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需要对影片The Hours <时时刻刻>的影评和对三位主演的评价.
时时刻刻 The Hours (2002)
一
《The Hours》(《时时刻刻》)是一部深具灵魂光芒并含有弦乐般耐人寻味韵律的电影。
这部影片之所以令人注目,是因为它有着一个异同寻常的文本——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影片较忠实于原著。我深信导演斯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是在深刻领悟原著背后所蕴藏的丰富涵义、并在拍摄时力图加以充分表现、才使影片具备了光辉出众的品质。
影片是根据美国新锐作家迈克尔•坎宁安发表于1998年同名小说改编。小说《The Hours》(无论电影还是小说,《The Hours》译名很不统一。小说:台湾希代书版集团2000年6月第一版,译名为《时时刻刻》,译者蔡悯生;大陆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译名《丽影萍踪》,译者刘新民。电影:译名有《岁月如歌》、《岁月挽歌》、《此时此刻》、《时时刻刻》等。本文为论述方便,均称《时时刻刻》。)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当年“笔会/福克纳小说奖”(The PEN/Faulkner Award),翌年又获得“普立策小说奖”(The Pulitzer Prize)。
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为何会受到如此的青睐?
二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20世纪不同时代三位女性一天的精神生活。
1923年伦敦郊区。弗吉尼亚•吴尔芙在她的乡村宅邸构思那部与维多利亚时代趣味相去甚远的小说《达洛卫夫人》。清晨,她醒来后没有立即起床,神情恍惚迷离,一直缠绕她的头痛病微微有些好转。窗外有鸟叫声。她感到乏力,神思恍惚,又迷迷糊糊小睡了一会儿。在梦中她发现自己身处一座花园。花,将花作为小说开头很不错。她醒来后想道。她起身走进盥洗室,面对盥洗室内镜子中映显而出那张灰黯的脸不免有些丧气。它与心中意象正形成鲜明对比。
1949年美国洛杉矶。布朗夫人在家中阅读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她有一个忠实的丈夫,一个敏感可爱的儿子,似乎一切都无可挑剔。但她仍感到百般无聊,深为受困于平庸家庭生活而痛苦。这一天是她丈夫生日,但她无心为晚上生日庆祝准备蛋糕,想一人躲进旅馆里像吴尔芙那样躺在床上阅读《达洛卫夫人》,然后自杀。她将儿子寄托给邻居,告别的那一刻,敏感孩子似乎预感到什么,不安地叮嘱母亲一定要来接他,并跟在母亲汽车后面追赶……
20世纪末的纽约。一位名叫克拉丽莎女编辑正要出门买花。因她名字与吴尔芙小说《达洛卫夫人》中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卫相同,朋友们都戏称她为“达洛卫夫人”。她幼时恋人、诗人理查德刚获奖,她得为他获奖筹备晚宴。当她出门那一刻,注意到晶莹剔透阳光正在游泳池的蓝绿色水面上摇曳荡漾,不禁心有所感。时值六月早晨。
身患爱兹病的理查德没能度过这一天。他厌倦了生活,那天下午他从家中窗口飘然而下,迎接午后灿烂阳光。小说结尾,在纽约的克拉丽莎面对业已取消晚宴而留存下来的佳肴萌生了一种极度的孤寂感。深夜,已届耄耋之年、当年被儿子忧郁双眼刺痛的布朗夫人造访。原来自杀的理查德正是布朗夫人儿子。
小说以迷蒙而清澈语调、印象式碎片、瞬间的意识流动、深度意象和蒙太奇手法,描写了三位不同时代女性心灵世界。作者以精湛技巧、精致而繁复的结构,深入她们万花筒般意识中,再现她们心灵镜像,宛如月光照彻下小溪,隐约显现她们内心水下生物、鹅卵石和蔓生的水草;并以类似超现实手法将吴尔芙传记片段与美国中期和晚期两位女性精神生活交织在一起,复调式地安排在同一文本中。
最重要的是作者在小说《时时刻刻》的文本中还暗中指涉着《达洛卫夫人》的文本。这一手法极具创造性。因为这种指涉并非文本的明确援引,也非一般意义上续作,或对以往书籍与相同材料的改写和创作(如图尼埃《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簿狱》对笛福《鲁滨孙漂流记》的反思;让•阿奴伊《安提戈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对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重新考察);而是运用象征手法将两种文本晦涩地镶嵌在一起,犹如两面相互映照镜子在暗中增殖。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是在延续了《达洛卫夫人》基础上的一种对吴尔芙生命意义重新思索的再现,是对吴尔芙内在精神所作的一次富有诗意的冥想。
三
弗吉尼亚•吴尔芙全部小说,几乎都是她自我精神探索的一种“传记”,从她早期习作全是对传记练习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也许跟她父亲对她影响有关。(弗吉尼亚•吴尔芙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1832-1904)是学者、编辑和哲学家,曾任伦敦图书馆馆长,主编《英国名人传记辞典》,撰写《十八世纪英国思想史》等著作。)她的作品总是在探索自我生命处在某一阶段中意识发展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深度。
“《到灯塔去》构成了弗吉尼亚•斯蒂芬童年生活的最后景象;在第二阶段,《出航》给一位年轻女性的知识探索打上了印记;那么第三阶段高潮就是《海浪》,进入成熟期小说家将描绘出意味隽永的生命经典性轮廓。”(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英)林德尔•戈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P162。)而无疑,《达洛卫夫人》更是一部具有这种传记性质的小说。
1922年,她那带有实验性质、打破了传统叙述逻辑和充满印象拼贴的小说《雅各的房间》出版,这部小说也是对她哥哥精神成长的一份记录。该年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年代,与她同年出生也同年死亡的乔伊斯出版了划时代著作《尤利西斯》、T•S艾略特发表了《荒原》。那一年她年届四十,精神处于相对稳定期。
但随后,恐惧衰老暗影像蛇一样啮噬着她那脆弱神经;同时在心灵上她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疾病对她的影响,她几乎可以察觉到内心深处那股疯狂念头又缓慢袭来。她只有靠写作《达洛卫夫人》来抵抗心中阴影,却也将这种挣扎的印记留在了小说中。她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转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存在的瞬间》伍厚恺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P1)
《达洛卫夫人》是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现代主义长篇小说。它犹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一天生活来刻画人物心理时间上的一生。漫长生活经历涌入人物意识河流中,不时在内心激起沉思、回忆、追索、感想、体悟生命的浪花,汇集着人物心理五彩缤纷的印象图案。吴尔芙完全摒弃了传统小说写作手法,开篇起就直接进入人物心灵世界。小说由两条并行不悖线索组成,来映显两个截然不同人物的内心。
克拉丽莎•达洛卫是一位中年妇女,她丈夫是国会议员。六月早晨,她出门买花,要为有首相参加的晚宴做准备(这一情景与《时时刻刻》中纽约女编辑出门买花相同)。那天阳光明媚,清风微拂。大本钟不时发出深沉悦耳之音。她思绪飘动,想到三十多年前同样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她和彼得正在恋爱。但她最终没有嫁给喜欢冒险的彼得而是嫁给了稳重的达洛卫先生。彼得将要从印度回来,她想,要是当初嫁给了彼得,她的一生会怎样?伦敦街头上的声色光影不时触动她的联想。
小说还有另一条线索:赛普蒂默斯•沃伦•史密斯,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退伍老兵,因受炸弹惊吓而患精神疾病。当达洛卫夫人在花店内听到街上传来一声汽车火花器发出巨响声时,他在街上游荡也听到了。最终,他为摆脱时时袭来的内心惊恐跳楼自杀。
夜晚,达洛卫夫人在晚宴上听到宾客中有人说起赛普蒂默斯自杀消息,内心震动。他们是两个阶层的人,彼此互不认识,但在内心深处却对时代有着相同的感受。小说真实反映了第一次大战后现代西方人焦虑、困惑和恐惧心理。
四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时时刻刻》中自杀的诗人理查德对应着《达洛卫夫人》中的赛普蒂默斯。他们同样怀着内在不安生存着:一个在战争中留下了精神疾病,一个患上了爱滋病;都是时代烙印的反映,象征着不同时代却同样在人们心中所造成的疾患。
然而,即便是赛普蒂默斯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人物(相对于吴尔芙的生活世界来说),也是吴尔芙拿来印衬达洛卫夫人精神侧面的。吴尔芙曾在一封信中说,她必须通过赛普蒂默斯的性格来完成达洛卫夫人的性格,她所“部分意识到的生命枯竭感正是要通过那个疯子的病态作戏拟性表现”。(引自《弗吉尼亚•伍尔芙——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P273)
如同吴尔芙想通过达洛卫夫人和赛普蒂默斯这两个人物来探询自己内心深渊一样,在《时时刻刻》中,作者坎宁安真正意图也是要通过书中人物综合再现吴尔芙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这两位女性;他想看看假如吴尔芙生活在50年代和世纪末的美国会怎样。
无疑,布朗夫人和女编辑克拉丽莎都有着吴尔芙的影子,她们都是射向吴尔芙精神生活的一个朦胧投影。
20世纪50年代美国正处在经济复苏期,布朗夫人就像达洛卫夫人一样生活富足,但却精神萎靡,内心总有一种像是被悬浮在空中的惶恐不安的感觉,生命的无意义意识时时涌上心头。这种感觉正是吴尔芙心中常常难以摆脱的感受。而纽约的女编辑在街上耀眼的阳光中似乎感到总有一丝不祥的阴影在笼罩着她,直至最后她受到死亡冲击,这一切也都是吴尔芙生命历程中的主题。
在《时时刻刻》中,作者还赋予布朗夫人朦胧同性恋倾向,而到20世纪末的女编辑身上,作者索性将她塑造成同性恋者,这是在暗示忧郁孤寂的吴尔芙如果处在20世纪末期,她原有的回避社会的心理倾向很可能发展成同性恋性心理倾向。
另外,布朗夫人的名字也不是没有来历(其实在《时时刻刻》中所有人物都可在《达洛卫夫人》中找到对应)。吴尔芙在一篇《贝内特和布朗夫人》文章中虚构了一位坐在火车上的老妇人形象,她称布朗夫人为“永恒的”和“人性的”,“是从英国文学开往另一时代”的“幽灵”。(见《论小说与小说家》吴尔芙著,上海译文出版社P308)
所有这一切都在表明,坎宁安是在将吴尔芙作为一个精神个案进行研究,它像一面放大镜,放大了吴尔芙的生存意识,将她精神历程放在整个20世纪中的一个更为宽泛和更长远的背景上来进行考察。而他将这部小说命名为《THE HOURS》更是泄露了这一点。因为吴尔芙在撰写《达洛卫夫人》的初稿中就是将小说题名为“THE HOURS”。
五
《时时刻刻》是一部知识分子式的小说。作者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吴尔芙精神世界作一次遐想式的探询和论证,以及对她性格的可能性延伸进行了艺术上的重塑;而同时他又通过20世纪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来反映西方整个20世纪的精神特征。这一双重目的,构成了这部小说不同凡响的品格。
这是一部对吴尔芙遥遥致以敬意的小说,是对《达洛卫夫人》文本所作的一次歌唱性礼赞。它弃绝了现实的喧嚣,直接沉入人性深处,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内心的紧张与焦虑,以及对存在产生的倦怠感和疏离感。它关注精神内的骚动,努力挖掘人物背后的“美丽的洞穴”(吴尔夫芙语),以一束智性之光照亮她们丰满的意识,刻画她们心灵的影像,质疑生命的本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女性都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放逐者,她们游离于时代,同时又以自己方式固执地抗拒现实。她们在《时时刻刻》中交叉出现,犹如一次相互轮回、一次在特殊时空内的重逢,原先她们独自的精神幽吟在这部小说中汇成了女声合唱曲。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吟唱组成了这部小说心灵圣歌般品质,一部灵魂的奇书。
富有意味的是在《时时刻刻》序曲中,作者在故事开始前先出人意料地描写了吴尔芙的自杀——1941年战争爆发后某一天她投河自尽。“她被流水迅速冲走。就像是在飞翔,一个虚幻的身影,双臂向外张开,头发飘扬……天空的阴影在水面上摇曳不定。”(见台湾希代版《时时刻刻》P34)这一情景正好与小说第一章描写纽约的克拉丽莎出门买花时面对水面上摇曳的阳光偶有所感遥相呼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暗连,是对将要出场人物命运的一个暗示、一次排演、一种影调和一番预言。它奠定了这部小说挽歌式的基调。当你读完小说掩卷沉思时,哀婉会有如烟霞般从心中缓慢升起,渐渐占据你整个心灵空间。
六
作者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曾被《洛杉矶时报》誉为“我们时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生于1952年的俄亥俄州,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现居纽约。1990年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末世之家》(A Home at the End of World)使他一举成名,在该书出版前一年,他将其中一章取出命名《白天使》(White Angel)先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后被评为1989年度美国最佳短篇小说。1995年他又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血与肉》(Flesh & Blood)。而1998年出版的《时时刻刻》(The Hours)是他的第三部小说。从他小说出版时间上可看出,他对自己每一部作品都精雕细作。
在小说《时时刻刻》中,他以令人吃惊的方式引导读者穿越小说人物粼粼波光般的意识深处再进入吴尔芙的精神世界,这一奇妙的手法具有无与伦比的独创性。他创作实践证明了吴尔芙在《现代小说》中所阐述观点:“人生是一圈光芒四射的晕轮,是自始至终环绕我们意识的半透明的封套”。(引自《论小说与小说家》p8)可惜原作中富有诗性的、极为微妙的语言特色没有在译林版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小说在2002年被拍成电影。三位女性分别由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尼科尔•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扮演。
值得称道的是、有着上乘表演的尼科尔•基德曼,她在这部影片中扮演了吴尔芙,她出场时那种低垂的冷冷的目光、写作时在笔筒中找笔的手不由自主的痉挛、紧张的肢体语言等,将吴尔芙的敏感、神经质、脆弱和孤傲的心灵表现得惟妙惟肖。电影同小说一样,不关注外部世界,而是将影像聚焦在人物的内心中,从而构成了一部电影版的20世纪女性精神史。
更多:
豆瓣成员的影评 (49条)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5666/
❷ 求一部电影的影评和《父与女》的影评。
《父与女》,一部感人至深的短片。
他说讲述的到底是什么?情感,我想是这样的。女主人共用她的一生去等候她的父 亲,很遗憾,终其一生也没有等到父亲的回来。可很幸运的是,她和父亲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每当她在树下等候的时候其实他的父亲一直都知道的,他的父亲就在水中静静的躺着,守望这他的女儿。其实随着女孩的慢慢长大,她已经想到父亲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她依旧在等。那她到底在等什么?情感,情感的回归,七岁、十七岁、二十七岁、三十七岁、四十七岁、五十七岁、六十七岁、七十七岁、八十七岁. . . . . . 不管她多大、多老,她都知道父亲航行还没有回来,她都要等!因为她知道她的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航行,一个人!爸爸会想到女儿在岸边等他回去,所以自己一定要回去,要回去见他的女儿!
文艺片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她在讲述人性!画面将人引向感情,感情将人引向思想。短片的结尾是传统的经典回溯,故事本身和手法并没有什么出新的地方,可《父与女》极其聪明的抓住人的情感面。
《父与女》所讲述的情感并不仅仅是父女之情,而是人终其一生对情感的渴望与执着,片中过度占了大部分,而却形象的勾勒出了人生对感情的追求!影片最成功的不是开头与结尾的安排,而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安排。
娓娓道来的风格,延绵的音乐,含情脉脉的表达延续在短短八分钟里,却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情感冲击波,这才是电影最宝贵的。不管用什么手法、用哪种类型的影像、用什么风格的音乐,最终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是否让观众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引起内心的共鸣,直达思想深处。
很多影片都做到了,并被奉为经典,而《父与女》只用了八分钟!
❸ 影评怎么写可以拿部电影举例吗
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影片的剪辑技巧、道具的作用、转场流畅度等都可以进行评论。
例:《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
而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3)法国电影洞影评扩展阅读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或它的社会意义,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论的。
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欣赏境界或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❹ 2012电影影评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在《2012》里化作“真海啸”,国际社会的格局也因此洗牌。但我给高分的原因非常简单,《2012》是一部很优秀的商业巨制,极适合发展到现阶段的中国电影产业作为今后的远大目标和经典范本,来参考、吸收、学习。这是一场缤纷绚烂的CG秀,一顿“灾难无限量自助”的霸王餐;但更是一件流行潜力之强、适用范围之广令人惊叹的优质商品。所谓电影工业,所谓流水线,看完本片,再回想上映之前以“赵本山斗鸡眼”为卖点的贴片广告,用不着拍它的人自惭形秽,我们这些看客又情何以堪!? 而《2012》的妙处,远不止他的精良和豪快,灾难在这部主打视觉效果的灾难大片里居然只是前台的小角色,存在于背后的国际新秩序与ZF阴谋论,才是内在的看点。相信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中国拯救全人类”的情节设置,其合理性在于“能在短时间内如此高度集中人力物力,非中国而不能”——这番感慨的来源其实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金融危机又难伤中国的筋骨,中国在世界各地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心目中的形象剧变。……毫不客气地说,《2012》已经是好莱坞大片所能做到的谄媚中国的底线;开个玩笑,连片子里表现最抢眼的狗都不是金毛猎犬,而是慈禧太后最爱的品种。 但不止是中国,影片中的各人种、各国家、各民族的角色形象及其命运,在表现不同个性与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反映出好莱坞或者说“自诩一号公民”的美国人眼里当今世界的三六九等。意大利总统弃船祈祷,既是重视家族观念的选择,也是天主教徒虔诚的体现;女王在灭顶之灾来临前依旧优雅淡定,当然是在调侃英国佬的古板、自我、明哲保身;里约热内卢在两次地震后陷入无ZF的混乱状态,多少有些讽刺当今南美政坛与经济状况的意味;而印度科学家虽然睿智超前,却是最先被西方国家忽视乃至牺牲的薄弱一环;阿拉伯地区更惨,充当“印钞机”容易,作为“共同生存发展的伙伴”难。 当然,四大主线,除了非裔学者和白人作家一黑一白两条“美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之外,另外两根分别属于俄罗斯和中国,还是能够洞察电影制作者对国际新秩序的理解。先来看美帝的老对手俄罗斯:无论从角色“尤里”还是运输机“安东诺夫”中,都能窥见老美怎样看待如今的俄国——冷酷、强大、尽管衰败、死而未僵,国家经济的脆弱与在解体后抓住体制漏洞上位的巨贾暴富,形成鲜明对比。那个号称“38战34胜”却在心理防线崩溃之后迅速被K.O.的拳击手就很典型,虽然厉害但运行的系统很扭曲。而尤里身为人父的可敬结局以及双胞胎与兄妹俩的相处融洽,又充满了来自欧美阵营一厢情愿的示好。 再来看有关中国的内容。技术工人“天钦”受伤后大难不死,寓意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危难时刻小喇嘛的车拯救主角一家人,暗指中国经济的增长是老美今后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人很容易有民族自豪感,因此《2012》绝对会让咱大多数中国观众看得心花怒放;而我之所以“感动”,更重要的原因是影片在政治上竭尽全力的一碗水端平与友好。实话实说,好莱坞内部在西藏问题上不怀好意者大有人在,莎朗·斯通、理查·基尔之类不胜枚举;而《2012》涉及中国的部分考据之细、表现之巧,可谓史无前例。 首先是非常惊艳的“党和国家一定会给大家重建家园”,这是完全写实的当代中国的讲话格式。接着是“八国首脑会议”,虽然现实中的八国峰会是美、英、法、德、意、加、日、俄,但根据片中的“卓明谷计划”,可以推测中国ZF可能剧中“八国”的一员。现实中,我国很早就声明过在国际社会中不搞集团化,于是,这场“八国会议”有一个镜头:某国首脑的背影,旁边的国旗虚焦,但旗子的颜色是一片红,众所周知,美、法、德、日、加、俄的国旗的红,达不到这种效果。再次是领土完整的中国地图,最后是“欢迎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艾默里奇大师肯定没想到这几处在我国引发民族主义的掌声吧? 所以《2012》容易把人代入,很简单,因为人家尊重你,尽可能按你实际的状态对你进行塑造和读解,而不再是随便拿个什么唐人街的恐怖宠物店谎称北京、或用比宝丽布喷绘还粗糙的“CG版东方明珠”充当上海,某种意义上堪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比较直观、可信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为赚中国票房的需要,可纵使《2012》的内地票房达4亿人民币,也才5000多万美元,而该片在北美首映三天的流水就有6500万刀,所以并非要因。更有好事者说《2012》辱华,原因是“变相嘲讽我们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国”。一、难道不是么?二、是又怎样?譬如《赤壁》,活生生的千军万马让好莱坞惊叹不已——人口众多本是实情,人海战术也因此成为中国特色,但换个角度,驾驭海量的个体也是一门学问,目前掌握它的除了中国还有谁?说《2012》辱华的人,请对自己的国家有点信心! 角色们各讲各国话,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突然蹦出英语,即使讲也各带口音,比起《特种部队:眼镜蛇崛起》里老和尚逼着少年白幽灵“说英语”的粗制滥造,比起《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无度炫耀武力之余疯狂破坏古文明国家的嚣张狂躁,《2012》的细致严谨,以及刚刚谈到的对各国各民族各文化尽可能写实呈现的努力溢于言表。还是回到中国:汉族人讲普通话,川边和高原的藏民们说藏语,基本符合真实情况(这样表现的另一个好处是:藏民们说藏语,同时可以让那些西方的右翼分子无刺可挑)。……算了,越扯越远,国际新秩序的部分就到这里,黑人总统遭遇世界末日讽刺奥巴马ZF无能之类的解读先不管,肯尼迪号撞翻白宫时流露出的反战情绪也暂且不论,接下来不妨谈谈ZF阴谋论。 《X档案》被追捧的一大原因即科幻和神秘往往覆盖在ZF阴谋论的包装之下。对于这一概念,艾默里奇本人显然也深信不疑,《独立日》和《哥斯拉》里都有ZF秘而不宣的情节,《2012》当然不能例外。世界末日的悬疑程度,可与戴安娜王妃的车祸、玛丽莲·梦露的暴毙、罗斯威尔事件的众说纷纭相提并论,而筛选优秀DNA、向富商出售船票等机密事宜却在暗地里紧锣密鼓地次第执行着;灾难来临时,平民百姓尽是精英的牺牲品。 ——这一点还牵扯出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如果没有“放弃89岁高龄的母亲的国务卿”这类理性过头的人监控,整个“卓明谷计划”不可能顺利实施;反过来说,在三号方舟无法启动时,导演的立场归根到底还是人性,还是选择了以人为本地敞开怀抱。正如皆大欢喜的结局,编绘了错综、大气、暗藏ZF阴谋论与国际新秩序的群像故事,展示着高超、完美、全心造梦的电影技术,流露出认真、谨慎、着力写实的创作态度,同时没忘记歌颂虽然天真盲目、但始终单纯美好的人性。……对中国的电影产业而言,前三个方面反而更动人、更具现实意义、更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连宾利车的植入广告都那么讨人喜欢)。希望能在有生之年亲眼看到中国拍出《2012》这样精良、完备、自圆其说的优秀商业片。
❺ 求一篇用蒙太奇分析一部电影的影评
蒙太奇运用浅析——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一部好的电影,故事要精彩,演员要表演出色,蒙太奇技巧的运用也甚为重要。不同的蒙太奇手法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也大不相同。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导演就用到了很多蒙太奇手法,本文就浅析此电影中蒙太奇的应用。 这部电影中比较典型的蒙太奇手法包括平行蒙太奇、颠倒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等等。 电影刚开始是在法庭上,安迪一边受审一边回忆案发当晚发生的事情,这期间导演就运用了叙事蒙太奇中的平行蒙太奇,不断切换在案发现场和法庭上两个时空的镜头,截取了案发当晚的片段,既叙述了安迪的获罪,又留有悬念,让观众产生疑问,为故事后来的情节做铺垫。 安迪被发现出狱的那天早上,监狱长发现墙里的洞之后,由瑞德的旁白引出,导演运用了颠倒蒙太奇。镜头回到了安迪刚开始挖洞的时候,自此开始依次展示安迪的越狱之路,包括挖洞、撒石头、换账本、爬下水道,这期间一直有瑞得的旁白,介绍了安迪出狱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出狱后监狱长和狱警获刑的情景。这些镜头组合起来形成了电影的一个高潮,之前的谜团一一解开,包括安迪用来挖洞的小锤子是藏在圣经中的。安迪在银行中取款的时候,脸上面带微笑,估计很多观众此时也都会会心一笑,不由得对出狱前后的情节设置赞叹不已。这就是颠倒蒙太奇达到的效果,讲述了事件的前前后后,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故事,精彩至极。 电影中有两处用到隐喻蒙太奇,让我印象深刻。一处是监狱长查房,查到安迪的时候,监狱长拿起安迪手中的圣经,走的时候说了一句“Salvation lies within.”意思是拯救之道就在其中。从后来的剧情得知小锤子就放在书中,联系到这两个画面,一语双关,巧妙至极,又不由得对安迪的镇定感叹不已。另一处是监狱长的遮住保险柜的字绣,“审判即将到来”,正好说的是监狱长即将得到审批,正义得到伸张。 另外,再说说镜头的切换。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是安迪被关了两个月监禁之后,出来后和瑞德在墙下谈话那一段。这个地方,安迪对瑞德说了他出去的计划。这一段的镜头都是特写,比较缓慢,音乐也比较舒缓。镜头在两个人之间切换,让人感觉对方说话的时候望着他,让观众感受他们的内心活动,尤其是安迪,谈到出狱的时候脸上流露着憧憬,仿佛已经出狱了;然后是瑞德,瑞德在听安迪讲的时候,脸上露出担忧的表情。这些都增加了剧情的紧张程度,与接下来的剧情对比,产生很好的发差效果,使故事更深入人心,这里导演用的就是对比蒙太奇。 当然,电影中用的镜头剪切、组合等还有很多地方,这些地方和这个故事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精彩的效果。此次,就做这些简单的探讨。
——借用网友fcong的原创
❻ 电影影评
首先要看你自己对电影的爱好程度如何,然后你自己一定要做到对什么电影都有敏锐的感官,也就是说你不要偏爱什么类型的电影,然后你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你对电影的了解,不要为了赚钱而忽视了自己的爱好
我找回来的:
星期天的下午,妈妈和我一起在网上观看了一部电影——《两个小八路》。
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两个小八路---孙大兴和武建华与日本鬼子英勇斗争的故事。他们的机智和勇敢深深的打动了我,久久不能忘怀。他们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在困难面前,甚至有生命危险也不退缩,勇往直前,终于出色的完成了战斗任务。充分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也表达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
由此想到了我自己,和他们相比我还有很多不足:在生活中,我的胆子并不是很大。记得有一次,妈妈去上自习,爸爸也不在家,我一个人在家做作业,最后害怕的大哭起来。在课堂上也是,老师提问我问题时也常常紧张得低下头不说话。有了问题也不敢去问老师。现在仔细想想,这两个小八路面对着敌人粘满鲜血的刺刀,都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而一点点小事就我吓成这样,真是惭愧极了。所以我觉得应该向影片里的那两个小八路学习,学习他们的勇敢,改掉自己胆小的缺点。
有些事情我不是很明白,是妈妈帮我弄懂了其中的道理:妈妈说我们今天所得到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一定要珍惜,从小就要刻苦学习,热爱劳动,坚持锻炼身体,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处的人。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一段精彩的故事。孙悟空的坚强、勇敢,善恶分明;唐僧的心善耳软,偏听偏信,以致错把妖魔当成好人;猪八戒的头脑简单,怕吃苦,在故事里都有生动的刻画。故事对读者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历来为人民大众所喜爱。
取材于小说《西游记》。 西天路上,云山万重。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历尽千辛,来到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内,有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凶残、狡猾并善于伪装。为使自己长生不老,它一心想吃唐僧肉,但畏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故事。写的是一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困不堪。1835年开始写作童话。
《白雪公主》
本片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长动画片,根据格林童话改编,迪斯尼公司出品。故事主要讲述白雪公主因为美丽漂亮而被其后母妒忌,发誓要把她置于死地。但白雪公主先后得到武士、森林鸟兽及七个小矮人的帮助,逃过了一劫又一劫,后母则自食其果死于山崖下。这部影片的艺术成就在于:它第一次拓展了动画片的容量;采用了多层次动画摄影机;赋予影片画面以鲜明的构思层次、透视关系和景深感。此片的故事、布景、音响、导演、动画、配乐和色彩,乃是让观众完全身临其境的七大法宝。
❼ 求几篇电影的影评。(观后感)
经典战争片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观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惊叹于斯皮尔博格深厚导演功力的同时,一些东西似乎压在心头,用一个夸张些的句子来说就是——战争,离我们有多远。
8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人,大概都是在红色电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记得小时候,一些电影,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闪闪的红星》等片子是百看不厌的。更后来些,有了《大决战》系列,更是让人大呼过瘾。同时,一种非常不好的观念也油然而生,记得高中时,同宿舍的一位兄弟曾说,“真希望现在有场战争,那样咱可以大展拳脚”当时大家也随声附和。在我们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有领导人的英名决策,有战士们的奋勇杀敌,有敌人的狼狈不堪,贪生怕死,即便是在咱们最困难的抗日战争时期,依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游刃有余的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及其走狗。真的如此嘛?我想我们的电影中至少缺乏了一个战争中必有的元素——残酷。
从我们的老祖宗们开始,历史、文化往往都是政治人物、英雄人物充当绝对的主角。在经典的古典战争名著《三国演义》中,如果从另一种层面考虑,这完全是部血腥的小说。在主人公们谈笑间墙垆灰飞湮灭的同时,是千万生灵的涂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六出祁山……哪一场不是数万甚至十万的死亡。记得有一段,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子午谷,放火烧,我相信诸葛的肠胃应该是很好,因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人间的修罗场。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中,从来没有一部是以一个士兵的角度来描写一场战争的。5000年的文化,大概也只留下了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来以慰人心吧。
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曾经有过两次,战士临死时痛苦的喊着“妈妈!”,这大概是整部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镜头,在一个正常人临死时,想到的一定会是自己最亲的人。当然英雄在临死时总会喊出些伟大的口号的,如《勇敢的心》中,华勒斯被行刑前那声雄壮的“FREEDOM”。在我们的电影中,每一个战士都是英雄,因为他们临死时都会喊着“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
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有着本质的差别,西方人从很早时就提出了“人”的概念,在他们心中人的生命、权利、财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大概是服从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忠、孝、仁、义,所有这些都是对别人的,自我这个概念,在传统文化中,是被摒弃的。 有了这种文化传统,我想就不难解释,电影中为了什么,什么献出生命言语了。
西方战争电影中也有英雄的存在,比如《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上尉,《兄弟连》中的文特斯上尉等等,但英雄只是电影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拯》还是《兄》,其实是一种群像的塑造,他们是从不同的士兵的角度来反映这场战争,这些人人中有心肠软弱,胆小萎缩的新兵,有经验丰富,视杀人如家常便饭的老兵。无疑,这种手法使得两部影视,对于战争的描写有了种立体式的洞察。在我们的《大决战》中,我们只看到了领导者的决胜千里,深谋远虑,与士兵同甘共苦,而战士们也都是一样的英勇无畏,最多也只能算是两个层面吧。
总言之,我们的战争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起着政治宣传的作用,而美国战争片,则在揭示真实战争方面把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随着国内的电影商业化逐渐普及,也许只有在票房的面前,才能真正反映中两种电影被观众接受的程度了。
望采纳
❽ 法国电影《两小无猜》观后感
两小无猜》是一部令人着迷的法国爱情电影。小男孩朱利安和小女孩苏菲的相遇即开始于这样一场孩童的闹剧,一个精美的铁盒子就是他们游戏的见证。说脏话,扰乱课堂,在校长室小便,内衣外穿„„一个游戏两人一玩十多年,他们什么都敢,除了承认彼此相爱。
索菲是波兰移民(相当于进城农民工),住贫民窟,常年受到种族歧视,自家门上被法国人涂了脏话;朱利安则是大城市中产阶级。小学时在校车上,全班只有朱利安没欺负索菲;高中时索菲追去朱利安家里,他的父亲在甩给了她几张钞票后把她轰了出去;成年后二人重遇,当女招待索菲表示男友叫“谢尔盖·尼莫夫·尼莫夫维奇”时,工程师朱利安不假思索地接道:“你怎么找了个名字这么长的?”
你可以对政治、地缘、宗教一无所知,却不可能不在潜移默化间受到它们的影响,因为“成长”是支残暴的笔,能将你这一张白纸涂得面目狰狞。朱利安站在成人世界的大门前久久徘徊,激烈挣扎了一番后还是将索菲放弃,这是因为他错误地以为社会偏见迟早也会吸收了自己。随后他每年休五周假每季度做八次爱,循规蹈矩地丧气,按部就班地窒息;由于父亲曾在他的婚礼上向前来搅局的索菲大发雷霆,他在十年不见索菲的同时亦十年不见父亲,借助迁怒将与过去有关的一切埋葬了个彻底。
但真正的过去怎么可能过去呢?青梅竹马的相伴起始于无所谓性的年龄,以“伊甸园”段落标志了性别意识的觉醒,而后她面对他掀起裙子,为了拥吻爬上车顶。这是一个普遍的困境:少年和少女为了彼此流血流泪、濒临上吊,最后她成为了一直想拨通却始终没勇气的号码,他沦为了征婚启事上冷冰冰的条件。可是朱利安与索菲的羁绊太过强烈,它胜过麻醉剂、可卡因、LSD、性、口交与淫乱party,甚至胜过自由、胜过生命,这就促成了他们的幸与不幸。
这是两颗孤独的魂灵。索菲的家长对她不管不问,任由她在朱利安家一睡十年;朱利安幼年丧母,与父亲间则始终无法交流。小学时索菲在他母亲的葬礼上放声高唱,这象征着她就此接替了他的母亲。战争小说里反复写士兵死前不停喊“妈妈”,因为母亲是他与世界之间的纽带,无论他们之间曾因琐事发生过再多摩擦,也无法割舍这层强劲的联系。没有纽带意味着眼前是空白心中是黑洞,再贪婪的攫取也无法将这巨大的孤独填补;而索菲与朱利安竭力争取才获得了彼此,这段感情的纯度之高、烈度之猛,令朱利安的父亲也无法插足。
这个思路似可用于解读父亲的种种诡异行径:他允许少女索菲在家中一睡十年(从中可以窥见他对儿子真诚的关心),却不允许二人在成年后继续见面——我的猜测是,既然家庭的维系本需刚柔并济,那么丧母之痛大概令这对父子笼罩于“幸存者负疚”,调和缺失之下他们刚对刚、硬碰硬,本不存在的矛盾渐渐成型。所以父亲之所以会对朱利安高喊“你要索菲还是要我”,乃是嫉妒在压抑多年后的一朝爆发:他没能在儿子的世界里占据哪怕一寸之地。
伤害源于在乎,爱与恨本系双生。《两小无猜》妙就妙在,它以“敢不敢”编织了一张纠结的巨网,将一切人类情感收入囊中,以两个人的相爱相杀,表现了法国人对移民的复杂心态、现在与过去的紧密交织以及因无法面对自我而铸就的进退两难——倘若将之视作一种比拟而不以现实主义的眼光去批判,这个游戏也就无所谓“变态”。影片的浪漫之处,恰恰在于它将“对抗”演绎到了极致:“敢不敢”是索菲与朱利安爱的形式,相杀是心理上的激烈交合,平淡的生活杀人于无形,毁灭性的激情绵延一生。
❾ 法国电影《洞》le.trou
◆原 名:Le Trou
◆译 名:洞
◆导 演:雅克·贝克 Jacques Becker
◆演 员:米歇尔·康斯坦丁Michel Constantin .... Géo
吉恩·凯乐蒂Jean Keraudy .... Roland
菲利普·勒鲁瓦Philippe Leroy .... Manu
Raymond Meunier .... Monseigneur
Marc Michel ...
◆类 型:惊悚/剧情/犯罪
◆片 长:132分钟
◆上 映:1960年
◆国 家:法国
◆语 言:法语
◆字 幕:外挂中英文 点击下载
◆文 件:2x49x15mb
◆链 接:http://imdb.com/title/tt0054407/
◆评 分:6.7/10 (1,336 votes)
◆颜 色:黑白
-----------------------------------------------------------------
◆视频尺寸:640x384
◆压缩格式:XviD + MP3
-----------------------------------------------------------------
◆简 介:
法国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金盔》、《金钱不要碰》)生前最后一部作品,荣获法国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影片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外国男演员提名、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法国《电影手册》十大佳片之一,被评论界认为是“电影史上最紧张激烈、最强有力的、最震撼人心的犯罪题材影片”。
一群被关押的犯人计划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逃狱行动,他们决定在牢房的墙上挖一个洞,影片围绕他们挖洞的过程展开,但这群犯人的空间和行动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本片是法国电影史上最着名的黑色电影之一,犯罪片大师雅克·贝克起用了一班名气不大的演员,将《洞》拍摄成为一部经典越狱片,不但情节丰富、引人入胜,而且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艺术杰作。
评论:
克劳德是个在押犯,因为监舍需要修理而搬到了11号牢房,牢房里的四个人抱怨太挤,却不得不服从监规接受新的一员。彬彬有礼的克劳德也终于获得了四个人的认可,这时他发现他们正在策划一起精心谋划的越狱。作为室友他也加入其中。他们准备掘地三尺挖个地洞逃出去,罗蓝德是他们的头,他们利用一切工具去挖地道,正当他们快要成功时吉奥却说为了他的妈妈他不想越狱了,而克劳德的妻子妹妹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克劳德似乎可以顺理成章获得自由。面对这样的局面,五个本来一条心的人将会怎样选择,那些不愿等死的人会成功吗?他们中出现的那个告密者又是谁?他的结局是什么?
这的确是一部可以说是电影史关于逃狱的最伟大的影片,我们后来所津津乐道的《肖申克的救赎》在他的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法国电影有着哲学依托,雅克·贝克的这部明显有着存在主义的影响。囚犯需要越狱却在关键的时刻一个人的因为不被起诉而面临着危机,这种极端的境遇发人深省。导演塑造了五个个性鲜明的人,马努的谨慎、罗蓝德的狡猾、吉奥的凶悍,“阁下”的装傻。他们出于各种目的齐心协力准备逃狱,险象环生却锲而不舍。法国人特别喜欢具体描绘犯罪细节,有一大半镜头是描写他们凿洞的艰辛和智慧,这些和人物特写镜头的穿插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布列松的《扒手》和梅尔维尔的有些侦探片都是如此。虽然过于繁琐,却更加丰富了人性和观众心理紧张度的制造。法国影评人对他们在凿洞和锯铁窗时的音效觉得过于响,其实,导演这里所表现的是观众对这一声效心理反映的夸大,这是导演的高明所在。
导演的镜头组接也特别流畅,罗蓝德等人查看地形的背影一下跳切到回途使得电影的松弛相得益彰,而他们迭罗汉围着柱子和狱警捉迷藏的镜头非常惊险,压得人喘不过气,吊足观众胃口。巴黎的下水道为犯罪电影提供了永恒的养料。为了知道时间他们竟然设法偷了医务室的玻璃瓶制造沙漏,这个段落的斗志斗勇可谓是此类影片的经典。他们打偷东西的水管维修工是促进克劳德心理转化的一个点,这些细节的安排让剧情的推进有了更加合理的心理动机。而典狱长的临检差一点让他们前功尽弃,这些冲突点让这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一点也不沉闷。
细节上的监方的繁琐检查他们的包裹其实是反证他们越狱工具的得之不易。监房间靠囚窗传递东西犹如杂耍。而他们在掘进地洞的时候用来观察外部监警的动静的竟然是一柄牙刷上的一块小玻璃。这个画面在影片里出现多次,直到最后一幕当他们为了地洞挖成马上可以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兴奋异常的时候,那么小镜子的另一面让这部黑色电影达到了高潮。而法国电影人对于境遇和人性的认识也高于美国人,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片子两位主要演员米歇尔·康斯坦丁和菲利普·勒鲁瓦当时都是非职业演员,后来都因为演技出众成为了巨星。这部几乎没有女性镜头甚至除了背景声没有音乐的室内剧影片却能让人津津有味,所以决定电影成败的首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我们中国电影最缺乏的。
http://lib.verycd.com/2005/12/13/000007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