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宛如油画般的影片|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
《燃烧女子的肖像》Portrait de la jeune fille en feu (2019)
导演:Céline Sciamma
摄影 :Claire Mathon
艺术指导:Thomas Grézaud
服装设计:Dorothée Guiraud
剪辑:Julien Lacheray
今天黑焰我带来一部唯美的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一看这电影的名称,就知道跟画儿有关,还是肖像画。
电影中出现了三张肖像画,你能看出情绪的变化么?因为电影的设定是一位才华洋溢的年轻女画家玛莉安,所以有人就觉得这几张画作并不惊艳,也对不上人物设定的女画家。(估计美术在找代画时没有用到一个足够撑起这个设定水平的枪手)有位画家老师说里面的画烂,当然他是从专业油画的角度来点评的这几幅画。我也是美术专业的,看画儿这就是专业眼光的问题了,当然以下部分只是个人的看法与评价。第一幅画很死板,不生动,乏而无味,作为设定是才华横溢的的女画家的画作来说,确实不尽人意。第二幅,生动了些许,形象也更逼真一些,但与上一张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差距。第三张,那幅名为《燃烧女子的肖像》这张画还是不错的,它将那种氛围与意境表现了出来,这张画也是三幅画里面没有得到专业艺术家的差评的一张。
不过我们是看电影,更着重的还是影片本身,影片的整体色调很是唯美复古,专业的服装、化妆、道具和美术都很还原十八世纪的背景设定,每一帧的画面,宛若一张张油画般,人物也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从电影美术这块来说,《燃烧女子的肖像》是很值得一看的,不妨细细品品。
下面分享一下电影中的截图:
看到你在看啦!
黑焰 超级多的影视概念设计原画插画绘画教程
㈡ 《燃烧女子的肖像》| 年度最佳les电影,你看过了吗
《燃烧女子的肖像》(2019戛纳电影节编剧金棕榈)是瑟琳·席安玛导演的第四部长篇,讲述了一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女画师玛丽安为富家女子埃洛伊斯画出肖像的故事。
导演在讲述两位年轻女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讨论了其他女性议题:十八世纪法国女性热爱艺术,渴望自由,但却受困于婚嫁、堕胎、就业不平等等问题,如同今日之女性。
下面我将带大家从三个方面解读《燃烧女子的肖像》。
“你有书吗?”
”有”
这富家女埃洛伊斯与画家玛丽安初识之时的谈话。十八世纪贵族女性从小就要接受宗教、文化、艺术、骑马、礼仪等教育,在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开发,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注定了二人之间的共鸣,对美、对文学、对艺术乃至对自由的追求。
这位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女画家玛丽安,为了说明她的社会地位,我这里不得不提到勒布伦-——18世纪最伟大的女画家——勒布伦。
她是法国贵族文化的化身,1778年因画玛丽·安托瓦内特女王的第一幅肖像显扬于世,那幅迷人肖像描绘了年轻女王的所有华丽服饰,这使她和女王之间建立了持久的关系。勒布伦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画了30幅有记录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及其子女肖像。几乎成了女王肖像的代理人,由此奠定了她画坛天后的地位。
由此可见,画家,准确来说是女性画家,在当时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处于鄙视链底端职业,她们充分地学习色彩、光线、调色、构图,开设培训班,四处寻求创作的机遇。即使如此,她们在主流社会认可度方面依旧无法与男性匹敌,影片之末,玛丽安借父亲的名字让自己的画作《俄耳浦斯》得以于画展展出,这巧妙地说明,与富家女埃洛伊斯相比,她看似更加有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力,却依旧不得不依旧匍匐于惨淡而不公的社会舆论之下,由之可以想到,本身缺乏支配能力的埃洛伊斯,远嫁他乡的人生是又是何等苍凉呢?
的确,十八世纪,凯瑟琳·特罗特·科克伯妮以剧本创作和哲学著作闻名;伊丽莎白·辛格·罗以宗教诗和散文而出名;伊丽莎白·蒙塔古作为有名气的女才子成为文化沙龙的中心人物;卡特·米尔斯·查波妮有说教气较浓的散文;汉纳·莫尔有剧本和诗歌;安娜·利蒂希娅·巴巴伍尔德擅长小品文……但是不要忘了,十八世纪的简·奥斯丁还告诉过我们,在现实之中,晚嫁并不一定是耻辱,但是早嫁惹人羡慕;有人追逐爱情,但女孩子们主流仍是通过婚姻找一个依靠。
总而言之,此时大多数女性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的造诣充当的是爱情的加分选项,而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认知觉醒。影片中这对女主人公看似已经勇敢地跃出现实桎梏,但最终还是逃离不了克制隐忍的悲剧结局,难怪有人评论,这部电影比《卡罗尔》更残忍,比《call me by your name》更凄绝。
卢梭作为启蒙运动著名的思想家,在1753年致友人的信中写道:“事实上,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仿, 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这里,“意境”一词显然指的是一种心灵感受到的东西。
在卢梭那里,对人性中感情因素的重视程度要超过道德、理性。影片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美学精神。
玛丽安在画完第一幅肖像画后与埃洛伊斯发生了争执,随即自毁画作,此时的埃洛伊斯也是受伤愤怒的:我拼尽一切向你展示我的非凡,我的不甘,而你却只视我为千万人眼中的埃洛伊斯,而不是你的埃洛伊斯,那些技法、光线、色彩与你的情感相比,于我来说不值一提。而此后面对二人心意相通之后完成的画作,埃洛伊斯坦言“This time, I like it.” “Perhaps because I know you better.”,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我要的不是一幅冷冰冰的画,我要能在画作里看见你的影子,我要的只有你。
当然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6分的电影也自然不会仅仅拘泥于狭隘的个人感情。对于影片中女仆索菲亚意外怀孕后的人工堕胎,很多人一定感到不解,为什么在同性的爱情主线之中要穿插这么一段残忍的情节。
这其实是本剧很出彩的地方,在女仆堕胎成功的当晚,埃洛伊斯要求画家把白日所见的堕胎场景画下来,这就把电影推向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女性共鸣,堕胎者并不是埃洛伊斯,而她却要求这件事被铭记,她具有一种情怀,即使自己无也法掌控的自己命运,她也会悲天悯人,始终怀揣善良和同情。“在拉丁语派生的所有语言里,compassion(同情)一词都由前缀com和词根passion组成,该词根原本表示“苦”的意思。在其他语言中,如捷克语、波兰语,这个词用作名词,由相类似的前缀加“情感”一词组成。”米兰·昆德拉认为,在情感的各个境界中,同感是最高级的情感。堕胎的苦难让埃洛伊斯感受到了生为女人的痛苦和无助,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在丛林之中,一个弱者面对更弱者时的良知。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电影里的服装设计。提到17世纪的欧洲女性,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漂亮的宫廷裙子,精致的妆容,繁琐复杂的发饰发型,想一想《绝代艳后》吧,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而十八世纪,欧洲女性服饰时尚与审美更是一步步走向夸张,繁复华丽。但是在《燃烧女子的肖像》中,主打的色调即为红、黄、篮,并且也并不是夸张华丽的洛可可风。
这样的搭配在电影前期占了大多数,与影片末尾无论是出现在画展上、剧院里身着华服的玛丽安,还是油画上、剧院里的珠光宝气的埃洛伊斯都大相径庭。我想导演想表现的就是一种青涩的初恋情怀吧,虽然那时候我们都不富裕,但你有你宏大的梦想,我也有我小小的欲望,我不在乎你是什么身份,也不在乎那份感情是否能够日夜厮守,即使我知道结局只能是离别的那一回首,我依然要在此刻拼命地记住你,以我所能做到的各种方式,记住你。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埃洛伊斯在剧中的出场处了最后那一套雪白的嫁衣,主打的颜色就是绿色与青蓝色。如果说绿色的裙摆是唯一一套可以画肖像画的道具,那青蓝色的衣服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隐蔽的讽刺。
青蓝色是西方油画中最代表“圣洁”的颜色,基督教画中圣母的装扮的永远都是穿着青蓝色的衣服,而埃洛伊斯作为十八世纪的les,导演刻意让她穿着青蓝色,一方面突出了众人眼中她典雅端庄富的一面,另一方面则是微妙无言的讽刺,每当她穿上那套象征贞洁的衣物,观众便仿佛可以听埃洛伊斯内心的独白:我们肉体的无能并不能阻碍我们的灵魂终将挣脱世俗的镣铐,融为一体。
当她站在篝火旁,任凭跳跃的火苗吞噬自己青蓝色的裙摆,那一刻,她不再想什么伦理操守、道德法则,万物寂然,那一刻她想要的,是站立在爱情顶峰从头至脚欲火焚身的触感,是爱,是原罪,是死亡。
“生活的艺术在于及时行乐,而最强烈的快乐不是智识上的,也并不总是道德的。”
世间所有的法则与你相比,都不值一提。
㈢ 求推荐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
燃缓带烧女子的肖樱哪者像脊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