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法国大革命歌舞剧电影

法国大革命歌舞剧电影

发布时间:2023-05-21 00:53:18

A. 法国戏剧的文艺复兴时期戏剧

J.杜·贝莱(1522~1560)、若代尔(1532~1573)、J.格雷万(1538~1570)、R.加尼埃(1545?~1590?)、拉·塔伊尔(1533~1611)的剧作或理论明确提出反对愚人剧、闹剧、道德剧,倡议创作“真正的悲剧和喜剧”。若代尔1552年写的《被俘的克莉奥佩特拉》是法国第一部悲剧。拉·塔伊尔的《论悲剧艺术》对戏剧理论进行探讨,倡导模仿古典戏剧,首次提出古典主义“三一律”原则。加尼埃是他们之中唯一受到市民观众赞许、反映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文人戏剧家。他的剧作影射现实生活,反映资产阶级意愿情趣。代表作《犹太女人》(1583)和其他悲剧一再为职业演员选中并四处演出。
1630年左右的法国集市戏剧(木刻)
16世纪意大利即兴喜剧和西班牙以爱情与命运的矛盾为主题的传奇文学传入法国,对宫廷文人戏剧产生了一定影响。广大市民则继续欣赏集市上的闹剧演出。喜剧逐渐成为传奇、抒情诗歌和现实主义描写的混合物,既不体现资产阶级的要求,也不表达广大市民的愿望。16世纪的悲剧是诗体剧,喜剧有诗体亦有散首喊文体,从形式到内容都还不成熟,处于向古典主义戏剧的过渡阶段。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拿破仑执政后,于1802年决定为法兰西喜剧院恢复政府津贴及原有特权,1806年颁布政令,宣布法兰西喜剧院、歌剧院、喜歌剧院及皇后剧院为主要剧院。1812年发布关于法兰西喜剧院组织管理原则的命令,使戏剧大为繁荣。19世纪初,欧洲其他国家戏剧传入法国,加速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形成。
浪漫主义戏剧要求创作自由,强调个人感情,借历史传统题材反映社会现实。1827年,V.雨果在剧本《克伦威尔》序言里清算了古典主义。从此浪漫主义戏剧在法国剧坛占了统治地位。1829年,大仲马(1803~1870)的历史剧《亨利三世及其宫廷》(1829)和维尼(1797~1863)的《威尼斯的摩尔人》的首演是浪漫主义戏剧的胜利。 1830~1846年是浪漫主义戏剧鼎盛时期。1830年的7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这时,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的进步作家开始意识到艺术的“社会职能”。这种思想在雨果的《爱尔那尼》、《逍遥王》、《吕伊·布拉斯》,维尼的《夏特游芹敏东》,大仲马的《安东尼》等剧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表露。
浪漫主义戏剧代表作家是雨果和缪塞(1810~1857)。1830年雨果的《爱尔那尼》首演,因反动势力捣乱掀起轩然大波。它意味着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确立。缪塞在他的诗剧《水性杨花的玛莉亚娜》、《坏小子洛朗梭》等剧中,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和细腻描写为浪漫主义戏剧另辟了蹊径。
伴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演出,导演出现了。画家、服装设计家为使演出更接近于真实也做出了贡献。浪漫主义戏剧还对歌剧、芭蕾舞剧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尔扎克(1799~1850)的现实主义巨著《人间喜剧》对当时戏剧有所影响。他的剧作《做纸花的姑娘》、《继母》等亦于1851年前相继演出。
在喜剧领域里,19世纪初情节剧十分流行,代表作家为R.-C.皮克塞神枝雷古尔(1773~1844)。 浪漫主义极盛时期,出现了结构精巧的佳构剧,代表作家E.斯克利布(1791~1861) 写了近350部这种描写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男女风情的喜剧。
塔尔马(1763~1826)在大革命时期用自己的悲剧艺术为革命派效力,是博得拿破仑称赞的悲剧演员。悲剧女演员M.拉歇尔(1820~1858)以表演自然、不落俗套,名扬法国。女演员多瓦尔(1798~1849)的出色演技为浪漫主义戏剧占领舞台做出了贡献。德比罗(1796~1846)为当时著名哑剧表演大师,首创哑剧人物皮埃罗(情场失意的恋人),一举成名。
第二帝国时期,戏剧的商业化进程趋于完成,巴黎的戏剧生活十分活跃,歌剧、轻歌剧也很繁荣。□.奥吉埃(1820~1889)、V.萨尔杜(1831~1908)、E.拉比什(1815~1888),特别是小仲马(1824~1895),是19世纪后半叶的重要剧作家。
小仲马的剧作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当时社会问题,代表作《茶花女》(1852)反映交际花、高等娼妓的所谓“半上流社会”问题,《金钱问题》和《私生子》也触及资产阶级社会问题。奥吉埃代表作《普瓦里埃先生的女婿》肯定资产阶级伦理道德。多产作家V.萨尔杜是斯克里布佳构剧创作手法继承人,并且发展到蔑视历史真实、只求技巧运用的地步。E.拉比什是通俗笑剧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意大利草帽》等。他们基本上是迎合资产阶级观众趣味的喜剧作者。
□.左拉(1841~1902)、龚古尔兄弟、A.都德(1840~1897)以及H.贝克(1837~1899)的自然主义戏剧创作于第二帝国直至巴黎公社以后,称雄数十年。左拉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苔莱丝·拉甘》(1873)和《拉布丹家的继承人》(1874)为自然主义戏剧开路。都德的《阿莱城的姑娘》(1872)是自然主义戏剧杰作。H.贝克的《乌鸦》(1882)和《巴黎妇女》(1885)等剧符合自然主义描写生活横剖面的要求,并且还深刻地暴露和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被视为自然主义戏剧大师。
E.罗斯丹(1868~1918)是新浪漫主义剧作家,代表作《西哈诺》于1897年首演时轰动巴黎。在法国生活的比利时作家M.梅特林克是象征主义戏剧大师,主要写诗剧,以《马莱娜公主》、《佩列阿斯和梅丽桑德》、《丁达奇尔之死》等剧闻名于世,《青鸟》是他的代表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文学戏剧领域产生了各种流派、思潮。自然主义戏剧,在表演和导演方面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以A.安托万(1857~1943)为首的一批导演和演员通过舞台艺术实践做出重大贡献。安托万于1887年创建的自由剧院强烈追求真实,他的全面革新是从舞台实践的各个方面用各种形式进行的。吕尼埃-波埃(1869~1940)于1893年创办的作品剧院主要成就是向法国观众介绍了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戏剧。还有,对超现实主义、现代黑色幽默派以及荒诞派戏剧均有影响的雅里(1873~1907),以闹剧《于比当大王》闻名于世。
商业戏剧主要在巴黎繁华地区的林荫大道上建立的商业性剧院里演出,林荫道戏剧因而得名。明星制于此时出现,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林荫道戏剧是通俗戏剧,以上演市俗喜剧为主,剧作家往往专为某明星写戏。S.贝恩哈特(1844~1923)以演出不朽名作及反串小生见长。大柯克兰(1841~1909)台词表演功力出众,热情洋溢,富有魅力。穆内-絮利(1841~1916)擅长演出古典悲剧和体现当代名家剧作内涵。S.吉特里(1860~1925)则是多才多艺的林荫道戏剧表演大师。
19世纪工人运动遍及欧洲大陆,思想进步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同情劳苦大众。法国出现了人民戏剧的口号,宗旨是针对专门取悦资产阶级的林荫道戏剧和歌舞杂耍,建立广大民众能受到教育和普及戏剧艺术的剧院。1892年,第一座人民剧院在伏日山区建立,当地工人用方言演出莫里哀的《屈打成医》。著名小说家戏剧家罗曼·罗兰(1866~1944)积极为建立“寄希望于人民”的“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一种新的戏剧”而奔走。他创作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剧如《群狼》、《七月十四》和《丹东》都间接反映了他的人民戏剧思想。

B. 法国大革命影响最直接和最大的启蒙思想家是谁

卢梭(1712—1778)出生在日内瓦。父亲伊萨克·卢梭是钟表匠,技术精湛,母亲苏萨娜·贝纳尔是牧师之女,聪明、端庄、贤淑。卢梭的祖先是法国血统,16世纪因信奉加尔文教,为逃避宗教迫害移居日内瓦,卢梭毕生以“日内瓦公民”为荣。卢梭出生时,母亲因难产而永离人世。卢梭由姑母抚育成人,姑母温柔美丽、性格开朗慎友漏、喜爱唱歌,熏陶了卢梭对音乐的爱好。卢梭惟一的哥哥弗兰克,学的也是钟表手艺,因家人对幼年丧母的卢梭偏爱,对弗兰克教育有些疏忽,而造成他年少时就行为不检,经常受父亲责打。后来,弗兰克离家出走,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母亲的早逝,使父亲常常郁郁寡欢,父亲对小卢梭更加疼爱。母亲遗下不少小说,父子俩常常通宵夜读,这养成卢梭读书的习惯。当家中书读完后,卢梭向外祖父借书,而阅读了许多名著,包括普鲁塔克的《名人传》、奥维德的《变形记》、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和莫里哀的几个剧本等,培养了卢梭的自由思。想与民主精神。

一次意外事件中断了卢梭幼年时期的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1722年,卢梭10岁时,他父亲与一位法国军官发生纠纷。事端平息后,卢梭父亲为了名誉和自由,愤然离开日内瓦,远赴他乡,从此再没有照管过卢梭。卢梭被托付给舅舅。舅父有一个儿子与卢梭同年,两人被送往色塞,寄宿在牧师朗拜尔西埃家,学习拉丁文和其他科目。这是卢梭仅有的在别人指导下的正规学习。在此环境下,卢梭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培育了他的个性。两年后,卢梭与表兄又回到舅舅家。

1725年,卢梭被送往本地法院书记官那里学当律师书记,他非常讨厌这个只为赚钱而枯燥无味的职业,终因被看做无能的笨东西而辞去。后又在一个雕刻匠家当学徒,卢梭本来很喜欢这种工作,但他的师傅暴虐专横,使卢梭受尽惩罚和折磨,而感到苦不堪言。但卢梭仍然酷爱读书,手不释卷,有时甚至误了作而遭师傅责罚。终于有一次,卢梭与朋友外出游玩,回城时,城门已闭。第二天同伴进城去,卢梭则决心离开师傅。1728年3月,卢梭开始了长达13年的流浪生活。

卢梭在日内瓦城郊经一位牧师介绍结识年轻美貌的华伦夫人,她原名路易丝,贵族出身,后与丈夫不和,只身跑到日内瓦湖畔安纳西市靠年金生活。在华伦夫人建议下,卢梭到都灵一家救济院改信了天主教,他希望告纯在此能找到一个赖以糊口的职业而无着落。后在一个贵族家当仆人,因熟悉古法语而受青睐。1731年卢梭再次回到华伦夫人家。卢梭受到华伦夫人许多帮助和保护,华伦夫人称他为“孩子”,卢梭则称她“妈妈”。他们经历过一段诚挚的爱情生活。1732年卢梭曾因人推荐到了巴黎,由于找不到合适工作,又回到已迁往尚贝里的华伦夫人家。一度他担任秘书工作,在空闲时间自学算术、几何、植物、化学和解剖学等课程,最感兴趣的还是音乐。不久辞去秘书工作,一心从事音乐,上门求教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卢梭仍坚持博览群书,涉及历史、地理、宗教、生理学等各个领域。一段时期卢梭身体很差,他曾因化学实验而双眼受损,在华伦夫人细心照料下视力恢复,病体复原。1737年,他与华伦夫人曾搬到乡村居住,田园生活使他充满乐趣,后在华伦夫人劝告下,他到蒙佩利埃就医。回到华伦夫人家,发现家中多了一个年轻的男管家,视卢梭为情敌,再加上华伦夫人经济越来越拮据,卢梭决定离开华伦夫人。

1740年卢梭在里昂贵族官员马布利(启蒙思想家马布利和孔狄亚克的哥哥)家做家庭教师。次年,卢梭带着自己编写的《新记谱法》和歌剧《新世界的发现》满怀信心地前往巴黎,他结识了不少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如孔狄亚克、霍尔巴赫等人。特别是狄德罗,两人年岁相仿,出身背景相当,都爱好音乐、读书、写作,狄德罗也做过家庭教师,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742年卢梭经人推荐到科学院宣读自己关于新记谱法的论文,未获成功。他于1743—1744年到威尼斯的法国大使馆当秘书,陶醉在意大利音乐中,后因与大使不和而回到巴黎。继续出现于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中,但他总感到与他们格格不入。有一次霍尔巴赫问卢梭对他为什么如此冷淡,卢梭回答:“你们太有钱了。”卢梭经常表现出对富人和上层人物的厌恶情绪。1745年,卢梭结识一位容貌一般、智力平庸的女佣宽烂人苔莱丝·瓦瑟,很快就共同生活在一起,卢梭没有那种与上流人士交往中的窘迫感,觉得很愉快。第二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卢梭认为无力抚养,把婴儿送往育婴堂,瓦瑟伤心了很久。但他们以后所生另4个孩子也都送入育婴堂。卢梭这期间以为剧团和个人抄乐谱度日。约1746年他结识启蒙运动领袖人物伏尔泰,两人开始交往但思想观念差距很大,以致最后互相攻击,敌意很深。伏尔泰在宗教上反教会意识很强烈,是自然神论者中的左翼,但政治上则主张开明君主制,至多接受君主立宪制。卢梭在宗教观上是较保守的自然神论者,甚至承认灵魂不灭,政治上则较激进主张共和制、主权在民,代表资产阶级左翼与小资产阶级的要求。这是两人分歧的根源,也是卢梭与狄德罗等人决裂的因由,但卢梭的个性也是矛盾激化的一个原因。

1749年卢梭到文森监狱探望狄德罗,途中看到《法国信使报》登载第戎科学院有奖征文启事,受到狄德罗的鼓励,作文应征。次年,卢梭第一篇重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获头等奖。文章从反面论证科学艺术造成社会道德堕落,认为科学与道德互不相容,表现出卢梭对法国现存制度的憎恶和批判。卢梭因此声誉鹊起。期间,卢梭作为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撰写了《网络全书》的全部音乐条目,他还曾撰写《论政治经济学》。他仍然以抄写乐谱为生,但与各沙龙关系逐渐疏远。

1752年卢梭歌舞喜剧《乡村卜者》上演,获成功,国王决定颁发给他一份年金,他回避了,以保持自己独立不羁的人格。1753年第戎科学院宣布有奖征文,次年卢梭写出应征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标志卢梭思想进入成熟期,他从经济上、政治上发掘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指出不平等的产生是进步,同时又是退步;文明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前进一步。体现卢梭辩证地分析人类历史运动的光辉尝试(征文未获奖,1755年出版于荷兰)。

1754年卢梭曾一度回日内瓦,重返加尔文宗,途中曾访问华伦夫人。1756年因厌倦巴黎生活,迁居埃皮奈夫人提供的蒙莫朗西的乡间别墅“隐庐”。1757年开始与埃皮奈夫人及狄德罗等人发生争吵,尤其达朗贝尔写的《日内瓦》条目,卢梭抓住达朗贝尔要在日内瓦建剧院发文《致达朗贝尔论戏剧的信》,正式与狄德罗决裂,并迁出隐庐,搬往马达斯先生提供的路易山一所小房子(就在蒙莫朗西)。卢梭在乡间隐居时,著作甚丰,1761—1762年发表3部最重要论著:《新哀洛伊丝》、《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被称为大革命的圣经,是卢梭为资产阶级革命创立的政治学说理论,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共和制,体现出资产阶级不再与封建贵族分权而独立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权要求。说明卢梭政治学说的民主性和彻底性。《新哀洛伊丝》提出一种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家庭道德,提倡更健康的情感生活。《爱弥儿》则提出一种合乎自然法的教育儿童的计划。其中“一个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则是自然神论宗教观的声明,卢梭认为宗教可以惩治恶人、富人,安慰人民,提出建立公民宗教的思想。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被法国议会查禁,他先后流亡瑞士、英国,1764年开始写《忏悔录》。卢梭晚年得了一种受迫害的妄想症,认为有一种世界性诽谤阴谋针对他。1767年回法国避居。1770年获准回巴黎,仍以抄乐谱谋生。1775年完成《对话录》,次年写作《孤独散步者的梦想》,但未完成。1778年病逝于爱尔蒙维尔镇。1794年灵柩迁往巴黎国葬所。

卢梭是对法国大革命影响最直接和最大的启蒙思想家,《人权宣言》与美国《独立宣言》都汲取了卢梭的理论,他提出的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思想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雅各宾派更称自己是卢梭的学生,罗伯斯庇尔则竭力实施卢梭的政治纲领与宗教主张。卢梭对浪漫主义和现代教育理论等都有重要影响。所以法国人说:“在通向现代社会的条条道路上,到处都能碰到卢梭。”

C. 对《巴黎圣母院》的概述与点评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巴黎圣母院:
【作者生平】

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
幼年时跟随父亲到过意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开始受小学教育。雨果的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少年雨果影响颇深。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的父亲又宣誓效忠新统治者,雨果跟随母亲回到了巴黎。
由于雨果家庭在复辟王朝统治下的政治利害关系,也由于他母亲的影响,雨果初期的创作有保守的倾向。
查理十世上台后,变本加厉的反动统治反而使自由主义思潮日趋高涨,在此背景上,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
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直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
金融家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使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和现实妥协的态度。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改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和他的政派发表宣言试图反抗,但遭到失败,政变后的12月11日,他被迫流亡国外。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致哀,巴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

【故事梗概】
当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时,法院大厅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大家把幸运待选的"愚人之王"带了出来。这个人长得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在他的这种种畸形里,却透出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性格。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
在大街的游行人群中,有人喊道:"爱斯梅哈尔达来了!"游行的人们立刻狂欢起来,喊叫声此起彼伏。人们都蜂涌向广场。在广场上,只见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正在一条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轻盈,飘逸的舞姿,时时引起人们的狂欢的掌声。成千上百的人们随着爱斯梅哈尔达的舞姿一起旋转。这时,作为怀疑派的哲学家和讽刺诗人甘果瓦,被这个灿烂的景色迷住了。他不知道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使。这时在所有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严肃、平静而阴沉的中年人,此时比任何人都更关注那个跳舞的女郎,他的嘴里不时发出几声诅咒。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孚罗诺。
在广场的另一角荷兰塔内,女修士居第尔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抢走,就用一种憎恶的声音呵斥她快离开。爱斯梅哈尔达感到一种惊恐和不安。
爱斯梅哈尔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这天仙美貌的姑娘。当爱斯梅哈尔达行至广场的一条小巷时,忽然孚罗诺和加西莫多冲了出来,欲将爱斯梅哈尔达抢走。甘果瓦看到这一幕,吓得不敢相救。正在这危急时刻,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法比救下了爱斯梅哈尔达。孚罗诺趁卫队与加西莫多争打时溜走了。而加 西莫多被擒获。
爱斯梅哈尔达十分感谢法比,与法比告别后,她回到了乞丐王国,在这里,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这些人白天做乞丐,晚间当小偷。爱斯梅哈尔达就居住在这里,她在这些乞丐,小偷当中有着很大的魔力。爱斯梅哈尔回到这里时,男男女女的乞丐都顺从地站列起来,原本凶狠的脸色也温柔起来。甘果瓦误入乞丐王国,被捉了起来,按照乞丐王国的法律,甘果瓦将被判处死刑。爱斯梅哈尔达为了搭救甘果瓦的生命,毅然答应了做甘果瓦的"妻子",虽然爱斯梅哈尔达供给甘果瓦食宿,但却不准甘果瓦接近她的身子。
加西莫多被捕后,拉到格雷勾广场的绞台上受刑,广场上群众百般嬉戏,凌辱这个形体丑陋的人。当加西莫多在人丛中看见了孚罗诺时,眼睛一亮,心里大喜,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加西莫多的眼光。刑台上被绑的加西莫多受到无情地鞭打,他口渴难熬,绝望地叫道:"给我水喝!"观看的人们嘲笑他,无动于衷。爱斯梅哈尔达看看这一切,从人群中走上刑台,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加西莫多干裂的嘴边。人们看到加西莫多那一直干枯的眼睛滚出了一行眼泪。也许这是加西莫多第一次流出的泪水。眼前这么一个漂亮、纯洁、妩媚、纤弱的少女能够这样垂怜一个丑陋无比、凶恶的人,台下的群众都感动了;惟有荷兰塔里的女修士见到这一切,连声咒骂道:可恶的吉卜赛女人。 加西莫多回到圣母院当了敲钟人。爱斯梅哈尔达继续在广场上跳舞,加西莫多倚在圣母院钟楼欣赏着爱斯梅哈尔达的舞蹈,在加西莫多的眼中露出了温柔可爱的目光。
16年前,加西莫多被父母遗弃,孚罗诺收养了他。从此,加西莫多把孚罗诺当做惟一的亲人。但是加西莫多由于外表丑陋,畸形而受到了人们的歧视、嘲笑。在加西莫多的心里充满了仇恨。爱斯梅哈尔达的以德报怨的行动使加西莫多深受感动,他对爱斯梅哈尔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孚罗诺自从抢劫爱斯梅哈尔达失败后,心里一直没有放弃占有她的淫欲。孚罗诺在教堂的北塔上用淫欲的眼光寻找着爱斯梅哈尔达。爱斯梅哈尔达每天带着甘果多,出现在街头巷尾,同往常一样,帮助她收集卖艺所得的钱币。
卫队长法比给爱斯梅哈尔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爱斯梅哈尔达的救命恩人,更是她爱情的偶像。但是法比和他的表妹已经订婚了。一个偶然的机会,爱斯梅哈尔达在街上跳舞,被法比看见了,他招呼爱斯梅哈尔达到姑妈家去表演。爱斯梅哈尔达带着心爱的小山羊到了法比的姑妈家。法比姑妈家的一位小姐趁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讲话,用糖果把小山羊引到另一间房子里。小姐好奇地解下小山羊脖子的小口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在地板上,小山羊熟练地拨弄着,原来这是字母表,一会儿,人们发现小山羊拨弄出一个单词,就是--法比。原来,爱斯梅哈尔达自被解救后心里爱慕着年轻、英俊、漂亮的法比,她用两个月的心血训练着小山羊。这一切全被法比看在眼里,法比知道了这个吉卜赛女郎心中的秘密。在送爱斯梅哈尔达出姑妈家门的时候,法比约爱斯梅哈尔达在旅店见面。法比将这一秘密告诉了孚罗诺的弟弟。孚罗诺得知这个消息,眼看自己暗恋、垂涎的女郎就要落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时,孚罗诺乔装打扮来到旅店。当法比和爱斯梅哈尔达搂在一起时,孚罗诺妒火燃烧,抽出匕首插进法比的胸膛,然后迅速溜走了。吉卜赛女郎刺杀卫队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巴黎城,爱斯梅哈尔达被逮捕了,她被法庭判处绞刑。
爱斯梅哈尔达被关在漆黑的地牢里,身体非常虚弱。这天夜晚,身穿袈裟的孚罗诺秘密地来到地牢,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哈尔达表达他的爱意和内心的痛苦。提出要和爱斯梅哈尔达一起逃走,被爱斯梅哈尔达严辞拒绝了。 爱斯梅哈尔达被押到广场行刑。受伤已愈的法比此时坐在姑妈家的楼上,面容冷漠地看着爱斯梅哈尔达。法比不敢站出来证明爱斯梅哈尔达的无罪。这时,加西莫多从教堂里冲了出来,他挥拳打倒了刽子手,把爱斯梅哈尔达高举肩头,跳进教堂,用嘶裂的声音喊道:圣地!群众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被加西莫多的壮举感动了。 加西莫多保护着爱斯梅哈尔达。当孚罗诺再次深夜潜入爱斯梅哈尔达的住房时,遭到了加西莫多的痛打。加西莫多明白爱斯梅哈尔达深爱着法比,加西莫多找到法比,求他去见一见爱斯梅哈尔达,法比面对加西莫多,不屑一顾,策马远去。
不久,国会再次判决爱斯梅哈尔达的死刑。乞丐王国的人们闻讯后,在克罗班的率领下,深夜攻打圣母院。愤怒的人群涌进教堂,搭救他们的爱斯梅哈尔达。加西莫多不明真象,在教堂里奋勇抵抗进攻的人们,孚罗诺和甘果瓦趁混乱之际溜进教堂,以帮助爱斯梅哈尔达逃走为名,骗出了她。爱斯梅哈尔达再次落入孚罗诺的魔掌。躲在巴士底狱里的路易十一国王原以为平民暴动是攻击法院,幸灾乐祸。当他知道街道暴动的真正目的是反对国王时,下令镇压群众。一时间,圣母院前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军队在追捕爱斯梅哈尔达,这时一个黑衣蒙面人拉住爱斯梅哈尔达,站在绞架前,黑衣蒙面人扯去面巾,露出面目,原来又是孚罗诺他借着竖起的绞架,再次威逼爱斯梅哈尔达说:在它和我中间任你选择一个。爱斯梅哈尔达至死不从。孚罗诺气急败坏,他将爱斯梅哈尔达交给女修士看管,自己去叫搜捕的军警。女修士看着眼前漂亮、活泼、泼辣的爱斯梅哈尔达,想起了自己丢失的女儿。当他们拿出各自保留的一只小巧的绣鞋时,女修土知道爱斯梅哈尔就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母女两人抱头痛哭。孚罗诺把军警叫来了,刽子手从女修士怀里拖走了爱斯梅哈尔达。刽子手将女修士推倒在绞台下,当场身亡。
太阳出来了,照得巴黎城像火一般绯红。身穿白色衣服的爱斯梅哈尔达在半空中摇晃,孚罗诺在圣母院楼上发出魔鬼般的笑容。悲痛的加西莫多看着被绞死的爱斯梅哈尔达,向副主教猛扑过来,愤怒地将孚罗诺推下教堂。
几年过去了,有人在蒙特佛贡地窖的藏尸所里发现了两个相连的尸骨。其中一具是畸形的男尸,他身上没有一点绞死的痕迹。人们分开两具尸体,尸骨化作了一股灰尘。

【作品评析】

《巴黎圣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
1.离奇的情节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 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
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哈尔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3.强烈的对比
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
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善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 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对比,如加西莫多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对比原则的运用 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此外,作者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世纪特征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
这些描写都极强地增加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D. 请求音乐剧四大名剧《悲惨世界》中的一部进行音乐分析

《悲惨世界》是典型的英美风格的音乐剧,这类剧目被称为“音乐戏剧”(Musical Theatre)。这种音乐剧的歌唱风格没有严格限制,可以美声可以通俗,完全根据剧情人物需要来设定,音乐风格也是case by case,比如LM是交响乐队伴奏的风格,而Mamma Mia!则完全是流行电声乐队,但是一个共同点就是这类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和戏剧逻辑,有些连音乐都遵循这个原则。《悲惨世界》之所以成为音乐剧的经典名剧,除了宽广而经典的人文背景外,也与二十世纪音乐剧的发展进程紧密相连。早期的音乐剧,诞生于酒吧等歌舞娱乐场所。它是将戏宽举剧、舞蹈、音乐、诗歌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混合起来的样式,古典音乐和通俗表演是音乐剧的源头,它最初来自欧洲而非百老汇。从斯特劳斯的通俗音乐进入大雅之堂厅巧喊,到扮野法国轻歌剧成为大众娱乐,欧洲的杂耍剧院又为音乐剧的诞生提供了更为热闹活泼的表演空间。人们欣赏的趣味从正歌剧等表演艺术中发生蜕变之时,富有观赏性的、与散逸自由的天性相吻合的音乐剧成了人们情感的新的宣泄点。在美国,爵士、摇滚和时尚歌舞演唱的融合,形成了百老汇音乐剧,这种音乐剧风格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好莱坞歌舞片《沙漠情歌》等中有所显现。她的兴盛期则始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充分显示出她独有的综合和创造之力———综合了歌剧、交响乐爵士、摇滚等多重艺术风格,如指挥家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等。音乐、歌舞和产业化的舞美制作始终并进,成了音乐剧的一大特色。在制作上,又强化了市场机制的理念,演出与商业赢利始终相融,成了音乐剧得以不断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音乐剧要求演员的外型、气质必须与角色相符,又必须能歌善舞,懂表演,在音乐上要有扎实的功底,但往往在唱法上不拘形式。而在《悲惨世界》剧中的男主角冉·阿让的扮演者康姆·威尔金森在运腔时,显示了很高的美声水平。但情到深处,他就唱得很夸张,很随意。

E. 音乐剧的五大特点

音乐剧有五大特点:

一是综合性,指音乐、舞蹈、话剧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是现代性,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并采用多种现代舞蹈语汇以及先进的舞台技术。

三是多元性,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音乐不拘一格。

四是灵活性,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

五是高度的商业操作性。

法国音乐剧特点:

舞台方面:先从舞台整体风格来说吧,法国音乐剧很现代了,融合多种现代风格,比如钟楼怪人中提取巴黎圣母院部分元素就开始舞台设计的创作是很大的创新,相比百老汇闪烁的霓虹灯舞台来说,法国音乐剧的舞台更让现代人所接受。

服装而言更加现代。

音乐:法国音乐剧的音乐很现代,也有融合摇滚风格的音乐剧产生。而百老汇音乐剧爵士乐占多,还有康康舞

百老汇音乐剧特点:

以前初中时候看过《猫》,高中时候看过《悲惨世界》。到了大三选修课上我选了“走进音乐剧”,开学几次课上老师给我们看的是《俄克拉荷马》,我觉得也很不错,就向大家简单推荐一下音乐剧好了。

音乐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元素的独特艺术形式,简言之,即以音乐唱腔和形体表演来演绎故事,推动情节。音乐剧产生于17世纪-18世纪的欧洲,当时被称作“小歌剧”或“民间歌剧”,直到19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引用“音乐剧”这一名称;到了20世纪中期,它已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戏剧演出形式。概括地说,音乐剧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节为支撑,以演员的戏剧性表演为根基,使音乐、舞蹈得以充分发挥其潜能,并把这些因素融合为有机的统一体的艺术。如果说,戏剧本身是一种综合艺术,那么与话剧相比,音乐剧则是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手段的戏剧形式。英国和美国是音乐剧的全盛国度,从音乐剧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可称作为音乐剧的发源地。但音乐剧在英、美两国也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它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跳舞、喜剧。

音乐剧插曲

也许不少人没听说过音乐剧这个名称,但提起“别为我哭泣,阿根廷”、“Memory”等音乐剧著名插曲,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60年代,甲壳虫和摇滚乐由英国冲向世界,各国音乐剧作曲家对这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由抵制逐渐转向吸收,英国音乐剧先锋大师韦伯率先在《耶稣基督巨星》这部以古老的故事改编的内容沉痛、主题严肃的音乐剧中采用了轻音乐及摇滚乐,使之具有了现代感,歌曲变得活泼,通俗、易于演唱;在配器上也打破了管弦乐的严格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音乐剧,从而加强了它的时代感和表现力。加之由于现代音响广播设备的更新和普及,许多音乐剧中胜炙人口的歌曲,通过现代传播媒介手段,很快就风靡世界,成为全球流行歌曲,如《艾薇塔》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及《猫》中的《回忆》在音乐会及平时街头广播中都常可听见,致使许多没有看过此剧的人也产生了一睹为快的期待。

旁白演唱

旁白演唱是音乐剧的一个特色,可以是与故事完全无关的人的旁白,也可以是略有关系但仍以讲故事为主的旁白。当音乐剧故事情节复杂时,音乐、舞蹈和舞台表述复杂故事的能力是有限的,需要有别的什么形式来帮助,于是便有了旁白演唱这一艺术手段。旁白往往是剧中的主角或次主角,通过旁白贯穿故事的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旁白演唱是一种手法,可以安排为主打歌,比如著名音乐剧《艾薇塔》的旁白演唱在音乐上无疑是打动人心的。

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的影响;在英国,音乐剧更多地与轻歌剧、话剧,特别是莎士比亚、莫里艾、伊普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则更贴近芭蕾舞。

【拓展内容】

十部经典音乐剧

1: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乐剧,那么它应该是《歌剧魅影》。”可见这部音乐剧的地位!自从1986年在英国英国伦敦女王剧院首演后,到现在已经在全世界27个国家的145个城市上演了超过74000多场(记得2013年在上海演出的时候,普通座位票没几分钟就被扫光了),超过1亿3千万的观众观看,平均上座率超过99%,总收入超过56亿美元...高于任何一部电影或戏剧,《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和《星球大战》都被秒成渣。“音乐剧之王”就是这么来的 《歌剧魅影》讲的是一个带着恐怖悬疑色彩的三角恋故事。1881年的巴黎歌剧院,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克丽斯汀很希望成为一个剧目的女主角。在一次试唱中,她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地下室里的幽灵。这个半边脸部残疾,靠白色面罩的生活的男子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漂亮的女孩。为了帮助她实现愿望,幽灵通过制造各种恐怖来要挟剧院。幽灵的`出现,让克丽斯汀非常好奇,她还跟着他来到地下王国。可是,克丽斯汀始终深爱着她的贵族男友。幽灵爱而不得,十分嫉妒,并在地下室对这位贵族男子进行折磨。最后女主为了保护爱人,给了幽灵一个吻,“幽灵”被女主的爱震撼了,就选择了成全有情人,独自离去。 说白了,就是女神、高富帅、音乐天才三个人的虐心三角恋...华丽的舞台风格、接近歌剧的唱腔,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2:妈妈咪呀(Mama Mia) 《妈妈咪呀》有点像小蝌蚪找妈妈,是一个欢快的找爸爸的故事。快结婚的苏菲想找到自己的父亲,翻看了妈妈的日记和信件,邀请了三个可能是自己父亲的男人。婚礼前一天三个男人同时出现,单亲妈妈唐娜差点没激动得晕过去!然后故事就围绕着“谁是我爸爸”开始啦! 这部音乐剧让人感觉非常快乐,比起曲折搞笑的故事情节,它激情幽默、快乐时尚的旋律更具有感染力。妈妈咪呀的音乐改编自ABBA组合的歌曲,曲风比较轻松活波。不管你喜不喜欢音乐剧,都会情不自禁地起立,跟着节拍鼓掌摇摆,忘掉一切烦恼,嗨!嗨!嗨! 这部音乐剧曾改编成电影,大眼阿曼达、梅姨、前007皮尔斯·布鲁斯南、“达西先生”科林·费斯联袂演出,体验现场版之前,看看电影也是很过瘾的。 3: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 由文学巨匠雨果同名小说改编的音乐剧《悲惨世界》可谓气势磅礴,曾被翻译为21种语言在世界各地上演,用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共同描绘出法国大革命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 19世纪的法国,冉阿让因为给饥饿的家人偷面包入狱多年,获得假释后又触犯了法律,只能开始逃亡。十年后,他虽成为成功的商人还当上市长,但警官贾维尔一直没放弃追捕他。这时,冉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遭遇,并答应照顾她的私生女柯赛特。随着柯赛特的慢慢长大,法国大革命也开始了。冉阿让经历了许多事,人生也画上了句点…… 对于《悲惨世界》,目前大家比较熟知的是2012年由安妮·海瑟薇、休·杰克曼、罗素·克劳、“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出演的电影,安妮·海瑟薇还凭借“芳汀”一角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 4: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米高梅1952年公映的歌舞剧《雨中曲》可以说是美国国宝级的电影,更被誉为电影史上最精彩的歌舞片之一,歌、舞、演俱佳。有这样的素材,《雨中曲》的音乐剧版想不成功都难。2011年,由金牌导演Andrew Wright执导的音乐剧一经公映便广受好评,也是最纯正百老汇音乐剧的代表之一。 5:魔法坏女巫(Wicked) 《魔法坏女巫》相当于《绿野仙踪》的前传,改编得很有意思。故事很巧妙地把绿皮肤、不受欢迎的坏女巫艾芙芭作为主角,她和金发碧眼,娇俏讨喜的格琳达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背叛、失败等等,两人各自成长各自收获,也结下了深厚而难言的友谊,最后,有了好女巫格琳达和坏女巫艾芙芭。 这部剧一经推出获得了无数好评,以其童话的情节、炫目的舞台设计、优秀的唱段,获得了三座格莱美和一项托尼奖的肯定。

6:猫(Cats)

《猫》是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的撼世杰作,该剧无与伦比地囊括了1983年百老汇的七项托尼奖,并包揽了伦敦纽约所有戏剧大奖。该剧曾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的称号,自1981年伦敦首演以来,其间在美、日、法、德等国公演,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往往一票难求,至今仍是纽约百老汇及伦敦最卖座的音乐剧。源于此剧的经典情歌《回忆》(Memory)早已家喻户晓,堪称音乐剧史上的一部不朽名曲 整部音乐剧不仅有动人的音乐,更是舞蹈的盛宴,不惜用了大量的舞蹈场面来表现猫的不同特征和性格,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别具匠心,场面宏大,不拘一格。 7:西贡小姐(Miss Saigon) 《西贡小姐》是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现代改编版,由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共同创作。 《西贡小姐》发生于兵荒马乱的越南战争中,讲述了一个美国士兵和痴情的越南舞女之间的爱恨纠葛的恋情故事。剧中把东方女子塑造成了一个一心爱情至上,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形象,却在最后的结局中以殉情来结束悲惨的人物命运。女主角在爱情上的执着与忠诚,造就了一部令人震撼、感人肺腑至深的的舞台艺术作品。 8:舞动人生(Billy Elliot) 这部由英国最大牌的音乐人Elton John作曲的音乐剧,改编自2000年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英国电影同名电影。讲述了一个打破性别芥蒂追寻个人梦想并最后成功的故事,对于现在被现实打磨的失去梦想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出振奋人心又美好的童话。因为是讲芭蕾舞的故事,在表演中,舞蹈的比重自然远大于歌唱。 今年Burberry冬季广告大片小贝家二公子罗密欧与众超模一起“跳!跳!跳!”就是向《舞动人生》这部经典的影片致敬。 9:芝加哥(Chicago) 最能代表纽约百老汇历史和特色的经典剧目之一,集中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人与人之间的欲望、名利和金钱关系。1975年在百老汇上映后赢得了巨大成功,至今仍被看做前往纽约必看的音乐剧之一!《All That Jazz》、《If U leave me now》《Cell block tango》都是经典不衰的音乐桥段。 2002年根据《芝加哥》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口碑也非常好,由凯瑟琳·泽塔—琼斯和蕾妮·齐薇格共同出演。 10: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 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剧”版,由20世纪最杰出的指挥大师之一Leonard Bernstein创作,是音乐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故事讲述了分别来自纽约西区贫民窟两个势不两立帮派的托尼和玛丽亚的爱情故事,他们虽然深深相爱,却最终双双死于帮派间的仇恨中。剧中的舞蹈充分融合了芭蕾舞、拉丁舞、爵士舞和现代舞的元素,遒劲有力,活力四射。也是前往纽约必看的经典剧目之一。

F. 古典时期“高雅”法国抒情歌剧,为何移情别恋,爱上“世俗”喜歌剧

古典主义时期,法国歌剧在各类变革里终于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法国社会迎来了全新的变革,造就了不同以往的时局变化。经过社会动荡和变革后社会氛围与人文理念都产生了很大不同。譬如歌剧行业中,无论是观赏歌剧的群体思想和内心还是歌剧院的经营者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四、总结

在社会变革,启蒙主义运动的加持下,喜歌剧迎来了自己发展的契机。在社会动荡里,无论是统治阶层还是各行各业都面对着重新洗牌。歌剧行业送走了喜爱悲情充满宿命感的抒情歌剧爱好者的贵族阶层,迎来了喜欢通俗易懂内容喜歌剧的普通百姓。

为了使得歌剧行业继续兴旺发达,无论是歌剧院的经营者还是歌剧创作者都开始积极求变。有些创作者的歌剧内容形式的革新甚至早于整个歌剧行业的知觉。这些创新者为后来喜歌剧的繁荣埋下伏笔。轰轰烈烈的启蒙主义运动更是相中了喜歌剧的社会革新力量和对人们自由意识觉醒的推动,使得他们成为喜歌剧的积极推动者。

在如此巨大力量推举下,曾经不入流的艺术形式,只能在正歌剧间隙插科打诨的喜歌剧最终成为了主流歌剧形式。这不得不令人嗟叹,人们常常以为自身站在时代的风口,却一不留神都被后浪席卷而去成为昨日光景。

参考文献:

《法国史》

《法国革命史》

《欧洲简史》

G. 请介绍一下法国电影导演让雷诺阿

让.雷诺阿(Jean Renoir)
法国电影大师让·雷诺阿(Jean Renoir)有一句话:"许多导演想在每一部影片中说太多的道理,可是他们并不成功,而有一些导演想以自己的一生的所有电影只讲述一个道理,我是属于后者的……"
“我认为这个世界,尤其是电影,为一些假神(false gods)所负累。我的任务就是推翻他们。手持利剑,我本准备为完成这样任务祭奠出我的生命。但这些假神还在那里。我持续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也许帮助瓦解了其中一些。同样这也帮助我发现其中的一些神是真的,也没有必要摧毁它们。”

他的作品充满诗意,题材广泛且具独特风格,却又平易近人,尚·雷诺阿(Jean Renoir)不单是一位具有开闯及实验精神的法国电影大师,他的电影深深影响了多位电影工作者,新浪潮导演如杜鲁福及高达等更是对他赞誉有嘉。
生于巴黎蒙马特,年青时期爱看差利·卓别林的喜剧、格里菲斯的默片,更为法国女演员嘉宝的大特写而神迷。雷诺阿承继了印象派画家父亲的风范,为艺术而忠于自己,不断投入冒险精神,敢于实验新电影文法。他的作品题材围绕反战、阶级、人性、民族精神、俊男美女,但总脱不离爱情,他投资兼当制片完成首作《嘉芙莲》(一九四二),便是为了要替太太留下倩影。美术出身的他,在场面调度及摄影手法上,力于创新,电影往往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虽是隐藏吁值得深思的哲理,却原是看透世情,有著宽宏的看法,作品平易近人。他不单极受新浪潮导演爱戴,多部作品更被其他大师及好莱坞重新拍摄。他的人生,他的电影,活脱脱就是一本由默片时代到开启新浪潮的电影发展史。
电影《大幻影》独特之处,是没有透过战争的惨烈,提出血腥的控诉,而以细致刻划人性的手法,宣扬和平主义的讯息。此片为电影和雷诺阿赢得伟大的名誉,并获得一九三七威尼斯影展最佳艺术贡献奖。

《游戏规则》是雷诺阿人生中一部重大转捩点的电影。透过各阶层彼此间的对话和试探,揭露人性的傲慢、背信、欺诈、猜疑及分化,幽默讽刺悲剧收场。此片曾备受争议,拷贝亦曾被删剪及在战火中受破坏,一九六六年丹麦坡迪尔大奖最佳外语片。是次将放映完整导演版本。影片《高斯福大宅谋杀案》便是向雷诺阿致敬的电影。
史诗格局的《马赛曲》是《大幻影》的兄弟作,高度歌颂了法国历史最伟大的时刻—法国大革命。雷诺阿动用了五百名临时演员,串演人民力量由马赛行军至巴黎,场面之浩大,犹如亲身经历这段历史的重要时刻,杜鲁福指影片犹如新闻片段,为历史涂上新鲜感觉,此片亦同时向导演格里菲斯的《国家的诞生》致敬。
改编自左拉小说的《衣冠禽兽》,是另一暴露了上流社会权力与欲望斗争的影片。悬疑情杀片格局,雷诺阿的心理分析引人入胜,尚·嘉宾(Jean Gabin)的演出入木三分,被喻为最佳演出。费立兹·朗于一九五四年在荷李活改编拍成《人性的欲望》。
《在底层》描写贵族男爵为世所迫放弃荣华,迁进贫民窟。尚·嘉宾片中扮演的小偷神采更令人动容。而片中一场蜗牛在男爵手上爬行亦成为经典的一幕。一九五七年日本导演黑泽明再改编拍成《低下层》,与本片互相辉映。
《跳河的人》表面像是滑稽喜剧,背后原来却是贫富阶级转移的悲歌。本是一个平庸的故事,雷诺阿却拍得一点也不平凡,演员化身为戏中人物的角色,动人的演出当然功不可殁。一九八六年荷李活重拍为处境喜剧《荒唐暴发户》。《朗先生有罪》说出另一个阶级悲剧,因上级对下属的压榨而引发的凶案,带出低下层生活的无奈与悲哀。另一部雷诺阿重要之作《汤尼》刻划了工人阶级生活的爱情悲剧,因爱之名,撕开的却是血腥本性。一九三六年荣获纽约影评联盟最佳外语片。
雷诺阿以印象派风格摄制了《乡村一日》,一部改编自莫泊桑爱情小说的电影。故事虽短,但充满诗情画意。《法国肯肯》是雷诺阿重返法国执导的彩色大制作,描写法国红磨坊和肯肯舞创办人邓格拉的事迹,戏味浓厚,缔造法国歌舞文化,为好莱坞歌舞片提供借镜机会。

作为导演让·雷诺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数量:23) 尚雷诺亚小剧场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Le ------- (1970)
逃兵 Caporal épinglé, Le ------- (1962)
Déjeuner sur l'herbe, Le ------- (1959)
Testament Docteur Cordelier, Le ------- (1959)
多情公主 Elena et les hommes ------- (1956)
法国肯肯舞/法国康康舞 French Cancan ------- (1954)
黄金马车 Carrosse d'or, Le ------- (1953)
大河 The River ------- (1951)
The Woman on the Beach ------- (1947)
女仆日记 The Diary of a Chambermaid ------- (1946)
大地之光 The Southerner ------- (1945)
吾士吾民 This Land Is Mine ------- (1943)
Swamp Water ------- (1941)
游戏规则 Règle jeu, La ------- (1939)
Bête humaine, La ------- (1938)
Marseillaise, La ------- (1938)
大幻影/超级幻想/幻灭/大幻灭 Grande illusion, La ------- (1937)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Le ------- (1936)
Partie de campagne ------- (1936)
Bas-fonds, Les ------- (1936)
Toni ------- (1935)
跳河的人 Bou sauvé des eaux ------- (1932)
母狗 Chienne, La ------- (1931)

作为演员 让·雷诺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数量:6) Fantôme d'Henri Langlois, Le ------- (2004)
尚雷诺亚小剧场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Le ------- (1970)
Testament Docteur Cordelier, Le ------- (1959)
游戏规则 Règle jeu, La ------- (1939)
Bête humaine, La ------- (1938)
Partie de campagne ------- (1936)

作为编剧让·雷诺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数量:21) 尚雷诺亚小剧场 Petit théâtre de Jean Renoir, Le ------- (1970)
逃兵 Caporal épinglé, Le ------- (1962)
Déjeuner sur l'herbe, Le ------- (1959)
Testament Docteur Cordelier, Le ------- (1959)
多情公主 Elena et les hommes ------- (1956)
法国肯肯舞/法国康康舞 French Cancan ------- (1954)
黄金马车 Carrosse d'or, Le ------- (1953)
大河 The River ------- (1951)
The Woman on the Beach ------- (1947)
大地之光 The Southerner ------- (1945)
吾士吾民 This Land Is Mine ------- (1943)
游戏规则 Règle jeu, La ------- (1939)
Marseillaise, La ------- (1938)
Bête humaine, La ------- (1938)
大幻影/超级幻想/幻灭/大幻灭 Grande illusion, La ------- (1937)
Partie de campagne ------- (1936)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Le ------- (1936)
Bas-fonds, Les ------- (1936)
Toni ------- (1935)
跳河的人 Bou sauvé des eaux ------- (1932)
母狗 Chienne, La ------- (1931)

作为制片人让·雷诺阿 Jean Renoir的作品 (数量:4) 大河 The River ------- (1951)
吾士吾民 This Land Is Mine ------- (1943)
Marseillaise, La ------- (1938)
Crime de Monsieur Lange, Le ------- (1936)

H. 谁知道法国宫廷风格的电影,请列出

《巴黎春梦》
《玛丽皇后》
《大鼻子情圣》
其中,《玛丽皇后》的服饰道具都很精美.《巴黎春梦》里的描述最地道浪漫。《大鼻子情圣》就不用说了,经典中的经典。

I. 《仙女》作品反映了法国人民的哪些感情

《仙女》作品反映了法国人民对大革命的失望,消极逃避现实,企图从幻想的超自然神灵世界中寻找一些精神安慰的作品。慧烂浪漫主义时期的舞蹈编导家迎合社会潮流,将各国民间传说、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各种神话故事作为芭蕾舞剧表现的主要素材,以新奇、给人感官刺激的异国情调和仙女、幽灵、山水精怪来吸引观众。舞剧以悲剧结尾,如《吉赛尔》《仙女》等。浪漫主义时期,芭蕾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舞蹈内容从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宙斯、缪斯转变为反映平民百姓生活以及表现仙女和自然精灵。舞蹈形式从戏剧插入性舞蹈转变为独立舞台艺术。表演者更注重情节,为猜空塑造人物形象舞蹈,舞蹈的一些技术也紧紧围绕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而展开。舞蹈服饰从笨重的拖地长裙改变为白纱裙。浪漫芭蕾与传统芭蕾的最大分界线是舞剧《仙女》。这部作品的最突出特点是:①出现了轻盈、优雅、细腻的抒情性的表演风格和舞蹈中的大跳、打脚、脚尖碎步以及后“阿提纠” (一腿直立,一穗碧瞎腿后弯)和“阿拉贝斯”(主力腿直立和半屈,以及动力腿向后伸直的造型)。这些动作都紧紧围绕着剧情而展开,塑造了“仙女”形象使舞蹈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②舞剧中第一次立起脚尖,这在芭蕾舞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舞剧中的白纱裙和芭蕾舞脚尖鞋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典型艺术象征,《仙女》掀起了芭蕾舞剧新的一页。

阅读全文

与法国大革命歌舞剧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