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介绍一下电影演员朱丽叶比偌什
茱丽叶·比诺什
生于首都巴黎一个演艺家庭,父亲是舞台剧导演,母亲为戏剧讲师,在双亲熏陶下,她的表演天份逐渐开启。因父母离异造成她生活的转变,16岁便离家半工半读,又到法国公立戏剧学校念了一年,其后参加电视剧和舞台剧演出。
1982年开始涉足银幕,在《美国的自由》(Liberty Belle)等一些影片中担任小配角,到1985年出演《向玛丽致敬》引起注意,同年在《激情密约》中跃登为主角,获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接着以《布拉格的春天》打开国际知名度。曾与前导演男友里欧卡霍合作过《坏痞子》及《新桥恋人》。
1993年她以《蓝色情挑》一片获得威尼斯影后及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1995年以《屋顶上的骑兵》在法国成为卖座巨星,旋又以《别问我是谁》提名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成为一流女星。2000年主演喜剧爱情片《情迷朱古力》以及《雪地里的情人》等,都成绩不俗。
出生地:法国 出生日期: 1964-3-9
得奖记录:
第四十七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1997)
第十九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1994)
第五十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1993)
第六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1997)
第十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 (1997)
第五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 (1992)
第五十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女配角 (1997)
《巴黎我爱你 Paris, je t'aime 》 (2006) ...Suzanne - segment 'Place des Victoires'
《非法入侵 Breaking and Entering 》 (2006) ...Amira
《拼字大赛/蜂王季 Bee Season 》 (2005) ...Miriam Naumann
《躲避 Caché 》 (2005) ...Anne
《颅骨国家/心灵梦土 Country of My Skull 》 (2004) ...Anna Malan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The 73rd Annual Academy Awards 》 (2001) ...Herself - Nominee: Best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 Co-Presenter: Best Foreign Languag
《巧克力 Chocolat 》 (2000) ...Vianne Rocher
《巴黎怨曲 Code inconnu: Récit incomplet de divers voyages 》 (2000) ...Anne Laurent
《雪地里的情人 Veuve de Saint-Pierre, La 》 (2000) ...Pauline (Madame La)
《世纪之爱 Enfants siècle, Les 》 (1999) ...poster designer
《世纪之爱 Enfants siècle, Les 》 (1999) ...George Sand/Baroness Aurore Dudevant
《绿宝机密 Lulu on the Bridge 》 (1998) ...thanks
《甜蜜爱丽丝 Alice et Martin 》 (1998) ...Alice
《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 69th Annual Academy Awards, The 》 (1997) ...Herself - Best Supporting Actress Winner/Presenter: Best Costume Design
《英国病人 English Patient, The 》 (1996) ...Hana
《巴黎情人,纽约沙发 Un divan à New York 》 (1996) ...Beatrice Saulnier
《屋顶上的骑兵 Hussard sur le toit, Le 》 (1995) ...Pauline de Théus
《红色情深 Trois couleurs: Rouge 》 (1994) ...Julie Vignon (de Courcy)
《白色情迷 Trzy kolory: Bialy 》 (1994) ...Julie Vignon (de Courcy)
《蓝色情挑 Trois couleurs: Bleu 》 (1993) ...Julie Vignon (de Courcy)
《毁灭 Fatale 》 (1992) ...Anna Barton
《新咆哮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 (1992) ...Cathy Linton/Catherine Earnshaw
《新桥恋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paintings
《新桥恋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poster designer
《新桥恋人 Amants Pont-Neuf, Les 》 (1991) ...Michèle Stalens
《布拉格之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沉重浮生/布拉格之春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The 》 (1988) ...Tereza
《家庭惨剧 Mon beau-frère a tué ma soeur 》 (1986) ...Esther Bouloire
《坏痞子 Mauvais sang 》 (1986) ...Anna
《女人女人 Nanas, Les 》 (1985) ...Antoinette
《凡人再见 Adieu blaireau 》 (1985) ...Brigitte B.
《激情密约 Rendez-vous 》 (1985) ...Nina/Anne Larrieux
《向玛丽致敬 'Je vous salue, Marie' 》 (1985) ...Juliette
《美国的自由 Liberty belle 》 (1983) ...La fille rallye
B. 秋冬•影|爱你就像爱生命————《圣彼埃尔的寡妇》之爱的解读
爱是一场魔术。
电影《雪地里的情人》也翻译为《圣彼埃尔的寡妇》。
在法属的一个偏僻小岛上,终年积雪,这里只有桅杆和咸鳕鱼。岛上发生了一起命案,醉酒的渔夫——尼尔犯下杀人罪,被判死刑。然而这里山高皇帝远,没有行刑工具,于是岛上的官员们求助于法国本部,让他们千里迢迢运来断头台。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博爱善良的上尉夫人——拉夫人,相信尼尔是个本质不坏的人。她让尼尔帮她修整花园,帮她一同行善,还得到了岛上居民的认同。日子渐渐过去,断头台终于送到。上尉、上尉夫人和渔夫,也迎来了各人命运的转折。尼尔勇敢的走向断头台,上尉放弃了逃亡的机会走向军事法庭,拉夫人痛失所爱但不为所动,每个人都坦荡的承担了自己所要承担的责任,那怕是死亡。
世间有很多难得之事:爱难得、恨也难得,美难得,善难得,更难得的就是在他人身上看到一种对于生命的爱,因而爱上这个人。就像王小波说的:爱你就像爱生命。
上尉爱着拉夫人,但是这是怎样一种爱?这种爱源自于他在拉夫人身上看到她对于生命的热情与爱,他爱上了拉夫人对于生命的肯定与执着,他爱拥有这样品质的女人,通过爱上的这样的女人去爱生命本身。
拉夫人爱着岛上的贫民,上尉爱着拉夫人,尼尔爱着向死而生的新生活。如此这般,爱的接力,推演着一幕幕精彩的魔术。
冰岛的温室VS人性实验室
影片一开始,就是漫天大雾,预示着这是一个即封闭又自成一派的世外桃源。也许正是看中了小岛的这一点,上尉夫妇毅然舍弃巴黎的繁华,来这个被冰封的孤岛上过着神仙眷侣的生活。
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岛,也存在着强烈的阶层观念,以总督和法官们为代表的贵族阶级,当然也是从法国泊来的纯种贵族。他们虽人在陋岛,但对法国的奢靡生活念念不忘。常常在岛上举办派对,就连派对上用的木头都是从法国运来的“纯正品种”,当总督的仆人将一截截大小均匀、漂亮得体的木头投进壁炉时都能引发一阵赞叹。
而这些聚会,上尉和拉夫人是很少参与的。偶尔一次的参与也是为了拯救尼尔,打听关于刑刑的信息,就这一次还因为贵族们对于拉夫人突然出现在男人们的吸烟室而遭到总督们的抗议,上尉言辞激烈要求他们向其夫人道歉,并傲然离席,以示愤怒。这些种种都让上尉和拉夫人被总督们视为异类,行善变成了向另一个阶层的挑战,
岛上的人从总督的口中得知,拉夫人原是名门望族,但为了和上尉在一起,放弃了所有和上尉来到了小岛。
但这仍然躲不开那些异样的目光和非议。尤其是后来拉夫人为了拯救尼尔所做的一切,在这些贵族眼里简直是难以理喻。他们不仅暗地里评判,甚至公开威胁上尉,要求上尉认清形势,上尉却坚定的站在拉夫人这边。甚至不惜和总督决裂。最终,他也被总督送上了军事法庭而枪决。
即使这样,拉夫人和上尉依然“坚守着”尼尔。她们公然的反抗,就如同拉夫人在这个被雪冰封的岛上依然要建造一个温室一样,虽然小,但就是这小小的温室里培育了各种各样的花草,也制造着各种各样暖心、富有勇气的事件。
不难看出,拉夫人就是要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在这岛上,创造一些更加温暖和美好的事物,哪怕从一颗颗花草开始,哪怕是从一个死刑犯开始。她用自己的爱,精心培育着更多的美好与爱,从这个角度来说,她的小温室更像一个人性的实验室。在那小小一隅,她用爱心在冰天雪地里培育着爱的果实。
而身后的上尉就是她坚不可摧的基石。在这小温室里,上尉看到了令他神往的东西,尼尔见证了自己的重生......
我们不难注意到,拉夫人的着装相对于总督夫人们来说一直就是寡妇的装扮。她不事装扮,只把心思放在温室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身上。这样的拉夫人,对于上尉来说更加有吸引力。她的身影总是指向更加深厚和宏大的爱,电影里很多关于上尉和拉夫人同框的镜头,永远都是拉夫人处于前景,而且她永远都是望向广阔的大海和窗外,呈现一种无限引领的姿态……
她对待花草、对待生命的态度,让上尉看到爱的魔力,这魔力能让醉汉重生,能让荒岛变花园,能融化坚冰。当然,拥有这样的爱的女人也能拥有了上尉坚定无比的爱情。
最后,即使是总督的夫人们,也不赞成将尼尔处死。法官太太说:“这个岛又要变得死气沉沉了”,她们也忍不住要站在拉夫人这边。她们一边惊异于上尉和拉夫人的所作所为,又深深折服于上尉对于拉夫人的爱,她们总是羡慕上尉的目光永远跟随着拉夫人,她们羡慕着这样炽烈的爱情,却从不懂他因何爱的炽烈。
断头台VS重生门
做为一名精神分析实践者,很难不注意到,这部影片的题目里面的寡妇(veuve)这个词,在19世纪还有断头台的意思。一重重隐喻在这个词的背后叠生出来,一个断头台在小岛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相关的人物命运一次次接受着灵魂最深层次的拷问。
断头台,无疑是律法的象征,影片也一直强调律法的不可动摇,律法所代表的的理性以及所谓的“文明进程”,即使是上尉也遵循着诬陷他的律法,走上刑场。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律法之外,拉夫人给出的爱更有救赎作用。这种救赎让我想起卢毅老师的一篇论文《 拉康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与超越 —— 一种基督教进路的解读 》中说到的“精神分析伦理学对此困境的超越就在于借助“对邻人的爱”这种升华而实现的对冷酷律法的扬弃。”拉康给出的既不是康德的纯粹理性也不是萨德纵欲,而是回归基督教中保罗所颂扬的爱邻如己的超越之爱,这种爱,正是影片中拉夫人所做的那样。它超越了律法的冷酷和又脱离了亲属关系的爱有因果,而将爱放置在一个超脱世俗,更加纯粹却更加深厚的境界。
回到电影本身,岛上到底有没有断头台?
在这里,岛上居民有自己的审判标准。得知尼尔和朋友肢解了神父后,他们藏在黑暗里,忍不住对着刑车扔石头。虽然法庭已经审判了他们罪行,也给与了应得的惩罚,但是岛上居民内心里有自己的法庭,他们还要在自己的法庭上再来审判一次,而这些扔出来的石头就是审判和惩罚。
同样,当尼尔被法国送来的断头台执行死刑以及上尉夫妇离开小岛后,那个刽子手也被岛上的居民暗中消灭。如果说律法之外有爱来弥补和升华人的灵魂,那么律法之外也有爱来惩治不公和罪孽。对于人来说,律法永远都是最低等手段,而爱永远是向着救赎和超越的人性光辉。
也正是这个断头台的延迟,(律法的延迟给了人性发光的机会)让尼尔从一个懵懵懂懂的醉汉(只为了赌一赌神父是胖还是高就杀了神父)成长为岛上备受欢迎的英雄,虽然这个重生是从死亡开始,最终还是要走向死亡,但即使是这样短暂的生命历程对于尼尔来说,也熠熠生辉。
囚室VS庇护所
对于尼尔来说,处于拉夫人保护之下的小小囚室,更像是一个庇护所,在这里他被尊重,被温暖,在这里他可以制作玩具,读书、他可以工作、用餐,甚至可以去恋爱去结婚。
对比影片开头的一段,大雾中,尼尔和同伴在一艘摇摇晃晃的小船上,风浪随时可以吞没他们。现如今,即使处于囚室,也能安心工作、读书、恋爱、结婚。前者飘摇不定,生死难料,后者稳定可期。
当一个人凭借着一颗对生命的尊敬和爱护,能将一个囚室改造成一个温暖的僻护所,那么,她的身上定有着爱的魔力!拉夫人身上的光芒不仅仅照亮了岛上的贫民,也照亮了那个爱着她的男人。
爱的魔术就是这么神奇。它不仅仅改变了一个醉汉,也改变着上尉和拉夫人,上尉对于拉夫人的爱在众人的质疑中越来越坚定,上尉就像见证奇迹一样见证着拉夫人在尼尔身上所作的一切。他因爱着夫人,而暗示拉夫人帮助尼尔逃跑,但令上尉意外的是,尼尔虽然逃亡成功但又坚定的回来受死,他不愿意连累上尉和拉夫人,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罪责。
也许,最后,上尉毅然放弃逃跑的机会承担军事法庭的审批和枪决,也是受了尼尔的影响,也未可知。爱的魔法,互相感染,互相成就,你成就了我,我也成就了你,最好的爱情不就是这样吗?
人世间最慈悲的事情不也是彼此成全吗!虽然,成全就意味着牺牲,但这也真是爱情的迷人之处,爱因牺牲而弥足珍贵,爱的魔力吸引着更多的人为之牺牲。
就像片头,她永远凝视着为爱改变的一切,为爱牺牲的一切。
爱你就像爱生命。
C. 窃欲无罪的关于演员
丹尼尔·奥图法国超人气 也红到意大利
由于是意法跨国合作,意大利导演选择了两位优秀的法国演员,其中包括了法国著名男星丹尼尔奥图(Daniel Auteuil)。曾经演出《玛哥皇后》、《雪地里的情人》、《36总局》以及甫获欧洲电影奖最佳男主角的丹尼尔,是法国影坛举足轻重的男演员,以警匪动作片、内敛剧情片见长,在文艺片中同样也以优异的演技成功掳获各大影展评审的青睐,曾经获得法国凯萨奖提名12次,并曾两度登上凯萨奖影帝。让人料想不到他过去居然是以滑稽喜剧片踏入电影圈,可说是跨足法国影坛,全方位发展的专业级演员,难怪号称是当今法国影坛片酬排行在前五名的男星之一。
安娜·莫格拉莉丝法国新一代性感缪思
气质出众的安娜·莫格拉莉丝(Anna Mouglalis)拥有标准模特儿身材,常让人误认为她是从模特界转战至戏剧圈,其实她曾经就读过戏剧艺术学院,在学期间被香奈儿总监拉格斐(Karl Lagerfeld)意外地发现,令这位时尚至尊眼睛一亮,立即邀请她担任香奈儿品牌全球形象大使,巴黎的街头与地铁,处处都是她代言的广告广告牌,俨然成为法国新一代的性感缪思。
外表亮眼的她常令人联想到法国性感女星碧姬芭度,甚至有些角度则酷似另一位美国女星丽芙泰勒,不甘于沦为花瓶角色,却常出其不意的出现在欧洲许多独立制片电影中,例如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比利时女导演香坦艾克曼2000年的作品《爱的俘虏》(The Captive)、2002年《忘记我是谁》(NOVO)担纲女主角,安娜还与男主角有大胆床戏。她表示当模特儿穿上展示衣服时,是必须在舞台上大胆演出独角戏,若是电影剧情要求全裸,她则视「裸体」为她的服装道具,裸露演出对她来讲根本不成问题;在电影《窃欲无罪》里与剧中两位男演员演出激情床戏,配合导演要求三点全露,敬业态度令人佩服。
D. 遁入虚无的幕后制作
导演加斯帕·诺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不可撤消》,该片在2002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引起轩然大波。此外,在1996年,他担任摄影的《雪地里的情人》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单元。2006年,他执导的《SIDA》作为展映影片也参加了戛纳电影节。
关于影片的由来
对于这个问题,以影片《不可撤销》震惊世界影坛的加斯帕·诺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我生长在一个无神论的家庭中,从小就接受的是唯物的教育。可是当青春期渐渐结束的时候,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关于死亡、存在和另一个世界的念头。虽然我没有什么信仰,但是还是对这样的宗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找来了一些关于转世和来生的书,对我影响最大的是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的《死后的生活》(Life After Death)。看完了这个书,我就开始不停地想自己死掉之后的生活。大概在我23岁的时候,我看了罗伯特·蒙哥马利的《湖上艳尸》,这是一部完全以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拍摄出来的电影。后来我又看了《世纪末暴潮》,这部电影促使我下定决心要拍摄一部关于死后的世界的电影,其实早在Carne和《独自站立》之前我就在考虑这部影片了。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自己为这个电影写了多少遍剧本,也不知道我为它做了多少修改。最初版本里,电影是线性的,按照时间展开的,可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版本完全不是这样”。
《西藏度亡经》(《中阴闻教得度》)
《中阴闻教得度》是一本藏传佛教的经书,这本书给了加斯帕·诺很大的启迪。在藏语中,“中阴”是指死亡和再生之间的状态;而“中阴教”则是诸多教派中对死亡和生命认识最为深刻的一种教派。
加斯帕·诺说:“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想到是不是可以把我的主角的经历设置成死亡之后,转世之前的状态。那本书的确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经书,富有色彩、极具诗意。其实,在那个和现实社会并行的世界里,未必就没有现实和真实。我想在电影里展示出那个世界的些许风貌。于是我就设置了一个‘中阴’的状态。有时候,这种状态就好像是吃了LSD一样,令人目眩神迷”。
关于主角
影片的两个主角是社会的底层人物: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毒贩,一个穷困潦倒的钢管舞女,那么加斯帕·诺为什么要这么设置人物呢?在原版的剧本里,人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加斯帕·诺说:“其实我在最原始的剧本里并没有把他们写成毒贩和舞娘,而是最最普通的人,既不是那种莽夫,也不是畏缩不前的人。后来我听取了别人的意见,因为我要把性爱加到我的角色的身上,所以我就用了毒贩和舞娘。在他们的生活中,让他们疯狂的并不是毒品,而是性。之所以要把男女主角安排成兄妹,是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是同一个妈妈生的,他们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尤其是在年龄相仿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的这种联系能让我更方便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那些对于生和死以及另一个世界的观点。而且我把影片的主角的名字写成奥斯卡,因为在法语里,这个名字和我的名字加斯帕的发音很像。用这个名字,我能对他产生很强的认同感”。
东京:东京的城市、东京的镜头
影片几乎全程在东京拍摄,这会成为加斯帕·诺在东京大规模地拍摄影片的开端么?还有那些包含着复杂的摄影机的运动的镜头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加斯帕·诺一一给与了解答。
他说:“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在安第斯山脉拍摄,后来我辗转来到了法国。我觉得这个电影放在纽约拍更合适,可是我一来到东京就被这里的气氛迷住了,我马上就放弃在纽约拍片的念头,带着剧组来到了东京。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城市,最时尚的少年、模仿动漫的青年人,甚至是穿着和服的人都能走在一起,这让我很惊奇。东京有太多的惊喜了,我很想再在这里拍摄一部电影,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很专业也很敬业。他们每天都能连续工作18小时。这很让我吃惊。至于那些镜头,我想那是影片的重中之重。我在准备电影的时候就一直在考虑影片应该怎么拍而不是谁来演。在电影里又很多那些看上去不可能拍出来的镜头,比如摄影机以一个长镜头的方式穿过一堵墙,或者是来来回回地穿梭在人群里。为了这些拍摄难度极大的镜头,我们在片场吃足了苦头。拍摄的档期,我几乎整晚整晚地做噩梦,梦的内容就是摄影机位置的摆放和角度。幸运的是我最后拍出来了这些镜头,剧组的努力没有白费”。
E. 朱丽也 比诺什(法国女演员) 拍过的所有影片(按照年份)
朱丽叶·比诺什 丹尼尔·戴·刘易斯主演:《布拉格之恋》(根据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之著名小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改编)
朱丽叶·比诺什 奥利维耶主演:《屋顶上的骑兵》(爱情、战争与瘟疫)
朱丽叶·比诺什 朱莉·德培 德尼·拉旺主演:《坏血》 (黑色风格电影)
朱丽叶·比诺什 德尼·拉旺主演:《新桥恋人》(法国影史上投资最高之文艺片,讲述流浪汉的爱情,关于生活的希望与绝望,对身体的爱惜与自残,以及自私的爱)
朱莉·德培 伊桑·霍克主演:《爱在日出前》、《爱在日落前》(两部电影有时也统称为《爱在日出日落时》。就如同一本配有图画的小说,男女主人公不停的对话,如果你爱思考并且喜爱阅读,那么可以看看这两部电影,如果你只爱思考不愿阅读,那么可以看看本帖中其他电影,如果你都不爱,就都不要看了。)
蓝白红三色之《蓝》 朱丽叶·比诺什主演
蓝白红三色之《白》 朱莉·德培主演
蓝白红三色之《红》 伊莲·雅各布
F. 推荐几部法国艺术电影
法国艺术电影展!
法国,一直被称为艺术之乡。法兰西民族,被公认为最具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法国的电影也不例外,一直就是世界艺术电影的旗帜。世界上能够和美国的好莱坞电影相抗衡的,只有法国电影。所以,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不了解法国电影是不行的。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法国电影,本斑竹特地集中介绍几部近年来的法国艺术电影作品。下面是具体目录:
《天使爱美丽》!
《生命如歌》!
《一路顺风》!
《雪地里的情人》!
《郁金香芳芳》!
《红白蓝》——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艺术电影!
《情欲写真》——苏菲·玛索作品!
http://www.fyqt.net/thread-59272-1-1.html
2004法国电影艺术学院凯撒奖提名电影
http://www.3lavie.com/diy/focus_show.asp?ArticleID=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