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俄罗斯电影,电视剧不发达
不重视,俄罗斯属于战斗民族,崇尚军事,少了很多儿女情长吧。
㈡ 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俄罗斯的电影电视剧
俄罗斯本身文化产业不多,而且翻译困难所以我们很少会遇到。
其实俄罗斯并非偶像国家,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出产也不多,基本上只有特别出色的电影才会被引入;俄罗斯使用的是俄语,俄语翻译本身国内也不多而且不广泛,缺少专业翻译也是影响俄罗斯电影出现。
俄罗斯电影我们还会偶然遇到,对于长编电视剧能遇到更加困难,毕竟量少翻译少。
㈢ 俄罗斯电影为什么不好看
密码疑云
还不错啊
我估计 你是看了 守夜人.
所以说 不好.
那部电影 感觉 是不怎么好,但是 密码疑云 不错的.
㈣ 为什么俄罗斯的电影业不发达是因为文化也不是很发达么
谁说俄罗斯电影不发达的。俄罗斯电影90年代之后由于思想解禁,异军突起。
1991年的《蒙古精神》,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外蒙古拍摄的获得威尼斯金狮奖的名作。手中是法二版。这次课上给学生放了投影,大银幕体验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感觉真爽啊。
1994年,《烈日灼身》(《毒太阳》),同为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导演的揭露斯大林时期政治迫害的反思电影,获得戛纳评委会大奖。此外,尼基塔·米哈依尔科夫在后苏联时期拍摄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及最新作品《十二怒汉》都有不错的DVD版本。
基拉·穆拉托娃是苏联极有个性和有争议的女导演,后苏联时期她的作品《迷恋》(1994)和《契诃夫的主题》(2002),这俩个电影都来自俄罗斯五区版的穆拉托娃套装。不知道这个套装还有她的其它啥电影。
1996年,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母与子》,这位被誉为是“改革与公开化时期”的塔可夫斯基的作者电影大师,迄今已拍摄了故事片17部,纪录片20余部。
值得庆幸的是,索科洛夫的代表作大部分在国内都能找到DVD。《母与子》,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一区版本和英二“人造眼”版本。《父与子》我也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台三发行的。“人造眼”出版的这个套装,还包括《父与子》。“人造眼”的索科洛夫套装,除了画质远好于一区版本外,胜在花絮丰富,尤其是收入了两个纪录片《卑微的人生》和《士兵之歌》,对于理解索科洛夫的创作很有裨益。此外,我收集的索科洛夫作品还有:“生死三部曲”开篇之作《第二层地狱》(1990)、《太阳》、一个镜头构成的《俄罗斯方舟》(2002)、来自西班牙二区的《金牛座》(《遗忘列宁》)及2007年索科洛夫的最新作品《亚历珊卓》。
至于索科洛夫的纪录片,一区FACETS发行的索科洛夫纪录片套装算是较全的,我手头有《大地的挽歌》(1977-1988)、《塔可夫斯基挽歌》(1988)《精神之歌》和《旅程挽歌》(2001),以及最近英皇出的也是一区FACETS发行的《对话索尔仁尼琴》(1998)等。
1997年,谢尔盖·鲍德罗夫的《高加索俘虏》,一区米高梅发行的版本。这是第一部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故事片。故事类似大岛渚的《饲育》或姜文的《鬼子来了》,说不清是谁受谁的启发了。导演谢尔盖·鲍德罗夫属于移居国外的俄罗斯导演群体,他有鞑旦血统,生于西伯利亚,用外资拍摄迎合西方观众的电影。最新的电影就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蒙古王》,大陆演员孙红雷扮演重要角色。市面上有若干DVD版本。
下面该说新一代导演了。
首先应提到的是多产的阿里克塞·巴拉巴诺夫。1997年,他导演的由俄罗斯最重要的民营电影公司CTB出品的匪帮片《兄弟》(《兄弟怜》)在俄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意见对立使得这部电影不仅成为电影领域的一个事件,也成为俄罗斯社会生活的一个事件。影片描写的是彼得堡黑社会与雇佣杀手之间的事件。由于影片票房的大卖,《兄弟》2000年又拍摄了续集。评论界对影片的塑造的主人公达尼拉的形象展开了激烈争论。2002年,他导演的《畸形人与正常人》(《畸零与色情》),在戛纳电影节上的展映引起普遍关注。2005年,巴拉巴诺夫又拍摄了动作大片《死人的骗局》,由大导演尼基塔·米哈伊尔科夫主演。此外,巴拉巴诺夫还拍摄了以车臣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战争》(《反恐战争》)获得了俄罗斯塔夫尔电影节头奖金玫瑰奖。这部电影我手头有英二的版本,还是那天意外地在大B那特价淘来的。
战争题材,尤其是卫国战争是苏联电影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战争片历来是苏联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曾引发几次浪潮。随着前苏联社会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电影在表现政治、表现社会、表现战争等方面开始出现新的不同的视点。个别电影创作者对以前未曾触及的阿富汗战争,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车臣战争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们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视点对战争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苏联解体后,后苏联的战争片也涌现出许多重要作品。包括反映阿富汗、车臣战争,当然,二战的卫国战争依旧是一个永恒的题材。如尼古拉·列别杰夫的《星星敢死队》和罗戈日金的《战场上的布谷鸟》。这两部电影,我手头均有DVD。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导演新秀是安德烈·萨金采夫。2002年,他的一部《回归》一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这是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夺得金狮奖三十多年之后,再次获此殊荣。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三区安乐版本和法二TFI版。另外,萨金采夫的新作《将爱放逐》(2007)的DVD也由法二TFI发行,手头已有。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出身于电影世家的年轻导演,如冈查洛夫斯基、帮达尔丘克、米哈伊尔科夫、丘赫莱依、托多洛夫斯基、杨科夫斯基的儿子们,都一跃成为俄罗斯电影创作的中坚。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格利高里·丘赫莱依的儿子巴维尔,他导演的成名作是《窃贼》(1997),关于父亲的缺失与少年的成长。这个电影我手头有两个版本:台三元宝利的和德二的。此外,我还收集到了巴维尔·丘赫莱依的另一部电影《薇拉的司机》(2004)。
与格利高里·丘赫莱依同一时代的同学兼新浪潮伙伴谢尔盖·帮达尔丘克,如今,他们的儿子也站在同一电影前沿。名叫菲多尔的小帮达尔丘克,不比父亲逊色,拍摄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片《第九纵队》,票房评论俱佳。
彼得·托多洛夫斯基(《战地浪漫曲》、《国际女郎》)的儿子瓦莱里,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可惜的是,他的最重要的电影《爱情》(1991)、《聋人之国》(1997)均无缘得见。不过,他的另一部电影《情人》(2002)手头有,是由主演过《乡愁》的奥列格·扬子科夫斯基主演。
除此之外,手头有DVD的还有其它一些重要作品,列举如下:
安德烈·克拉夫库克的《寻找幸福的起点》(2006)。该导演今年的大片《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也发行DVD了。坊间有多种版本流行。
《西服》(2003),Bakhtyar Khudojnazarov 柏提古·杜纳佐洛夫作品,获得东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和评审团特别奖。《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2003),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斯佐的爱》(2004),哈萨克斯坦导演古卡·欧玛洛瓦戛纳参赛作品。《死亡骑士》(2005),俄罗斯一部暗杀题材的动作大片。
《玛莎》,谢尔盖·特卡乔夫作品。俄罗斯五区发行的DVD。更新的作品还有2007年阿里克塞·彼马诺夫的电影《敖德萨的三天》。大B那花一块五淘来的。
最后要提到的自然是“俄罗斯的吕克·贝松”提莫·贝克曼贝托夫,他导演的《守夜人》是俄罗斯电影历史上首部纯本土投资、完全好莱坞式运作、最终创造出商业奇迹的大片。《守夜人》让全世界影迷见识到俄罗斯新电影“文艺复兴”的威力。这部电影及续集《守日人》均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两部电影及导演的第一部好莱坞制作《通缉令》(2008),市面都有多种版本,前者还发行了蓝光碟。
㈤ 俄罗斯的电影水平在世界上怎么样
属于比较优秀的 现在大概排于法国印度之下 于香港,日韩 差不多
㈥ 新电影 黑暗终结者 俄罗斯拍的 看了一下 真垃圾 太恶心了
这部俄罗斯拍的烂片可以说是我今生看过的最烂的电影...没有之一,绝对最烂
我是晚上9点去菱角湖万达看的,当时入座率还不错...
看了半个小时,大部分人都睡着了..
1个小时的时候已经开始陆陆续续的有人撑不住,难以忍受了
最后结局的时候,大家都笑了..
这部电影第一次让万达影城如此安静...所有人都睡眼迷离.
我自己都睡着了3次...但还是坚持看完了,我期待电影中有什么高智商的奥妙..
结果回来上Mtime 豆瓣一搜索,才一致发现这纯粹的一部坑爹作品
基本上看过的人都打了最低分----1分
没有剧情,没有人物刻画,没有故事情节,没有线索...甚至连名字都那么难记..
总之就是什么都没,看的无比蛋疼。。你也别指望你智商高能发现点什么...
比画壁还烂..当时5个人一起看的,浪费200块..
㈦ 国内很少能看到俄罗斯的影视作品,俄罗斯的文化输出为何如此之少
其实,中国近几年引进的俄罗斯影片并不在少数,甚至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也在这方面你做了不少的工作。只是俄罗斯的作品在中国的反响并不理想,俄罗斯《冰雪女王3:火与冰》豆瓣评分才4.7,票房仅为7400万元,《斯大林格勒》,票房不到7200万。
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作品的题才和文化的差异,首先俄罗斯电影没有美国大片气势恢宏的气势,也不像印度片那样接地气、能够引人共鸣。其中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差异,俄罗斯电影大部分都是关于国家历史战争,因为历史和文化背景都有较大的距离,难以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
但是俄罗斯也在这方进行了改变,如今的俄罗斯喜剧电影,基于苏联的基础,拥有大量的传统俄罗斯风情,本土风格十分突出。同时,在故事创意上俄罗斯电影一直关注本土风俗、苏联时代的集体主义精神、运动竞技等大国文化仍能在电影中寻觅踪迹,但比起早期喜剧片来说,俄罗斯电影也在向轻松愉快的喜剧风格逐渐转变,少见阴暗沉重的社会批判内容,风趣幽默的情节开始越来越多。这一点在典型的体育电影《花滑女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㈧ 为什么俄国电影在中国很少看到
前苏联解体后电影工业收到很大的冲击,资金筹集不到,很多人才外流造成电影行业的整体萧条。(其中美国好莱坞影视业冲击很大,连电影之乡的法国也收到影响。大家都喜欢快餐式的美国商业化电影,大制作大明星。)
外加他的政治体制变化很大,原先很多政治色彩浓郁的片子也不便于播放。
不过近些年俄国电影有了起色,只是中国引进不多,《守夜人》、《豌豆公主》、《罗曼诺夫王朝》等都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