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期间德国人感觉到奇怪,苏联为啥士兵越打越多
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德国人觉得苏联人越打越多,是由于两个国家在人口上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德国人口8000多万人,苏联人口1.8亿多人,整整多出了1亿人口,所以能够动员的军队数量也必然远远超过了德军。
苏联虽然在战争初期遭受了严重打击,但是国家体制保证了超强的动员能力
开战10天之内,苏联就征召530万人入伍。战时苏军兵员损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军共俘虏苏军575.4万人,其中322万人死于战俘营。战争期间苏联战死的军人达1360万人(含死于战俘营),战争期间苏军人数一直保持在1000万左右。苏联大部分壮年男子在前线战斗,后方的劳动力资源出现巨大缺口。填补苏联劳动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妇女、少年及从前线退伍回来的残废军人。苏联女性就业者占就业总人数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轻工业1942年底81%的工人为女职工。职工中18岁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战争第三年少年在工业各部门的职工比重中达到40-60%。
战争的第一年,即1941年德军就付出了伤亡百万人的代价,主要是在莫斯科战役中,德军就损失了50多万人。
而在第二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损失更是超过了150万人。在一系列的战役中,苏联军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补充,而德国由于人口有限,再加上希特勒直到1943年才进行了战争总动员,但那个时候的总动员为时已晚,苏德战场基本上在库尔斯克战役后德军败局已定。
当然,美英联军在欧洲开辟新的战场,也使得苏德战场上的不少德军不得不从苏德战场撤出赶到其他地方“救火“。如库尔斯克战役期间,盟军登陆意大利,使得希特勒不得不将参加库尔斯克会战的德军装甲部队抽调到了意大利参与意大利的防御作战;1944年盟军登陆诺曼底之后,更多的德军从苏德战场撤出赶赴西欧,就直接导致了德军在1944年到1945年初的苏联“十次突击“中的惨败,退回到了本土防守。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一是苏联的举国体制,保证了苏联能够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资源参战;二是苏联强大的工业能力,保证了部队的装备;三是苏军的顽强作战,导致德军伤亡越来越大,德军数量越来越少;四是美英联军在欧洲开辟新的战场,使得苏德战场上的德军不断地被抽调走。因此,苏德战争可以说越到后面,德军就觉得苏军越来越多了。
② 俄罗斯二战经典敢死连在哪有下载呀请各位速告!!
你在电驴全局服务器搜索На безымянной высоте2004,就会看到了,不过资源少,你要等到被下载方的电脑开着. 或者你去GOOGLE搜索На безымянной высоте2004的下载,不过出来的都是俄语,我看不懂也不敢乱按.
③ 二战期间,苏联为何士兵越打越多
有一句话:“真正的苏联红军在1942年以前都已经死了”,有点夸张,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战争伊始,苏军猝不及防的闪电战,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战争第一年,德军出乎意料地俘虏了300多万苏军,这些俘虏或死伤者大多是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苏军职业军人。
按理说,苏联被削弱了,应该变得更加脆弱。想都没想,不管前线伤亡有多惨重,总有人从后方进入,直到1945年4-5月,他们猛攻柏林。
另外,纵观整个卫国战争,基本上每一场战役,苏联的伤亡比例都比德国高很多,最后一场柏林战役也不例外。那么,那么多士兵是从哪里来的?
这自然源于苏联无尽的战争资源和强大的国防动员能力。
苏联在经济发展、科技实力、工业水平上其实比不上德国,但在战争资源的三个关键因素——人口、资源、领土面积(战略深度)上,苏联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赢家。
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苏联人口基数在那里,人口1.8亿;德国才8000万。
此外,苏联强大而现实的国防动员能力也为前线的胜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与德国不同的是,苏联并没有招收所有有工作能力的男性,宝贵的技术工人留在后方生产线上保持工厂高效运转;转身动员了一大批妇女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尤其是哈萨克族)上战场。
这个方法很科学。毕竟培养一个有经验的技术工人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训练女兵,几个星期就够了。而且在苏联,甚至在俄罗斯帝国初期,就有一战女兵带头的传统。
电影《敢死营》讲述了一战后期一个由所有女性组成的战斗联队,在前线遭遇毒气战的故事。女兵中,很多丈夫牺牲,妻子为他上前线。就连俄罗斯的将军们也因为没有儿子而把自己唯一的女儿送到了部队(下图中的上尉是将军的女儿)。
二战时期回到德谨氏国,由于受普鲁士传统精神的影响,纳粹领导人一致认为打仗是男人的事情,拒绝动员妇女上战场。
这里要提到的是,二战穿军装的德国女性不是正式士兵,她们被称为国防军女助手,从未参加过正面战场的军事活动(即使是战后,也只是到了7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女兵才出现在西德)。希特勒将女性定义为“花瓶和生殖工具”。
某种程度上,纳粹提高就业率的法宝之一就是劝阻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限制女性外出打工。因此,在1936年的德国,就像在神话一样,几乎100%的就业率实际上是指适龄男性,不包括呆在家里的女性。
战争后期,德国大量招募高素质、有经验的技术工人调到一线,每天围着孩子锅碗瓢盆转的妇女作为新手进入一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相比之下,苏联的国防动员优势非常明显。——不仅影响后方的生产效率,也保证了前线的兵员供应。
比如下图,战前,基辅国立大学历史系大二学生柳德米拉成为卫国战争苏军第一女狙击手。战后,柳德米拉成为少将柳德米拉。
这些俘虏被拖上战场,在“乌拉乌拉乌拉”的鼓动下,冲上前去,高呼“为苏联保卫斯大林”,后面跟着监督战争和执行“270号令”的教官,直接射杀逃兵。
所以这种队伍不讲究职业化,但是数量多,补给快。
据统计,战争期间,有40多万人在劳改营加入红军。但是很多人因为加入了以高死亡率著称的惩罚营而没能挺过战争。即使侥幸生还,也有部分政治犯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继续在劳改营服刑,不被当作正常公民对待。
所以在战争中后期,除了职业军人之外,还有很多苏军成员,包括大量的歹徒、罪犯,他们素质低劣,容易把正直的军人引歪。“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也导致了苏联军队在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的很多不光彩的行为。特别是在入侵柏林之后,除了能够抢劫、能够作恶、能够发泄自己的兽欲之外,苏联人还喜欢到处涂鸦,凿雕像作为纪念品,并毁坏文物.
比如下图,苏联官兵在德国议会大厦的墙上题字纪念“这里一战”,密密麻麻,看架势,来晚了也没地方写。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④ 英国敢死营沙漠战纳粹德军摧毁岸炮是什么电影
《纳瓦隆大炮》此为以二战为背景的敢死队电影杰作,描写盟军组成一队包括爆破专家、攀岩专家等高手的六人突击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突破德军控制的爱琴海上一个高山峭壁碉堡,炸毁里面的两门大炮,以拯救被困在附近岛上的两千名英军士兵。
⑤ 乌克兰女兵和俄罗斯兵是什么电影
《敢死营》和《女狙击手》。
一战时帝俄就组建过妇女营,看作是两国女兵的前辈,15年的电影《敢死营》表现了这一历史。
电影敢死营描写了一战时的妇女营
二战苏联女英雄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是乌克兰人,其狙击战果达309人。201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联合出资,以她为原型合拍了电影《女狙击手》。主演是俄罗斯人尤利娅·别列希尔德。
⑥ 一部电影,看了几分钟,讲的是二战一群女兵在战壕里和敌人厮杀,其中一个女人又高又壮,是什么的电影
敢死营(2015)
其他:妇女敢死营/女团
又名:团Батальонъ
标签:战争
地区:美国
年份:2015
导演:Dmitriy Meskhiev
简介……
讲述在1917年俄国“二 月 革 命胜”利后支持临时ZF的妇女独立营的命运。
⑦ 英国敢死营沙漠血战德军,炸毁岸炮,是什么电影
浴血狂沙 Tobruk (1967)
又名: 托卜鲁克 / 托布鲁克 / 要塞爆炸战
1942年阿拉曼战役前的利比亚,由加拿大籍长程沙漠部队少校和德裔犹太人上尉及其部下参与的沙漠突击队在英军上校率领下,伪装成德军和英军战俘,开着一辆装甲车和五辆卡车穿越撒哈拉沙漠,前往托布鲁克袭击德军大型燃油库、摧毁意军炮台火力......
⑧ 俄罗斯电影一门炮三支枪四人阻击德军一个联队叫啥
电影《敢死连》
1944年,白俄罗斯西部,红军已经推进到苏联国界线。苏德双方生死对决,战场是白俄罗斯森林中的一个无名高地。苏军为打破德军大规模进攻粉碎德军战略集团,而在北高加索平原的一个无名高地实施了一次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阵地战!
苏德双方百万大军,动用数以千计的坦克和作战飞机,上万门火炮和追击跑对垒,展开了苏德间最大的一次会战!
(8)俄罗斯二战电影敢死营扩展阅读:
该片由俄罗斯政府投四亿巨资全力支持!动用了两个师的军队,5000名军人,300辆坦克,200架飞机参与拍摄,壮烈再现二战最后的大反击中最为悲壮惨烈的“高加索平原”大血战。同时,本片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投资的新型战争影片,藉以恢复其战争影片生产强国的地位。
影片最大还原了发生在高加索的大战役”的卖点,在片末的半个小时总算有了那么点意思,大场面的表现可以拿到个合格分。值得一提的是,《敢死连》在电影配乐方面,倒是秉承了前苏联战争电影的优秀传统,一曲《卡秋莎》算是致敬,而原创的电影音乐也具有很浓郁的苏联音乐风格。
⑨ 俄罗斯二战经典电影推荐
最后的前线,斯大林格勒,潘菲洛夫二十八勇士, T,,34坦克
⑩ 《敢死营》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LesyaAndreeva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j1xuBNtT_6vsR-WGcdi_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