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战时拍摄泰坦尼克号的原因
《泰坦尼克号》(德语:Titanic)是德国纳粹党宣传机构(UFA)在1943年公开放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传电影。它含有传统描写沉船的电影元素,但特别强调批判资本主义和英国人,而且没有描述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身亡的犹太头等舱夫妇。此外,该片将身为德国人的三等舱乘客于沉船时的英勇和仁慈的表现描写的淋漓尽致。
纳粹拍摄泰坦尼克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展示英国上层生活的丑恶和资本主义的弊端,从而达到在思想上打败英国的目的。它也是德国宣传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过后来的发展证明的纳粹拍摄这部电影完全是得不偿失。英国没有屈服,而德国原本用于制造武器的钱却耗在了上面。
(德国大副临危不惧,只身去救一个小女孩)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是山寨加胡编,虚假的令人发指。这部电影的更多信息在这个网址bbs.tiexue.net/post_5791187_1.html (不敢发链接,要被度娘吞)
希望对你有帮助。
㈡ 看了电影《钢琴师》,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疑问~~
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了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究其原因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透视:
1、历史的原由。在历史上,欧洲人对犹太人持有成见。为了阐明问题,有必要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机关的回顾。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马勒斯坦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基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义惨遭失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把还把余者全部赶出马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的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
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的德及奥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宗教的情结。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基督教教义认为,是耶稣的12门徒之一的犹大为了30块银币而出卖了上帝之子,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就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所以说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世代“遗传”,并随着岁月的推移,逐渐与社会经济政治相结合,使之成为一种随时可以被利用的社会政治的潜在力量。当这种潜在的东西某个(些)政治野心家利用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成为一种疯狂的社会驱动力。
应该看到,当时的德及奥民族的内部,民族主义思潮盛行,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逐步形成,并迅速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一方面,当时德及奥民族仇犹反犹的社会情绪极大地刺激着他的政治野心,使其民族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为其日后仇犹反犹灭犹政策和措施制造社会价值取向,培植政治力量。
3、现实的需要。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
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也要高些。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的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这些,无疑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的症状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不仅有了适当的社会环境,且得以迅速疯狂起来。
4、狂暴的病态心理。希特勒是奥地利海关一个小官吏的私生子,从小缺少良好的教育,青少年时代整天流浪于维也纳和慕尼黑街头,铸就了他既自私又狂妄的性格。正如他小时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后来回忆所说的那样:“希特勒缺乏自制力,至少被大家认为性格执拗,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和脾气暴躁。”加上他患有痉挛性的神经质,发起癫狂来甚至会趴在地上啃地毯边。从有关史料上可以看出,狂暴是希特勒性格的典型特征。例如,1942年的一天,纳粹德国武装部队外科医师扎尔·伯罗赫奉命去晋见希特勒,希特勒的爱犬就猛扑这位医师,吓得他魂不附体,医师被迫与它细声细语地说话,很快它就平静地趴在医师身边,把前肢搁在医师膝盖上,两眼温顺地看着他,并与他逗笑。希特勒见此情景暴跳如雷:“它是完全忠于我的惟一生物,可你把它骗去了,我要杀死它。”声音越来越高,简直到了嘶叫的地步,恕吼着威胁要监禁医生,类似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狂暴如嫉恨,又造就了他的狠毒和残忍,希特勒是一个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政治狂人。
上述四大原因,如果孤立地看其中任何一个原因,都很难构成对犹太人的灭绝性仇杀。只有把这四大原因融合为一体时,才能产生确定性的使犹太民族在劫难逃的社会效应,而希特勒则是把这四大原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魁首。
首先,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怕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及奥人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经过希特勒的蓄意“嫁接”,使得这个理论再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他利用历史的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而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得这一理论更加具有普遍的煽动性。希特勒一上台,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一整套疯狂迫害犹太人的反犹灭犹政策,无疑得益于他这个荒谬绝伦的理论。其次,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国内广大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
在这四大原因中,现实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两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历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结作为先导性条件,那么,即使现实再需要,也很难想象会达到如此疯狂和残忍的程度。只有当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为一体时,才产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满血腥的驱动力。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社会各种相关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或者说是时事造就的。二战期间,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希特勒当属罪魁。希特勒对犹太人特有的种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态心理的一种特殊反映。导致希特勒严重病态心理的“菌种”就是来自历史成见和宗教情结,恰好又得到了当时德国社会环境的孕育。确切地说,希特勒的严重病态心理与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疯狂病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疯狂的病态心理正是历史成见、宗教情结和现实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剂;另一方面,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疯狂病态的心理推向了极端,从而引发了那场人类历史的大悲剧。
㈢ 《钢琴家》电影赏析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60届美国金球奖
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课程主题:
价值理念:生命、爱、尊严
审美发展:艺术、历史
教学手段:
影片分析——思考讨论
课程目标:
1,通过影片了解《钢琴家》的历史背景,让孩子对“生命”、“尊严”有深入的理解与热爱;
2,探究影片的相关主题,提高对电影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影片介绍: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改编。施皮尔曼是波兰一家电台的钢琴师。二战即将爆发之时,他们全家被迫被赶进华沙的犹太区。在战争的颠沛流离中,家人和亲戚最终被纳粹杀害,而他本人也受尽种种羞辱和折磨,他侥幸得到一位朋友的帮助,暂时有了藏身之处。战争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抛下他回老家寻得安全的住所养育儿女。此时史标曼恶病缠身,却还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废墟的阁楼上他遇见了一名德国军官,在军官的要求下他弹奏了钢琴曲。美妙的琴声令德国军官萌发了恻隐之心,暗中帮助钢琴家直到苏军对波兰的解放到来。
导演背景:
波兰斯基出生在巴黎的犹太人家庭里,当时正值二战爆发前夕,反犹狂潮盛行。波兰斯基在早年间跟随着父母举家迁回波兰,随着二战的爆发,纳粹将犹太人赶进集中营。在波兰犹旁判太区遭到大清洗的时候,波兰斯基的父亲在天亮前将他叫醒。当时的他只有十岁,父亲侥幸捡回了一条命,母亲却没有能幸免于难,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睁答。 他把所有的真实遭遇都写进了《钢琴家》这部电影中。
教学重点:
分别从悉启慧电影主题、故事结构、电影音乐等方面入手,学习解读分析影片。
思考题:
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在《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中写道:“场面调度不再是展示或表现一场戏的手段,而是一种真正的写作。电影作者用他的摄影机写作,犹如文学家用他的笔写作。” 你在影片中的那个片段,看到了导演用摄影机这只“笔”的写作方式?如果是你,会怎么“写”这一段?
时间:2022年1月16日(周日)8:30--11:00
地点:待定
要求:20家成团
㈣ 求一部二战电影的名字 德军军官在战争结束前为逃避惩罚而整容
943年,住在柏林的犹太人经历着大屠杀,一批批的犹太人被强行带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全德国只剩下了688个犹太人,也是最后一批被强制押走的犹太人。他们在半夜被拖出来,被枪威胁着上了火车,在狭小肮脏的房间里只有一桶水,没有食物。他们中不断有人被枪射倒或是饿死。老人、妇女、儿童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一名拳击手与他美丽的妻子埃丽卡,小女儿尼娜和他12个月的儿子也在其中。神经脆弱的埃丽卡受不了火车上巨大的恐惧与折磨而失去理智,亲手闷死了襁褓中的孩子。天生乐观的喜剧家和他会弹琴的妻子是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妇,老妇人缺水过度,喜剧家惨死枪下;珠宝修理员阿伯特与珠宝店老板的美丽女儿相爱很久,他们计划一下火车就结婚。车上的一部分人开始计划逃脱,可一些人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不愿冒险,他们有人在激烈地争执、互相埋怨,而火车正在快速地驶向死亡终点站……
死亡终点站 Der letzte Zug (2006)
Search it !
导演: 达娜·瓦罗娃 / 约瑟夫·维尔斯麦尔
编剧: 艾特·布奥尼 / Stephen Glantz
主演: 哥德昂·布克哈德 / Lale Yavas / 莉娜·比叶琳 / 西贝尔·凯基莉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 捷克
语言: 德语 / 希伯来语 / 波兰语 / 法语 / Ukrainian
上映日期: 2007-02-10
片长: Germany: 123 分钟
又名: The Last Train / 最后的火车
IMDb链接: tt0460492
是不是这部?
㈤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欣赏
当我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这个电影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无尽的黑白,影片从开头和故事的背景就预示着讲述的这个故事将是悲壮的,而看完本片在脑海里只出现了这几个词,杀戮、生存、人性,最后回归到一个词,救赎。
在我们欢声笑语的现在,已经早早远离了战争的喧嚣和恐慌,或许我们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去身在那样一个惨绝人寰的战争年代。即使没有了那种生活,我们也不可能忘记了那段黑暗的历史。比如二战时期中国的南京大屠杀,比如二战时期德国的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整个影片我看下来没有哭过一次,但是我却是湿着眼眶看下来的,并不是因为感人,而是感到了愤怒,看到了电影里的犹太人,我总能不自然的想起来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但是又开心于犹太人的幸福,战争真会让人露出最狰狞的面孔,也会激发出人内心最深处的善良,开心于他们所幸还有奥斯卡辛德勒。
生命的颜色:黑与白之间的那一抹红色
影片的开头便是一个微弱的烛光,那红色的烛光在黑与白之间的背景燃烧着,伴随着犹太人低声吟唱着的圣咏曲,烛光渐渐熄灭,一丝白烟缓缓升入空中,拉开故事的帷幕。这并不是除了结尾电影中出现的唯一的颜色,在山头上与情人骑马驻足的辛德勒的脚下,在犹太人“自由区”中,在黑白世界里,有一名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在其中漫无目的的穿梭在街区中。镜头跟随着小女孩的脚步穿越过一个个街区,在这充满哀嚎的地狱里,小女孩像是一个旁观者,又像是一个诉说者,天地之间唯有她才是这场屠宰场的主角。¹她是一个穿鲜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她的出现绝对有她的意义,或者说,是一种符号。红色,鲜血的颜色(在这里当然不是性欲),但又代表着生命与希望。辛德勒的眼神在随着小女孩移动的同时,内心的某种东西似乎也在悄悄的变化着,辛德勒的内心同样燃起了救赎的火焰。此时电影响起低沉的童声合唱,伴随着小女孩被纳粹党无情的杀害一同消失了,消失的那条生命,仅仅是那样的脆弱,仅仅是那样的微不足道。
完美的和弦:法西斯的死亡催眠曲
影片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其音乐的运用,电影自开头就加入了犹太人祝福祷告的音乐,这首乐曲预示着电影的悲惨,也不乏带有生命的希望。²影片中最为动听的无疑是主题曲main theme了,这首曲虽然不长,但却有着电影配乐的完整结构,长笛的简洁序曲之后,帕尔曼的小提琴演奏出了主旋律,那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忧伤的旋律仿似倾诉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但细听之后,流畅的旋律中又有一些亮色和希望,并非是完全的悲伤,正如片头中黑暗的一点烛光,这是善良如辛德勒之人给予这些曾经灾难深重的人们,在这里,帕尔曼的琴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时而明亮;时而低回,但都充满激情,让人感动不已,这当然是和帕尔曼身为犹太人,对这段历史感同身受的缘故。
在电影的中期,纳粹军官焚烧犹太人尸骨的那个场景,在黑白的电影里却拍出了别样的画面:被焚烧的尸骨灰尘飞扬好似寒冬腊月时空中飘着的鹅毛大雪,如若不是故事接下来的发展,或许就真的当做了影片中的季节已经进入了冬天,纳粹军官命令那些活着的犹太人去焚烧、掩埋自己的族人,一个个尸骨在地上被随意抛弃。电影虽是黑白色,但是一堆堆被死人堆成的小山、半掩埋的人头骨在影片当中却是如此的乍眼。而此时片中所配的音乐是一首合唱曲,前半段是弦乐为主的铺陈,其后则是气势非凡的一段合唱,歌声此时却显得有些超然,像是在做弥撒,愿逝者安息。
接着的故事发展,则是我最震惊的场面。纳粹军在居民区里搜查侥幸活下来的犹太人,他们用听诊器来着这些无辜的人们,听诊器是医生专用,原本是世界上最神圣的用来救死扶伤的器具,而在这里却是用来传达灭绝犹太人生的希望的信息。聪明的犹太人钻到了钢琴里想要得此生存,残酷的纳粹军冲着钢琴就是一阵扫射,⁴此时在一个房间里居然想起了巴赫的《平均律赋格曲7号》,这是一个德军军官在演奏,技法很娴熟,旋律在流淌,而另两个士兵则在争论这是巴赫还是莫扎特,此时漆黑的城市到处都是火光和枪声,这场戏是那么的荒谬,又如此的真实,纳粹对巴赫、贝多芬,莫扎特们的喜好是确定无疑的,令我震惊的则是他们在作恶的同时,还有闲情逸致演奏和欣赏美妙的古典音乐,这是怎样的一种性情?后来我看了《发条橙》、《现代启示录》才明白,其实音乐并不是 “好人”的专利,所谓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之类的说法根本就是扯淡。
在电影下期的时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女人和孩子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未来。⁵Auschwitz-Birkenau(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影片中最为阴郁的乐曲,出现在奥斯维辛犹太女人洗澡的那场戏,小提琴在中低音区反复游走,营造出一种极其不安和恐慌的气氛,配合画面上女人的尖叫和惊恐的表情,产生极其沉重的效果。
⁶Making The List出现在辛德勒和他的秘书策划挽救犹太人的“辛德勒的名单”场面,此段音乐是比较典型的好莱坞式交响配乐,起伏很大,具有极其强烈的戏剧感。曲中反复出现了主题的变奏,歌颂这人性最为光辉的时候。这也是约翰·威廉姆斯专门为影片作了一首曲子,我能够想象出演奏者演奏这首曲子时的神态表情——一个守望者站在被战火、哭泣、死亡包围的黑色的天空下无语哽咽。
辛德勒的名单:凡救一个人,便是救了全世界
这里才讲到了辛德勒,他是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个纳粹党员,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商人,是一个爱好美色的人,同样,也是一个救了一千多条生命的人。
他的开场华丽但是并不光芒四射,他风度翩翩,善于交际,与纳粹上层人士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看重的更多的是个人奋斗下来的商业利益,这让他做起因为战争而获取利益的事情来毫无愧疚,但是同时也让他对纳粹的反犹价值观不以为然。⁷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因为辛德勒此后的伟大举动,而刻意掩饰他的道德缺陷,在犹太人被驱逐的时候,此时的他并没有帮助他们什么,倒是更乐于趁机榨取些商业价值。他让犹太人进入他的工厂也更多看中的是其低廉的成本,甚至只要他愿意可以任意处置的权力,这是一桩多么完美的买卖,一场多么残酷的“圈地运动”,夺去犹太人的一切财产,在此基础上建立工厂,再让这些一无所有的犹太人进入工厂工作,辛德勒显然也很享受自己超越父亲的业绩。 然而依扎克史登既是影片中或缺不少的角色,也是辛德勒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辛德勒内心改变的过程离不开史登,史登努力在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周旋,给了辛德勒一个发财的机会,无意间同时也让辛德勒开启了一道挽救犹太人生命之门。辛德勒是自私的,最起初的他只想着自己谋利,但是史登的一次次的请求、纳粹党军人一次次惨绝人寰的举动渐渐影响着本欲置身事外的辛德勒。人的举动源自于一种习惯,辛德勒这个习惯来源于因为一块手表而让一对老夫妻远离了死亡的喧嚣,他或许是尝到了拯救的满足,但是我觉得他得到了本身的释然。辛德勒渐渐地让拯救犹太人变成了自己的一种习惯,以至于到影片的末尾处,辛德勒还在懊悔没有因为一辆车、一个领针去换取十多个人的生命,他大声痛哭着,像个孩子一样,工人们抱住了他,紧紧的抱住了他。
很多时候。人类善和恶的一面都会潜伏在内心里,影片中不仅仅在辛德勒身上体现,同样有这种善良的还有阿蒙·葛斯。辛德勒交给了他救赎,同样也窥视到了阿蒙心里的那一点点没有泯灭的人性,但是这一点点没有泯灭的人性很快的就随着阿蒙给的里谢克那一枪结束了。他对犹太女子海伦的爱无可奈何,当他见了海伦第一面的时候,他因为感冒并不想传染给海伦让我看到了他内心其实也存有怜爱,他在酒窖里对海伦施暴,呐喊的表白,在我的眼中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愤怒的、坠入爱河的一个年轻人,当黎明再次升起的时候他便又变回了那个冷酷无情以射杀犹太人为乐的阿蒙了。
辛德勒被犹太人尊为"义人,""辛德勒的名单"上在册的犹太人亦把自己称为"辛德勒的犹太人"。名单,在辛德勒的墓碑上成为不被遗忘的记忆。犹太人至今每年仍以诵读名单的方式悼念在二战中死难的同胞,在特定的场合许多人轮流诵读一读就是好几天。名单,在他们的记忆中成为不被遗忘的墓碑。出身为犹太人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将他族的故事以电影的方式讲述给我们,不仅仅让我们记住了这历史性的一段黑暗,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有好多“更应该”!我们就应该不只着眼于眼前的富贵与贫困、成功与失败、悲伤与喜悦……我们就该鼓起我们的勇气,给自己信心去面对我们现在或以后要面对的困境与挫折!
生命不以缅怀得到升华,却以一个人名而得以提升价值所在。辛德勒先生,我也愿在你的墓碑上放上一块石头。
㈥ 电影《美丽人生》,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为何会这么说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豆瓣评分高达9.5分,这部电影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小编一直以为这是一部二战时期的浪漫家庭喜剧,但真正去看了且不止看了一遍之后,真的感觉自己错的好离谱,它是一部充满着温情的悲剧。导演通过演员夸张的动作,色彩的对比,景别的使用,为一个孩子在残酷的现实里构筑了一个充满阳光,温暖与感动的世界。
结语
影片在父子即将获得自由的时候,吉多被处决而结束,通过天真无邪的乔舒亚认为赢得了一辆坦克对比,让人更加感到父亲的伟大和孩子的天真烂漫。这部电影在爱情和亲情的描述上都是很有深度的,虽然结局有些令人遗憾,但吉多总算还是成功地保护了儿子乔舒亚。作为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真的会为我们带来更多对亲情和人生的思考。
㈦ 找一部关于二战期间一个法国人保护犹太人的电影
再见童年 Au revoir, les enfants
编剧: 路易斯 马尔 (Louis Malle)
导演: 路易.马勒 (Louis Malle)
主演: Gaspard Manesse / Raphael Fejtö / Francine Racette / Irène Jacob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原西德 / 原西德
上映日期: 2004-12-28 >更多
又名: 童年再见 / 孩子们,再见 / Goodbye, Children
剧情简介 · · · · · ·
二战末期,德国的反犹政策还在坚定不移地推行着。来自马赛的犹太孩子波奈特(拉法艾丽·弗托Raphael Fejtö 饰)因此家破人亡,被送到法国的学校念书。在这里,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守着他的秘密,但还是因为新生的关系常常遭到同学戏弄。其中就有法国有钱家庭出身的朱利安(加斯帕尔·马奈斯Gaspard Manesse 饰)。
朱利安和波奈特成为了室友,在共同相处的日子里,朱利安发现,这个经常被欺负的男孩有着跟自己志趣相投的一面。两人的关系渐渐融洽,成了童年要好的伙伴。当朱利安从种种迹象猜测出波奈特的犹太人背景时,他没有疏远波奈特,而且还帮忙隐藏这个秘密。也许在孩子的心中,政治世界在真挚的友谊面前显得太过渺小。
然而,大人的魔掌还是侵入了波奈特的人生,保护犹太孩子的神父和波奈特都被出卖了……
㈧ 豆瓣9.1,惨淡的条纹服里,隐藏着孩童视角的“纳粹暴行”
蓝天,白云,阳光,秋千,这些美好的词语,怎么也不会跟“纳粹”扯上关系,但这些场景的确出现在一部讽刺“纳粹”的电影中。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是英国导演巧卖马克赫尔曼,执导的一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反战讽刺”电影。
他在该电影中用极其深沉的人文情感,和丰富细腻的镜头语言,以儿童视角出发。
讲述雅利安男孩布鲁诺与犹太男孩施穆尔,建立友谊后所发生的“别样”遭遇,表达对犹太人的同情以及对纳粹德国的批判。
八岁的雅利安男孩布鲁诺与母亲和姐姐,一起跟随纳粹军官父亲,来到柏林乡下的一个农场。
他没办法再联系以前的玩伴,整日闷闷不乐。
更令他奇怪的是,新家里时常会出现一个两个穿着“条纹睡衣”的仆人,他们举止萎缩卑微,灰头土脸,被军官们吆喝着搬东西。
天生好奇慎嫌心重的布鲁诺,对这些人产生了兴趣,时常趁着他们在厨房帮佣,过去跟这些人说话。
布鲁诺的行为让妈妈十分担心。
偶然的机会,他趁着大人忙碌,循着门后的小路,找到一座铁丝围着的农场,还结识了另外一个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施穆尔。
布鲁诺开始偷偷找施穆尔聊天下棋,他还经常把家里的好吃的偷偷带出来,送给这个小男孩品尝,两个人建立了深厚“友谊”。
得知施穆尔的父亲也在这所铁丝农场,布鲁诺决定帮助朋友找回家人,并且偷偷换上了条纹睡衣,与施穆尔一起钻入铁丝网围绕的“农场”……
在众多“反思二战,讽刺纳粹”题材的电影作品中,气氛渲染各有不同,或是肃穆沉重,或是轻松幽默,又或者怪诞奇异。
很多导演往往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以“正义战胜邪恶”的心态,去渲染纳粹的残忍与暴虐,难免落入对纳粹分子“脸谱化”的俗套设定。
赫尔曼的这部电影与其他的同题材作品比起来,其实并不像是“反思纳粹”的电影。
电影中没有大面积的血腥镜头,也没有惨无人性的战争场面,更没有狂热的“纳粹口号”。
你唯一可以见到的,就是随处可见的,欢脱奔跑的稚嫩儿童。
他们的笑脸在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映衬下,越发天真无邪。
小男孩布鲁诺像是一个急待探险的小侦探,他张开双臂扮演飞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丝毫意识不到自己的快乐,是“雅利安血统”赐予。
接下来我将结合影片情节,从历史背景,儿童视角,以及纳粹对人性的迫害,这三个方面来带领大家赏宽宽手析这部好电影。
基督教认为,在耶稣被门徒出卖后,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就是得势的犹太人。
出于这个宗教假释,欧洲自11世纪——12世纪以来,从中世纪开始就蔓延着“反犹逐犹”的思想。
由于犹太人一贯以“头脑聪明,善于商业”著称,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积累了巨量的财富和社会名望。
魏玛共和国时代(1918至1933),德国文化艺术界人才辈出,大放异彩。
那个时代,犹太人经营着重要的画廊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几乎把持着所有的歌剧戏剧、音乐、艺术和图书评论领域的话语权。
德国大部分优秀的电影作品和戏剧作品都是犹太人所创造的,除此以外,犹太人还影响着报刊出版和影视传媒。
犹太人取得的成绩,并没有让他们在“风光”下迎来欧洲民族的尊重。
反而因为巨量的财富和出色的艺术创造,被欧洲各民族所妒忌和记恨,激起了德国人对犹太人的憎恨。
1920年左右,世界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场危机迅速波及战败后的德国:
由于德国战败后长期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连年战争对国家财政的损耗,国内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
卢布贬值如同废纸,中产阶级民众辛苦几代积攒的财富,在一夜之间迅速贬值缩水。
普通的民众更是深受其害,老年人、退休人员、工人和职员时常要忍受饥挨饿与贫穷。
中产变无产,无产成赤贫,社会主流阶层失去了原本的一切,民众被经济危机折磨得苦不堪言时,部分德籍犹太人却大发横财:
他们掌握着矿藏,工厂与地产,因为货币贬值而价值暴增,又因为货币贬值,轻轻松松又还清了贷款,还因为购买的债券大赚一笔,得以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
愤怒的德国人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都算在犹太人身上,德国的“反犹太情绪”高涨。
就在这时,一个青年找准了时机,开始宣传他的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的思想。
在德国民众普遍仇恨憎恶犹太人的社会氛围里,这个青年的思想,很容易就会被接受和传播,凭借“反犹主义”,他迅速积累了声望名气。
并成功参与竞选,被民众选中为德国元首和纳粹党魁,他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德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在希特勒的掌舵下,终于张开獠牙,开始对犹太人的非人性迫害。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视觉,听觉与嗅觉——约翰贝舒曼。
电影开篇点题,引用原作者一句话告诉观众—电影就是以孩童视角,进行气氛渲染与情节互动!
在影片中,导演刻意回避了直接描写纳粹暴徒如何迫害犹太人,且隐藏起较为血腥暴力的镜头。
但即使很多情况并没有刻意强调,我们作为观者,很容易就可以跟随布鲁诺的视角,从清新的镜头里嗅到导演要表达的深层次情感—压抑与悲怆:
8岁的布鲁诺还不知道父亲的升职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父亲升职的原因,但是他却隐隐感觉到,父亲因升职产生的工作调动,会让他失去几个玩伴。
在纳粹父亲的庆功宴上,他看到众人向父亲祝贺时脱口而出的“恭喜”,失去玩伴产生的心理又沉重了一点。
布鲁诺跟随父亲来到柏林乡下的新家,他不理解为什么门口的士兵总是凶巴巴的,妈妈不允许他出大门。
更不理解当他找到了新的乐趣“农场”时,他房间的窗户立刻就被封得严严实实。
他对新家里的“仆人”也很好奇,后来他从秋千上摔下去后,这个仆人替他包扎。
才知道原来这个瘦骨嶙峋,灰头土脸的“条纹睡衣”仆人,以前是个医生。
布鲁诺还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正常,他不知道一个医生为什么放着高尚舒服的医护职业不做,反而要在厨房做一个削土豆摘菜的仆人。
哪怕这个仆人都已经卑微如此,依然会遭来士兵的殴打,也许在某一天,这个仆人就从世界上消失了,化作烟囱里的滚滚刺鼻黑烟。
镜头虽然不点明,但我们知道,伤痛就隐藏在纳粹父亲支支吾吾的敷衍里,在母亲的斥责声中,在姐姐的纳粹宣传画里。
在新家的生活,布鲁诺印象最深的事物,就是远方的农场与条纹睡衣。
因妈妈的欲盖弥彰,布鲁诺反而对这些充满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布鲁诺找准机会来到后院“探险”,成功找到了属于他的“秘密基地”:一座围着铁丝的农场。
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同年龄的小男孩——施穆尔,布鲁诺把他当做了自己在新家交的第一个好朋友,他们的友谊,在你来我往里越发深厚。
条纹睡衣仆人被科特军官殴打后就消失了,新家很快又来了一个“条纹睡衣”仆人,布鲁诺从宅子里看到朋友施穆尔时,心里兴奋夹杂着害怕。
兴奋是因为他想不到在家中可以遇见好朋友,害怕的是,布鲁诺此时已经从周围人的对话中,感受到自己与犹太人本不应该“做朋友”。
这两个朋友相处的时间很短,他们的友谊火苗很快就被纳粹军官给浇灭了!
当父亲的卫兵—科特,歇斯底里质问他是否认识这个小男孩时,布鲁诺为了免受惩罚,选择了撒谎。
自觉背叛朋友的布鲁诺心中不安,等他再次从铁丝农场围栏里看见好朋友,施穆尔脸上都是殴打的肿胀伤口,即使治好会留下难看的疤痕。
电影将两个小男孩的处境,在孩童叙事视角下对比起来:
从铁丝围栏到新家厨房,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因布鲁诺的一次探险,他们的命运从此交汇,互相映射。
英国思想家罗伯特·欧文曾经表示:“人是环境的产物。即他认为人的品质、人的感情、信念和行为性格,是先天组织和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
不谙世事的布鲁诺与施穆尔,他们彼此心中并没有对雅利安民族或犹太民族的憎恨,也未受到纳粹理论的影响,第一次见面时就建立了友谊关系。
与之对应的情况,则是姐姐Gretel受纳粹理论,将喜爱的洋娃娃丢弃,换上纳粹招贴画和战争海报,她日益滋生的“反犹”思想,让布鲁诺越发陌生;
而布罗诺的纳粹父亲,为了升官立功,也怀着对祖国的热诚,犯下杀害“犹太人”的种种恶行。
影片用三个人的平行心理状态,向荧幕前的观众展示了一个正常的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如何被纳粹思想蛊惑,成为伤害犹太民族的刽子手。
布鲁诺在八岁的年纪,本该接受最正确的人生教育,在蓝天白云下奔跑。
可是却因为战争,只能被关在栅栏高深的院子里,整日研究《德国史》或《我的奋斗》。
没有人教导他正确是非观念,更不会有人对这一切做出解释。
对于布鲁诺来说,穿条纹睡衣的仆人并不算人,在遥远的农场里是幸福从容的生活,父亲正在做对国家忠诚的事情,姐姐正成为一个战士。而唯一想让她知道真相的母亲,却变得疯疯癫癫。
他周围的一切都像是哈哈镜里的世界,虽然依旧熟悉却被折射扭曲地甚为恐怖怪异。
这样的言论和状态,遍布纳粹德国的整个社会,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轻而易举就接受了“犹太有罪”的设定,进而影响到个人价值观。
也许在纳粹全面溃败后,在南柯美梦中的德国人都渐渐苏醒,可是他们因为盲目和狂热,造成的恶果已经种下,谁又能替他们承受心理上的愧疚与自责。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
如果导演设置纳粹父亲和纳粹姐姐的的形象,代表的是德国纳粹的人性泯灭,那么布鲁诺的妈妈以及祖母,是纳粹德国民众仅存的良知的体现。
布鲁诺的父亲升职宴会时,他的祖母看着儿子一身笔挺的军装,心中五味杂陈。她想要的是让儿子担当起作为军人的责任,或是保护家园,或是卫国杀敌。
但是,这个纳粹军官所做的事情根本称不上军人,甚至都不能再称之为人。
他以屠杀手无寸铁的犹太平民为乐,以奴役犹太平民为乐, 最可怕的是他用这种毫无悔意的行为,表达对纳粹政权的忠诚。
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多少德国人,在国家宣传的掩护下,发泄着对犹太人的私愤。
布鲁诺的妈妈得知,每日刺鼻的浓烟,就是焚烧犹太人产生的,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生理的不适,灵魂的煎熬使得她变得愈加疯癫。
祖母的下场更为悲壮,哪怕如她一样对犹太平民抱有同情心,且不接受纳粹蛊惑,依然因为两个民族之间刀戈相向,被投弹炸死。
当时代的灰尘洒落人间,落到每个平凡人头上,都是一座山。
布鲁诺的祖母,是整个时代的殉难者,也是那个时代千万德国普通人的缩影:
面对家人和朋友的狂热扭曲,他们无能为力;面对敌人的报复,他们毫无招架之力。
电影最后,两个小男孩一起穿越农场,走进集中营“探险”,意外被士兵赶进毒气室。
此时的镜头逐渐拉远,毒气室外面随处丢弃的条纹睡衣,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
这组长镜头也向我们展示诉说,犹太人并不是洪水猛兽,他们是活生生的生命。
哪怕穿着条纹服被如此虐待,两个孩子也没有磨灭自身的善良,依然对友谊抱有期待。
布鲁诺作为电影中唯一愿意与犹太人做朋友的人,被毒死在毒气室。
相比起展示孩子的友谊,我更愿意将这一镜头解读为导演赫尔曼给观众的暗示:
曾几何时,日耳曼雅利安民族与犹太民族,都只是欧洲大陆上的不同种族,他们的关系虽然互相竞争,却并不是像如今这样彼此视为敌忾。
假如纳粹理论没有被德国人采纳和吸收,也许两个民族就不会出现这种悲剧,两个小男孩也就不会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导演借着这一镜头,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并向两个民族发出深刻的诘问。
更让人值得深思的是,纳粹屠杀,距离今日的我们并不算遥远。
当我们把自己定义为“现代文明人”时,往往会为了符合主流价值的期许,将人性湮灭在集体意志里,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哪怕现代德国早已对犹太屠杀受害者道歉,国际社会却依然没能吸取这一历史教训。
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沙文主义 依然被某些狂热信徒吹捧,它肆意用邪恶的目光窥探着世界,企图再次引发人类同室操戈!
虽然纳粹已经消亡,但如果人类继续互设壁垒,彼此歧视,距离下一次纳粹还会远吗?
㈨ 法国有哪些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值得一看
关于一些二战题材的法国电影,我给大家推荐以下几部。
1.《随心所欲的五月》是一部讲述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入侵法国,加莱海峡小村庄的人们准备逃离故土,躲避战乱,一个母亲带着儿子逃离的而展开的战火间的故事。电影一面展现了法国乡村美丽醉人的景色,另一面展现了与德国纳粹的惨无人道。影片中,掉了队的军官,在自家酒窖睡过头的农夫,带领村民逃亡的村长,以及受尽战乱之苦的百姓,导演利用不同角度来呈现这段令人心痛的历史。影片虽然展现了纳粹惨无人道的一面,但是影片中的一些小细节还是体现出了在那个战火燃烧民不聊生的时代人性的光辉依然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