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苏联二战电影中的"喀秋莎"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
脍炙人口的俄罗斯歌曲《喀秋莎》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曾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喀秋莎”作为一个鼓舞斗志的女性形象,曾是许多战士心中的“恋人”。有一种著名的火箭炮叫“喀秋莎”,在俄罗斯还有专门的“喀秋莎”纪念馆。“喀秋莎”早已不是一个普通的女性名字,她是一种符号,一种象征,寄托着人们对和平的期盼。
② 喀秋莎是苏联那次战争 时代的歌曲
喀秋莎是苏联卫国战争时代的歌曲
③ 二战中喀秋莎的威力怎么样希望要有对比的
你说的应该是火箭炮吧。喀秋莎本来是个歌曲。。。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号是БМ-13,这是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采用滑轨定向器,共有8条发射滑轨,一次齐射可发射直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最大射程8.5千米,既可单射,也可部分连射,或者一次齐射,装填一次齐射的弹药约需5-10分钟,一次齐射仅需7-10秒。运载车时速90千米。该炮射击火力凶猛,杀伤范围大,是一种大面积消灭敌人密集部队、压制敌火力配系和摧毁敌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喀秋莎射速快、火力猛、散布大,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面杀伤武器,而且由于它是
自行的,所以在整场上更灵活机动。喀秋莎特别适合打击暴露的密集敌有生力量集结地、野战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由于喀秋莎是自行的,因此也适合打击突然出现的敌军以及与对方进行炮战
给你个视频看看,比较厉害的。http://my.tv.sohu.com/u/vw/57987
④ 求有喀秋莎这首歌的苏联电影
“喀秋莎”源自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玛伏拉》.因为太著名了,所以非常非常多的电影出现过。《莫斯科保卫战》就有。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为1956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而作。1956年在第6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夺得了金奖,从此风行全球。
由伽里契作词、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创作于前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很多老电影都有,如《志愿军》。
⑤ 求二战苏联的2首音乐《喀秋莎》和《莫斯科保卫者》(只要纯的音乐,歌曲就不用给我了,我有)
这首动感现代的"喀秋莎"也不错: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fmfvtj8D0Y/
二战纪录片"巴格拉季昂计划"背景中的乐曲"莫斯科保卫者之歌"也不错: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T64G0B8mSo/
⑥ 俄罗斯电影喀秋莎插曲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主题曲《飘落》 插曲 《小路》、《喀秋莎》、《寻找》、《家乡的思念》
⑦ 喀秋莎俄语是什么
喀秋莎是一个人名,俄文翻译为Катюша。
《喀秋莎》在红军战士中广为传唱,北到列宁格勒,南到斯大林格勒,漫长的战线上,她鼓舞着千千万万的苏联红军战士。就在喀秋莎广为流传的时候,一种神秘的火炮也在苏联“共产国际兵工厂”中诞生了。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如此说来,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7)俄罗斯二战电影可秋莎之战扩展阅读:
歌曲鉴赏
《喀秋莎》这首歌,描绘的是前苏联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这当然是一首爱情歌曲。
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因而多年来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虽然喀秋莎非常有名,但它并不如卡琳卡般属于俄国民谣。
⑧ 喀秋莎是哪个苏联战争电影个配乐
源自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玛伏拉》.因为太著名了,所以非常非常多的电影出现过
⑨ 求问,《喀秋莎》这首歌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大嘛俄罗斯人听起来普遍会有有感受
《喀秋莎》这首歌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很大。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如此说来,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
(9)俄罗斯二战电影可秋莎之战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喀秋莎》是作者勃兰切尔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
1938年,张鼓峰事件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夏秋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苏联,在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顿时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
⑩ 俄或在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你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
俄或在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最新消息,俄罗斯运动员委员会向俄奥委会提出建议,用歌曲《喀秋莎》代替俄罗斯国歌,作为俄运动员出场时奏响的乐曲。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 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 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现今,俄罗斯军队把《喀秋莎》作为指定队列行进歌曲而被战士广为传唱!纪念,永远不会结束! 战争结束了,但被战争夺取的2600万生命永远不会再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