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特点和代表作(500字左右)
新浪潮的特点:拍摄手法上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颇为相似,采取实景和自然光拍摄,运用长镜头,职业非职业演员混用,打破类型片的叙事结构等等。区别在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往往采用社会问题的题材,而新浪潮更加偏重个人的情感和特点,导演中心制,认为拍电影就是写作,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颇深,不受善恶二元论的道德观的束缚。
代表作:太多了,特吕佛的《四百击》,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等最为经典。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属于左岸派,风格与新浪潮很不相同。
㈡ 法国新浪潮电影在内容及艺术上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
主题: 非政治性的电影。人物似乎是随风来到人间,随风在世上漂泊,又随风离开人世。《精疲力尽》是最说明这一点的。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的电影。它的功绩之一在于战胜了某种禁锢,力图真诚地描写男女和爱情,暴露虚伪。他们感兴趣的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受制于善恶的观念。 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想象、潜意识活动,试图把人的这种精神过程、心智过程搬上银幕。 特征: 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描写人的责任心和自罪心,记忆总与历史事件相联系。代表作家,作品有:特吕弗《四百下》(1958)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相对于特吕弗,戈达尔的革命性,侯麦则比较温存。代表作:《春季的故事》简称四季故事。去迅雷看看查查那里有更多他们的作品。
㈢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表现手法
“新浪潮”的特吕弗等人都没上过专门的电影学校或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们对电影的认识和学习,是通过在法国电影资料馆里看片得来的。他们在还不懂得应该怎样拍片的时候,已经从那些坏电影中懂得了不应该怎么拍片。特别是他们所反抗的那种“优质电影”,那种靠巨额投资,靠有把握的明星,靠以导演资历为主的制片,靠大量采用布景等人工手段,靠故事情节吸引人以及影片制作周期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与好莱坞在制作上毫无两样。“新浪潮”提出:“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要成为影片的制作者”。戈达尔大声疾呼:“拍电影,就是写作”。特吕弗宣称:“应当以另一种精神来拍另一种事物,应当抛开昂贵的摄影棚……应当到街头甚至真正的住宅中去拍摄……”。当他们自己拿到了摄影机之后,他们采取了与“优质电影”完全不同的制作方法:靠很少的经费、选择非职业演员、以导演个人风格为主的制片方式,大量采用实景拍摄,靠非情节化、非故事化,打破了以冲突律为基础的戏剧观念,影片制作周期短等。所以人们说:“新浪潮首先是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革命”。它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新浪潮”不仅促进了法国电影表现手法的多样化,也引发了现代主义电影思潮在欧美各国的第二次兴起。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大部分影史家都以1964年作为法国新浪潮的终结,主要观点是,新浪潮电影的形式和风格,已广泛地渗入到各种电影制作之中。
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㈣ 举例说明法国新浪潮电影在摄影上及美学追求上体现出的特点.
各个国家的电影都有类型片,狭义地理解,类型片是好莱坞生产机制下的一种特定产物。
㈤ 法国新浪潮名词解释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定义
㈥ 新浪潮电影流派
法国电影“新浪潮”与“左岸派”
来源:http://ent.cn.tom.com 作者: 2004-03-22 16:48:54
1958年,当克罗德·夏布洛尔的影片《漂亮的塞尔其》和让·鲁什的影片《我这个黑人》等,一批较新颖的影片纷纷出现在法国银幕上的时候,法国《快报》周刊的专栏支记者法朗索瓦兹·吉鲁,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来谈论当时的法国电影。这些由不知名的年轻人制作的影片,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方法,带给法国电影一种清新的气息。这时几乎所有第一次参加拍片的人都被戴上了“新浪潮”的帽子。就连阿仑·雷及拍摄的《广岛之恋》也被算作了“新浪潮”的影片。1959年,特吕弗拍摄的《胡作非为》获得了虽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从此确立了新人的地位。从1958年一1962年的5年间,大约有200多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真像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汹涌潮流冲击面来,铺天盖地势不可挡。它创造了法国电影史、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同时,不仅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电影的面貌 .1962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这一名词“新浪潮”作为一次电影运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运动)被载人史册。
然而,由这么多积极热心的人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来,肯定会形成一种混杂的创新,即相异的追求,不同风格的创新。既然汇合成一股“浪潮”,就必须有其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就是,他们一致地反对当时流行的所谓“优质电影”。这种“优质电影”实际上是一种被大众兴趣所左右的,按照陈规俗套制作的商业影片。面对这一时期的电影新人们则是要以一种艺术趣味来替代商业趣味。他们声势浩大的奋起推翻和打碎旧存的制片秩序。这一次运动对商业电影的确形成了极强烈的冲击。所谓“新浪潮”,可贵之处关键在于“浪潮”二个宇。综观世界电影史,从未见过有像这样一次,有这么多的人共同参与到一场电影革新运动中来。然而,有着共同的敌人并不能说明有着共同的美学观念和美学追求。因此,这里大致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和研究。一是,作者电影,即“新浪潮”;二是,作家电影,即“左岸派”。
“新浪潮”与“左岸派”的大致比较
1.从他们各自的成分看:“新浪潮”的制作者大都是巴赞创办的《电影手册》杂志的评论员,他们是些影迷,由到电影俱乐部中看影片、在杂志上写评论文章中逐步走上影坛的,如“新浪潮”的主要的干将们:特吕弗、戈达尔、夏布洛尔、里维特、卡斯特等人都是如此。而“左岸派”的制作者们则是聚集在塞纳河左岸“门阶出版社”这一左翼作家团体的周围的一批文人。其中有作家杜拉、罗伯—格里叶等;有戏剧家雷乃、亨利·高尔比;有记者阿尔芒·卡蒂;有摄影师阿涅斯·瓦尔达等。而真正搞电影的只有克里斯,马克一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一般地讲,“左岸派”导演的文化修养要比“新浪潮”导演高。
2,从时间上看:‘‘新浪潮”运动始于50年代末期,以1958年为诞生的日期。而“左岸派”电影导演的探索要比“新浪潮”导演早。雷乃在1948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瓦尔达也于1954年就开始拍摄影片了。
3.在年龄上着:1958年“新浪潮”的几个代表人物还都是年轻的小伙子:特吕弗和路易,马勒是26岁,戈达尔和夏布洛尔是28岁。而“左岸派”的导演们在1958年大多数已经都是中年人了:雷乃和格里叶是36岁,高尔比和马克是37岁,杜拉是44岁。他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来人,有的当过游击队员,有的被捕过、流放过,死里逃生。仅这一条,便可以看出“左岸派”导演的经历与阅历比“新浪潮”导演要丰富、复杂,他们对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和理解。
4.从影片主题和手法上看:“新浪潮”作者电影有着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电影反映的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作者电影较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而作家电影则较多采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甚至混乱地采用人称来叙事;作者电影有一种真实诚恳的风格。而作家电影却有着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艺术的假定性也远远超过了“新浪潮”电影。
5.从拍摄地点的选择上看;由于“新浪潮”电影从来不去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不具有社会性主题和政治性主题。因此,所选择的外景地一般都局限在巴黎,故事活动范围总在这个大城市中进行;同样基于影片主题的不同,“左岸派”导演们拍摄的地点也极为广泛,足迹遍及苏联、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地。他们是些跨越国界的人,他们的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全世界。
6.从美学追求上看:“新浪潮”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而“左岸派”电影感兴趣的则是人的精神活动,人的思想,人的内心。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的生活远远比生活本身要丰富。他们向内心生活靠拢,向着一种新的真实深入。
7.从制作周期上看:“新浪潮”导演们以一种潦草的、半即兴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短,一年有时能够拍摄好几部影片;而“左岸派”导演却是以仔细琢磨的方式拍摄电影,因此制作周期也比较长,常常是好几年才拍摄完成一部影片。
8.从影片通过检查方面看:“新浪潮”电影由于内容简单,不涉及政治,因此一般都能顺利地通过放映(除戈达尔的《小兵士》之外),而“左岸派”电影由于背景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都要遇到麻烦。比如:雷乃和马克拍摄的《雕像也会死去》(1952年)就被禁演了长达12年之久。雷乃《广岛之恋》原定参加戛纳电影节正式比赛,结果中途被撤下来,只获得一个评论奖。马克拍摄的《假如古巴……》(1961年)遭到禁演。他的另一部描写罢工的影片《希望早相见》(1967年)也遭受到同样的命运。艺术家采取鲜明的立场直接干预生活,把赤裸裸的社会现状搬上银幕,触发观众的情感与选择,这在“左岸派”之前的法国电影中尚不多见。“左岸派”电影是对商业电影的一次强有力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讲,“左岸派”导演的作家电影是法国五、六十年代“先锋派”。
㈦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特点
“新浪潮”电影以表现个性为主。特吕弗的《四百下》(1959)是较早出现的代表作。他用现代主义手法叙述了他童年时代的悲惨遭遇。他信奉所谓“非连续性哲学”,认为生活是散漫而没有连续性的事件的组合,在电影创作上否定传统的完整情节结构,以琐碎的生活情节代替戏剧性情节。戈达尔是以蔑视传统电影技法闻名的“破坏美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在破坏传统结构方面比特吕弗走得更远,著名的《精疲力尽》(1959)就是其创作风格的最好体现。
㈧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一大贡献在于什么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一大贡献在于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1958年,法国新浪潮电影开始兴起,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主要是以表现个性为主的非政治性的电影。
(8)法国新浪潮电影艺术特色扩展阅读:
就大环境而言,二战后制度长期僵化,年轻人理想破灭,人民急需一种新文化,一种打破常规的精神领导思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经济、政治、美学与社会趋势的发展,促使新思潮出现。
再加之法国国内社会现状不容乐观,社会问题不断,人民精神空虚,在美国称之为“垮掉的一代”,在英国则称之为“愤怒的青年”,在法国则称为“世纪的痛苦”或者“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电影通常可以划分为三个流派:巴赞《电影手册》、“新浪潮”电影、“左岸派”电影。其中,“新浪潮”电影提出“作者电影”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
㈨ 法国的新浪潮电影文化
法国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也是当今电影的高产国,几乎已经成为欧洲电影的代名词。60年代,法国电影新浪潮风起云涌,这场电影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
法国新浪潮电影始末
“新浪潮”既不是一场运动,也不是一个学派,又不是一个集团,它只是一定的量,是报界创造出来的统称,为的是把两年来崛起于本行业中的五十余名新手统归一类。"新浪潮"是个发射台,它把那些既不在助手的"跑道",也不在短片的"跑道"上的人引上了拍摄故事片的航路。
新浪潮的昨天和今天
新浪潮电影诞生的背景是基于历史传统的崩溃,主导基本认识的缺乏,对不确定的茫茫将来 的彷徨苦闷。这个背景与二战以后人们的彷徨苦闷相关联,所以在新浪潮的作品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也与后现代思潮紧密相关。后现代主义是对 现代主义的解构,是对现代主义的怀疑,是基于迷茫困惑后的发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解放。
新浪潮运动的 流派,作家作品我们通常意义上划分为三个部分。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如六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美国新电影、巴西新电影等等,甚至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五代电影也是踏着法国新浪潮的余波走向国际影坛的。
“新浪潮”在创作上的主要特征
“新浪潮”作者电影的风格,大都以专注的手法记录或表现一个事件、一些人物。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消档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 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 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新浪潮眼中的巴黎
游纳1964年,正是法国电影新浪潮风起云涌的年代。六位电影大师有了个念头——要拍一拍发生在身边巴黎的故事。在很多电影找不到赞助商的时候,他们想出了个便宜的办法:先用16毫米的胶片拍,再放大到35毫米以作商业发行。
“新浪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新浪潮的创作确实有很多新鲜玩意,但今天看来大多已是历史的一部分。看目前中国的情况,现实意义烈的,莫过于新浪潮曾经带来的体制变革。
“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
她长期以来享有“新浪潮之母”的美誉。1956年,瓦尔达以顾问的身份陪同法国导演克里斯·马盖来到中国拍摄纪录片《北京的星期天》,拍了数千幅照片,2005年3月,她带着其中的百余幅照片到北京进行展览,同时参加法国电影回顾展北京站的开幕式。
新浪潮之果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二十世纪世界电影规模最广、影响最深、作用的电影运动。这场运动为法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电影文化遗产,影响波及许多国家,这场运动被公认为是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分水岭。
它是继欧洲先锋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电影运动,它没有固定的组织、统一的宣言、完整的艺术纲 领。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它的出现将西欧的现代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高潮。
狂野的青春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出现,很大拿磨乱程度上是“青年电影”反对“爸爸电影”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儿子反对老子的结果。
代表作家作品
特吕弗《四百下》(1958)
戈达尔《精疲力竭》(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