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说,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时期的电影对现当代电影的影响巨大,分别表现在哪些
当时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在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其基本特征有:
1、题材大多取自现实生活,即使从小说改编的,也往往把时代背景移到现代,以缩短影片与观众间的距离。
2、影片主人公也一改以往被贵族、富豪垄断的局面,出现了一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影片编导对这类小人物的不幸命运都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3、在艺术手法上,追求诗情画意的场面。
4、同时,它还存在两方面影响,积极影响是更新了现实观念、景深镜头的确立与使用、发挥电影中的文学力量;消极影响是忽视了电影艺术的视听性以及艺术群体对个体的冲击。
❷ 世界电影美学的形成期是怎样走过的
世界电影美学的形成期
在电影初创时期,各国电影工作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94年,美国的爱迪生与助手狄克逊合作创制“电影视镜”并公开出售。这一外形笨拙、仅供一人观赏的电影放映机的问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它进一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有志于此者的发明角逐。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卢米埃尔兄弟,在前人和同时代人,尤其是爱迪生研制的基础上,制成了活动电影机。该机集摄影、放映、洗印于一体。卢米埃尔兄弟用这种手摇的便携式摄影机,在室内和户外摄制影片。他们的作品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并且获得轰动国际的成功。于是,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简单的生活场景实录,诸如《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帆船离港》、《婴儿的早餐》等,都属此类纪录片样式的作品。《工厂的大门》把工人下班离厂的全过程巨细无遗地呈现在银幕上,给观众以真实、亲切之感。这种纪录风格是卢米埃尔兄弟影片的一大特色。卢米埃尔兄弟偶尔也摄制少量喜剧短片,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水浇园丁》:一位高傲的胖园丁正在浇水,顽皮的小男孩用脚踩住水管,待园丁细察水管出水口时,孩童提脚,于是“水浇园丁”。该片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短故事片。它的情节固然简单,但却给后来的编导以莫大的启迪——用类似的喜剧(闹剧)手法去捉弄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和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将深得观众的欢心,产生极大的戏剧效果。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在法国本土获得成功之后,就着手开拓国际市场。他们派遣自己的摄影师远涉重洋、遍访各国,用摄影机捕捉有趣的场面,记录异国风光。这些影片既给无缘周游世界的观众带来了乐趣,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世界各国观众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看到的第一批影片大多数出自卢米埃尔兄弟之手。
❸ 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有哪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也是关于心灵与爱的电影。马修,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失业的代课老师,却感动了无数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
《东方男孩》,很棒的电影,用很温情的手段,点亮了一个人的人生。
《法国姑娘》,讲述索菲亚八岁时跟着父母回到摩洛哥,现在想重新返回法国。
《无福之地》,该片讲述了一个偷渡去英国的库尔德人、一个拿着摄像机穿梭在欧洲的女大学生、一个监督工厂从法国向匈牙利布达佩斯整体搬迁的工程师三个独立的故事。
❹ 世界电影美学[成熟期]有哪些代表作
转:
在电影初创时期,各国电影工作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94年,美国的爱迪生与助手狄克逊合作创制“电影视镜”并公开出售。这一外形笨拙、仅供一人观赏的电影放映机的问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它进一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有志于此者的发明角逐。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卢米埃尔兄弟,在前人和同时代人,尤其是爱迪生研制的基础上,制成了活动电影机。该机集摄影、放映、洗印于一体。卢米埃尔兄弟用这种手摇的便携式摄影机,在室内和户外摄制影片。他们的作品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并且获得轰动国际的成功。于是,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简单的生活场景实录,诸如《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帆船离港》、《婴儿的早餐》等,都属此类纪录片样式的作品。《工厂的大门》把工人下班离厂的全过程巨细无遗地呈现在银幕上,给观众以真实、亲切之感。这种纪录风格是卢米埃尔兄弟影片的一大特色。卢米埃尔兄弟偶尔也摄制少量喜剧短片,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水浇园丁》:一位高傲的胖园丁正在浇水,顽皮的小男孩用脚踩住水管,待园丁细察水管出水口时,孩童提脚,于是“水浇园丁”。该片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短故事片。它的情节固然简单,但却给后来的编导以莫大的启迪——用类似的喜剧(闹剧)手法去捉弄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和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将深得观众的欢心,产生极大的戏剧效果。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在法国本土获得成功之后,就着手开拓国际市场。他们派遣自己的摄影师远涉重洋、遍访各国,用摄影机捕捉有趣的场面,记录异国风光。这些影片既给无缘周游世界的观众带来了乐趣,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世界各国观众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看到的第一批影片大多数出自卢米埃尔兄弟之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今天,电影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总的说来,电影在技术上已达到完善的地步,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在此期间电影艺术取得了作为科学刘�6�1象的地位。在美国与欧洲等主要电影国家,电影进入了大学课堂,逐步设立了专门的系科与学院。电影学纳入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逐步设立了硕土与博士学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在实践中电影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的总趋势影响下,电影创作出现了新动向,就中如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潮流与法国的新浪潮电影等等。电影艺术从理论上也逐渐形成不同的美学学派,在这一时期内法国巴赞与德国克拉考尔的“影象本体论”与“照相本性论” (俗称“长镜头”理论)是突出的代表。
在电影史上久已存在的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两种创作倾向,在此时期与蒙太奇理论的发展和长镜头理论的形成相表里形成了电影美学的两大流派。
4. 电影学和艺术美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电影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电影艺术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从产生直至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5~1926年,电影诞生并开始形成为一种艺术。当时的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还不完备,只有黑白无声片,在拍摄的影片中体现出艺术家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至20年代初,德、法等国先锋派运动兴起,电影艺术始有自觉的美学探索。成熟期 《第二阶段从1927~1945年,电影艺术有了重大发展。1928年有声片的出现和1936年彩色片的出现,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趋于完备,通过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总结,建立了具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电影》。第三阶段从1945年至今,电影艺术臻于成熟,物质媒介视听记录功能日益精密,从总结“二战”后以及电影史上不同流派的电影创作,运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美学流派,并且建立了不同哲学基础的电影美学体系。在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电影美学的两大派流;一是蒙太奇(或称技术主义)传统,一是纪实性(或称写实主义)传统,二者的歧异源于电影同现实的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和方法等。
3. 世界电影美学的形成期
在电影初创时期,各国电影工作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94年,美国的爱迪生与助手狄克逊合作创制“电影视镜”并公开出售。这一外形笨拙、仅供一人观赏的电影放映机的问世,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它进一步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有志于此者的发明角逐。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卢米埃尔兄弟,在前人和同时代人,尤其是爱迪生研制的基础上,制成了活动电影机。该机集摄影、放映、洗印于一体。卢米埃尔兄弟用这种手摇的便携式摄影机,在室内和户外摄制影片。他们的作品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次售票公映,并且获得轰动国际的成功。于是,这一天被公认为电影的诞生日。卢米埃尔兄弟创作的影片绝大多数是简单的生活场景实录,诸如《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帆船离港》、《婴儿的早餐》等,都属此类纪录片样式的作品。《工厂的大门》把工人下班离厂的全过程巨细无遗地呈现在银幕上,给观众以真实、亲切之感。这种纪录风格是卢米埃尔兄弟影片的一大特色。卢米埃尔兄弟偶尔也摄制少量喜剧短片,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水浇园丁》:一位高傲的胖园丁正在浇水,顽皮的小男孩用脚踩住水管,待园丁细察水管出水口时,孩童提脚,于是“水浇园丁”。该片堪称世界上第一部短故事片。它的情节固然简单,但却给后来的编导以莫大的启迪——用类似的喜剧(闹剧)手法去捉弄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和贪赃枉法的腐败官吏将深得观众的欢心,产生极大的戏剧效果。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在法国本土获得成功之后,就着手开拓国际市场。他们派遣自己的摄影师远涉重洋、遍访各国,用摄影机捕捉有趣的场面,记录异国风光。这些影片既给无缘周游世界的观众带来了乐趣,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世界各国观众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看到的第一批影片大多数出自卢米埃尔兄弟之手。
5. 世界电影美学的发展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今天,电影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总的说来,电影在技术上已达到完善的地步,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在此期间电影艺术取得了作为科学刘�6�1象的地位。在美国与欧洲等主要电影国家,电影进入了大学课堂,逐步设立了专门的系科与学院。电影学纳入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逐步设立了硕土与博士学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在实践中电影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的总趋势影响下,电影创作出现了新动向,就中如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潮流与法国的新浪潮电影等等。电影艺术从理论上也逐渐形成不同的美学学派,在这一时期内法国巴赞与德国克拉考尔的“影象本体论”与“照相本性论” (俗称“长镜头”理论)是突出的代表。
在电影史上久已存在的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两种创作倾向,在此时期与蒙太奇理论的发展和长镜头理论的形成相表里形成了电影美学的两大流派。
❺ 举例说明法国新浪潮电影在摄影上及美学追求上体现出的特点.
各个国家的电影都有类型片,狭义地理解,类型片是好莱坞生产机制下的一种特定产物。
❻ 请问有哪些电影是可以提高个人审美观,艺术修养的
影片《玛丽皇后》讲述了法国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1755.11.2~1793.10.16),原奥地利帝国公主)一生极度奢华、富贵、铺张、奢侈的生活。片中大量运用欧洲宫廷式室内设计风格,吃的、用的都极度华丽,很能提高审美。。。
❼ 简答世界电影史上的三大美学运动是什么内容
电影史上的三次美学运动:
1、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3、 法国新浪潮电影
❽ 崇尚暴力美学的导演有哪些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略带暴力色彩电影,而这类电影在影坛之中并不少见,真正暴力美学是令人着迷的,包括小编,我也非常喜欢这些充满暴力美学的电影,就像是非常有名《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飞车元素与暴力美学元素交汇融合,形成了令人着迷《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还有国内《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电影都是,充满了暴力美学元素的电影。那么崇尚暴力美学电影的导演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自己非常喜欢的暴力美学电影导演
第一位小编想要说的电影导演就是法国著名的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他电影作品给人最深刻印象就是冰冷肃杀气氛,运用极少对白,同时以冰冷气氛渲染出了令人肾上腺飙升刺激氛围。他拍摄电影也对后来的香港黑社会英雄主题电影造成了非常大影响,香港导演吴宇森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经典暴力美学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在现在各种各样电影层出不穷时代,能够秉承着最经典暴力美学所制作出的电影,无疑让人兴奋,期待着会有更多更好传承了暴力美学电影出现。当然,擅长暴力美学电影的导演不止这三位,这三位只是小编所比较熟悉的擅长运用暴力美学电影的导演,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擅长运用暴力美学的电影导演呢?
❾ 哪些电影能给人美学启蒙
1、《至爱梵高》
剧情介绍:纪录片用一封无法投递的信件串联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之间的秘密,带观众穿越回十九世纪末的欧洲,抽丝剥茧地发现隐藏了一个半世纪的秘密。
2、《海的艺术》
剧情介绍:本片呈现了海洋的恐怖,更呈现了海洋的美丽,以海洋国家——英国为例,通过这个国家的优秀画作、雕塑、摄影作品、小说等,来展现人类艺术和海洋之间的莫大牵连。
3、《设计天赋》
剧情介绍:本片呈现了知名设计师们亲身示范的创作过程,让孩子们对“匠人精神”有更多体会。
4、《法国艺术》
剧情介绍: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到凡尔赛宫的启蒙运动,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唯美的印象派……不仅讲艺术,更以画作为线索,给孩子科普法兰西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艺术精神。
5、《美第奇家族》
剧情介绍:纪录片除了肯定梅第奇家族对艺术的热情和慷慨,也直言不讳他们在资本市场的“不光彩”行为,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客观的观察视角。
6、《艺术的力量》
剧情介绍: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
7、《艺术创世纪》
剧情介绍:本片将穿越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从现代社会某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出发,带领孩子去寻觅视觉艺术的起源——包括绘画、人体、电影等奥秘。
8、《伟大工程巡礼》
剧情介绍:由美国国家地理出的这一套纪录片,展示了全球最具野心和愿景的工程建筑案是如何展开的。
9、《攀爬伟大建筑》
剧情介绍: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达勒姆大教堂,见证过历史的伯利庄园,从优雅的克利夫顿悬索桥到英国最古老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不仅看到了英国人最引以为豪的建筑风情,更看到了建筑背后的故事和历史。
10、《世界八十宝藏》
剧情介绍:在10集节目中,BBC带我们游览了共44个国家,介绍了80个世界级宝藏和建筑,是孩子了解世界文化和精美建筑的入门片。
11、《层层透视古建筑》
剧情介绍:采用三维动画,模拟炸开这些地标性建筑,带着孩子探索人们如何使用它们、
❿ 请简要总结西方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1940-1960)阶段的主要电影美学流
摘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得到了当时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的热烈推崇。他于50年代初创办《电影手册》杂志,杂志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年轻人,这批年轻人此后成为法国新浪潮的中坚力量。巴赞先后发表了《摄影影像本体论》、《完整电影的神话》等文章,提出了“木乃伊情节”、“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等。他强调电影的写实性,提倡景深镜头和长镜头的使用,认为电影要完整地再现现实。巴赞的纪实主义主张与苏联的蒙太奇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截然不同,这两者共同构成了西方电影两大流派。来自德国的克拉考尔在后期通过《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等文章进一步完善了巴赞的纪实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