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经典的关于纳粹残杀犹太人的电影!
《浩劫》(纪录片)
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影片长达九个半小时。导演克劳德•朗兹曼用了11年的时间拍摄,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来完成这部关于德国纳粹在二战中进行种族灭绝大屠杀的纪录片。“影片过去了那么多年,但是丝毫没有老去,没有添加一条皱纹,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是一个现在的影片,而不是过去的,这是一个永恒的作品,每次看《浩劫》,都能把它当作一个源泉,它每次都会发挥创造性的效果,它是没有时间概念的。”
影片的叙述从当今波兰以北50英里、临近纳雷夫河的海乌姆诺开始。这个地区过去曾集居着众多犹太人,海乌姆诺是波兰第一个使用毒气灭绝犹太人的地方,在那里有四千万犹太人惨遭灭绝,仅有两个人幸存下来,他们是普希莱布尼克和斯雷,西蒙更是最后阶段的幸存者,当时的他只有13岁半。
◆导演简介:
克罗德 朗兹曼 1925年11月27日生于巴黎。电影家,作家,哲学家。克罗德 朗兹曼是法国知识分子的重要人物。曾是让 保罗萨特的密友,至今主编由这位存在主义之父创办的《现代》杂志。他的电影工作开始于1973年的《为什么以色列?》,后来又有四部作品,1985年的《浩劫》、1994年的《擦哈》、1997年的《活人路过》和 2002年的《索比堡1943年10月14日16点》。他所有作品均有关二战犹太人灭绝、犹太身份和以色列问题。
原来在2004年,在北京国际纪录片展上,《浩劫》分两次放映,并在北京高校做过专题放映。克劳德·朗兹曼亲临北京和观众见面。北京电影学院张献民教授翻译的电影字幕,并在中央电视台做了关于《浩劫》的访谈节目。2006年,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分四次播放了《浩劫》。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1940年代的柏林,八岁的小男孩布鲁诺和同学在外面玩耍后回到家里,发现家里正忙得不可开交。原来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被升职将要调遣,母亲正在准备一次聚会。只不过布鲁诺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父亲的新职务是在柏林外的一个偏远郊区,全家都要搬过去,这样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家和伙伴们。
一开始布鲁诺很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很快就觉得无聊起来。没有同龄人陪他玩,母亲也禁止他到处走。倒是姐姐从来不讨厌跟他聊天,因为姐姐忙于摆弄自己的布娃娃,或者是跟父亲的下属——一位年轻英俊的男士兵聊天。布鲁诺从自己房间的窗户往外看,有一处很奇怪的农场,人们都穿着条纹睡衣在干活。正当他想试着多去了解一些的时候,他被母亲警告不许接近那里。实际上就连母亲也不太清楚这里,她以为只是住在某个劳动营的隔壁,丈夫隐瞒了这里是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真相。
有一天布鲁诺在花园里玩的时候,不小心摔倒把膝盖碰伤了。在厨房干活的穿着条纹睡衣的帕维尔赶过来帮助他包扎了伤口。一次,布鲁诺为了制作秋千,偶然发现自家的后花园的一个小小杂物间内,有个窗户,可以轻易的爬出这个牢笼般的住所。某天,趁母亲不在意,在房子周围晃悠了几周之后,布鲁诺终于决定越过这个界限。当他开心的跑了一段路,竟来到了一个用电线网制成的围墙边,看到围墙的另一边有一个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在用手推车倒碎石子。他很惊讶终于在这里发现了可以一起玩的同龄人,布鲁诺以后每天都要偷偷来这里和新朋友什穆埃尔见面。
数周过去,布鲁诺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愈加感到困惑,家人教导他所有犹太人都是魔鬼而他与什穆埃尔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父亲决定把他们和妈妈送到海德堡的姑姑那里去。一想到从此无法再见到这位最好的新朋友,布鲁诺感到很绝望。什穆埃尔告诉布鲁诺自己的父亲失踪了三天,布鲁诺决定利用最后的时间为他做些事情,于是他穿上了一件什穆埃尔拿来的条纹睡衣,拿来铁锹,在铁丝网下挖了一个很大的洞,钻了进去。
然而,无情的命运却与小男孩布鲁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生命也将从此划上句号...
当父亲最终寻到那间空空如也的牢房时,绝望地喊着儿子的名字,而与此同时,母亲跪倒在冰冷的铁丝网前,捧着布鲁诺原本的衣服,失声痛哭...
镜头静静地对着布鲁诺最后走入的那扇门,门外堆满了那些所谓的,条纹睡衣...
《朗读者》
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处在盟军和苏军的管制中,万事萧条,百废待兴。生活在柏林的15岁少年迈克·伯格患上了猩红热,但他仍然时不时的坐车到很远的图书馆中找寻自己爱看的书籍,对于这位身处战后管制区的少年而言,这是他仅有的娱乐。迈克有一次在路上猩红热病发,汉娜将他送回家,两人开始渐渐交谈起来。病好的迈克前往汉娜住的地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在汉娜的屋内,迈克第一次感受到了非比寻常的快乐。
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情欲变成了爱情,他和汉娜私下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两人在汉娜的公寓中度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汉娜常常叫迈克带来不同的书籍,然后慢慢地读给她听。相处中迈克和汉娜的矛盾渐渐爆发,迈克试图对抗年龄的悬殊带来的服从感,并想摆脱自身的稚气和懦弱。终于有一天,当迈克前往汉娜的公寓,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这段无果之恋也走到了尽头。
毕业之前,迈克作为实习生前往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在审判席上,迈克做梦也没有想到,坐在战犯座位上的,竟然是汉娜!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或许是出于自责、或是对法律的无知、汉娜对指控供认不讳,并因为不愿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不认字的事实,认下本不属于自己的重责。迈克此时有能力帮助汉娜澄清事实,出于对汉娜罪行的谴责以及不愿暴露自己与汉娜的关系,他选择了沉默,就连给汉娜鼓励的勇气也没有。最终汉娜被判终身监禁。
迈克在很多年后开始给狱中的汉娜寄自己朗读的磁带,这让汉娜重新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和勇气,并且汉娜通过磁带和书的逐字对比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并且开始给迈克写信。迈克从来没有回过。也许他想逃避那份自责的心情;也许他没有勇气面对汉娜。这让汉娜感到无比的孤单。汉娜出狱的时间到了,迈克来到狱中看见已经白发苍苍的汉娜,虽然承诺给汉娜提供出狱后物质上的援助,却拒绝了心灵沟通。汉娜绝望自杀。
帮助汉娜处理遗愿并不能使迈克逃出自责,他最后选择倾诉来宣泄内心的痛楚。
《集中营的呐喊》
培尔是犹太妇产科医生,二战时被德国人抓到集中营,帮助纳粹医生做事,战后,却被控告帮助纳粹迫害犹太人,而认为有罪。从奥斯威辛集中营逃出的盖丝拉.培尔医生,来到了美国,希望重新执业,行医救人。但她申请美国公民权时,却因为道德问题而遭到质疑,必须接受委员会的质问,勾起她许多的伤心往事。盖丝拉在纳粹压迫下,失去了父母、丈夫跟孩子;在集中营里,盖丝拉原本就是妇产科医生,为了求生存,也为了保护集中营的妇女,她被迫进行堕胎手术,做了许多她不愿意做的事,也因此深感愧疚与无奈…与法律周旋多次,她总算取得公民权,在纽约行医,命运的安排,她遇上了家乡旧识,弥补了当年的遗憾。
㈡ 关于二战犹太人的电影
偷自行车的人》,《辛特勒的名单》《钢琴师》《兵临城下》《珍珠港》《猎杀U-571》《拯救大兵瑞恩》,《中途岛》
,《巴顿将军》,《父辈的旗帜》,《硫磺岛来信》),《兄弟连》(美)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西线平魔》
,《虎!虎!虎!》,《虎口脱险》《沙漠之狐》
,《最长的一天》,
《遥远的桥》,《生死大逃亡》
《终极降落》《安妮日记》
《东京审判》,《远东特遣队》系列《东宁特遣队》系列《狩猎者》《紫日》《黄河决恋》《太行山上》《夜袭》《生死千里》(中)
,
《桂河大桥》,《帝国的毁灭》(德)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南斯拉夫)
《莫斯科保卫战》《丹娘》(前苏联),
《宁死不屈》《山鹰之歌》《伏击战》《第8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阿尔巴尼亚),
《星星》《敢死连》(俄),
《最后的装甲列车》(白俄罗斯),
《美丽人生》(意)
《伯德街小岛》(丹麦)......
《中途岛之战》
㈢ 关于讲述二战中犹太人悲惨经历的电影有哪些
二战时期是犹太人水深火热的时期,其中辛德勒的名单是最为著名的,海上钢琴师,美丽人生,出埃及记,无命运的人生,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录片,《胜利大逃亡》《集中营血泪》《善意的谎言》《夜与雾》《我母亲的勇气》《安妮日记》,《朱克》《战火遗孤》,《围捕》,我们的父辈,《无耻混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反抗军》,黑皮书
黑皮书 剧情介绍 黑色名册是指律师Smaal的笔记本。Smaal认识许多富有的犹太人,他们的资料都记在那本簿上。 Rachel Stein是一位美丽的犹太歌手。1944年的一天下午,军队来袭,将Stein匿藏的小屋炸毁。Stein跟一位船员离开。后来自称是地下军的Van Gein来找他们,说他可以带两人到解放区,并吩咐他们带多些金钱,以应付之后的生活。Stein发现她的家人也接受了Van Gein安排,准备离开。德军船只突然出现,向船上的人开枪。只有Stein一人能逃走。 为了不让别人认出她是犹太人,Stein将头发染成金色,并起了一个假名Ellis de Vries。后来,地下组织的首领Gerben Kuipers邀请Stein参与较危险的工作。 在一次任务里,Stein在火车上遇到警方搜查。她带着“行李”走到火车厢的前头,遇上德国军官Müntze。Müntze对Stein甚有好感。后来Gerben要求Stein当卧底。Stein成功进入德军总部,和Müntze坠入爱河,并在该处得到一份工作。 Gerben等人在基地偷听,得悉Van Gein和德军合作,故意安排富有的犹太人“逃走”,实际上令他们送死,并和Franken私吞钱财。Gerben反对杀害Van Gein,怕德军报仇。Stein很愤怒,Hans建议私下绑架Van Gein。绑架失败,Van Gein被杀害了。 Müntze从Stein口中得知了Franken私吞财物的事,向上级Käutner报告。可是Müntze在Franken的办公室找不到赃物,Franken却在此时反咬一口,向Käutner报告Müntze跟地下组织谈判一事。跟敌人谈判是叛国罪,Käutner判Müntze死刑。 Van Gein一死,德军决定处决一些地下军的人。Hans等一行人劫狱,不料原来中计,只有Hans和另一人 黑皮书 剧照(20张) 逃出。Gerben误会Stein出卖他们。 另一方面,Franken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Stein的事。Stein也下狱。一个德国军官救出了Müntze和Stein。战争结束后,Müntze和Stein找到Smaal,Smaal拿出其笔记本,原来他已研究过此事。Smaal夫妇在出门之际被杀害,Müntze和Stein都被捉走了。Müntze被处决,Stein则被视为叛徒,送到一个监狱。那里的人对为纳粹做事的人恨之入骨,以种种不人道手段对他们。此时,Hans已升为军官,被视为英雄,他出现并带走Stein。 Hans居然想杀害Stein,但Stein逃走了。Stein看了Smaal的笔记本,发现竟是Hans出卖地下军。Stein找到Gerben,和他一起捉到了Hans。 多年后,Stein定居以色列。她结了婚,有两个孩子,并是一名教师。
㈣ 知道二战反映纳粹大屠杀的影片么
回答:
1、美丽人生
2、钢琴师
推荐:
1、斯导的《辛地勒的名单》,很经典;
2、胆小就别看了——被称为“电影史上最恐怖的战争片”《自己去看》。
㈤ 寻找德国二战 大屠杀的电影
辛德勒名单,罗马大屠杀,卡廷惨案(波兰被俘士兵被屠杀),钢琴师(讲犹太人被屠杀的)。希望帮到楼主......
㈥ 求一部二战 反应犹太人的 电影
为了所爱的人 Au nom de tous les miens (1985)
导演: Robert Enrico
编剧: Robert Enrico / Martin Gray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加拿大
语言: 法语 / 英语
首播日期: 7 February 1985
集数: 8
单集片长: 52 分钟(8 episodes)
又名: 岁月壮山河 / For Those I Loved / 以所有亲人的名义
IMDb链接: tt0084975
.根据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马丁·格雷的同名自传改编。片中以一个人回忆的方式叙述,男主人公在二次大战后与妻子,一儿一女愉快地生活在自己的农场里,一天农场发生大火,他忙于救火,让妻子驾车带儿女回城中的家,不料妻子与儿女遭遇车祸,全部死亡,农场也毁于一旦,主人公伤心不已,拿出猎枪,对准自己的头,同时打开录音机,想在临死前把自己的一生做一个总结。他记起自己是一名生活在波兰的犹太人,德国入侵波兰时,他只有十二岁,家中有父母,姐姐,妹妹,德国人占领后,杀犹太人如儿戏般,全家人随时在死亡线挣扎,他一夜之间成熟了,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全家生死存亡的重担,德国人把全部犹太人圈于一个街区内,不准出去,买不到食物,饥饿使他的母亲与姐妹奄奄一息,他冒着死亡的危险扯下白色臂章(犹太人标志,如让德国人发现不戴会当场枪杀)混上电车,出街区,到外面买食物,初次成功,救活了父母姐妹,以...
㈦ 犹太人大屠杀的血色记忆
《夜》
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犹太人在集中营悲惨的生活,用自身经历引发人们对战争的谴责。埃利·威塞尔因这本书获得了1986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
《安妮的日记》
从德国柏林的大屠杀纪念馆,到美国洛杉矶的西蒙·威森塔尔中心,从中国上海的犹太人隔离区,到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阴森的旧址,那些悲凉的噩梦仍然扣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令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曾经以万千生命付出的惨痛代价。在1947年发行的首版《安妮的日记》,这是对屠杀犹太人的记录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大屠杀史实的不断累积,全世界电影人都在用光影的力量,投入到思考犹太民族受难史的创作当中,无论是致力于发掘历史真相的纪录片作者,还是用剧情打动观众的故事片导演,都以他们的作品见证这场生命的浩劫,为我们的世界留下一笔凝重而宝贵的人道主义影像遗产。
《大独裁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的1940年,美国电影大师查理·卓别林创作的影片《大独裁者》便英勇地控诉希特勒及其党羽肆意抓捕、杀害犹太人的暴行。影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犹太人面对纳粹屠刀时的反抗精神。由于卓别林对纳粹德国毫不妥协的战斗立场,他被希特勒视为一名没有犹太血统的“犹太艺术家”,必置于死地而后快。但即便是满怀正义感的卓别林,也没有想到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竟然那么残酷、极端、泯灭人性。 二战结束后不久,第一批以犹太人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便开始出现在世界银幕上。
《浩劫》
如果就影片篇幅与容量而言,法国导演克劳德·朗兹曼拍摄的纪录片《浩劫》无疑令世人震撼。这部长达九个半小时的纪录片,是作者历时十一年才最终完成的心血力作。影片从波兰的三座死亡集中营入手,深入探讨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真实细节,挖掘逐渐湮灭的历史真相。在他的镜头前,大屠杀幸存者、集中营的波兰邻居甚至前纳粹分子都留下了他们的证言,通过影像和话语的细密编织,构建成一部冷酷、黑暗的大屠杀口述史。在死神统治的国土上,生存只是一丝侥幸或者偶然。但每一位从死亡集中营的焚尸炉边幸存下来的人,却必须肩负起为后人宣讲道义的伟大责任。《浩劫》的史实价值令它成为世界纪录片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闪耀着无可磨灭的生命之光。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犹太人大屠杀为主题的电影作品依然层出不穷。2002年,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拍摄的电影《钢琴家》在世界影坛引发轰动。作为一名大屠杀幸存者,波兰斯基为这部电影倾注了全部心血。影片讲述犹太钢琴家斯普尔曼在纳粹入侵波兰之后的悲惨经历。在黑色恐怖的日子里,他整日处于死亡的威胁之下,不得不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的魔爪。在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斯普尔曼饱受饥饿的折磨和非人的羞辱。他躲过地毯式的搜查,藏身于城市的废墟中,虽然放弃了一切,却绝不放弃生命。幸运的是,他的音乐才华感动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冒死保护下,钢琴家终于坚持到战争结束,迎来了自由的曙光。
《钢琴家》
《钢琴家》以对生命意志的赞美,赢得了全球电影观众的赞誉。它不但获得了奥斯卡多项大奖,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摘捧金棕榈大奖,成为世界艺术电影的殿堂之作。 犹太人种族大屠杀。
《非关命运》
2005年,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凯尔泰斯·伊姆雷的自传体小说《无命运的人生》,匈牙利导演拉乔斯·科泰拍摄了电影《非关命运》,从一名被抓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少年的视角,重现纳粹大屠杀的一幕幕悲剧。在这名犹太男孩的眼中,集中营残酷的生活竟成了一种习以为常、甚至富于诗意的叙述。他在奥斯维辛的经历,不全是冰冷与残酷,偶尔还有乐趣与感动,不只有死亡与挣扎,间或也会出现同情和鼓励。侥幸生存下来的犹太少年走出死亡集中营,他曾是人间地狱的见证者,却无法向世界描绘地狱的恐怖,只有一缕阳光才让他再次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伪钞制造者》
荣获第8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奥地利电影《伪钞制造者》,同样是一部以犹太大屠杀为背景的作品。这部2007年拍摄的影片讲述一名精通伪钞制造的犹太人,被纳粹关入集中营之后,被迫参与波恩哈德行动,制造英美两国的伪钞,扰乱反法西斯盟国的战时经济体系。虽然这些犹太伪钞专家能够享有较为舒适的生活条件,但死亡的阴影却从未远离他们。在这群特殊的集中营囚徒当中,一些人满足于温饱的现状,另一些人则破坏德国人的计划,拒绝用自己的才能为纳粹的侵略战争效劳。苟且偷生还是为正义而战,成了这些犹太人必须面对的良心抉择。 虽然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种族灭绝式的大屠杀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但通过全世界电影人持之以恒的影像创作,我们并没有遗忘这段血腥而黑暗的历史。一部又一部电影,如一盏又一盏记忆的明灯,告诉我们:在最残暴的杀戮时刻,人性中最为神圣的勇气、尊严、友爱与牺牲精神也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电影的文明使命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