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悬赏>为小弟推荐几部震撼的经典电影!最好能写上您的推荐理由,谢绝复制!2012和阿凡达看过了。请看问题
《斯巴达克思》(有美丽的女子,刚强的英雄,庞大的场面,幽微的爱情......)
《意志的胜利》(伟大的电影)
《与狼共舞》(不看可惜)
《雾都孤儿》(诗意浓厚,画面唯美)
《埃及艳后》(爱情与政治的矛盾)
《奥林匹亚》(纳粹宣传唯美电影)
《浪潮》(警惕!!)
《桥》(经典二战电影)
《绿野仙踪》(怪怪的童话)
《宾虚》
《阿育王》(古印度)
《伊豆的舞女》(必看!!!)
《望乡》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少儿不宜,感人至深)
俄罗斯音乐剧《灰姑娘》(热门)
加拿大《圣女贞德传奇》(资源奇缺,狗狗网上有,能不能下看运气)
《极地重生》
《古都》(太雅了)
《恶魔复活》(希特勒传)
《简爱》(典雅)
《辛德勒名单》
《刺杀希特勒》
《美丽人生》
《巴黎圣母院》(好!)
《兵临城下》(惨烈)
《亚历山大大帝》
《角斗士》
《勇敢的心》
《侠盗罗宾汉》
《大篷车》(印度老电影)
《春夏秋冬又一春》(金基德经典)
《卡萨布兰卡》(北非谍影)
《斯巴达300》(古希腊)
《圣女贞德传奇》(该电影网上资源稀缺,我用了七十多小时才下载下来)
《希特勒的男孩》(又名<纳粹军校>)
② 电影大篷车译制片国语版 提取码
2596fhdhkj。在浏览器中输入大篷车译制片国语版的提取码2596fhdhkj,就可以下载国语版电影大篷车译制片了。
③ 找一部以前的 二战译制片。
美国战争片《战俘列车》
优酷视频: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075064o1p1.html
下集部分55分钟处将近结尾时就是你说的镜头。
《战俘列车》网络直达:http://ke..com/view/421625.htm
================================
另注:
此电影男主角莱恩上校(就是楼主说的最后没赶上火车而被德国兵杀死的那位)是老牌著名歌手、白人爵士歌王、大名鼎鼎的“瘦皮猴”弗兰克·辛纳特拉 Frank Sinatra饰演的。
④ 二战电影国语译制片得分高的有哪些
符合提问的影片:
虎虎虎
珍珠港
兵临城下
遥远的桥
父辈的旗帜
坦克大决战
中途岛之战
铁十字勋章
帝国的毁灭
血染雪山堡
最长的一日
莫斯科保卫战
男人们的大和号
撒哈拉沙漠阻击战
以上均是十分经典的二战译制片。
⑤ 你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哪十部
事实上,在00后这一代人的心中,根本没有经典,他们可选择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对任何事物,都可以随便拿起,也可以任性放弃。
但是最终,她还是能够坐下来,和我一起看完了这部经典,并且由衷赞叹:真美。
那时,在大学的大礼堂里,看电影是会引起全场鼓掌的。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我记得,引起鼓掌的电影包括《罗马假日》、《欢颜》等。
这是一部历久不衰的故事片,可能应该归类都爱情。
王室的安妮公主到访罗马,天真烂漫的安妮公主,非常厌倦繁文缛节的礼仪。
然而,在接下来与安妮的相处中,乔发现了安妮的天然的美,以及不带修饰的纯洁。安妮也很享受乔带给她的惊险与刺激,甚至好还参与到了街头斗殴之中。对于公主来说,这一切太惊险太好玩了。
我认为,乔是爱上了安妮的,而且,安妮也是爱乔的。
乔最终放弃了功成名就的良机,将照片送予了公主。
最终,安妮也不得不回归自己的本职,为了自己的国家。
罗马。
这一刻,观众的内心黯然神伤。
《罗马假日》,让所有人认识到了赫本的美,那种美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超越一切的。
从此,赫本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偶像,成为了普罗大众公认的女神。
再后来,无论是《战狼2》的火爆,还是《流浪地球》的奇妙,我们更愿意称呼为现象,因为,经典,一定是在记忆深处的故事。
其实,在我们的心底能够被视为经典的,还有许多,比如《南征北战》,比如《上甘岭》。
“张军长,拉兄弟一把。”“李军长,请你们坚持最后五分钟。”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耳熟能详。
再过若干年,期待《战狼》成为00后们心中的经典。
时光荏苒,那些永远定格在我脑海深处的外国经典译制片,那些为这些影片配音的幕后演员的亲切声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的记忆中愈发地显得清晰……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排名不分先后)
《王子复仇记》
《巴黎圣母院》
《基度山伯爵》
《魂断蓝桥》
《佐罗》
《罗马假日》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虎口脱险》
《尼罗河上的惨案》
《追捕》
同时铭刻在心中的还有那些中国的老配音演员们:白景晟、孙道临、张伐、卫禹平、高博、丁建华、乔榛、邱岳峰、童自荣、富润生、李梓、刘广宁、毕克、尚华、曹雷、向隽殊、苏秀……回答完毕。
我认为,在我眼里,最喜欢的十大译制影片是:(1)、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宁死不屈》;(2)、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海岸风雷》;(3)、阿尔巴尼亚二战影片《地下游击队》;(4)、前苏联影片《列宁在一九一八》;(5)、前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6)、前南斯拉夫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7)、前南斯拉夫影片《桥》;(8)、朝鲜反特影片《看不见的战线》;(9)、朝鲜战争影片《南江村的妇女》;(10)、朝鲜彩色战争影片《命令027》。
不以影片的精彩程度,以我心目中配音的精彩程度和记忆程度。
1.罗马假日
2.王中王
这个其实已经忘了是谁配音的了,但是印象真的非常非常深刻,可能是和故事的贴合度特别好吧。
就记得当时的故事和拳击教练听的收音机里的比赛完美的结合。
3.虎口脱险
男主角配的特别特别的好,那种傲娇的感觉笑死人。
我特别喜欢这部片子,可能和这个配音有很大的关系。
4.简爱
罗切斯特的深沉,简爱的自信。两个人物的性格都在配音中,完美的表现的出来。
这部片子的男女主让我最有珠联璧合的感觉。
5.王子复仇记
这个感觉有莎士比亚的感觉,真的是诗一般的激情,诗一般的浪漫。
看着看着都觉得热情澎湃起来了。
6.魂断蓝桥
男主人公的连珠嘴炮真的让人印象太深刻了。
不过也由此而感觉男主太缺乏考虑,太有激情,以至于在战争中间他只有激情,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女主可能会遭受到的具体的磨难,比如说,在大家十分困难的时候,他送来的那束鲜花。
战后也是一样,这个真的是一个毫无生活经验的人。
比如说女主在他家非常窘迫的时候,他完全一无所知。
7.出水芙蓉
芭蕾舞教师的那段儿挺胸抬头笑死人了。
不知道多少年都会作为和别人玩耍的梗。
8.英俊少年
少年清澈的声音一直响在耳边。
这个故事很一般,我真的纯粹是喜欢这个声音。
9.音乐之声
特别特别喜欢上校向玛利亚表白的那一段。
还有前面一点上校给玛利亚气急了,在玛利亚的连珠嘴炮说出孩子们对他的期望的时候,他脱口而出的那句“上校”。
10.最后一个名额给所有上海译制片厂的其他片子啊。
佐罗,53版悲惨世界,蛇,虎口脱险,三十九级台阶,巴黎圣母院,78版铁面人,神秘的黄玫瑰~白骨之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复仇,最后一颗子弹,尼罗河上的惨案,简爱,钱拉菲利普版勇士的奇遇,野鹅敢死队,第一滴血,茜茜公主三部曲,基督山伯爵,远大前程,勇敢的米哈伊,沉默的人,叶塞尼亚,钱拉菲利普版红与黑,上海译制片厂战争与和平,大独裁者,纯属巧合,德黑兰43年,绿宝石护身符,列宁在1918.,追捕,霹雳舞,~~~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都是当年轰动一时,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百看不厌倦的外国电影。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闹闹;阿尔巴利亚搂搂抱抱;苏联电影真枪真炮……"当时的人们总结的精彩论句。
【卖花姑娘】
【看不见的战线】
【列宁在1918】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桥】
【海岸风雷】
【第8个是铜像】
【多瑙河之波】
【追捕】
【流浪者】
我心目中的十大经典译制片是:
《东方快车谋杀案》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基督山恩仇记》
《尼罗河上的惨案》
《阳光下的罪恶》
《虎口脱险》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巜卡桑德拉大桥》
《叶塞尼亚》。
一
《佐罗》《人证》《巴黎圣母院》《桥》《老枪》《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卡桑德拉大桥》《叶塞尼亚》《大篷车》《流浪者》《人世间》《奴里》《魂断蓝桥》《悲惨世界》《勇敢的米哈依》《虎口脱险》《第八个铜像》《苔丝》《基督山伯爵》《巴顿将军》《卖花姑娘》《金姬银姬的命运》
《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流浪者》,《奴里》,《佐罗》,《尼罗河上的惨案》,《望乡》,《巴黎圣母院》,《虎口脱险》,《看不见的战线》,《卖花姑娘》《悲惨世界》,《三十九级台阶》,《老枪》,《蝴蝶梦》……外国经典,过目难忘,何时能重温,老观众之声。
当年上海译厂译制的外国影片都是精品,上译厂老一辈的配音大师以独特动听的嗓音和优质的影片相得益彰!在这么多精彩的译制片只选十部,还是比较难取舍,我选选择了以下十部,不知能不能代表当时上译厂的颠峰时期,《悲惨世界》《简爱》《虎口脱险》《尼罗河惨案》《阳光下的罪恶》《英俊少年》《音乐之声》《三十九级台阶》《苔丝》《冷酷的心》
⑥ 想了解下 上海译制片厂到底配过多少日本电影
推荐一篇文章给你,不知道有没有用.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七、八十年代译制片目录:
1971年
脚印 勇敢的人们 战斗的早晨 第八个是铜像 天亮的时候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圣母院 简爱 冷酷的心
1973年
绿色的群山 烈火行动计划
1974年
在那些年代里 沉默的朋友 警察局长的自白
1975年
战斗的道路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恋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1977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 叶塞尼亚 故乡
1978年
橡树,十万火急 汽车行动计划 尼罗河上的惨案 在阴谋者中间 望乡 追捕 扎根大地 战友重逢 未来世界 悲惨世界 孤星血泪 华丽的家族 孩子与小提琴 缩小包围圈 吟公主
1979年
看不见的要塞 坚强的翅膀 金环蚀 光阴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佐罗 大独裁者 卓别林 讽刺剧 发工资的日子 水晶鞋与玫瑰花 淘金记 萨拉丁 一天的欢乐 城市之光 马戏团 车队 政权??真理 巴黎一妇人 凡尔杜先生 苦海余生 蝙蝠 恶梦
1980年
砂器 大篷车 阿拉伯历险记 天平之甍 古堡幽灵 卡桑德拉大桥 啊,野麦岭 复仇 我的儿子 激战的前夕 征服黑暗的人 走向深渊
1981年
英俊少年 背井离乡 远山的呼唤 父子深情 奴里 哑女 老枪 最后一颗子弹 甜蜜的竞赛 风雪黄昏 十四个冬春 检察员的起诉 沼泽地里的阳光 麻疯女 天鹅湖
1982年
虎口脱险 苔丝 阿奇扎 郡委书记 大使们 女仆 异乡泪 冰峰抢险队 我两岁 阳光下的罪恶 十六个人 火红的第五乐章 寅次郎的故事??望乡篇 啊,野麦岭(续集) 两个船长 人世间 重归于好 非凡的艾玛 三十九级台阶 山的儿子 驯马手莫兰特 汤姆叔叔的小屋
1983年
海狼 情暖童心 雪地英雄 绿宝石 护身符 海岛探宝 爱德华大夫 弃儿 第三个人 不朽的情侣 屠夫 挪威之歌 威尔斯面包师的儿子 大海的女儿 除霸雪恨 布加勒斯特居民证 月尾岛 妙香山上重逢 海峡 猎人 蒲田进行曲 苦命夫妻 国家利益 铁面人
1984年
非法越境者 游侠传奇 女侦探 大水 螃蟹 觉醒 维拉 志同道合 白玫瑰在行动 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 上校胡巴尔 艺人之家 死亡陷井 神秘的黄玫瑰 科佩尼科 上尉 兆治的酒馆 只要我活着 胜利大逃亡 王中王 铁骑兵 一个酋长的胜利 热带丛林历险记 张开幻想的翅膀 创奇者 逃往雅典娜 熊猫的故事
1985年
黑郁金香 马戏团员的遭遇 温柔的怜悯 无声的行动 马背上的幽灵 希西公主 枪手哈特 总统轶事 金像奇案 我们的肤色 红发女郎 难忘的假日 从地狱归来 第一滴血 冒险的代价 罪行始末 误解 迪斯科舞星 纯洁 不能没有你 好像不认识你 海誓山盟 红钟 日本沉没 幸福的黄手帕
1986年
野鹅敢死队 一个哑巴的故事 年轻的皇后 印度之行 无腿先生 一个皇后的关键时刻 真假萨卢 大轮号和水手号 三个老兵 机组乘务员 少年擒寇记 第七个目标 霹雳舞 罗特的女儿 伦敦上空的鹰 陷阱 谋杀翌日 报警记 姊妹坡 婉丽 换房单独行动 第一骑兵军 神秘的黄玫瑰 珠宝奇案 裸露在狼群 斯巴达克思(上、下集) 无根的树
1987年
海魔 铁骨金沙 里约的迷雾 来历不明的日记 国王的光荣 最后一班地铁 圣诞老人 蚂蚁死神 夏日旅行 异国情 不朽的人 黑狼的嚎叫 幻想的日子 他是谁 黑林中的布谷鸟 古宅之谜 红色飞行员 超人(第二集) 首都消失 伊豆舞女 片山刑警在海岛 乱世冤家 没有陪嫁的新娘 合法婚姻 男子汉们 警官的诺言 大象音乐会 健儿春色 舐犊情深
1988年
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 故乡行 各得其所 山鲁佐德的又一夜 特殊警察 神射手 冰与火 复仇的火焰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莫斯科之恋 伤痕累累的勋章 美元迷 佐罗新冒险 我的朋友流浪汉 蓝色行动队 优骏 钓鱼迷巧遇记 孤胆警探 片山刑警在山城 金钱与仇恨 昏迷 好事不成双 碧海情 痴情鸳鸯
1989年
谜中之谜 神秘的黄玫瑰??蓝宝石项链 八十年代灰姑娘 糊涂警官 钻石胳膊 镜子 印度先生 恐怖笼罩着城市 早安巴比伦 晚餐来的客人 水 生死之间 缉私特警 天网恢恢 良宵难度 危楼风波 清白的手 莫斯在广播 电影悲欢曲 孤身复仇 情海冤魂 魂归故里 无冕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双人舞 随心所欲 命令027 内线人物 总统失踪记 地震 二十四只眼睛 侦探的故事 暴风勇士 有生命力音乐 出水芙蓉
东影-长影译制片目录
1970年
453.《森林之火》 (越南)
454.《琛姑娘的松林》 (越南)
455.《达吉亚人》 (罗马尼亚)
456.《血海》(上下集) (朝鲜)
457.《看不见的战线》 (朝鲜)
1971年
458.《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 (朝鲜)
459.《战斗在继续》 (越南)
460.《在铁道线上》 (朝鲜)
461.《前方在召唤》 (越南)
462.《鲜花盛开的村庄》 (朝鲜)
463.《摘苹果的时候》 (朝鲜)
1972年
464.《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 (罗马尼亚)
465.《记者》(上下集) (苏联)
466.《劳动家庭》(上下集) (朝鲜)
467.《战争与和平》(四集) (苏联)
468.《卖花姑娘》(宽) (朝鲜)
469.《回故乡之路》 (越南)
1973年
470.《空中舞台》 (朝鲜)
471.《卖花姑娘》(普) (朝鲜)
472.《秃鲁江畔之花》 (朝鲜)
473.《轧钢工人》(宽) (朝鲜)
474.《原形毕露》 (朝鲜)
475.《气球上的旅行》 (法国)
476.《永生的战士》 (朝鲜)
477.《轧钢工人》(普) (朝鲜)
478.《一个护士的故事》 (朝鲜)
1974年
479.《火》 (越南)
480.《延丰湖》(朝鲜)
1975年
481.《送信人》 (英国)
482.《为了新的一代》(朝鲜)
483.《特罗塔》(联邦德国)
484.《纽约奇谈》(美国)
485.《巴布什卡历险记》(罗马尼亚)
486.《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朝鲜)
487.《三妯娌》(朝鲜)
488.《洁白的道路》(阿尔巴尼亚)
1976年
489.《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罗马尼亚)
490.《哥白尼》(波兰)
491.《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
492.《石油赞歌》(阿尔巴尼亚)
493.《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
494.《初春》(阿尔巴尼亚)
495.《矿山的主人》(朝鲜)
496.《贝尼自己走》(阿尔巴尼亚)
497.《在灿烂的阳光下》(朝鲜)
498.《高山之鹰》(朝鲜)
499.《最后冬天》(阿尔巴尼亚)
500.《斩断魔爪》(阿尔巴尼亚)
1977年
501.《农民英雄》(朝鲜)
502.《难忘的人》(朝鲜)
503.《一个水兵的故事》(朝鲜)
504.《67天》(《乌日策共和国》)(南斯拉夫)
1978年
505.《音乐家奇普里昂》(上下集)(罗马尼亚)
506.《侦察英雄》(罗马尼亚)
507.《高压线》(朝鲜)
508.《夜袭机场》(南斯拉夫)
509.《黎明前到达》(南斯拉夫)
510.《第26个画面的占领》(南斯拉夫)
511.《摩登时代》(美国)
1979年
512.《苏捷斯卡》(南斯拉夫)
513.《舞台生涯》(美国)
514.《南方铁路之战》(南斯拉夫)
515.《田园诗》(美国)
516.《走向生活的道路》(朝鲜)
517.《一个国王在纽约》(美国)
518.《人证》(日本)
519.《寻子遇仙记》(美国)
520.《悠闲阶级》(美国)
521.《绅士流浪汉》(美国)
522.《我的老师》(日本)
523.《延期宣判》(罗马尼亚)
524.《金刚山姑娘》(朝鲜)
525.《柳生家族的阴谋》(日本)
526.《疯狂的贵族》(法国)
527.《蝴蝶梦》(美国)
528.《欢乐的一天》(美国)
1980年
529.《愤怒的人》(法国、加拿大)
530.《摩羯星一号》(美国)
531.《春香传》(上下集)(朝鲜)
532.《永恒的爱情》(上下集)(巴基斯坦)
533.《咖啡馆》(埃及)
534.《梦幻世界》(瑞典)
535.《雨夜奇案》(罗马尼亚)
1981年
536.《穿黑袍的新娘》(土耳其)
537.《亲骨肉》(上下集)(朝鲜)
538.《妈妈的生日》(日本)
539.《吉卜赛少年》 (英国)
540.《阿西门的街》 (日本)
1982年
541.《横冲直撞》 (斯里兰卡)
542.《临时工》 (南斯拉夫)
543.《生活之路》 (巴西)
544.《婚事风波》 (朝鲜)
545.《婆媳之间》 (朝鲜)
546.《泥之河》 (日本)
547.《两个孤女》 (法国、意大利)
548.《独立与死亡》 (巴西)
549.《神秘的黄玫瑰》 (罗马尼亚)
550.《特殊的战争》 (英国)
1983年
551.《典子》 (日本)
552.《翠彩》 (泰国)
553.《四年三班的旗帜》 (日本)
554.《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埃及)
555.《飞蛾》 (菲律宾)
556.《失踪的女人》 (英国)
557.《爱情的故事》 (波兰)
558.《沸流江的新传说》 (朝鲜)
559.《不能受勋的英雄》 (朝鲜)
560.《诱拐报导》 (日本)
561.《我和我的爸爸》 (日本)
562.《杀人狂》 (摩洛哥)
563.《金牌》 (菲律宾)
1984年
564.《朱砂情》 (尼泊尔)
565.《击鼓少年》 (西班牙、墨西哥)
566.《随军记者的手记》 (朝鲜)
567.《最后的情感》 (意大利)
568.《十字小溪》 (英国)
569.《闪光的时刻》 (日本)
570.《哈里之战》 (美国)
571.《浪花之恋》 (日本)
572.《警告》 (保加利亚)
573.《没有回来的密使》 (朝鲜)
574.《决不后退》 (朝鲜)
575.《导盲犬——哈斯蒂》 (日本)
1985年
576.《勇士的心愿》 (美国)
577.《我的好朋友》 (联邦德国)
578.《弗兰西丝》 (美国)
579.《生死决斗》 (匈牙利)
580.《谋杀没有证据》 (民主德国)
581.《海盗女王》 (意大利)
582.《部长轿车的风波》 (民主德国)
583.《复杂的感情》 (波兰)
584.《吹口哨的寅次郎》 (日本)
585.《失踪者之迷》 (西班牙)
1986年
586.《战地浪漫曲》 (苏联)
587.《狮心》 (英国)
588.《妻子》 (民主德国)
589.《你好,出租车》 (南斯拉夫)
590.《w的悲剧》 (日本)
591.《转校生》 (日本)
592.《两个人的车站》(上下集) (苏联)
593.《波托马克河上悲剧》 (美国)
594.《火红的山脊》 (朝鲜)
595.《穿警服的匪帮》 (波兰)
596.《泪洒佛罗伦萨》 (联邦德国)
1987年
597.《酒神的秘密》 (罗马尼亚)
598:《罗马的假日》 (美国)
599.《沙漠情》 (西班牙)
600.《光洲的召唤》 (朝鲜)
601.《夏姆士的反击》 (埃及)
602.《决斗场上的遗嘱》 (匈牙利)
603.《紧急出路》 (波兰)
604.《被绞死的人》 (墨西哥)
605.《电影天地》 (日本)
606.《一片花》 (日本)
607.《劫后良缘》 (美国)
608.《怀恋的冬夜》 (苏联)
609.《父母双全的孤女》 (美国)
6l0.《稻草人》 (苏联)
611.《黑林城堡》 (联邦德国)
1988年
612.《冰雪消融》 (朝鲜)
613.《英雄的苦恼》 (苏联)
614.《可爱的小村庄》 (捷克斯洛伐克)
615.《相见时难》 (美国)
616.《一个警官的控诉》 (罗马尼亚)
617.《铁石心肠》 (巴基斯坦)
618.《神笛少侠洪吉童》 (朝鲜)
619.《星期天的爸爸》 (苏联)
620.《快枪手》 (日本)
621.《少女的征途》 (日本)
622.《海盗喋血记》 (西班牙)
623.《智擒群魔》 (意大利)
624.《阁楼案件》 (匈牙利)
1989年
625、《洗血乐园》 (美国)
626、《少年船长斗匪记》 (苏联)
627、《孤女艳史》 (巴基斯坦)
628、《银河相会》 (苏联)
629、《难兄难弟》 (法国)
630、《寻母奇遇》 (日本)
631、《推上断头台》 (日本)
632、《伞中情》 (法国)
633、《美酒的恶运》 (民主德国)
634、《一夜富翁》 (罗马尼亚)
635、《缉毒誓官》 (印度)
636、《无罪的罪行》 (民主德国)
637、《幕府风云》 (日本)
638、《天空之城—一拉普他》(日本)
由于影片数量众多,建议还是去找一些参考资料看,例如:
《上海电影志》;
《上海年鉴》(1997-2006);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的经典影片》《新电影20年》、80年代《大众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报》、《外国电影丛译》等。
⑦ 经典二战译制电影有哪些
1、《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⑧ 谁知道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过哪些经典影片
以下摘抄自:
http://wo.cnmdb.com/group/review_41724
--------------------------------------
本资料集由Harry Potter(叶莺)整理,资料来源:《新电影20年》、80年代《大众电影》、《北京电影学院报》、《外国电影丛译》等,中国配音网网友校订,转载务必保留本说明。
《小英雄》 1950年译制
《乡村女教师》 1950年译制
《列宁在1918》 1951年译制
《彼得大帝》 1952年译制
《一寸土》 1952年译制
《华沙一条街》 1952年译制
《肖邦的青年时代》 1953年译制
《坦卡》 1953年译制
《奇婚记》 1953年译制
《偷自行车的人》 1954年译制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54年译制
《不可战胜的人们》 1954年译制
《贝多芬传》 1955年译制
《夜店》(舞台艺术片) 1955年译制
《做贼心虚》 1956年译制
《勇士的奇遇》 1956年译制
《世界的心》 1956年译制
《生的权利》 1956年译制 这是上海译制的第一部拉丁美洲国家的影片
《孤星血泪》(黑白片) 1956年译制
《旧恨新仇》 1956年译制
《警察与小偷》 1957年译制
《叛逆》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译制
《红与黑》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译制
《三剑客》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科伦上尉》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崩溃的城堡》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血的圣诞节》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这是在中国上映的第一部希腊影片
《三合一》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这是最早与中国观众见面的澳大利亚译制片
《根据法律》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芬兰故事片
《北海运输队》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王子复仇记》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8年译制
《上任前夕》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
《社会中坚》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
《绿色的土地》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
《塔娜》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9年译制
《同一条江》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译制
《阴谋与爱情》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译制
《大墙后面》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0年译制
《献给检察官的玫瑰花》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
《查雅布拉纳》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
《松川事件》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
《广岛之恋》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
《神童》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
《阿苏卡》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1年译制 中国译制的唯一一部锡兰电影
《勇敢的胡安娜》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
《阿尔及利亚姑娘》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
《塔曼果》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
《她在黑夜中》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2年译制
《抗暴记》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3年译制
《中锋在黎明前死去》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3年译制
《特殊任务》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3年译制
《卡洛阳》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4年译制
《革命的故事》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8年译制
《圣地亚哥之行》 上海电影译制厂1969年译制
《红菱艳》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0年译制
《第八个是铜像》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1年译制
《冷酷的心》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
《巴黎圣母院》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
《富翁的女儿埃伦娜》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
《简•爱》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
《冰海沉船》(英国)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2年译制
《警察局长的自白》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4年译制
《琼宫恨史》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
《美人计》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9月译制
《魂断蓝桥》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
《鸳梦重温》(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
《屏开雀选》(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
《空谷芳草》(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5年译制
《基度山伯爵》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
《美凤夺鸾》(资料片,译制后未公映)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
《囚徒》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
《坎贝尔王国》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
《音乐之声》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
《叶塞尼亚》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7年译制
《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7年译制
《望乡》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未来世界》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悲惨世界》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蛇》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6年译制
《谁来赴宴》(内参片)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追捕》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曾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吟公主》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1830》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尼罗河上的惨案》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8年译制
《大独裁者》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恶梦》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政权•真理》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佐罗》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金环蚀》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绝唱》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萨拉丁》 上海电影译制厂1979年译制
⑨ 我记的80年代初期,电视上经常演一个电视译制片是讲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谁知道名字
推荐一篇文章给你,不知道有没有用.
影评: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影响中国的译制片
关键字:后窗 第一滴血 超人 追捕 流浪者 冷酷的心
“文革”后国内引进的译制片,成为中国观众窥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长久的封闭,一旦敞开了一个可以鹅世界的窗口,那么,这个窗口里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都成为加以分析、讨论与研究的对象,就像希区柯克《后窗》中那位无所事事的主人公,把后窗窥测到的所有信息,都纳入到孜孜不倦的研究范畴一样。
这个时期译制片的引入,更多地受制于文化交流的大势左右。中日友好,导致日本片一度时期甚嚣尘上,中印关系改善,印度影片欢蹦乱跳而入,属于第三世界的拉影片中,墨西哥电影占了很大比重,而欧影片,唯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有可能被引进外,多数还是一些经典名著改编的影片。国电影基本是这一时期的沉默者,《第一滴血》被引进,不能排除他的主人公是一个越战英雄,而这当时多少吻合了南疆战事后中国人的集体情绪,影片也因此引发了尖锐的争论。《超人》进入中国,在当时整个社会更注重电影的教化功能的总体背景下,也难以引起轩然大波。
译制片引发的另一个蔚为壮观的景象,是配音演员在中国产生的明星效应。现在很难说得清,这些译制片在中国引发的反响,配音演员作出的功绩究竟有多大。那时候如雷贯耳的一些译制片,今天看来,其实姿质平平。比如《追捕》一片在日本只排名十七位,但在中国却反响热烈,连演技平平的中野良子在中国也被当成明星一样供奉,与日本鲜有人问津形成强烈对比。上海译制片厂当年那些群星灿烂的配音演员,赋予了译制片中的角以魔力般的声音造型,简直像一场奢侈的声音套餐,连一个无名无姓的角,都能使其声线深入人心,如《追捕》中开始程晓桦一声枝摇颤的“就是他”的尖叫、《虎口脱险》中嬷嬷热情似火的音调,都超越了原片给予角的内涵设定,使配音完成了对人物的喧宾夺主的塑造。
▲流浪者:时代委屈的代言者
重映时间:1977年(译制于1955年)
入选理由:一部1955年译制的印度电影,在复映后获得意外的反响。电影的主线,应该说是“幻娘”故事的变种,讲述了一个流浪儿与一个贵族的爱情故事,依此为基础,影片从更深层次上,批驳了“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血统论,影片中,信奉这一理论的法,面对的贼恰恰是自己血统上的儿子,辛辣的批判味道,被曾经在“文革”中深受这一类似理论之苦的中国观众重新咀嚼,引起强烈的共鸣。影片中提出的“失足青年”系由社会因素导致的观念,也吻合上了“文革”后当时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使得电影的影响走出了艺术领域,延伸到社会层面。影片中丽达那亲和明亮的笑容,给予拉兹以光明的指引,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梦境,体现了角在艺术作品中池着的慰藉心灵的宽厚命题,这也是影片在情感层面上获得观众认可的原因。
影响系数:90分。
经典独白: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招牌场景:拉兹不想做贼,在梦境中痛苦地挣扎在阴郁恐怖的骷髅林中,而丽达在蜃气氤氲的仙境中,给他送来信心与温情,这一段载歌载舞的爱情梦境,长达九分钟,最终以扎卡持刀打破梦境而结束,反映了拉兹内心里的痛苦的搏斗过程,体现出印度电影所擅长的用舞蹈刻划人物内心的风格特点。
明星人气:影片拉兹的扮演者乾拉杰;卡普尔与扮演丽达的演员纳尔吉丝,一度时期成为观众津津乐道关注的对象。甚至是他们在生活中的爱情遗憾,也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一如今日明星的私生活占据了娱乐版块的中心主题一样。
后续影响:“失足青年”热的兴起,与本片的基调不无关系。有拉兹的冤案在先,中国艺术家们乐得在影视艺术中把失足青年归罪于“四人帮”流毒。随着时间的流逝,“失足青年”一词随着一批代表作品的归隐而尘埃落定。
▲冷酷的心:真情总会破冰而出
时间:1977年(译制于1972年)
入选理由:本质上的故事是一对兄弟与一对之间的恩怨纠葛,虽然他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但却因为地位的不同(胡安与雷纳多这一对同父异母弟之间)、心灵的丑(阿依曼与莫尼卡这对亲间)而演出了一出复杂的爱情故事。这种爱憎分明的人物设定、曲折离奇的结构方式,都十分吻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使其一度时期畅销盛行。但故事的陈腐与人物格的表面化,使这样的电影留下很深的编造痕迹,缺乏回味的余地。它与《叶塞尼亚》的故事相似,都有着血缘关系的同胞分属于贵族与平民的阶层,总是平民的那一个更具有优良的品质,带有八十年代译制片共有的仇富情结。它只有情节的曲折,而没有格的深度,这一点,是日后撼坞电影抢夺世界电影市场的原因所在。
影响系数:85分
经典独白:
——莫尼卡:“你爱船长吗?”小男孩:“很爱。”莫尼卡:“更爱吧,他值得。”
招牌场景:影片最后,法庭审判胡安,莫尼卡作为证人声情并茂的发言,震撼了全场。
明星人气:扮演莫尼卡的墨西哥演员安赫丽卡;玛丽娅,把角那种温柔而又倔强的个,表现得生动鲜活,加上东方丽人的气质,给人一种亲和感,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
后续影响:影片开辟出一种经典的电影模式,即现在的故事冲突总受上代人恩怨的左右,效法者可谓源远流长。
▲叶塞尼亚:“幻娘”的魅力无可阻挡
时间:1977年
入选理由:配音演员李梓代言的叶塞尼亚那时而奔放到放浪、时而冰冷到冷酷的声音,甚至取代了影片提供的一个俗套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印象。大概因为“幻娘”的故事永远受人欢迎吧,叶塞尼亚再演“幻娘”的神奇传说依旧所向披靡,虽然她在吉普赛人中长大,但她却有着本质上的贵族身份,这为她与军奥斯瓦尔多的婚姻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她要重归贵族之家,还必须经受与同胞的三角恋爱关系的考验,但好事多磨,影片在一种中国话本的无巧不成书的结构里完成了这一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奇。影片中包含着身世之谜、吉普赛人的神秘生活、一波三折的故事走向,在当年上译厂一群锦上添配音高手的联袂烘托下,征服了中国观众。
影响系数:85
经典独白:
叶塞尼亚:不,不,放开我,放开!……我教训教训你,倒霉蛋。你以为对吉普赛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那你就错了。我,我不想再看见你了。听见吗!……怎么他流血了?你这是活该,怪谁呢?怎么你死了?不,你这家伙别这样,求求你把眼睛睁开,你知道,你要是死了我久去坐牢的。
招牌场景:奥斯瓦尔多约叶塞尼亚到河边相见,借机想要回自己的钱袋,叶塞尼亚假意应允,让奥斯瓦尔多空等了两天。第三天,奥斯瓦尔多见到叶塞尼亚行非礼,叶塞尼亚拿起石头砸向奥斯瓦尔多的脑袋,没想到这一打,打出了感情的火,也成为影片中富有喜剧彩的爱情碰撞戏段落。
明星人气:叶塞尼亚的一半魅力于配音演员的重塑。
后续影响:“叶塞尼亚”这种流落民间的贵族及身世之谜,可谓影响广泛。而影片主题曲也流传甚广,如有人指称《金粉世家》的主题歌《暗》便直接模仿了《叶塞尼亚》主题音乐旋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李向阳的南斯拉夫版
时间:1977年(1973年译制)
入选理由:影片当年轰动一时的新鲜之外在于,所有人物都没有阶段脸谱,这里没有黑白分明的人物,没有个人的成长经历,角身上洋溢着一种浓重的个人主义彩,更遑论什么组织纪律,从而腾出更多的空间表现惊险的暗战过程,体现出中西方英雄观念的不同。
影片的基调上,也没有强调战争的高昂情绪,甚至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影片中的感人至深之处,是钟表店的地下党谢德尔这个形象,他自己是游击队中的一员,但他对儿还有店里的徒弟,并没有采取一种全民皆兵的革命教育。他甚至反对儿去参加任何战斗。他对儿教导道:“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人的行为也不一样,有的投降了敌人,有的人在战斗,有的人在等待,你是一个姑娘,应该等待。”在他准备牺牲自己之前,对徒弟的叮咛,纯粹是长辈的谆谆教导:“你好好地干吧。要好好地学手艺,一辈子都用得着,不要虚度自己的一生。”这位老员强调的是一种对活着的礼赞,这种新鲜的战争态度,在当时中国文化环境下,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冲击力的。
影片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地方,是电影中游击队员文化素质较高,远不是中国游击队影片中着力强调的山药蛋的风格,更无中事文学呈主流状态的“农家战歌”倾向,剧中人物说话风趣幽默,战斗时,奔腾挪越,潇洒洋溢,有一种酷毙了的帅气,这与当代观众的审习惯更易产生共鸣,这也是它轰动一时的原因。
影响系数:90
经典独白:
——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
——瓦尔特的口头禅:“谁活着就能看得见(结局)。”
——“你说瓦尔特是谁?”“我会告诉你的,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
招牌场景:法西斯德军把牺牲的游击队员放置在广场上,荷枪实弹的德兵弹压着死者的亲属。看着自己的儿,钟表匠谢德尔第一个迈出了步伐,瓦尔特率领游击队员紧跟其后,德军见势不好,只迭令撤兵。这正是影片所强调的“整座城市就是瓦尔特”的形象喻意。
明星人气:瓦尔特的扮演着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曾五次来到中国,自称走遍中国城乡,称呼“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可见他在中国的影响力。今年6月月份,他出席在京举办的“前南斯拉夫老影人见面会”,魅力依旧不衰。
后续影响:影片的间接影响,是让中国电影去思考如何用现代观众更易感受与欣赡酷劲与帅劲去表现二战战事。《烈火金刚》、《黄河绝恋》、《飞虎队》等抗战影片,都在战斗的火爆、人物的帅气上迥异于老式的抗战影片。如《烈火金刚》中的端着机枪猛射的酷烈场景、肖飞进城的从容大度,《飞虎队》中激烈的枪战场面,都在好看与贴近上作出了有益的尝剩另外,影片中的瓦尔特拳也一度时期为中国电影所效仿,直到《少林寺》的出现而中止。
▲追捕:其实应该叫“反追捕”
时间:1978年
入选理由:
影片放置在今天开阔的眼界中,只能属于一部中等水平的侦破片,只是当时中国观众很少接触过这种类型片,从而感到一种特别的新鲜感。影片对于人物的塑造,相对而言比较薄弱,人物对话也很少,冷场较多,镜头也多是摇来荡去。
影片的核心情节,也就是东京东南制药公司的老板长冈主导研制的AX中枢神经阻断药,此药用途,他声称:“是哟消灭那些企图用暴力推翻日本政府的激进分子。”这一借口,虽冠冕堂皇,但我们感到却与当年日军七三一部队研制的销武器有着如出一辙的相同口径。
杜丘正是因为调查涉及到药品的内幕,而成为被追捕的对象。影片采用一种倒卷帘的结构,从杜丘的神秘地被指控,展开他的逃亡之旅,杜丘在为洗清自己身上的不实之词之后,不仅没有被置于死地,反而因势利导地查清了长冈的底细。影片在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中,其实逻辑并不严密,很多偶然促成了情节的进展与谜底的揭开,这也许是日本推理的一个共特点吧,关注社会内容,而忽视逻辑上的严谨,使其巧妙不足。
影片的原片名,根本没有强调“追捕”这种被动的状态,而是以杜丘为主要视角,“涉过愤怒的河”,其实这更符合电影表现的内容。
影响系数:85
经典独白:
——杜丘:“我杜丘东人根据本人的意志供述犯罪行为如下:……作为一名检察,我犯下如此罪行,我追悔莫及,我杜丘东人决定就此结束我的生命。”
——堂塔:“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就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明白吗?”
——矢村:“昭昌不是跳下去了?堂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你倒是跳啊,你害怕了,你的腿怎么发抖了?”
招牌场景:杜丘被精神病院院长堂塔支使着去跳楼,走到了楼道边,命悬一线,突然,杜丘的走向死亡的脚步停了下来,转过身,一切真相大白,如此把惊险做足做透,令人感到悬疑电影玩弄观众于股掌之间的游刃有余。
明星人气:高仓健自此在中国耳熟能详,扮演真优的中野良子在中国观众心目中也成了一个大腕儿。
后续影响:高仓健的不苟言笑的硬汉形象,连琐引发中国持续多年的“寻找男子汉”热,杨在葆与许还山被作为代用品与急就章,在《双雄会》里胜利合师。可惜好景不长,“男子汉”还是被“丑星”遮掩,直到都市剧受韩流与日剧影响兴起后,匆促之中,竟然发现中国俊男靓资源严重稀缺。
▲人证:人的证明还是战争的证明
时间:1978
入选理由:
作为一部推理片,它的推理过程并不复杂,表面上看,它探讨的是人的问题,但实际上,所有这一切都是战争引起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电影讲述的更是战争的证明。
影片中罪孽的所有导火线,都源自国大兵对日本本土的侵入,八杉恭子遭国大兵,警察栋居的父亲被军打伤致死,而配合案件调查的国警察休夫坦大一枪打死了八杉恭子另一个儿子恭平,也正是此人,正是当年打死栋居父亲的那个国兵。
影片借栋居之口,斥责国警察休夫坦:“浑蛋,你还算人吗?你杀了多少日本人?”此情此景下,栋居的控诉的确有几分,但日本人在电影中回避了国大兵为何以战胜国的姿态来到日本本土的。从中其实隐含着所有日本人对战争的控诉,都是遮遮掩掩的。被称为“日本黄金电影期”的这类影片,包括《望乡》、《啊,野岭》、《风雪黄昏》等,都竭力强调日本人遭受的苦难与折磨,好像他们也是二战时期的最大受害者一样,它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
影响系数:90分
经典独白:八杉恭子最后在讲台上朗诵了贯穿整个电影的诗句:“妈妈,妈妈就在那个夏天,在雾积的路途上,我那个草帽,不知道它是怎么了掉进了深渊,还记得吗?妈妈,我现在已经失去了一个草帽了,所以只剩下另一个草帽了,不想把它丢失了,妈妈,我多么爱那个草帽啊。但是一阵风刮走了草帽,我是多么懊悔啊。我在找它,但是已经被风刮走了,也把我的孩子带走了。”
招牌场景:
——栋居对着镜子里当年的杀父仇人休夫坦开了一枪,镜子破碎,休夫坦一脸疑惑。
——八杉恭子最后站在山崖上,一只草帽随风落下,栋居再望八杉恭拙立的位置,已经空无一人。
明星人气:八杉恭子的扮演者冈田茉莉子,把一个集母亲、子与杀手于一身的人形象,刻划得富有层次,撑起了影片的大半个江山,八十年代曾经访问过晰。
后续影响:影片竭力渲染日本人遭受到的战争伤害,也引起了中国观众的同情,使中国观众逐渐认同了日本人也是战争受害者的印象。这些影片对靠拢中日两国人民的情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整个八十年代,中日之间的那些情感上契合成份,几乎使人忘却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伤痛。中国也回应般地竭力表现日本人在二战中的苦难岁月,一些表现日本战争遗孤、侨民的影片蜂拥出笼,像《云南故事》中甚至散发出解放后日本人的生存境遇更为艰难的奇谈怪论。艺术对沟通一个民族的记忆与情结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佐罗:刀光剑影出政权
时间:1979年
入选理由:在港产武侠片尚没有气势汹汹地入侵之前,佐罗这样的横戈马上、行使黑暗中的公正的蒙面侠,给我们上了第一堂什么叫侠肝义胆的课。别总指责中国观众喜欢包公戏,其实英雄情结是电影施予给观众的最人的幻觉。佐罗最早的故事,像超人、蝙蝠侠一样于漫画人物,这些英雄故事至今仍在撼坞电影中畅销不衰。欧洲人拍摄的《佐罗》故事,使电影带着环境导致的那种特有幽默与轻松味道,使我们甚至忘却了这是一个发生在洲大陆的故事,当多少年后我们看到撼坞版《佐罗的面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国人想像中的佐罗,曾经为国的建立立下不朽的功勋。但这一勤《佐罗》中是见不到的,影片更像一个不知驴年马月的传奇故事,一个神奇的来去踪去无影的侠客,寄托了公众心目中难以割舍的对法律之外的公正的期待。法律无法体现的正义,只有借助于刀锋来完成。这正是这类影片中潜含着的暴力学的总体基础。
影响系数:85分
经典独白:“嘿,我在这。”——佐罗的口头禅。
招牌场景:佐罗扬鞭跃马,挥剑轻掠,“刷刷刷”,标志的符号“Z”便好汉留名,中外可谓一理……
明星人气:阿兰•;德隆那男的宽阔有力的下巴,比佐罗手下的剑更有杀伤力,令中国观众的审观发生剧变。阿兰•;德隆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覆盖了八十年代最有人气的外国男明星。
后续影响:八十年代娱乐大潮中兴起的劫富济贫的侠客类影片,都或多或少地寄寓着对佐罗风采的深情向往。
▲大篷车:吉普赛人的浪漫剪影
时间:1980年
入选理由:即使在印度,这部片子也被认为是一部二、三流的影片,但大起大合的故事、富有浪漫情调的吉普赛生活,交织着追杀的紧张压力,还有印度电影标志的歌舞场景,使得影片受到广泛的欢迎。当年引进的印度电影,很像中国的话本,有头有尾,曲折离奇,善恶分明,人物的格也简单明了,虽然没有多少深度,但晓畅自然,镜头风格也富有节奏,切换快捷,少玩技巧,在曲折的故事中,再掺入一点人生的哲理,因此,很适合大众的口味。影片以一个富家,为逃避杀父仇人的追杀,来到了位于社会底层的吉普赛人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爱情的芬,最后一举消灭仇家,也找到了真正的爱情。这种对平民生活的礼赞,带有那个时代的世界的价值观念,即使在《茜茜公主》、《泰坦尼克号》中,这种对平民阶层的颂扬,依然构成了影片的主调。
影响系数:90
经典独白:吉普赛姑娘丽莎野的特点在这样的台词中显露无遗:“你就是给我毒药,我也会喝下去,小辣椒。”
招牌场景:富家苏尼塔进入大篷车队后,仓促之中,临时救急赶场,与司机莫汉在台上即兴表演,道出了内心的心事,获得了极大的反响。这一段亦梦亦幻的舞蹈,直接融入到故事的进程中,使现实与舞台模糊了界限,也体现了印度电影中的舞蹈承担了内心独白的职责。
明星人气:欣赏演员的舞蹈,这就够了,毕竟印度舞一时半会也学不上,真正的明星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吧。
后续影响:“大篷车”一词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它成为深入民间的一种代名词。
▲虎口脱险:一路惊险一路欢歌
时间:1982
入选理由:影片的情节满满当当,收放自如,让指挥家与油漆匠这两种文化层次极端对立的法国人,在保护英国飞斜的一路风尘中,得到充分的碰撞,产生了一连串的幽默的效果。影片令人百炕厌的原因,当然是影片设置出一些涉笔成趣的幽默,但影片故事的能收能放、舒展从容却是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故事在收放之间,展现了一幅涉及到法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速写图。这里有大剧院里的地下反抗组织、木偶剧团里的姑娘、修院里的嬷嬷、旅馆老板娘等等,他们组成了乐观幽默而勇敢的群体现象,这才是影片的社会意义所在,仅仅依靠雕虫小技的搞笑段落,希望撑起整个影片的喜剧框架,只能说是本末倒置。影片中的幽默主要于智商障碍、阴错阳差、无巧不成书及形体动作等喜剧的必备元素,搞笑频率间不容隙然流于低俗,确实令人难以忘怀。
影响系数:95
经典独白:
——指挥家斯塔尼斯拉斯超级投入的指挥台词:“谢谢,你们奏得很好,奏得很好!啊我,我没什么,我没什么。啊,你你你,你拉得不错,你还可以,就是说,还凑合。就是你,我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你不停地说话,老不集中,你要全神贯注!啊?这个作品要按我个人的理解,奏得还不够奔放,还不够慷慨激昂,要慷慨激昂!梆…铛。现在,见鬼,呢…就象温吞水,好像不错,其实很糟,很糟!回到17小节,好,再来!”
招牌场景:指挥家与油漆匠穿着严重不合身的德军服装,牵着狼狗,跌跌撞撞地行走,一有机会,指挥家不忘从油漆匠身上讨一点小便宜,比如骑在油漆匠的身上,或者让油漆匠把鞋子换给他。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普通人的格特征形成鲜明的的对照。
明星人气:扮演指挥家的路易·德·富耐斯成为中国观众心目中自卓别林之后最喜欢的一名喜剧演员。
后续影响: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直接被冠以中国版的《虎口脱险》,但两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冯小宁的模仿版情节单调,充满着低俗的恶趣,打喷嚏、放屁、喝尿这些最低劣的恶搞元素,被冯小宁堆积在一起,也许影片中的日本人没有被丑化掉,倒是这种恶俗想象的设计者,展览出内心的“小”字来。
▲超人:国大片的初次试探
时间:1985年
入选理由:1978年拍摄的国片,相隔数年才出现在国内的银幕上,这也许是它没有产生如日后进口大片的大火大热的原因吧。影片中的特技离当时中国电影的特效也没有显示出高人一等的地方,况且中国观众也没有观看超人漫画的传统,所以这个电影与日后撼坞的进口大片的轰动效应不能相比。
影响系数:70
经典独白:超人向记者道白:“我在这是要以国方式,为真理和正义战斗。”
招牌场景:超人相携着友拉娜遨游天空,尤如飞天一般;之后,超人凌空追飞弹,用手扭转飞弹航线,拯救了城市;而最后超人通过超光速飞行使时间倒转拯救友拉娜的命,体现出超人的不同凡响处。
明星人气:扮演超人的克里斯托夫•;里夫以高大威媚健硕形象,留在中国人的记忆中。1998,坐在轮椅上的“超人”里夫曾来过中国,观众热情体现了他的强大的影响力。
后续影响:《超人》更像是日后《蜘蛛侠》、《蝙蝠侠》、《神奇四侠》等超级英雄类影片试探中国电影市场的先锋队,他开启了国这类半科幻半神话影片在中国落地生根的序幕。
▲茜茜公主:西洋版“戏说皇帝”剧
时间:1985
入选理由:茜茜公主如出水芙蓉,天然清新,率直无忌,正是这种率真的个,使她赢得了奥地利皇帝的爱心。影片再次讴歌了于乡间的那种朴素而真诚的品质,并以这种品质,支撑着茜茜步入宫廷后的生活。三部曲电影引进中国时,中国影视中的皇家戏尚未兴起,影片的自然风光及豪华的宫庭生活,使人大开眼界。影片的幽默基调,给沉闷的严谨叙事,也带来了几份轻松与欢笑。
影响系数:75
经典独白:茜茜向奥地利皇帝表述她对大自然的看法:“当你感到忧愁和烦恼的时候,窘这儿来,遥望树木,你能从每一棵树、每一朵、每一片草、每一个生灵里,看到上帝无所不在,你就会得到安慰和力量。”
招牌场景:茜茜在河边垂钓,奥地利皇帝路过,茜茜一甩鱼钩,钓到了一条大鱼——就是她未来的丈夫、奥地利的皇帝。钓鱼情缘,使得他们走上了从相识到相爱的道路。
明星人气:扮演茜茜公主的罗密;施奈德以其清纯阳光的形象,留在中国观众的记忆中,很难想像,她会是《老枪》中那个貌不惊人的子。而她与阿兰;德隆的五年的短暂恋情,使得他们两人分别成为沟通男FANS最凄的桥梁。
后续影响:茜茜公主以童言无忌的风格步入宫庭,给王宫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我们甚至可以从她身上看到日后《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风采。
⑩ 满满回忆,改革初期引进的电影,看过的最年轻的也奔35了
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当我们度过了文革的思想桎梏和文化饥渴后,急需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寄托。那个时代,看译制片,和读伤痕小说和朦胧诗一样,成为时尚文化的代名词。
改革开放初期,是中国译制片的黄金时代。当年的一些经典译制片,打开了我们看世界的一个窗口,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意大利某个医院里的老人临终前,她美丽的孙女Olga飞车赶来。老人告诉她有一盒珠宝在俄罗斯。同时却被两个开救护车的,一个等妻子生孩子的大胡子黑手党,一个在医院养病的瘸子和一个医生听了去了。于是,一票人杀往俄罗斯,又有个英俊潇洒的导游来接他们。大家各显神通,分兵前往。中间发生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医生的护照被大胡子从厕所塞下去了,因而只能在飞机上不停的飞来飞去。大胡子总要和瘸子过不去,瘸子说:"我自己来,自己来"一脚踢断了一根石柱子。导 游和救护车司机紧跟着美丽的Olga,上演了公路飞车,引爆加油站,汽车变潜水艇等一幕幕的好戏……
美丽的Olga和英俊的导游在这一幕幕的奇遇里情愫暗生,眼看是金童玉女,佳偶天成。却被导游热情的妈妈道破真像,原来他是文物局的警官……
虽然不是好莱坞出品,但是在1974年出品,绝对盖过现在的所谓大制作。
《佐罗》
阿兰德龙版本,
帅爆了。
阿兰·德龙是一个兼具俊美外貌和出色演技,能够胜任多种角色的演员,在《黑郁金香》、《你是恶魔》等影片中,他都是一人演两个角色,而且总是让人感到两者气质悬殊,性格迥异。他的表演风格以潇洒、英俊和矫健而著称,他主演的《黑郁金香》和《佐罗》等经典影片在中国有众多的影迷。阿兰·德龙有句名言:“我喜欢演主角挂大牌。如果是政治家,就成为戴高乐。”这就是他的抱负与性格。
佐罗曾多次被搬上银幕,但本片是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一部,充满原著中表现的西班牙风情、法国的浪漫。由造型潇洒、身手矫健的阿兰.德龙主演,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为佐罗配音,斯坦利.贝克演强横无理的许尔达上校颇为出色,加上精彩的剑斗场面,相当有吸引力。 阿兰.德龙炯炯有神的眼神、迷人的微笑,加上他出色的表演,成为电影史上一代巨星的永远记忆........
大篷车(Caravan)是一部1971年的印度电影,导演是纳亚尔·胡赛因(Nasir Hussain),吉滕德拉(Jeetendra)和阿莎·帕雷克(Asha Parekh)主演,片长128分钟。上海电影译制厂1980年译有该片的中文版本。
《大篷车》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它讲述的是孟买一家大工厂主的独生女儿苏妮塔,新婚之夜忽然发现新郎拉加正是杀害她父亲的凶手。 影片以大蓬车队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吉卜赛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印度著名舞女阿鲁娜。伊拉尼精湛的舞蹈表演,著名歌唱家拉塔优美动听的歌喉,使影片增添了耀眼的艺术光华,给观众留下了永恒不灭的印象。
那会的印度电影以歌舞为主,还不开挂。
男主帅,女主美。
无论什么人都能载歌载舞。
叶塞尼亚,墨西哥1971年拍摄的经典影片。
19世纪热情洋溢的墨西哥小镇,吉普赛女郎叶塞尼亚和伙伴们畅快淋漓歌舞,她高傲聪慧,宛若一株带刺的玫瑰,由于时常遭到白人的歧视,因此叶塞尼亚偶尔会偷钱惩治这帮势力眼,却不知道自己拥有怎样曲折的身世。某天,叶塞尼亚在酒馆算命,结识了自信满满的白人军官奥斯瓦尔多。一来二去的交往,这对有情男女坠入爱河。爱情的甜蜜与苦涩,令他们饱受折磨。勇敢的奥斯瓦尔多请求吉普赛头人同意他们的结合,在叶塞尼亚外婆的点拨和撮合下,这个狂野女郎最终如愿和奥斯瓦尔多结为夫妇。
幸福总是短暂易逝,叶塞尼亚和丈夫迎来了长时间的生离死别,他们的爱情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那会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真真好啊,电视剧,电影,交流的厉害。
为人正直的检查官杜丘(高仓健饰)被人控告犯有抢劫、强奸罪,自知清白的他为了洗清冤屈,开始了一边躲避警察追捕、一边查找事实真相的逃亡。途中,杜丘于山中冒险救下牧场主的女儿真由美(中野良子饰),两人生出真情。在真由美及其父亲的帮助下,历尽艰险的杜丘终于拨开重重迷雾,在一家精神病院,他找到了诬告自己的横路进二,但对方已神智不清。为了将其中隐情一一揭出,杜丘装病住进这家医院,开始小心翼翼的调查求证,巨大的政治阴谋遂即浮出水面。
本影片灵感源自于玛丽亚·冯·崔普的真人真事:玛丽亚·冯·崔普生于阿尔卑斯山一带,原本在本笃会的侬柏格修道院(Nonnberg)担任实习修女,1926年因健康问题,被院长送到盖尔·冯·崔普爵士(Georg Ritter von Trapp)家修养,兼任爵士长女的看人坠入情网,于1927年结为连理,两人并生有两女一男。
1930年代受到经济大恐慌影响,爵士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于是他和玛丽亚带领七个孩子组成乐队进行职业演唱,并于1936年萨尔斯堡音乐节上赢得首奖。1938年纳粹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爵士拒绝了纳粹的征召令。为了躲避追捕,他们以露营的名义搭乘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来到意大利,从此展开全欧洲的巡回表演。1939年他们移居美国后,不但将演唱事业开拓至世界各地,也在自家的"一心"牧场举办各种音乐营队。
1956年,崔普家庭歌手正式解散,玛丽亚·冯·崔普出版了第一本书《崔普家庭合唱团》。不久,该著作被改编成德国电影《崔普家庭》(Die Trapp Familie),并在欧洲引起轰动。
绝对是欧洲电影史上的奇迹。
对,不是美国拍的。这种欧洲皇家的故事,还是欧洲人自己拍,更接近历史。
茜茜是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公爵(威滕斯巴赫家族的一个旁支)与威滕斯巴赫家族的路多维卡·维廉米娜(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女儿)的次女。她在施塔恩贝格湖畔帕萨霍森她父母的宫廷里长大,她的童年是相当无忧无虑的,因为她父母在王宫里没有任何职务和义务。
1853年茜茜随她母亲与姐姐海伦赴奥地利伊舍,计划的是海伦应当在那里受到其表哥、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注意。出乎意外的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爱上了茜茜。两人于1854年4月24日在维也纳结婚。作为结婚礼物弗兰茨·约瑟夫将伊舍的行宫送给了茜茜。此后这座行宫被改建成了一个E字形。
从一开始茜茜就很难接受哈布斯堡王朝宫廷内所使用的严格的宫廷规矩,因此她在皇宫里非常孤立。她本人喜欢骑马、读书和艺术,而这些又是维也纳宫廷无法理解的。婚后她很快生了三个孩子:索菲(1855年—1857年)、吉赛拉(1856年—1932年)和太子鲁道夫(1858年—1889年)。但皇太后索菲不准对她的孩子的教育施加任何影响,她与弗兰茨·约瑟夫之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她的儿子出生后不久她就离开了奥地利长期旅行,其中去了马德拉、英国和匈牙利。
茜茜始终对匈牙利民族持同情心,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达成后她与她的丈夫一起在布达被加冕为匈牙利女王。
此后不久她生了她的第四个孩子,玛丽·凡内芮(1868年—1924年),她是茜茜与她丈夫弗兰茨·约瑟夫在这段短暂的重新和好时期里的孩子,据说她是茜茜的爱女。但此后不久茜茜就又开始了她的旅行生活。1890年她开始在希腊的科福岛上建一座宫殿。她称这座宫殿为阿喀琉斯宫,并在宫前树立了一座阿喀琉斯的像。茜茜非常喜欢阿喀琉斯,因为两人同样的倔强。但后来她对这座宫殿又丧失了兴趣,1907年这座宫殿被卖给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虎口脱险》是一部经典的法国战争喜剧片,由杰拉尔·乌里执导,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尔维尔主演。
讲述在二战期间,一架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侦查任务中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机上的皇家空军中队长与四名飞行员被迫跳伞逃生的故事。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另外两人被俘。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 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而另外两名士兵,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布尔维尔饰)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路易.德.费内斯饰)的帮助下掩藏好了。即便德军展开了全城的搜索,油漆匠、指挥和中队长还是在浴室顺利地会面,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几个原本并不认识的人,就这样结成了生死同盟,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生死游戏。同时,也闹出了不少温情的笑话。他们用微薄的力量对抗严酷德军,险相迭生,滑稽搞笑,为了逃出虎口,共同战斗。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瑞士的安全地带。
德国电影《英俊少年》拍摄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但直到80年代初才在我国上映。片中的小英雄海因切(有趣的是这也是小演员自己的真实名字),他纯真的表演还有那动人的歌声,给我们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中的所有歌曲都是由小主人公海因切一人主唱!主演、主唱、还有真名实姓的主人公,这在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歌手海因切(Heintje)原籍荷兰,生于1955年。他5岁登台,后来演出了一系列电影,发行过许多唱片,是当时著名的实力派金嗓子童星。 他的歌声甜美动听,充满了少年特有的感怀和阳光之气,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一大批影迷。剧中的插曲还被翻译成中文在我国广为传唱,《小小少年》和《夏日最后一朵玫瑰》这两首歌曲更是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每当不经意地听到或哼起那悠悠的旋律,我的思绪仿佛就会在瞬间回到过去的岁月。海因切淳淳的歌声拨动了我的每一根心弦,使我不禁怀恋起自己懵懵懂懂的少年时光。
还有秀兰邓波儿的电影系列
那时被这个小卷毛深深迷住,怎么又这么可爱的小女孩。
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1928年4月23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电影演员,儿童时期为美国童星之一,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礼宾司司长。
3岁时邓波儿在母亲的安排下进入一所叫米格林的幼儿舞蹈学校接受训练。1934年,6岁的邓波儿成功出演了歌舞片《起立欢呼》,在随后的一年中,邓波儿出演了《新群芳大会》、《小安琪》、《小情人》等8部影片。在1935年,年仅7岁的她就获得了第7届奥斯卡特别金像奖。1999年,邓波儿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第18名。2006年获得美国影视演员协会终身成就奖。
2014年2月10日,在美国加州的家中去世,享年85岁。
那个时期的配音也好,让这些外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口型,语气没有违和感。
比现在的所谓大碗配音,好的不是一点半点。
基本上都是上海译制厂出品的,
相当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