》:
《虎!虎!虎!》是由基衡理查德·弗莱彻、深作欣二执导,马丁·鲍尔萨姆、山村聪、约瑟夫·科顿、三桥达也等主演的电影,于1970年9月23日在美国上映。
本片忠实呈现日军攻击珍珠港的始末。日本帝皇决定要展开攻击,但美军高级将领却不把这当成一回事;他们虽然拦截了日军的通讯,
但却把这项重要消息压了下来,甚至对雷达上的警讯也视而不见,连发现日军强大的海军舰队逼近珍珠港时都未警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最后终于爆发珍珠港事件,美军在毫无戒备下,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⑤ 《最后的闪电战》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最后的闪电战》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vpEqGX-qi5eyQRszKsj1Cg
⑥ 二战中的闪电战
正如其名“闪电”,闪电战应该是集中能够获得的最强的兵力,以最出其不意的方式对敌方实施快速打击。
入侵波兰和苏联,我认为德军仅仅是诠释了闪销蠢返电战一部分的内容:集中兵力和快速打击,这两场战役所体现出的出其不意仅仅是由于不宣而战和波兰,苏联准备不足。
而入侵法国的“黄色行动”,我认为则是一次对于闪电战的完美诠释。我特别要说的就是和入侵波兰苏联不一样的出其不意。对于德军的攻击,盟军并亏饥非毫无准备,而是将主力部署在马其诺防线,准备与德军展开一场一战堑壕战模式的战斗。德军却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盟军认为德军最不可能进攻的地点:阿登山区档并。因为阿登山区地势起伏,树木密集,大规模机械化部队很难穿越。而德军却将几乎所有的装甲部队部署于阿登山区,依靠工兵的开路,出其不意的穿越阿登山区,导致盟军溃退(不然会被德军合围),胜利的天平向德军急剧倾斜。
德国北非军团在北非充分利用沙漠地性,充分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经常出其不意的依靠劣势的兵力打击英军的侧翼和后方,重创英军,这也是非常典型的闪电战模式
闪电战通常意义上是指的德军的行动,其实我想只要符合闪电战的几个要素的都可以算是。
⑦ 谁能给我说一下二战的闪电战,历史牛人
中心思想一句话,在空军的配合下,装甲兵穿插撕裂防线,机械化步兵合围凳宴此。
实施闪电战要具备几个条件,
一是绝对优势的空军,为装甲兵突击提供掩护和支援
二是训练有素的装甲兵,能够快速突破敌人防线,穿插迂回
三是祥神步兵机械化,能够快速机动,堵住包围圈的缺口
四是各兵种枣迅的默契配合。
闪电战的不足
一是严重依赖公路
二是在沼泽、山林、河流等地貌受压制
三是如果空军不占优势,则无法发挥威力
四是对各类装甲武器的质量要求较高
⑧ 跪求美国二战电影战争片,【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美国二战电影战争片,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细细的红线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最长的一天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桂河大桥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巴顿将军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桥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⑨ 二战中,希特勒的闪电战有什么特点
战略层面运用包含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炮兵,以及空军优势火力,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攻击。扰乱敌人的部署,迫使对方改变正面武力,甚至达到使敌军在兵力组织与分配上自乱阵脚。以侧面迂回方式,隔开并切断他们的兵力。阻扰他们的后路。威胁他们的后路,使其与基地之间丧失联系与补给。讲求速度。闪电战的基础是机械化,前提是制空权,在于空,坦,步的协同配合,战术在于一点两面。找到突破点,由炮兵打开缺口,装甲集群进入缺口并发展战果,机动步兵跟进。找到突破口的两翼,空军打开缺口5-10分钟后,装甲集群随后攻击,后面紧随机动步兵。迅速破坏掉敌指挥中心,通讯枢纽,交通枢纽。陷敌于瞎子、聋子的局面,并配合正面部队迅速合围敌主力步兵集团。飞机、坦克和机动步兵速度都很快,火力也够。但前提是 要保有制空权,然而德国后期遇到了拥有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无法使用闪击战。另外此战术对后勤依赖度非常高,一旦汽油和弹药粮食供应不上, 就会被歼灭。战术层面由于闪电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无比的威力,因此在大战结束之后即受英美等军事学者热烈研究,在战术上勾勒出一个详细的面貌现已不是难事。关于战术上的细节,根据各家的说法,综合整理一个对闪电战的全貌概述。“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1]集结(Aufmarsch):意即在攻击发起前夕,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2]展开(Gefechtsstreifen):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突破(Einbruch):使用形成重点后所造成档肢弯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Breitkeil 倒三角形,德军战车部队最常使用的攻击队形)或者“椎型”(Keil正三角形)进行突破。[3]不过若想保留装甲兵的实力以供往后作战计,亦有将突破任务交由步兵担任,待步兵突穿后装甲兵才由缺口投饥清入,接着机动向敌后挺进以扩张战果的事例。[4]突穿(Durchbruch):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此时各部队指挥官会在部队先头,以其自身之观察掌握全局并随时将敌情向后回报。突进纵队中除了战车外,尚会编入战斗工兵、装甲步兵以在任何情况下对前进中的战车单位提供支援,他们通常都乘坐在半履带装甲人员车辆上,战斗工兵则携带各种器材甚至架桥装备以克服一切天然或人工障碍物。击虚与钻隙(Die Fl�0�1chen und Lückuntaktik):当作这到此阶段时,突破时期已经结束了。这时所要致力的就是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不过这算是法国人所创较快捷的方法。[5]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先头通常由侦蒐部队组成的前卫尖兵,他们在前方或侧翼上搜索前进,进行寻找开放道路、侦测敌情,并提供预警并抢占如制高点、桥梁等重要战术要点。突进纵队便会依照他们的情报,选择适当、无敌方顾虑的路线前进。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由于持续不断的运动,战斗时将以机动炮兵或申请战术空军火力支援攻击。[6]这支深入敌后的机械化大军并不顾虑逐渐延长的暴露侧翼,因为快速的机动将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如非得已,突进部队将不会离开道路做越野运动,因为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延误。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机械化部队的补给车队也沿着同一条交通网以追赶战斗部队。为了要在少数可用的道路上运动上千辆的车辆以维持其攻势的高度动能,因此交通管制亦将格外重要,工作也极端复杂。席卷(Aufrollen):这是“闪电战”最后一个运动阶段。现在整个突进部队将以敌人的交通线为目标,进行分割并包围遭孤立的敌军主力。行闷除了1940的敦克尔克包围战是利用英伦海峡进行单翼包围外,几乎二战所有的“闪电战”皆是以两翼进行包围作战。待双钳合围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围歼包围网内的敌人。此工作通常都交由步兵部队担任,而装甲部队则从前线补给整合战力后再继续往下一个战略目标推进。发展闪电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人富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提出的关于机械化战争的理论。装甲车辆的出现,以及内燃机广泛运用于战争,导致陆战产生根本性变革。军队的运输能力,行军速度,防护能力,突击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军事指挥、战略战术也必然将随之发生变化。富勒提出组建以坦克为核心的,由职业人员组成的小型精干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集中灵活机动、防护力强、火力猛烈的特点;强调发挥装甲快速机动能力,像火灾初起时就扑灭火灾一样,在敌人尚未准备好的时候就通过迅速坚决的行动,攻占战略要地或切割敌人的防御;以瓦解敌人的士气,迫使敌人屈从于己方的意志为目的,而不是像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那样强调从肉体上消灭敌人。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可视为闪电战战术的理论雏形。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古德里安和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家进一步发展了机械化战争理论,提出了装甲部队必须独立编成,并集中运用的原则,而不是分散配属给步兵部队。这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开始出现较大规模适应的机械化作战编制,各国普遍装备了坦克和各种装甲战车,并且在作战构想中开始运用坦克、飞机、步兵和炮兵的协同以达到快速致胜的目的。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的序幕,德国充分运用其在航空兵、装甲兵上的优势,快速突破波兰部队的防御后纵深迂回到波兰防线的后方,分割包围了大批波兰部队。合围中的波兰军队不仅丧失了补给和通讯交通,而且由于战线后方被占领,失去了退却到国土纵深休整补充的能力,因而大批被德军俘虏。仅仅28天后,波兰首都华沙被攻克,36天后,波兰有组织的抵抗被完全粉碎。波兰战役被视为闪电战的开山之作,其后德国入侵挪威和比利时、荷兰、法国都采用了类似的战术,即大规模集中运用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与航空兵和伞兵高度协同、实施突然攻击、快速突破、纵深迂回包抄。从而在精神上瓦解对方的战斗意志,这种作战形式被称为“闪电战”。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时也采用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很大战果。弱点闪电战的最大弱点有二:与留在后方的敌军部队只要没有被完全消灭,容易向后方发动反攻。
由于闪电战的快速进军,补给线一夕之间被迅速拉长,一旦补给跟不上,前方部队容易成为强弩之末,攻势停滞,就可能受到反攻。同时,补给部队也容易受到反攻力量攻击。如果游击战、反击战和巷战使用恰当,则可能克制闪电战。
⑩ 《最后的闪电战》完整版在线播放
网络网盘免指漏费在线播放:
链接: https://pan..com/s/1XZhYIhqXj86uGGaqwwEB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