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阿巴斯的电影回顾
1995年8月3日至13日,最早将阿巴斯的电影推上国际影坛的洛迦诺电影节举办阿巴斯电影回顾展,首次放映了他从影以来的全部作品。电影节组委会在当年7-8月号的法国《电影手册》杂志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回顾展广告,其中用了这样一句话评价阿巴斯的电影:这位天才的伊朗导演创造的影像标志着当代电影每年都在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该期《电影手册》(总共114页)还以48页的篇幅全面介绍了阿巴斯和他的所有影片。
广告或许难免会有夸大或不实之词,但那时阿巴斯的名声确实如日中天。虽然90年代刚刚过半,阿巴斯就已被认为是90年代世界影坛出现的最重要的电影导演。(1)这个大胆看法源于欧洲,但很快就扩展到了整个西方,塔伦蒂诺、库斯图里卡、吉迪古安、克拉比什、克莱尔·西蒙、戈达尔等欧美著名导演都对阿巴斯倾注了极大热情,尤其是向来喜欢发表骇人听闻的言论的不协导演戈达尔,据说在戛纳电影节看了阿巴斯的影片后公然宣称?quot;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
(2)在当时的西方影坛,这位东方导演的名声甚至超过了同样受到西方推崇的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件事跟戈达尔有关。1994年,戈达尔给纽约影评人协会写了一封书面谢词,婉言拒绝该协会颁给自己的电影奖,同时谴靓了美国人将基耶洛夫斯基的成就置于基亚罗斯塔米之上的做法,为这位伊朗导演在美国遭到的冷遇鸣不平。
(3)戈达尔的此举在美国影评界引起强烈反响。不久,由阿巴斯编剧、担任过他的副导演的贾法尔·潘纳西执导的《白气球》(荣获1995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在美国的艺术影院上映后,不但赢得广泛好评,而且创造了伊朗电影在美国的票房纪录,阿巴斯的名字也开始真正为美国观众所认识。
除上面提到的马克马尔巴夫和帕哈西之外,当代伊朗的著名导演还有玛索德·贾法利·约扎尼,基亚努什·阿亚里,普朗·德拉克山德赫,拉克斯坦·巴尼一伊特迈德,纳赛·塔吉瓦伊,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自学成才的阿巴斯在提携年轻电影导演方面不遗余力,甘为年轻电影人做嫁衣,为他们策划影片、当剪辑、写剧本,以致有人说阿巴斯在当代伊朗电影界扮演教父角色。
(1) 戈德弗雷·切西尔《提出问题的电影--论阿巴斯·基耶罗斯塔米的电影》,美国《电影评论》杂志1996年第7-8期,中文(林茜译)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本文作者是美国影评人,主要为《纽约时报》和《观众》杂志撰写影评。
(2) 劳拉·穆尔维《基耶罗斯塔米的不确定原理》,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1998年第6期,中文(梅峰译)《世界电影》1999年第3期。我在写作本文时受到切西尔和穆尔维两文很大启发,下文引用他们的话均来自这两篇文章,恕不一一注明,仅在引文前后予以标明。另外,两文均已译成汉语,我在引用时参照原文略作了些许文字调整,将人名片名等与本文进行了统一。
(3) 参见戈达尔致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席阿尔蒙·怀特的一封信,刊登在美国《电影评论》杂志1995年3-4月号。另外,根据切西尔的观点,戈达尔更喜欢基亚罗斯塔米朴实的人道主义而不是基耶洛夫斯基的诡诈的神秘主义。
(4) 斯戴伐尼·谷代《樱桃的滋味与桑葚的味道--评<樱桃的滋味>》,法国《电影前台》杂志1998年4月号,总第471期,中文见本期《当代电影》。
(5) 伊朗青少年教育发展协会(一般简?quot;卡努恩,西文拼音为Kanun),是在伊朗王后的倡议下于60年代创办的教育机构,不久即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该机构没有绘画、陶艺等许多部门,成立于1969年的电影部很快成为后起之秀。1970年,阿巴斯的第一部影片在伊朗儿童电影节获奖,卡努恩从此成为伊朗著名的电影制作机构。1979年伊斯兰发生革命后。伊朗第一部送往国外参加电影节的影片就是该机构出品的,当代伊朗许多电影导演的影片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6) 阿巴斯《阿巴斯自述》,法国《电影手册》1995年第7-8期,总第493期,中文(单万里译)见本期《当代电影》,本节中的引语除特别注明的以外,均引自此文。
(7) 阿巴斯《电影没有护照--阿巴斯谈<随风而去>》,梯也里·于斯和塞尔日·杜比亚纳采记,法国《电影手册》1999年12月号,中文(单万里译)见本期《当代电影》。
(8) 参见《基耶罗斯塔米特写--阿巴斯访谈录》,菲利普·罗帕特采访美国《电影评论》杂志1996年第7-8期,中文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林茜译)1997年第1期。
(9) 指电影画面的声带信号,放映电影时一般是不投射到银幕上的。
(10) 李一鸣《感受威尼斯》,载《当代电影》2000年第1期。
(11) 参见《何以填补感情的空洞--评<脱衣舞场>》(《当代电影》1998年第6期)。在《脱衣舞场》中,伊格扬认为人类的感情如同一个空洞,又像是一个难以填满的黑洞,用以物代物的方法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他的下一部影片《美丽的翌日》91996中,他所竭力描写的也是这样一个巨大的黑洞,影片据以改编的小说题铭中引用的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更森的话也许更能说明他拍摄此片的意图:由于菲薄的天赋和语言的束缚,人类的心灵学会了虚无,虚无是一种力量,它能使世界焕然一新。
(12) 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曾出任宫廷太医和主管天文方面的职务,也写过一些四行诗(类似中国的绝句),但生前不以诗人而闻名,直到19世纪其诗作被翻译成英文才得以大量传播(中国在1928年出版了郭沫若从英文转译的海亚姆诗集,题名《鲁拜集》)。
(13) 同(4)。
(14) 阿巴斯《立方体的六个面--阿巴斯谈<橄榄树下>》,米歇尔·西蒙和斯特法内·谷代采访法国《正片》杂志1995年2月号,总第408期。中文见本期《当代电影》。
(15) 阿巴斯在自己电影创作中对海亚姆的参照始于《生命在继续》,他也从当代伊朗诗人的作品中获得创作灵感,如《哪里是我朋友家》参照了诗人苏赫拉比·塞佩赫里的作品,《随风而去》的片名本身就取自女诗人福路·法罗克赫扎德的同名诗歌。
(16) 同(13),契玛罗萨(1749-1801),为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17) 法拉比电影基金会(The Farabi Cinema Foundation)是一个非官方的电影机构,成立于1983年,旨在促进伊朗电影文化的发展。
(18) 本节中有关伊朗新电影的情况可参见:劳拉·穆尔维《基耶罗斯塔米的不确定原理》的伊朗之春一节;法国《正片》杂志1991年10月(总第368期)上发表的一组总题目为阿巴斯与伊朗新电影的文章;法国拉鲁斯《电影辞典》(1995年版)中的伊朗电影条目;伊朗电影资料馆编《伊朗电影:1979--1984》。
(19) 参见戈德弗雷·切西尔《伊朗电影现状》,美国《电影评论》杂志1993年3-4期。
B. 埃里克·侯麦:他的电影,是巴黎的香水
人间侯麦,四季男女。
关于侯麦,我们似乎总是知道的太少。
他的电影里有最缤纷的色彩,就像是印象派的一幅幅杰作,动静之间吐纳着世界的精巧。
每次看侯麦的电影,都会惊讶于他对于色彩的运用是如此臻入化境。
如果说阿尔莫多瓦电影中的色彩是浓烈而张扬的,那么侯麦镜头下的色彩则是含蓄而平衡的。
他的电影中有着法国形形色色的美人,每一个女子都是如此生动而鲜灵,完美地诠释着“巴黎女子”所特有的气质。
侯麦就像是一个“美女收藏家”,他的品味是如此丰富和犀利,以致于那些或青涩或妖媚或单纯或冲动的女性,总是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的爱美之心。
他的电影里有海明威笔下那个被称为“流动的盛宴”的巴黎。如果要从导演中选出一个最爱巴黎的,那么侯麦无疑高居榜首。
他的电影永远都离不开巴黎,他的人物永远要么是来自巴黎,要么是向往巴黎。
电影中的那些街道、咖啡馆、博物馆、公园、住宅……都在侯麦的电影里熠熠闪光,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寓居之地。
他的电影里也有着如此不同种类的关于爱情的探讨和诠释。
侯麦似乎一直在谈论爱情,但他从来没有试图给爱情下定义,而是不停地通过一个个人物、一段段关系和一个个故事来试图找到通往爱情不同的路径。
“侯麦的人物不是在出轨,就是在走向出轨的途中”,他极少谈到完美的爱情或是完美的爱人,他总是在越过伦理的界限去展露爱情的不可能性或是黑暗面,以此来勾起观众的思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侯麦。
亚瑟 · 佩恩在其执导的《夜行客》(1975) 中描绘了私家侦探吉恩 · 哈克曼的妻子苏珊 · 克拉克邀丈夫一同观看侯麦电影的一幕 :
“我不想看,”哈克曼慢吞吞地回答。
“我看过一部侯麦的电影,感觉就像等待油漆变干那样漫长乏味。”
侯麦作为“法国新浪潮”中的一员,他的名声似乎远不如同期的戈达尔和特吕弗那样大,他的电影作品也没有前两者所具有的那种创新性和突破性,收获的评论也总是褒贬参半。
埃里克 · 侯麦原名莫里斯 · 舍热,他的笔名是根据默片导演埃里克 · 斯特劳亨的名字和小说家萨克斯 · 侯麦的姓氏组合而成。
光是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电影和文学对于侯麦来说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影片具有极强文学性的原因。
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侯麦曾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文学创作。他曾发表过长篇小说《伊丽莎白》,包括三个系列(“六个道德故事”、“喜剧与箴言”、“四季故事”)在内的影片都是由侯麦先写成小说再拍成电影的。
上世纪50年代末,法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以巴赞创办的杂志《电影手册》为基地,戈达尔、特吕弗、夏布洛尔、里维特等人成了影评家。
因此,在写小说之外,侯麦同时也为《艺术》、《当代》和《电影杂志》等专业刊物撰写文章,并且凭借以《茂堪的浮士德〉中的空间组织》一文获得博士学位。
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目标是拍电影,侯麦也不例外。
在接下来的 50 年中,侯麦总共拍摄了 26 部故事片,其中很多部属于三大电影系列,即“六部道德故事”系列、 创作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喜剧与箴言”系列以及跨越整个 90 年代的“四季故事”系列。
侯麦的最后一部电影《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上映于2007 年,当时他已经87 岁高龄了。
以下是侯麦三个系列所包含的影片:
在获得极大成功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中,此时的人物性别定位还是男性,男性是人物关系网的中心,是独白的是所有者,在若干女性中流连徘徊,此时期为风格 探索 阶段。
到了后两个系列,侯麦的 情感 和重心明显开始转移到女性身上,女性成为人物关系网的中心。同时,独白被大量的旁白所取代,侯麦”对话电影“的风格渐趋成熟并达到顶峰。
1967年,侯麦凭借《女收藏家》获得了第1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银熊奖,这是他成为重要导演的开始。
从时间点可以看出,侯麦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类。
早在8年前,特吕弗就用一部《四百击》拿下了当年的戛纳金棕榈,而1960年,戈达尔凭借极具实验性和创新性的《精疲力尽》获得了 柏林银熊奖 。
但侯麦并没有急于像自己的先锋同僚看齐,而是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
如果要选择一个场景作为侯麦的标志,那么一定是一群法国男女在一个屋子内或立或坐,你一言我一语地针对某一问题发表着各自的看法。
一不留神,我们就跟不上节奏,结果看了个昏昏欲睡。
这就像个“电影沙龙”,适合中产阶级或是知识分子躺在沙发上喝着饮料抽着烟发表意见。
如果说伍迪·艾伦的喋喋不休还夹杂着各种俚语和冷笑话,门外汉还能凑个热闹,那么侯麦长时间的对话片段极其容易失去观众的耐心,让人觉得漫长乏味。
这就是侯麦独特的 “对话电影” 。
他的影片基本上是以对话的形式作为影片的主要内容。
得益于侯麦小说家和影评家的背景,他总是试图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思辨性。
这种文学性和思辨性并不是排斥性的或是异常严肃的,而是从小人物平常的生活中挖掘出来的,隐藏在影片人物对话背后的是作者对生活和 社会 伦理的厚重思考。
侯麦的影片异常强调画面与对白的差别,他对话语,特别是对白作了如下的阐释:“画面制作出来并非为了意指,而是为了展示……为了意指,存在一种极好的工具,那就是对白。”
侯麦的电影都是自编自导,由小说改编而来,里面对于细节,尤其是人物的语言进行了深度的精雕细琢,那些看似随意的谈话,实则早已经规划好。
这就使得侯麦的电影有一种奇异的混合感,一方面场景和空间都是异常生活化的,另一方面人物的对话虽然口语化,但又处处是玄机,让观众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才能跟得上。
例如在大受好评的第一部长片《慕德家的一夜》中,三个主要人物就围绕帕斯卡尔对于宗教的态度进行了讨论。
令人感觉法国都是文化人,没有文盲的存在(哈哈)。
在《当代法国电影史》一书中,祝虹将当代法国电影史划分为“法国电影新浪潮与现代电影运动的酝酿和爆发”以及““红五月风暴’与激进电影运动”两个阶段。
祝虹将侯麦的《狮子 星座 》以及《面包店的女孩》《苏珊娜的故事》《女收藏家》等几部早期影片归为“现代心理剧”,处在法国主流电影之外。
在此之后,“六个道德故事”后期的创作以及“喜剧与箴言”前期的创作虽然也在电影发行中处于劣势,但逐渐丰富了视听的表达。
由此可以发见,侯麦的创作是一个逐渐进入主流电影的过程。
侯麦几乎没有大成本大规模的电影制作,创作大多属于小成本生活喜剧的范畴。
所以说,最大的成本,就是侯麦先生的脑细胞,而这些脑细胞,多死在“爱情”这个古老的话题上。
你可以在侯麦的电影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爱情,当然大多数是负面事例,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侯麦电影的主题总结为“道德”。
比如现代人之间对于 情感 的互相猜忌和不信任,如《飞行员的妻子》、《圆月映花都》等。
比如女性对于爱情的执著和大胆追求,如《好姻缘》、《双姝奇遇》、《绿光》等。
比如有了男女朋友还在外面找小三玩得不亦乐乎的,如《人约巴黎》等。
比如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对十几岁二十岁的小姑娘进行无耻追求的,如《克莱尔的膝盖》。
比如完美的“典雅爱情”,如侯麦的遗作《男神和女神的爱情故事》
其余各种狗血的、突破伦理常规的爱情,在侯麦的各种电影里随处可见。
他通过年轻人或是中年人神秘莫测的 情感 纠葛为题材,集中笔墨揭示了当代人的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面临的伦理困境。
片中那些复杂的三角关系,使得侯麦的镜头能够更加逼近个体的精神生活,不断突破伦理界限,考察着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的话语和细微动作,从而达到深层的目的。
这些 情感 上的道德问题,在今天依旧拷问着现代人,例如不伦恋、约炮、开放性性关系等。总是,男女之间那些暗搓搓的关系,在侯麦的电影里得以呈现和阐释。
在看过他的电影之后,你会惊叹于一个人居然可以对爱情关系如此了如指掌,堪称“爱情宗师”。
不过即使是这些爱情题材,侯麦并没有依据好莱坞的传统模式,使用开端、高潮和结尾的套路,而是最大程度接近流水般的生活,以一种散文式的方式展现人物,讲述故事,即“石沉湖心,表面平静,内里早让人七上八下,泛起无限喜悦或叹息”。
他的人物大多为大学生、艺术家以及教师,或者是中产阶级,他们针对爱情、哲学、艺术、异性等发表着评论和自省,态度中不乏欺骗、炫耀和指责。
侯麦的“道德”不仅指剧中人物遵循一定的道德观念行事,更重要的是指剧中人物对自己行为动机的思考、分析,并且把自己的这种思考和分析用语言表达出来。
他们关心自己的内心感受,感兴趣于自己内心的思想和 情感 ,而且要将这些说给周围的人听,和他们讨论。
如此一来,语言便成了侯麦电影最有效的表意手段,这也使他的电影更多地触及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对话的大量运用也使他的电影散发出浓郁的文学气息。
侯麦所营造的对话场景中包含着故事本身以及电影的主旨,对话并不是孤立于场景而存在,而是与场景共生,对话产生了电影的第四维,即精神维度。
叙事上,他最大程度避免了三段式的传统情节剧模式,而是直面生活中的偶然性和巧合,赋予电影以生活化。
侯麦的电影都根植于被大多数电影忽略的日常生活本身:火车上的阅读、与朋友聚会、与恋人游公园等……
侯麦如同电影界的巴尔扎克,构建了一部宏大的人间喜剧,它基于 社会 牢不可破的根基,旨在 探索 与人类 历史 一样古老的经验与冲突。
巴尔扎克创作小说,侯麦编写剧本——这些有关生命的小寓言虽篇幅有限,却暗含更深远的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侯麦电影中的空间是将绘画空间和建筑空间转换而来的,这使得其电影呈现出一种绘画般的面貌,同时又不乏真实感。
侯麦对于空间的真实有一种物恋般的痴迷。
《狮子 星座 》中,塞纳河两岸的巴黎风光以及街道;《午后之爱》弗雷德里克到了下午会在大街上游荡;《冬天的故事》里的理发店以及《好姻缘》中的办公室场景……
度假地是侯麦的故事最常发生的场所,《女收藏家》、《克莱尔的膝盖》、《沙滩上的宝琳》、《绿光》《夏天的故事》、《双姝奇遇》……
这些场景是欲望的铺展之地,人物的关系与欲望在此交织缠绕,最终抵达侯麦关于“道德”的深层讨论。里面每一个咖啡馆、每一个空间线路、每一个时间变化都经过了真实的考察,竭力做到最完美。
关于这一点,侯麦说:“我希望观众被打动,但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些。”
而这种真实性,是与巴赞所提倡的“心理的现实主义”相接近的。
侯麦的电影,就像是一款关于巴黎的香水,暧昧又迷人。
他营造了属于自己的“侯麦空间”,里面的色彩、人物、环境、生活,每一处都是如此细致和真实,仿佛触手可及。
去看一部侯麦电影吧,为了那些色彩,为了那些美人,为了侯麦。
文章著作权:倒映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C. 关于推荐电影的杂志
我的个人排名:
1.《看电影 午夜场》(每月一期,内容比较丰富,会介绍新片,最重要的是会按照专题总结极为经典的旧片,比如XX最美的50部电影...之类,影评写得也很好;记得有一期介绍了法国新浪潮,还不错~)
2《看电影》(每月两期,比午夜场价格低些,主要介绍新片,广告比较多,内容一般,个人认为借来看看还成,买的话没多大意义,太多了都没有地方储存了)
3《电影世界》《环球银幕》(这两本整体感觉没有《看电影》好,主要都介绍新片,内容写的也平平,很少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出来;但是《环球银幕》时不时会有特刊面世,十分值得一买,比如我08年曾买过奥斯卡80年的特刊,上下两本一套,介绍了每届奥斯卡获奖影片以及影帝影后,当做手边个工具书也不错~)
4《中国银幕》(这本书是看电视上电影报道后买的,真的超级一般,买了两期后就不买了);
我个人经验,我从高三开始就买电影杂志,一直到大二,后来水平高了就不看那些有的没的了,记得大一的时候时间特别多,每个月把所有能见到的电影杂志都买齐了,连着买了不到一年,最后发现还是《看电影午夜场》技术含量最高,现在有时还会翻翻,其它基本上都卖废品了;所以建议LZ就只买《午夜场》,一般的新片可以去贴吧、豆瓣看看评论什么的更有帮助;
另外给LZ推荐本书,《1001 Movies You Must See,Before You Die》/《有生之年必看的一千零一部电影》,有英文版和中文版,卓越当当就有的卖;如果两本参考着还可以锻炼下英语;这部书介绍了影史里最有价值的1001部电影,有文艺的也有商业的,所以无论是对入门者还是专业者来说,都有参考价值~
D. 法国的电影有什么风格或者特色
法国电影的特点就个人性、内涵性、创造性还有政治性。最具有代表性的导演是戈达尔,他的电影政治倾向性很浓厚,同时他的电影在有他的思想。他极力反对好莱坞的拍片体制,他所崇尚的是电影的内涵,而不是“麦当劳”式的快餐电影。基本上他的电影很生涩难懂。如果想真正的了解法国电影推荐你去看看《法国电影60年》。
E. 法国电影手册2005十大佳片
分类: 娱乐休闲 >> 电影
解析:
法国电影手册评选的05年10大佳片
1.最后的日子(加斯·范桑特)【美】
2.暴力史(大卫·柯滑迟南伯格)【美】
3.规则情人(菲利普·加莱尔)【法】
4.世界(贾樟柯)【中】
5.小小警官(泽维尔·比奥沃依斯)【法】
6.最好的时光(侯孝贤)【台】
7.三分之一的眼睛(奥利维埃·扎巴特)【法】
8.伴我心(邱金海)【新】
9.剧场前(洪尚秀)【韩】
10.灰熊人(维纳·荷索)【美】
罪恶之城(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弗兰克·米勒)【美】
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一月号公布了刚刚评选出的2005年十佳电影,两部华语电影携手上榜,分别是贾樟柯的《世界》和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两片并列第四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导演古斯·范桑特执导的《最后的日子》、法国导演菲利普·加莱尔执导的《经常性的情人们》和美国导演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的《暴力史》。《电影童话》
《电影手册》槐纳年度十佳电影是每年从世界各地的影片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入选的电影被认为是延续电影艺术发展,提供世界电影新的经验的年度最佳作品,基于《电影手册》在全球范围内独特持久的影响力,每年出炉的十佳电影实际上也为各个地区的电影文化在全球电影谱系中的地位进行了评估,因而每年的评选结果备受全球媒体关注。今年除了两部华语片外,还分别有韩信明李国导演洪尚秀作品《电影童话》和新加坡导演邱金海作品《伴我心》上榜,四部亚洲片上榜,在入选数量上与美国电影持平,说明亚洲电影具有非常强大的活力。
F. 法国十大经典电影
法国十大经典电影有:《放牛班的春天》、《沉静如海》、《无法触碰》、《钢琴家》、《刺猬的优雅》、《调音师》、《登堂入室》、《初吻》、《阿黛尔的生活》、《心房客》。
1、《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3月17日上映的一部法国音乐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怀才不遇的音乐老师马修来到辅育院,面对的不是普通学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弃的野男孩,马修改变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运的故事。
G. 法国有哪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说起法国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就不得不需要提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雷内·克雷尔法国电影的编剧、导演和理论家。法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转折时期的重要导演,被称为电影安徒生,他的电影是再造的成人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永远有歌声和爱情,没有仇恨与丑恶,
首先推荐雷内.克莱尔的
《巴黎屋檐下》(1930年)
在克莱尔后期的作品中,经常为人提到的是《魔鬼的美》。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830年的意大利。浮土德教授接待梅菲斯托,梅菲斯托自遇见玛格丽特后,变成了贫穷的亨利骑士。不久,教授失综,亨利被控杀害教授,不得不与魔鬼签订协议...最后终于在起义的群众、玛格丽特和吉普赛人的相助下击败了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