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家来说最感人的电影
《可可西里》(中国)真实的拍摄、精美的画面,成片的藏羚羊的尸体,一群一点也不英俊的平民英雄。感动到震撼!
《美丽人生》(意)在纳粹的集中营中,父亲为了让儿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克服无法想象的困难让儿子相信所有的苦难都是一场游戏,而儿子也因着父亲的爱而在严酷的环境中活了下来,在胜利前夕,父亲为了保护儿子而遭到杀害,在死前仍表现出游戏的表情……让你理解什么是父亲。
《我的左眼见到鬼》(港)本来以为是个搞笑的电影,没想到电影的最后大大出乎意料,死去的丈夫化身为老婆的同学陪在老婆身边,为老婆安排好自己身后的一切事情,终于让老婆在失去自己的阴影中渐渐走出来,开使新的人生,在喝孟婆汤前告诉不知真相她:“老婆,我爱你”;而老婆对老公的爱也被影片从她层层的掩饰下一点一点地剥离出来,令人无比感动。
《肖申克的救赎》(美)又译《月黑高飞》告诉你什么叫信念。当安迪最终架车飞奔在山间公路上时,你会衷心地为他高兴。很可惜,这部片子与《阿甘正传》同年,结果当年被阿甘占尽了风头,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刮痧》(港)制作得有点粗糙但仍不失为一部感人的电影。
定居美国的儿子为了让父亲过上好日子将父亲接到美国同住,一家人过得本也和眭,但由于父亲为孙子刮痧被人发现,儿子被控虐待,被剥夺了探视儿子的权利,过年的时候,想念儿子的父亲作出了惊人之举……
《勇敢的心》(美)自由是无价的。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父亲的好友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贝拉是个决断的才女,她知道这道法令会让英国贵族有意于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后”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
苏格兰贵族罗伯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杀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兰护国公。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英王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伊莎贝拉回去后才发觉和谈根本就是幌子,英王汇合了爱尔兰军和法军共同包围华莱士的苏格兰军队,她赶紧送信给华莱士。大军压境之下,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混战一场,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倍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着想,他依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了阴谋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对父亲的诡计感到怒不可遏,华莱士终于被判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
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几星期后,在受封时,罗伯高呼前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
《人鬼情未了》(美)不用说了,一部感人的鬼片,主题歌也非常好听。
萨姆与未婚妻美莉搬进了由朋友卡尔帮忙换来的一套漂亮公寓,年轻的银行职员萨姆与未婚妻美莉相爱至深。他们正在进行结婚前的准备。一天晚上他们看戏归来时,却受到了歹徒的抢劫。在搏斗中萨姆中枪身亡,美莉悲痛欲绝。而萨姆变成了一个幽灵。他很快就发现原来是朋友卡尔竟然是导致他死亡的主谋。为了窃取银行里的巨款,他想要获得萨姆所掌握的秘码。如今他又对美莉展开了追求。
萨姆渐渐地学会了如何使用力量。他常常游荡于美莉的周围,时刻保护着她,但却无法交流。为了制止卡尔,他找到了一位能与幽灵沟通的灵媒奥塔,并通过她与美莉取得联系。起初美莉并不相信。但事实终于使她感受到了萨姆的存在。然而深深相爱的两个人却无法直接接触和交流。为了保护美莉,惩罚凶手,萨姆对卡尔展开了报复。他取出了被卡尔窃取的巨款,并且使卡尔的几个手下遭到了报应。气急败坏的卡尔想要伤害美莉。幸亏奥塔和萨姆及时赶到。面对充满了仇恨的幽灵,卡尔终于自取灭亡。完成了心愿的萨姆终即将前往天堂。在消失之前,美莉终于见到了显出身形的萨姆。两人紧紧地相拥……
《这个杀手不太冷》(美)近40岁的杀手和14岁的女孩生死离别的那一刻,他第一次告诉女孩:“我爱你”。
纽约贫民区住着一个意大利人,名叫里昂(Jean Reno饰),职业杀手。一天,邻居家小姑娘马蒂尔达(Natalie Portman饰)敲开他的房门,要求在他这里暂避杀身之祸。原来,邻居家的主人是警察的眼线,只因贪污了一小包毒品而遭恶警剿灭全家的片罚。马蒂尔达得到里昂的留救,开始帮里昂管家并教其识字,里昂则教女孩使枪,两人相处融洽。女孩跟踪恶警,贸然去报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时赶到,将女孩救回。他们再次搬家,但女孩还是落入恶警之手。里昂撂倒一片警察,再次救出女孩并让她通过通风管道逃生,并嘱咐她去把他积攒的钱取出来。里昂化装成警察想混出包围圈,但被恶警识破。最后一刻,里昂引爆了身上的炸弹……
《甜蜜蜜》(港)中国的情感、中国的缘分以及中国的宿命。
看《甜蜜蜜》我哭了很多次。这是我成年以后在观看过程中哭得最多的一部电影。
第一次哭应该说湿了眼睛。大年夜,外面下雨,很冷,黎小军(黎明)和李翘(张曼玉)两个人蹲在黎明的房间里吃完馄饨,算是聚在一起吃了年夜饭。张曼玉要走,黎明给她加外套扣纽扣,两个人挤在窄小的门楣处,发丝和鼻息若即若离地碰撞在一起,终于,两个人拥吻在一起,扣好的外套纽扣又慌慌张张手忙脚乱地解……小人物的局促的性冲动,飘泊人的逼仄的相互汲取体温,一场看似动机草率的戏,让黎明和张曼玉演得满目生辉,他们让我们观众相信这一点--这是一场爱情,它刚刚开始。像这样两个美丽的人,怎么可能只是一场苟合?美丽的人有着美丽的情感,这虽然不是绝对正确的一个结论,但正确的机会非常之多。
第二次哭真是流泪,哭了一段戏。就是张曼玉开车送拍完结婚照的黎明、小婷夫妇回去到张曼玉跟豹哥(曾志伟)乘的船慢慢地开了,码头上只剩撑着伞的黎明那一段戏。大雨哗哗地下,黎明守着张曼玉的那句"等着,我马上回来"守在码头上,守着他憨厚多舛的爱情前途;那边,要偷渡避祸的曾志伟说,"傻丫头,回去洗个热水澡,明天起床一看,满大街都是男人。……豹哥在台湾有很多老婆,台北有一个,高雄有一个,花莲有一个,连阿里山都有一个……"张曼玉的确是毫无办法了,除了跟着豹哥这种男人浪迹天涯,她没有别的选择。中国人有一个不能逾越的关,那就是忠义;在忠义面前,怎么要紧的爱情都是次要的。爱情在这种时候非常地无辜,除了让我们这些观众流泪,它根本无心也无力去挽救什么。看着雨中码头上的黎明,我们非常凄楚,但是,于情于理,他只能就这么孤单地站在那儿,让两个人的未来被雨水淋湿、冲走。
第三次哭是最后的纽约街头。邓丽君死了,张曼玉站在路边,看着商店橱窗里关于邓丽君的电视报道;路过的黎明也慢慢走过来站在一起,看着这个与他的爱情像呼吸一样共同生存过来的著名歌星。如今她死了。……然后,张曼玉和黎明不经意地侧过头……身边居然是以为今生不能重逢的恋人……这时,距当初这两个内地孩子初到香港讨生活,已是十年以后了,十年,对于电影里的生死恋情一向算不得什么,我们经常在两个小时里看一生的故事;十年,对于现实中的痴情男女也算不得残酷,常常让我们感伤的情感,定神一想,轻易也就是一二十年的事了。我不是为这十年而哭,也不是为重逢而哭,我哭的是:两个人,天涯海角,音讯杳无;两个人依然共同地爱着一首歌,总是在听,总是在思念,但也总是在认真地努力地活,并不悲惨,只是不快乐。这样的生活,十年也好,重逢也好,都不是要紧的,要紧的是,他们必须用思念来一点一滴地滋润自己,让自己不至于枯死,而这样的思念也像一根套索,渐渐地收紧,完全可能在枯死之前就被勒死了--被思念润泽和折磨的恋人,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他们沉默,发梢零乱柔软,喜欢独自微笑,手心里有细微的汗,眼睛里有一种敏感温柔的光--就像张曼玉和黎明那样,脸上慢慢地有了一种思念的痕迹,苦、潮湿、微微地咸腥。
最后的一哭是在影片的结尾。这是导演陈可辛安在开头的一颗扣子,不是必须要解但解得绝妙无比的一颗扣子。开头,憨痴痴的无锡小伙子黎小军到香港投靠姑妈。火车到了香港,人们蜂拥下车,睡着了的黎小军浑然不觉,当与他背靠背的那个旅客猛地起身下车,这才惊醒了他。本来,没有人关心那个身影模糊的旅客是谁,但是到了结尾处,在与开头完全相同的场景中,镜头摇了过来,我们看到了,这个与黎明背靠背的人是--张曼玉。我在此处没有来得及为编导的高明喝彩,而是像一个小女孩一样,委屈得泪水汹涌。世事无常,造化就是这样捉弄人的?!难道没有神同情我们的艰难、挣扎、不易?!神开一个玩笑,人很可能就会错过一辈子。
本来,我已经不容易哭泣了,但《甜蜜蜜》让我明白,我还有很好的哭泣能力。
《情约今生》(美)
《情约今生》的英文片名为《MEETJOEBLACK》,直译就是"遭遇乔·布兰克"。
死神在带走一个公司董事长的时候突然决定借此机会在人间游玩一回,交换的代价是这位董事长可以暂时延长他的生命来完成他未完成的心事。死神在人间逗留期间爱上了董事长的女儿,而董事长也在这最后的几天里看到了人性的面目,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情约今生》中最感人的戏是在最后,死神带着老父亲走过月光下的一道拱桥,离开今生,女儿在一片绚丽的焰火天幕下跟随;要走的神和要走的人都是至爱。他们的身影在拱桥的那一边渐渐沉下去,月色如水,人间的焰火盖不住这生死界限的清明,跟随的女儿止步于此,苍老于此,通透于此。这样的离去,哪怕只是在这部好莱坞言情片里,我都将视为经典。经典是因为它将朴素与繁丽相结合,更是因为这是彼特的离去。
《鸟与梦飞行》《帝企鹅日记》这两部片子都是作者跟踪拍摄了数年的作品,看的时候除了惊叹于他们精到的拍摄手法,精致的画面,还会感动于制作者们的恒心。
《情书》(日)
日本电影《情书》真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电影。“你好,藤井树,近来怎么样?还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
苍茫的雪地里,博子对着白雪铠铠的深山竭私底里地喊着已被深埋的爱人的名字。
这就是电影《情书》开始时的情节。由中山美穗和柏原崇主演的《情书》是日本当年的票房冠军,讲述了一个优美伤感的爱情故事:渡边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在一次登山中不幸遇难,渡边博子固守着虚幻的爱情,一次次回忆着美好时光,以致异想天开地给男友中学时曾经呆过的北方学校寄了一封情书,结果无意中认识了和男友同名同姓、和自己面貌酷似的少女藤井树。随着回忆的不断掀开,渡边博子开始怀疑,恋人深爱着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与自己容貌酷似的女藤井树?两个一样美丽的女子,一个深爱却不能得到,一个被爱却不知情,如果不是因为死亡,她们也许将永远不知道这段没有回应的爱是如此的美丽和忧伤……
贯穿整个故事的书信都是两个女孩之间对另一个男孩回忆的点点滴滴,但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回忆,让一直潜伏和深藏的情感被小心翼翼地抽丝和剥离出来。回忆是岁月的书签,回忆是成长的足迹,是所有情感的累积,也是送给天国的爱人最美和最好的情之天书。影片中藤井树(女)对博子说中学时代那所有关于另一个同名男孩藤井树的回忆都是因为同名而造成很多尴尬和不好的回忆,但真的是如此吗?若真如此,那为什么在两个女孩的字里行间我看到的分明只是流连和沉醉呢?回忆的时候,人们都爱选择性地回想,在自己的记忆中只挑选喜爱的情书以文字的方式对过去细细地回味和品尝,不自觉地美化,姑息着心底深处那份不舍,让它一点点地蔓延和荡漾开来,明知故犯地拿起却又放不下,让自欺变得浪漫起来,让逃避也变得积极起来。所以我说,回忆,很多时比现实本身美丽。
也许冥冥之中一切早已注定,在顷刻遗忘和瞬间记忆的电光石火间,我们终于察觉了爱,也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永恒不灭地生存下去。也终于让我相信了一句话,刹那即永恒。影片中有四个场景是一直让我感怀和唏嘘不已的,飘动的布幔、苍茫的雪地,忽明忽灭的车灯和卡片背后的淡淡肖像。在回忆中,日月星辰也闪烁发亮,虚幻,却又熟悉,就象那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于图书馆里,藤井树静静地躲在布幔后,微风轻吹,人仿佛在布幔后消失了,但稍为定定神,他竟然又在那里,似有还无,亦真亦幻。风动幡动,其实不过心动,原来他一直存在于一个永恒的空间里,是你我一颗蠢动的心,不能磨灭,永志难忘。
就好象多年以前那张亲手放回书里的卡片,在经历了怎样世事的变迁,岁月的流转,再次拿回手上。却赫然发现卡片背面用铅笔勾勒的素描是怎样一张与自己依稀相似的容颜,卡片上与自己相同的名字又是怎样一种亲切的呼唤。这才知道这一生曾经拥有过这样不可承受之轻的情感,那好多年前错过了怎样一次被期待地轻轻翻转。
这是影片最后结束时的一个经典画面,藤井树(女)望着手里,当年藤井树(男)曾经夹在书里亲自交还给她的最后一本书的借书卡,也是第87张写有他们共同名字的借书卡,感慨万千,泪盈与睫。虽然迟了很多年,但终于翻到了背面,那远在天国的爱人也会因此而盈泪含笑吧。也许抛弃了所有瑰丽和浮华,爱,用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也就是一张小小借书卡背面淡淡的素写。而那本以爱作签的书的名字叫--《追忆似水年华》。
《情书》中的爱情虽然失落了,却又不是完全绝望,爱的感觉刹那会变成过去,但重要的是回忆永远不会消失,盲打误撞中仍会慢慢累积,流离于心间。或许不说的情话,会是最窝心的痛,不曾探知的爱,是不可承受之轻的憾,但含蓄婉弱的美丽只有自己才能珍重和品尝。不恋可以变得动人,因喜怒哀乐全在掌握之中,无声胜有声的自制浪漫。爱情总在呈现两种可能性,得到和失去。得到的时候教会我们珍惜,失去的时候又逼使我们回忆。追忆似水年华,我们始终有回天乏力的嗟叹,唯有回忆才能教我们振作下去。对两个藤井树和博子如是,对我们也一样--唯有回忆。剔除了酸甜苦辣,沉淀了青春岁月,留下来的必定都是值得珍藏的好时光。
《永不妥协》(美)女性的尊严 挺住就是胜利
剧情:一位离婚且经济窘迫的单亲妈妈,在一间律师事务所当助理时,凭着她永不妥协的勇气,在种种阻挠与挫折下,全心全意地投入与PG&E公司的诉讼,为受害居民争取应得的权益与赔偿,在这一过程中,她也重新认识和肯定了自我价值。
本片依循着两条主线进行:一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女助理,如何在心计与权欲重重的法律界与商界,以执著、勇气与真情,勇闯出一片天地;一个单亲妈妈,如何在工作与家庭无法妥善兼顾的两难中,面对男友、孩子以及自己真正的需要。剧中女主角艾琳热情勇敢、嫉恶如仇、刚毅不屈的个性,使得她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与险阻中,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体现了一个女人的生命尊严。
《天堂的孩子》(伊朗)又译《小鞋子》
精彩瞬间:影片结尾,金鱼泡脚。让很多国内的影评人找到了抨击张艺谋媒俗主义的艺术武器。
故事简单得近乎单调,一个儿娃子丢了妹子的小鞋子,害得妹子没法上学校(大约伊朗的小学和中国的一样,也得是白衬衫蓝裤子花鞋子,女孩子还得戴个头套子。),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妹俩决心化悲痛为力量,轮流换穿哥哥的臭球鞋,在水沟边的小巷里表演“罗拉快跑”。怀着对新鞋子的无限向往,小阿哥决心参加一个长跑比赛。一路上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想起了苦命的爹娘可怜的妹妹还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镜头于是越来越慢,音乐隆隆象坦克军团在推进。一个高明的导演当然不能从一个剧中角色之所愿(这也是为什么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遭人诟病,那个村妞命太好了!),满心想得第三名的小兄弟一不留神跑了个冠军,眼睁睁地看着一双运动鞋(很可能 made in china)随风而逝,于是他哭得稀里哗啦,怪可怜见的。悲伤的小男孩坐在水池边上,将红肿的双脚泡入水中。一群金鱼误以为天上掉下了美国飞机,争着品尝大肉的滋味。在这种淡淡忧伤的气氛里,天堂的孩子将等来回家的父亲手里拎着的新鞋子。
先写这些吧,想起来再补充。
② 法国电影无名指到底说的什么
剧情: 在柠檬水工厂工作的女孩因为事故失去了无名指的指尖,刹那间无色的柠檬水溶成血红,指尖也卡进传送带,无从寻找。
女孩离开,寻找新的工作,住在码头的小旅馆,可是已经客满,只能和一个男水手住在一间。她晚上住,他白天住,从未在房间碰面。只是,他有时会对着她忘记收起的衣裙发呆,她会轻轻抚摸他放在桌上的书。以及偶尔在码头,旅馆门口的擦肩而过。终于,他要出海,希望能见她一面,约在酒吧。她赶到时,只看到被女人纠缠亲吻的他,于是愤而离去,两人再也没有见面。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却不是主要的那一个。
女孩在一家标本制作工作室找到了工作。每天面对永远穿着白大褂的标本制作师,形形色色的客人。他们只有一个目的,把记忆中重要的东西做成标本,把过去封存。那个男人,那个标本制作师,送给她一双红色的鞋子,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们在那间废弃的浴室,坐在干涸的水池,他给他穿上迷人的红鞋,让她在情欲中舞蹈至死。鞋子那么合脚,一寸一寸的蔓延,慢慢的侵蚀了她的脚,哪怕和他在水池中央做爱,也依然穿着。
终于明白一切,却不愿回头不愿摆脱。心甘情愿付出一切,只为封存住这一切。她要他把自己的无名指做成标本。自己,也成为标本了吧。
最在意的,是片中自始至终的红色,铁锈一样的暗红。女孩的衣服,红鞋,桌上的台灯,到处都是铁锈一样深沉的暗红。压抑的情欲的暗红,四处流转。只有那间废旧的浴室,是冰冷的蓝绿色。
最终,她推开那扇门,完全的黑暗。再推开里面的一扇,居然是完全的明亮,亮到一切都看不见。她缓缓放下红鞋,融入那一片光亮中去
我刚看了
其实我觉得整个故事不能分析表面上的剧情
我觉得整个都是象征隐喻的手法
女主人公是很寂寞的,从她和水手之间也可以看得出来。
高跟鞋象征这纠结的情欲
她不知道是不是存在爱情,但从影片的一开始似乎就纠结着情欲。
她真的是一个害怕寂寞的人
擦鞋人劝告她鞋子不能多穿,要不会控制你
而最后,她去擦鞋
擦鞋人要她放弃鞋子,或许女人这个时候纠结在情欲和爱情中央,
于是,她选择了继续纠结。
这似乎是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脸上有疤痕的女孩代表这男人另外的感情
疤或许是感情的伤痕吧。
把疤痕做成标本,那可是长在脸上的
我看整个人都要做成标本才对
也是一个感情的殉葬品
在女孩捡完麻将的时候,
她在医生的怀里,有一个形象特别像是雕像
我觉得这个地方隐射了结局
女人,都是感情的殉葬品
,
③ 有个关于跑车的电影
法国电影《疯狂的出租车》,挺不错,很值得一看。法国版一共四部,美国版一部。
英文名:Taxi
中文名:的士速逮/终极杀阵
导 演: 杰拉尔·皮雷 Gérard Pirès
主 演: Stéphane Algoud Catherine Alias Sabine Bail Malek Bechar Denis Braccini Pierre Brichese Eric Bérenger Jean-Baptiste Chaudoul
上 映: 1998年04月08日 ( 法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法国 ( 拍摄地 )
颜 色: 彩色
时 长:92 分钟
类 型: 喜剧 动作
剧情简介:
丹尼尔曾是披萨外送人员,因本身是车迷而改开计程车。他是快车高手,甚至可以躲过雷达的追踪,警察艾米里安考了8次驾照都没考过。丹尼尔受到胁迫,只好答应帮艾米里安围捕一个银行抢匪,这个抢匪开著飞车连续抢夺城里数家银行。于是丹尼尔和女朋友莉莉,艾米里安的母亲卡蜜儿,及一群送披萨的乌合之众,有的徒步,有的骑机车,有的以汽车为工具,将合力追缉这名抢匪。他们可以顺利逮捕到这名令警察手无策的匪徒吗?艾米里安是否能获得他倾慕已久的女警长蓓妲的芳心?丹尼尔能否拿回他的驾照,以达成他想开一部”真正的汽车”的梦想吗?
=======================================================================
◆原 名:Taxi 2
◆译 名:出租车司机2/终极杀阵2/的士速逮2
◆导 演:Gérard Krawczyk
◆编 剧:卢贝松(Luc Besson)
◆演 员:Samy Naceri .... Daniel Morales
Frédéric Diefenthal .... émilien Coutant-Kerbalec
马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 Lilly Bertineau
Emma Sj?berg .... Petra
Bernard Farcy .... Commissaire Gibert
Jean-Christophe Bouvet .... Gen. Bertineau
Frédérique Tirmont .... Mother
Marc Faure .... French minister
Hirata Haruhiko .... Japanese minister
Tsuyu Shimizu .... Yuli
Ko Suzuki .... Katano
Yoshi Oida .... Yuke Tsumoto
Kentaro Yuji Yamashita .... Yakuza
Hiro Uchiyama .... Master hypnotist
Onochi Seietsu .... Master hypnotist
◆类 型:喜剧/动作
◆片 长:85 分钟
◆上 映:2000年
◆国 家:法国
◆简 介:
本片第一集曾创下惊人票房,并有获凯撒奖七项提名的佳绩.而本集则依然由卢克.贝松担任制片和编剧,讲述日本国防部长到了法国访问,结果被日本恐怖份子绑架,而在第一集中大显神威的辣妹女警,傻气警察和飞车高手赶紧加快油门,又卯足全力和日本恐怖份子”飚车〃,这回路上飙不够,还飞上了天空……全片充满让你瞠目结舌的画面,各式各样的撞车和追逐场面令人目不暇接。而本片在法国也再次创出票房神话。
===========================================================
◆原 名:Taxi 3
◆译 名:出租车司机3(中)/终极杀阵3(台)/的士速逮3(港)
◆导 演:热拉尔·克瓦兹克 Gérard Krawczyk
◆编 剧:卢贝松(Luc Besson)
◆演 员:弗雷德里克·迪方多 Frédéric Diefenthal
马丽昂·歌迪亚 Marion Cotillard
白灵 Ling Bai
伯纳尔·法西 Bernard Farcy
艾玛·西奥伯格 Emma Sjoberg
萨米·那瑟里 Samy Naceri
◆类 型:喜剧/动作
◆片 长:84 分钟
◆上 映:2003年1月29日
◆国 家:法国
◆简 介:
莉莉受不了丹尼尔爱车如命,搬回了父母家;贝特拉整天跟艾米连闹别扭,搞得埃米连不敢回家,整天躲在警察局里。
华裔和欧洲人的联合犯罪集团在圣诞节期间大肆活动,他们假扮圣诞老人,把马赛搅得天翻地覆。
高大但不威猛的警察局长于贝尔部署手下进行“白雪行动”,却不知道他身边的混血女记者“裘”就是盗贼团的首领。“裘”拿到了警察局在圣诞期间的各种部署资料,马赛警察自然屡战屡败,丢尽面子。
影片两位主角、无牌司机和笨蛋警察顾不上抓贼,他们的女友都怀了孕,还都跟他们闹翻了。两人正在车里对诉衷肠,却碰上了一个在凌晨出没的圣诞老人,两人追踪到盗贼团巢穴,埃米连再次掉进垃圾桶,被盗贼们抓住。
虽然丹尼尔在码头仓库里救出了埃米连,但局长却被“裘”耍了,盗贼们从警察合围中逃之夭夭(这一段很搞笑的,满街跑圣诞老人)。“白雪行动”失败,盗贼团逃往法国-瑞士边境。
为了夺回贝特拉送给埃米连的手机,两搭档开车追到法瑞边境的滑雪胜地,终于找到正准备越境的盗贼团。他们急召救兵,将军岳父和警察局长率领空降兵赶到,抓住盗贼团。埃米连夺回了宝贝手机,丹尼尔除了又作了次无名英雄之外,捎带脚还拿了个滑雪比赛冠军。
==========================================================
★无聊老生编辑整理,谢绝引用复制★
==========================================================
◎译 名 终极杀阵4/计程车4/的士速逮4/疯狂的士4/疯狂出租车4/的士速递4
◎片 名 Taxi 4
◎年 代 2007
◎国 家 法国
◎类 别 动作/喜剧
◎片 长 01:30:55
◎导 演 热拉尔·克瓦兹克 Gérard Krawczyk
◎主 演 伯纳尔·法西 Bernard Farcy
弗雷德里克·迪方多 Frédéric Diefenthal ..... Emilien Coutant-Kerbalec
Djibril Cissé
让-克里斯托弗·贝冯 Jean-Christophe Bouvet ..... Gen. Edmond Bertineau
爱德华·蒙多特 Edouard Montoute
萨米·纳塞利 Samy Naceri ..... Daniel Morales
艾玛·西奥伯格 Emma Sj?berg ..... Petra
Fran?ois Damiens
◎简 介
首部《计程车》影片自1998年推出以来卖座极佳。《计程车第四集》仍然使用《计程车》系列片里所有的喜剧材料:譬如足球、飙车、马赛式笨警察摆乌龙等。第四集特别发挥大众化的喜剧幽默。
飞车高手丹尼尔已经不开出租车了,在女友的帮助下,他开办了一个赛车改装厂。在丹尼尔的帮助下破了数桩大案的警察艾米连则刚刚成了父亲,正被婴儿弄得手忙脚乱。
在一个神秘女人的带领下,一伙退伍特种兵把马赛市搞得天翻地覆,而警方束手无策。丹尼尔和艾米连不得不再次联手,他们不仅要对付这群空前强悍的匪徒,还要避开来自糊涂的警察局长吉尔伯特的干扰。丹尼尔的日子尤其难过,他的将军岳父埃德蒙还将要继续考验他。
=========================================================
中文名称:的士女王
英文名称:Taxi
别名:计程车女王/美国版《的士速逮》/终极杀阵美国版/出租汽车女王/狂速的士
发行时间:2004年10月06日
地区:美国
电影导演:蒂姆·斯道瑞 Tim Story
电影演员:安-玛格丽特 Ann-Margret
奎恩·拉提法 Queen Latifah
亨利·西蒙斯 Henry Simmons
玛吉丽·阿马蒂 Magali Amadei
Amanda Anka
安·克里斯蒂娜 Ana Christina
Gelbert Coloma
Edward Conna
剧情:
今天绝对不是警察沃什本(吉米·法伦饰)的幸运日,糟糕的驾驶技术不仅让他错失抓捕罪犯的良机,冲入杂货店的狼狈照片还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醒目的大标题是“某些人需要支援”,但其实他在警察局里也得不到支援了,同事们送他《驾驶入门》嘲讽他,上司也因为他糟糕的成绩恼羞成怒。
今天的霉运在中午达到了顶峰,他目睹了一起银行抢劫,以梵妮莎(吉塞勒·邦辰饰)为首领的这些美女劫匪依仗着高超的驾车技术飞速逃离现场,当沃什本试图拦下一辆车的时候,他造成了一场连环追尾的特大交通事故。一连串的倒霉事令他感觉非常沮丧,但当他跨入一辆出租车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已经遇到了自己的大救星。
贝莉(奎因·拉蒂法饰)是曼哈顿最快的出租车司机,她是一个单身母亲,本来以送披萨为生,因为飞车技术高超,她改行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结果证明她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她开着自己那辆改装的出租车,以每小时超过135公里的时速在城市里风驰电掣,很快就成了当地出租车行业,甚至整个城市的名人。
当沃什本成为这辆“极速的士”的顾客之后,一个灵感在他脑子里诞生了,如果他的“超级智慧”再加上贝莉的“超级速度”,捉住那些抢劫银行的美丽劫匪一定易如反掌。在他的胁迫下,贝莉不得不和他组成临时的搭档,于是,当劫匪再次作案的时候,他们遭遇到了纽约最疯狂的士司机和它那个终于快走完霉运的顾客……
参考资料:http://search1.btchina.net/btsearch.php?query=%B5%C4%CA%BF%CB%D9%B5%DD&type=0
④ 何为心理叙事
一、印象主义心理叙事
法国印象主义学派从1917一1928年贯穿于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由于这一学派最先在电影艺术中体现了先锋主义的创作意图,因此也被人们称 为是“第一个先锋派”。作为这一学派中心人物的路易 ;德吕克倾慕于美国电影中的格里菲斯影片的磅礴气势,卓别林影片的细腻情感,以及瑞典电影对大自然的 抒怀,并从中激发了他振兴法国电影的热情。他曾在自己创办的《电影》杂志首页上以标语形式呼吁“法国电影必须是真正的电影,法国电影必须是法国的电影” ①。他时常在论述中运用“印象主义”一词,并于i918年创作了《西班牙的节日》(由谢尔曼,杜拉克拍成影片),成为印象主义学派最初的代表作品。德吕克 从电影理论和创作两方面对电影美学进行探索。他在《上镜头性》(1920年)一文中恳摄影制作者们要在作品的题材和技巧上下功夫,创作要寻找真正适合电影 的题材和电影的表现手段。电影必须摆脱戏剧以及文学的梗桔,使自己真正成为独立的第七艺术”。
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1919年),在异国情调的背景中两个男人被一个女人弄得神魂颠倒、争风吃 醋最后相互残杀致死。杜拉克的另这些作品在叙事上的共同特征都是以简单的故事框架作为依托,以视觉结构的表现手段突出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传达特定的情感 和情绪,即表现出所谓作品的诗意状态。印象主义学派的主要特征及贡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的表现:印象主义学派首先从作品的题材人手选择那些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故事情节,尽可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意识状 态,比如:联想、幻想、梦境等等。这在电影史的发展中是没有先例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卢米埃尔曾沉醉和局限于最初的电影发明之中,确认对于心理叙事 则是小说和戏剧的事情,而电影只是表现“当场抓住的自然”。格里菲斯虽然改变了电影简单的记录运动的形式,发展了较为复杂的电影叙事并偶尔以闪回镜头的方 式表现某种心理活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表现着某种心理逻辑,然而,那只是出自于本能地表现着叙事结构上的因果关系。印象主义学派则不同,他们突出地以视象 空间的形式表现作品的情节空间,以人物的内心活动作为影片主要的叙事核心,通常一部作品就是一次闪回,一个梦境的纪录。对于印象主义学派这一题材,内容表 现特征上的首创性,在当时是不可能不产生争议的。比如在这些影片中存在的共同倾向是表现个人或少数人的情感纠葛,而不是表现重大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因 此有人认为作品未能与时代的脉搏合拍,是一种脱离现实和脱离时代的倾向。同时遭到更强烈反对的则是影片脱离了传统文学和戏剧的叙事观念,以纯电影的手段 “从运动和容积中去寻找情绪和激情”的表现。对此谢尔曼·杜拉克曾在〈“先锋派”的电影》(1932年)一文中这样写到”先锋派’的活动开始了,可是当时 的观众和多数电影企业家却拥护现实主义,他们反对广泛地孤立地卖弄感性的和情绪的因素。按照他们的理论,电影只应当列入由情节和事件构成的戏剧中,而不应 当列入这些由心灵或头脑冲击所引起的现象中。他们反对印象主义——表现主义,但却没有考虑到,现代革新者所进行的一切探索和实验,毕竟扩大了纯粹的动作和 情绪的领域”。更有趣的是雷内·克莱尔曾于1923年对印象主义学派的影片主题提出过尖刻的批评,但到了1950年他却讥笑了自己当时看法的错误,并同时 又以未可厚非的态度宽容了自己。印象主义学派的影片在电影心理叙事上的发展,无疑扩大和丰富了默片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为现代电影艺术对意识状态的表现开 辟了道路。
2、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印象主义电影学派的美学主张受其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强调依据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的客观现实所给予艺术家的视觉 印象和主观感受。印象主义杰出的画家莫奈曾声称自己“只有直接描写自然的功绩”。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也曾指出:艺术作品的美“实际上是最朴实无 华”、“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气氛”。他强调电影作品中的自然环境的衬托,提倡景深镜头的使用,他激呼“让电影的一切都表现得更自然些吧!”从德吕 克的这些观念中我们还同时感受到法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左拉就曾主张“生理学研究的是人体结构,而作家研究的则是人的感情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在 印象主义学派的电影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影片的情绪和气氛,始终与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微笑的布德夫人》中的光线昏暗、气氛 阴郁的家庭环境;《黄金国》中舞女的遭遇暴露在西班牙灼热的阳光下,而耸立的高墙又象征着她那无法逃避的命运,衬托出她的无奈和绝望;《流浪女》在荒原乱 石中流浪的女性和《在码头上》处于男性冷酷目光中的女性,等等,影片中人物、环境和剧情有机地联系起来,自然物象与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的对应,以多含义的视 象形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气氛和潜在的思—想活动。正如德吕克指出的那样“布景、照明、节奏和演员是电影的基本视觉表现的形式因素,电影艺术主要是依靠这些 形式因素而能够显示人的精神状态和真实情绪的。”印象主义学派崇尚自然和追求现实生活真实的感受,使电影真正摆脱了戏剧舞台以演员为中心,游离背景和场面 调度的种种局限。摄影机投向自然,人物置身于立体真实的空间当中,不是以表情动作去交代情节而仅仅是作为视觉表现的形式因素的一部分在起作用。他们的探索 摆脱了戏剧和文学叙事中对于情节、人物表现的传统模式和观念,造了电影艺术独特的视觉语言。
3、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
印象主义学派在摄影技巧上的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主观摄影、移动摄影和特技摄影三个方面。主观摄影:在影片《黄金国》中,莱皮埃为了突出剧中人物的主观感 受,以固定的视点表现了阳光闪烁下的阿尔汉勃拉宫的形象,被人们称作是电影中“画家的视点”的主观摄影,并为印象主义学派的影片广为使用。影片《在码头 上》,同样为了表现女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而运用了反角度镜头,以视点剪辑的方法描绘了她所处的环境以及所造成的恐怖的心理状态及主观感受。移动摄影:在法 国,为了适应电影表现形式的要求,一种“轻便式”摄影机被研制出来,这更有利于印象主义学派对于运动中的人物主观视点的移动表现。冈斯在《拿破仑传》中, 将“轻便式”摄影机绑在一匹奔跑的马上,拍摄了在科西嘉岛上追赶拿破仑逃跑的场面,而后又将摄影机放在潜水箱中从悬崖上抛人海中,以获得拿破仑跳海时的视 点。冈斯还创造了发射出去的“炮弹的视点”和投掷空中的“雪球的视点”。让·爱浦斯坦在《忠诚的心》一片中也使用了“轻便式”摄影机,他在旋转的游戏车上 以移动摄影的方式表现两个年轻人的情感冲突,即男主人公的喜悦和女主人公的恍惚,形式赋予影片更为复杂的心理展示和更为饱满的情绪展现。特技摄影:印象主 义学派开始在影片中使用了软焦摄影和焦距发虚等特技手段,创造出类似印象主义绘画中那种表现画家主观感受的视点模糊的效果,人物或客观事物在光影变化的状 态中被自然、真实地展现出来,正如人们把《黄金国》中的阿尔汉勃拉宫的视觉印象与莫奈的名画《卢昂寺院》相媲美一样。印象主义电影还采用了叠印的效果,如 《车轮》中女孩儿的面孔与火车的水蒸汽叠在一起,《忠诚的心》中姑娘的面孔又与污浊的水叠在一起等等。叠印无疑是一种蒙太奇的表现手段,曾在普多夫金的电 影中大量使用,在印象主义学派的作品中叠印则更加突出了人物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描写。电影中高速摄影和低速摄影在这里也得到了初次应用,在《微笑的布德夫 人》中,表现布德夫人幻想着一个年轻人向她走来时运用的慢镜头:在《小丽丽》中,小丽丽被人追赶的原地跑动所使用的快速摄影等等,都创造出一种电影时空表 现上的奇特的运动效果和情绪体验。印象主义学派的美学追求,对电影工艺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冈斯则是这方面最具有创新精神的,他除了我们在上面谈到的以摄 影机来代替人物或物体的运动感受之外,还在《拿破仑》中,对新光学镜头(比如75毫米望远镜头等)、多画框的画面,以及宽银幕的制式(三画幅银幕)等进行 了有益的试验。
4、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印象主义学派受到格里菲斯电影节奏观念的启发,特别是受到《党同伐异》中交替叙述的四个故事所形成的富有情 绪效果的视觉交响乐的影响,从而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十分注重画面视觉节奏的表现和节奏性剪辑的运用。德吕克在《上镜头性》一文中指出:电影“与其他艺术不 同,它是借偶然性来表现生活的,……可以说它是掠过的生活”,电影正是“由许多分解动作组成我们所熟悉的节奏运动”①。
的确,在印象主义学派的作品中,对于以视点剪接所形成的意识片段的表现,对于富有光影变化的情绪镜头的运用,以及对于改变运动速度的特技手段的处理等等, 都成为独特的电影节奏运动的形式表现。同时,作为电影理论家、评论家的莱翁.幕西纳克在电影节奏理论方面则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探索,他在《论电影节奏》一文 中把节奏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即内部节奏——镜头内部的节奏:外部节奏——镜头组接的节奏。他还指出:“各种节奏的结合不仅对于激起情绪是最基本的要 素,而且作者还可以通过节奏来分解情绪的各种构成因素,并把它们具体化,即根据音乐节拍的单位时间绘成曲线圈,这样,节拍就真正成了记下节奏的空间范围 了。”幕西纳克的理论对于印象主义学派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冈斯在作品中发现“光的音乐”,并在《车轮》中,当一辆车撞毁时,他从13个画格减到用两 个画格的加速度的镜头来表现。杜拉克在作品中强调“用画面的协调、明暗、节奏和面部表情的和谐来产生情感”,以节奏暗示每一时刻所“感觉到的”节奏的体 验。他们对于视觉节奏的追求,最终使他们的影片在排斥文学性和戏剧性的同时而获得了造型性和音乐性,为电影默片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更为诗意的视觉效果。关于 电影节奏的问题,在下面将要分析超现实倾向的各种电影流派的实验中,作为电影的中心课题则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
印象主义学派受到印象主义绘画的启发,在电影美学形式上的探索是积极而富有成效的,他们开拓和扩展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这一学派的实践直到电影的声音的出现,才宣告结束。
⑤ 法国经典电影推荐
法国经典电影推荐:
1、《谷子和鲻鱼》
在码头辛苦操劳大半生的工人赛门被解雇了,气愤又无助。跟家人的关系开始紧张,前妻、情人、儿女都对他感到失望。走投无路时,女儿丽姆挺身而出。可是更多的麻烦在等着他……本片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
2、《弗兰兹》
德国女人正因未婚夫的惨死而悲痛欲绝,这时一名秘法国男子悄然出现,默默为其未婚夫墓碑致哀、献花,两人也就此揭开一段匪夷所思的往事。影片黑白影像极具古典魅力,欧洲新文艺女神葆拉贝尔让人惊艳。
3、《一袋弹子》
影片改编自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瑟夫·若福的自传小说。在被德军占领的法国,莫里斯和乔是一对年轻的犹太兄弟,父亲经营着一家理发店,一家人生活温馨又美满。直到纳粹要求所有犹太人必须在外衣上缝上一个黄色的六角星以示区别,同学对他们的态度也开始转变。为了避难兄弟俩踏上了一条未知路。
4、《扒手》
该片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了一个游荡在巴黎地铁和街头的小偷米歇尔的故事。导演对于一个虚无主义者心理变化的掌握相当精妙准确,同时扒手的神情、动作无不细腻、真实,将“扒”比做“指尖芭蕾”不仅是对这一动作美学的肯定,更是对布列松本人的肯定,其他同类型电影在它面前黯然失色。
5、《普罗旺斯的夏天》
居住在法国南部乡村的老人保罗,在一个暑假突然迎来了三个不速之客——来自巴黎的外孙女和外孙。这部法国温情电影,将普罗旺斯的阳光、葡萄架、微风和薰衣草以及醉人美酒都得到了最大展现。美不胜收的普罗旺斯,关乎亲情的温度使这样的夏日如此怡人。
⑥ 请问一个法语电影的片名
绅士大盗 该片是2005年法国电影展展映影片之一
导演:让.保罗.索洛美
主演:罗曼.迪里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帕斯卡.格里高利、伊娃.格林
法国2004年出品
戏里戏外
该片是法国导演让·保罗·索洛美继《卢浮魅影》三年之后的另一部力作,主要讲的是法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怪盗”亚森·罗平的故事。剧本取材于莫里斯·勒布朗的小说《卡洛公爵夫人》。电影主要描述了大盗罗平传奇经历的早期阶段。亚森·罗平和小说作者莫里斯·勒布朗的故乡都是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是法国许多传奇大盗的发源地,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时代,但养育了他们的同一方水土成为了连接作者和大盗罗平生活的纽带。
让·保罗·索洛美同时又是一个剧作家,他曾在索邦大学主修电影,2000年,他开始尝试新的电影类型创作,执导了由苏菲·玛索主演的《卢浮魅影》并大获好评。
亚森·罗平1874年出生于法国布卢瓦城,他主修电学,同时又学习了法律和医学(从医学中他获得了一些易容术的知识),他精通拉丁语、希腊语,极具语言天赋,但还不止这些,最重要的他还精通格斗术(他爸爸是拳击和体操教练,他自己同时又是一个截击术教练),这些技能使他在任何场合和任何人物周旋都能游刃有余。他同时还是一个艺术鉴赏家,对油画有很强的鉴赏力。这一切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盗窃缘
1882年的诺曼底,传奇大盗亚森·罗平是个8岁大的小孩子,与在公爵家帮佣的母亲住在一起。一天,正当他父亲专注地教他打拳时,突然冲进一帮宪兵队,妄图逮捕亚森的父亲大盗罗平。罗平以一敌众,跳上一匹马立即逃跑。
当天半夜,亚森睡梦中看到父亲悄悄来到跟前,告诉他,自己的确是个贼,但偷的都是有钱人的不义之财;现在父亲走投无路,需要亚森靠勇气和谋略把公爵夫人的昂贵珠宝偷出来。亚森真的趁着夜色把项链送到了父亲手里,他想跟着父亲一起走,但是父亲说现在不行。母亲实在看不下去公爵夫人的脸色,终于决定离开他们家,带着亚森浪迹天涯。基本上这里没有给亚森带来任何记忆,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公爵女儿格丽丝让亚森暗暗牵挂,格丽丝也同样心中不快。
马车行驶到半路上,听闻前面出了命案。冥冥中亚森朝死者奔跑过去,他的脸被砸得血肉模糊,但是从死者手上那颗绿宝石戒指可以看出,他正是让亚森和妈妈日夜牵挂的父亲。
时光荏苒,十五年后,亚森“子承父业”,出落成一个水平极高的绅士大盗。他流连在每一个灯火通明的舞会上,成为被女性青睐的绅士和“帅哥”。在一艘豪华轮船上,亚森辗转于各个美女和夫人之间,彬彬有礼的风度和谦礼的笑容让每个女人神醉痴迷。亚森一一邀请她们跳舞,当然也一一取下了她们头颈上、手指上的项链或者戒指。亚森一个小疏忽,引来全船的水手都来抓他。最后他纵身一跃,跳入无边深海中,不见了踪影。
十字架
亚森到修道院看望病重的母亲,虚弱的母亲和他紧紧相拥。现在,母亲是亚森世上唯一的亲人。正当母亲劝亚森洗手不干的时候,宪兵队的人又来了。亚森躲到床底下,却亲眼目睹了母亲因经不起刺激倒在地面上的侧影,亚森发出了无声的哭泣。
修道院一位做工的女孩和亚森一起站在岸边攀谈,亚森告诉她,母亲因为要背负父亲的罪名而一生没有幸福过。女孩邀请亚森随她一起走,充满好奇的亚森竟随她来到儿时的大宅,原来她正是格丽丝。格丽丝耍了个小心计,让父亲公爵非但没有认出亚森,还留他当了自己的拳击教练。
亚森和格丽丝在房间里拥吻,回味儿时留下的遗憾。
这天晚上,父亲被谋杀的残忍场面又来到了亚森的梦中,他想找格丽丝聊聊,却无意间来到公爵的书房,桌上的十字架和书中关于宝藏的文字引起了他的注意。亚森尾随公爵和他朋友来到一座阴森森的城堡,竟发现前国王等一群被共和国赶下台的遗老遗少正在策划一场阴谋,想要夺取原属于皇室的宝藏。而女伯爵约瑟芬·嘉格丽丝托则看起来和这帮人有着牵扯不清的瓜葛,他们一致决定要处死约瑟芬。
亚森在暗处,看到约瑟芬那惊人的美貌和摄人的眼神,觉得简直要掳获了他的心。于是,亚森冒着生命危险从惊涛骇浪中救起了女伯爵。从伯爵口中得知,获得三个非同寻常的十字架并且破解其中的秘密是夺取宝藏的关键。
亚森从格丽丝口中得知公爵先生正坐火车离开此地,他毫不犹豫跳上火车,追上他们一行人,并用调虎离山计偷到了公爵手中的十字架。正打算离开离开时,遭遇了城堡里的那个博纳多,他硬逼亚森说出约瑟芬的下落。亚森用巧劲摆脱了博纳多,奔跑着来到教堂,夺取了正在做弥撒的神父手中的十字架。亚森已被约瑟芬的魅力迷倒了,他将两个十字架双双奉献在她面前,虔诚的样子似一个执着的小孩。
约瑟芬也终倾情于亚森,两个人一起到赌场一唱一和偷取夫人小姐们的名贵珠宝,并在茫茫夜色下一同沐浴爱情。
催眠师
其实约瑟芬把亚森的内心洞察得一清二楚:她知道亚森自始至终都想了解父亲的死因。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亚森突然接到博纳多的密信,约他单独去海边灯塔最顶端见面。
亚森和博纳多在夜色中相遇,博纳多好心劝诫亚森:“约瑟芬是你的杀父仇人。她是个可怕的女人!”可就在这时,约瑟芬出现了,她叫亚森不要轻信博纳多的话,亚森当然消除了所有的顾虑,继续和约瑟芬一起,寻找第三个十字架。
船和马车把他们俩送到了巴黎,他们要去卢浮宫偷取第三个十字架。没想到,这回博纳多也来了,而且他捷足先登把十字架占为己有。亚森因为一心想得到第三个十字架,就勉强同意跟着博纳多来到卢浮宫看壁画,惊讶地发现在不同时代的好多张精致壁画中,都能寻见与约瑟芬几乎如出一辙的身影。亚森惊呆了,他难以相信活生生的约瑟芬是个会易容术的超级女巫。博纳多更是再次提醒亚森,千万不要相信约瑟芬,一旦她觉得谁没有利用价值,便会把他一脚踢开。
彼时,格丽丝在报纸上看到了亚森被指控犯了卢浮宫杀人命案的消息,一下子晕厥在地。原来,她已经怀了亚森的孩子。
在约瑟芬的保险柜里,亚森终于拿回了最先的两把十字架,还有当年公爵夫人戴的名贵项链。电光石火间,亚森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也许父亲真是约瑟芬所杀。
约瑟芬易容后把博纳多催眠了,他乖乖交出了第三把十字架。当亚森问他是否认识项链,是否知道谁是杀父仇人的时候,博纳多竟然回答:“没有人杀了你父亲!”亚森突然想起小时候父亲教自己拳击时说过的话:“要懂得转移目标,才能真正成功!”
难道当年父亲并没有死,难道他易容成博纳多骗了大家这么多年?亚森再也不敢想下去。
寻宝藏
如今,亚森疯狂地思念着格丽丝,他易容成老头来到她身边,并制造了一系列巧合让格丽丝爱上自己。
与约瑟芬的打斗间,亚森脸部受伤,不得不摘下易容后的面具。格丽丝看到心爱的亚森重现眼前,欣喜若狂。可是,当公爵先生要亚森在格丽丝和十字架间作出选择时,亚森却最终决定不放弃十字架,这让格丽丝伤心欲绝。亚森也十分痛苦,他无力地将头搁在十字架上,突然十字架就变形了,这让他惊诧不已。接着,亚森用尽一切办法拼接起了三个十字架,终于构建出了和地图的标示相吻合的形状,但是要最终确定藏宝点,还是非常困难的事。
亚森来到饭店和公爵先生交涉,不料约瑟芬此时放置了炸药,公爵难逃一命,亚森也受伤在身。约瑟芬无心要害亚森,见他已不再相信自己,就对其实行催眠术。谁知亚森反过来将约瑟芬绳之以法。
亚森在被炸死的公爵的假眼球里获得了一幅图,恍然大悟,原来地图上各点的首字母连在一起,就成了新地名“阿尔戈”,而它恰恰就是宝藏的所在地。博纳多尾随亚森来到大海边的偏僻山洞,在两个人相互射击的当口,石壁上掉落下无数的金银财宝。博纳多私心顿长,想要一人独吞珠宝,谁知道在悬崖边的殊死决斗中,掉下去一命呜呼的是他本人。
亚森见到出生后的宝宝让之后,又开始行走江湖做他的大盗,格丽丝心灰意冷。约瑟芬在一次成功越狱后掳走了亚森的儿子让,格丽丝也被她打死。亚森默默安葬了格丽丝,开始孤身一人不断易容,在世界各地寻找儿子的踪迹。
1913年,巴黎码头上的一个传奇下午,人们正在欢迎国王,亚森却愕然从一个女人的背影中认出她就是约瑟芬,而她当时正把一个箱子交给一位青年。亚森知道,那就是他的儿子让,显然让并不知道自己正面临着巨大的危险。亚森疾步走到让跟前,握住他的手提箱,在父子俩对视的时候,约瑟芬发现了亚森。
此时,亚森飞快提着皮箱离开人群,奋力将它抛出去老远。皮箱在半空中轰然炸开,人群里惊慌一片……■路易十四
⑦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法国电影《香水》的故事情节,它主要是写什么的谢谢!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又名: Das Parfum - Die Geschichte eines Mörders / 香水 / 杀手故事
这是根据著名小说改编的
这将是最完美的香水。 以少女的绝妙体香为基底,含苞待放的芬芳为主干, 他将用这瓶香水,把她们的美永永远远地收藏……
一个从出生身上就完全没有味道的男子葛奴乙,却是个嗅觉天才,他能制造出全世界最独一无二的杰出香水,这些香水的制作方式和一般的并无不同,唯一差别之处,是他所使用原料—处女的体香,只要是葛奴乙挑选中的女子,他便不计一切代价将她杀害,将新鲜的尸体身上的香味用来作成香水的材料,让这个香味永远只专属他一个人……。
电影正片的开场,伴着画外音,镜头摇晃似乎走路的人的视线--1744年,法国。肮脏杂乱的菜市场;一个男人将一筐鱼倒下,和一个同样浑身腥臭,湿头发披脸前的女人说了一番话就离开了(很多台词没有听懂--)。
片刻之后,这个女人突然表情痛苦,镜头转向她圆突的肚子。她倒在地上,使劲,然后伴着哗啦一阵水声,她用杀鱼刀剪断自己这部分脐带,踢开婴孩--这就算生产完毕。有人前来,她吃力站起来,神情虚弱恍然,然而却真的似乎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
那个婴孩躺在鱼堆上,肚子上的脐带,浑身的残血,让人看了可怕。他闭着眼,但是小鼻子抽动。四周的一切气味,鱼腥味,狗味,垃圾味……刺激着他天生无比灵敏的嗅觉。约一分钟之后,他终于睁开眼睛发出哭声。
人们开始寻找声源,通过鱼摊掩布的缝隙看到了这个才出生的婴孩,于是寻找孩子的母亲。然后镜头便是正要逃跑的母亲被逮住,下一幕便是上了绞刑台。
这是第一个因为他而死的人。第一个遗弃他的人。他的母亲。在他出生的那一刻遗弃他。
不知道他吃什么度过生命最初那段时间。他竟然这样活了下来。他叫Jean-Baptiste Grenouille。
在襁褓里被送去孤儿院,刚到的夜里占了一个男孩半张床。这个男孩和其他几个孤儿打算闷死他。
--不晓得为什么这些孩子这样,难道只因为他会分他们的食物?他们自己也是孤儿啊。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食物和爱,所以也变得残忍?怎么让我想起那些自己刚出国时候受了苦现在也不愿意举手之劳帮新人的人。
他的哭声吵醒了孤儿院太太,救了他,也让那些孩子吃了棒子。
可以想象他慢慢长大,都是不受其他孩子欢迎的,于是他很大了才开口说话。而灵敏的鼻子早已让他和任何人不一样。他总是用力吸气,闻着各种新鲜的气味。也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方式学语言背单词--用嗅觉。他甚至可以闻到很远以外池塘里的青蛙卵。
他把树枝,树叶,苹果放在一起闻,背后飞来一个果子,他闻到所以躲开,不知道那个砸果子的孩子会不会被吓到。他甚至闻死老鼠,闻到里面的蛔虫。
再大些,他被卖去码头(?)当劳工。孤儿院太太和工头讲价,成交,回走,被抢钱的人杀死在几步之外的门口。这是第二个遗弃他然后马上死去的人。
Grenouille在码头干活,突然有天工头让他一起到巴黎市区送货。这一行,大开“鼻界”。各种各样新鲜的气味在城市中间向他飘来。他在香水店外隔窗闻了很久。店里生意兴荣,调香师在太太小姐面前晃动香水瓶,飘动滴着香水的手帕,她们则一片痴迷神情。尤其那蓝色瓶子里的香水,更是迷惑众人。
突然一股特殊的气味吸引了他,他寻香而去,跟踪一个红发少女的背影走过了几条街。他从未闻过这种香味。少女和她那篮柳橙(?)。
少女转身,被吓掉,然后还是给了他第一份爱--以为他想吃橙,伸手递给他两个--这个善良的女孩,片刻前曾同样送给街边乞丐老太两个橙。
他说不出一个字,也没有接橙,却是捧住女孩的手,死命闻。女孩吓到,抽手转身逃走。而他那超能的嗅觉,哪怕跑了几里也能够寻找。
他找到她,从背后出现,继续闻女孩的背。女孩回头,吓了要叫,正好有人经过,他堵住她的嘴,拖到边上。人走远,他松开手,她却已经永远断气。
第三个因为他而死的人。第一个他杀的女孩。但是是误杀。
他愣住,我想那一刻他没有太多想法。既没有害怕,也没有伤心,他一时还没有接受现实。他舍不得那个充满神奇香味的身体。最终他解开她的衣服,嗅遍她全身,很用劲地嗅。最后,尸体冷却,香味不再,他开始不安。
回去工头那里,挨了一阵打。而那晚,他一直没有睡,他在思考。回味那少女的气味,思考不再存在的气味如何复制。
香水店全景,镜头从窗口推进。没有一个客人,老板兼调香师在内打瞌睡。当年年轻有为的调香师已经江兰才尽,没有灵感,甚至嗅不出那蓝色瓶子里香水的配方。房子时不时地震般震动一下。
一天夜里,Grenouille送一批皮料去香水店。进店开始直到地下室,他的鼻子第一时间闻过所有气味,辨认和记忆更在瞬间完成。
他和老板说什么我没有听懂,后来便是他说他可以马上配出一种香味,争执之后,老板终于同意他试,只同意配一小瓶。他不认识那些瓶子里东西的名字,但是了解气味。很快,他配好,老板又惊又怒,他说他没有完,又加又配,然后说那才是出色的香水。老板闻也不闻赶他出门,但是同意考虑收他。
第二天,老板把他从工头那里买回。那个工头开心地拿着钱,却在桥上失足落水。第四个因为他而死的人。也是第三个遗弃他的人。
香水店因Grenouille东山再起。他实验着他的想法。老板教他各种基础常识,如何将原料(花草)煮沸再蒸得植物浆液(larme),以及香水的前,中,尾三调。每个调4个小瓶子,但是需要非常与众不同的第13瓶压轴。这样的气味才能留得很久很久。
一天夜里他砸了很多东西,老板赶去看,他实验了丢各种东西进大锅炉(玻璃杯,皮料,甚至小狗!),但是什么气味也没有得到。老板告诉他,这些东西就是不会出来气味的,不存在的就是无法复制。就这么一句话,无法复制物体原有气味,竟让他立即晕倒,差点死去。老板很紧张他的安危,但是不是因为爱,是因为他给他带来很大利益。
他醒了,喃喃着也许可以换一种方式复制气味。问老板,是否也许存在。老板表情复杂地点头说也许存在。
他想离开,于是和老板达成协议。他留下很多香味配方,老板给他写证明(?)。然后分道扬镳。
他才离开,老板拿着那本配方开心入睡,然后房子震动,这次是彻底倒塌。
这次,是他离弃老板,但是老板还是在他离开之后立即死去。
Grenouille需要远离大城市,找简单,纯净的环境去思考复制气味的方法。他需要复制那个不在存在的红发少女的气味。
没有地图,没有任何工具,靠着鼻子的辨别方向,岔路口凭着感觉选择。
他在一个山洞里住了很久,慢慢忘记了自己的计划。一天夜里,他梦到那个红发少女,他就站在她面前,而她却看不到他,问,谁?这里其实是他身上没有任何气味,那个少女闻不到,于是他对她而言不存在。他醒来拼命闻自己,再冲进大雨中洗澡,再闻自己,还是什么也没有。他害怕自己就这样死去,然后没有谁记得他曾经存在过;更可怕的是,也许他根本就不曾存在。
他要继续他的计划,他要寻找和尝试他的方法。
途间被一个气味吸引。又是一个红发美少女。因为这个美少女的体香,Grenouille来到这个小城。小城开始了不幸。
他继续实验他的想法,煮了一个女孩,但是什么都没有得到。之后他花钱找妓女回来,想把发膏似的那个东西涂在她身上,然后用类似保险膜作用的布裹起来,隔上一夜再刮回来,这样会有女人的体味。结果那个妓女看到他的刮刀,怕了,觉得太变态,就把钱砸还他要走,于是他开始了蓄意杀人。
小狗证明了他这次实验的成功。
这以后,接连12个女孩遇害,被发现时候都是被剪了头发的裸体。
小城开始恐慌,骚动。
即便再三警告女孩夜里不要出门,还发了枪给市民。
而那些枪则成了太过紧张的市民互相误杀的工具。
这里真的有点不太合逻辑,这么大的事,居然没有办法去查。
而他行凶以及进行制造香水那些过程,居然这么安全。
不过他的嗅觉太灵敏了,别人在哪里,在干嘛都可以用闻来知道。
那一排准备前,中,尾三调的小瓶子被装满。剩下最后一个。最重要,最特别的第13瓶香。
那个红发少女一共逃过3次。
她聪明的又极爱她的法官父亲要求搬家,知道那个坏人要在这些女孩身上得到什么,而应该要最好的女孩到手才会完结。他预感这个最后就是他最爱的女儿。
他还故意兵分两路,让仆人上女儿的马车,自己带着女儿单独逃跑。
这里就是故事夸张的地方了,好几里呢,鼻子真的可以嗅出位置。而且步行和马奔跑,只差五六个小时而已吗?
父女二人在一个家庭旅馆住下,父亲将女儿锁在窗口对着海的悬崖的房间,自己在隔壁。但是,钥匙,居然放在床头柜!
女孩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更觉得委屈。
夜里,Grenouille从房东的窗口爬进,房东夫妇没醒也就算了,后来跨过一只狗--狗也不会醒的么?这里又是一处不合逻辑。
打不开女孩的房间,他就去去父亲房间,直接拿走钥匙。
女孩在睡,他举起棒子,女孩转过来,他竟然停住,女孩也是用嗅的方式醒来,然后看着他。无声无息。
知道女孩难逃一劫,但是不知道这里为何他没有立即动手,为什么女孩眼神那般。因为Grenouille应该是没有气味的,而女孩却是嗅着那般醒来。
第二天清晨,当父亲打开女孩的房门,女孩像其他女尸一样被剃了头发裸体躺在床上。父亲的哭痛彻心扉。
不远的山坡上,Grenouille在专心蒸煮这最重要的第13瓶香。用最快速度加入已经调制好的香水里,藏进贴身衣袋。然后被捕。
又有一个不合理,他离开那个小城时候斜背着一个包,怎么都不可能放下这个蒸炉。。。
女孩的父亲将Grenouille倒吊,置于水桶中再抽上来。他神情呆滞地苦苦逼问Grenouille,为什么要杀他的女儿。
一个伤心欲绝的父亲,苦求完全没有意义的答案,只因为他已经不知道缺失的生命要如何继续。
回去那个小城,全城人都恨他,都要看着他死。--这个在片头已经上演过。那种叫嚣。那种痛恨。
可是,Grenouille把香水通过手绢点在自己的大动脉上。他用这瓶完美香水迷惑了所有人。
前调:人们感动地拜他,觉得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
中调:人们迫切需要他的香味,得到时几乎要昏厥;
最后,他散那块滴了香水的水帕出去。
尾调:人群全像着了魔一样,开始脱衣,开始乱伦。有异性也有同性,甚至三人,甚至神父。
这个场面拍起来倒真是很困难。
那么大广场,到处是裸体的人,群众演员要这么多肯拍这种镜头的,还要足够敬业--因为都只扫到一点,但是有一处不对就很容易看出。
Grenouille也嗅着这个香味。他自己也从前调走到中调再到尾调。人群踢翻一箱橙的时候,他想起最初那个红发少女。
这时,他的幻想里出现的是少女向他伸出手来,他们拥在一起……相爱相吻,身体接触,气味并和。
然而所有人都被香水迷惑了,他却清醒。他清醒记得她僵硬地躺在地上,她死了,那个体香不再。眼泪滚下他的脸庞。
这瓶香水让人都有爱的错觉,就是让人得到最想要的。哪怕是幻境,也至少存在。
所以那些人疯了晕了迷糊了,但是那个状态应该是幸福的。
唯独他,错觉只是片刻,始终清醒所以痛苦;他意识到他的爱已成风,于是绝望于是消失。
这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原来Grenouille还是有爱的。
他从出生到死,都没有人给过他爱,那么他会杀人,这样平静地杀人,为了这样一个他爱上之后立即消失的红发少女杀人,觉得合情合理。
没有得到过爱的人,是会残忍。
可是,在那个女孩递给他橙的瞬间,也许他感受到片刻的爱,或者只是我的想法--我没有看过小说,一点也不了解,还只是看了一片不太听得懂又没字幕的法语片。
第13瓶香的那个美少女的父亲向他走来,他也还清醒。可是当他走近,也还是跪倒在这个香味里,抱着Grenouille哭,听到“我的儿子”这句……
这里我猜,他曾经失去他最爱的儿子,就是片中他女儿换花的那块墓碑--小说里应该有答案。因为失去儿子,无比珍惜女儿。当都失去,心已跟着死去。
这瓶香水让他得到他最想要的环境,所以他跪倒,抱住Grenouille哭,喃喃mon fils……
Grenouille离开。
这些人慢慢苏醒。看着自己和别人的丑态,全都窘迫地迅速穿衣回家。
Grenouille回到他出生的地方,在难民区那样的地方,将整瓶香水从自己头上倒下。
那些身上破烂肮脏并且饥饿的人们冲来围着他,要吃掉他。
对于这些人,最想得到的就是不再饥饿。他们闻着那个香味时候的神情就好似一块巨大的可口肥肉近在眼前。
然后,他就这样消失。
只剩下衣物和那个倒尽的空瓶。
如同他出生之时。一无所有。
末了,画外音:他至少来到世上做了一些事,出于爱(par am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