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二战电影 > 关于一战二战的电影的观后感800字

关于一战二战的电影的观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22-06-26 20:25:52

㈠ 求二战影片观后感

日本二战电影《吾为君亡》观后感
1,首先我是名中国人,我承诺一生忠诚于我的祖国,也愿意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为国家献出生命。 
我不是军人,也不是鼓吹历史充满仇恨的愤青,更不是崇尚战争敬拜战争的右翼倾向分子。 
下面我将要打出的文字只是我看了这部电影后,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想法。 
2,毫不夸张的说,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曾数次流泪。我强制着试图不让我的泪水滑落,但是这些抑制不住的泪水却在顽强地为那些青春年少,刚毅勇猛的战士,为那些温柔善良,和美坚韧的女人毫不吝啬的涌流。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精神与民族灵魂。日本民族的精神与民族灵魂通过这部电影完整的展现出来,看了之后让我肃然起敬,同时也心生惶恐。 
我深深地理解为什么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能够从战败国的阴影中脱影而出,并由一片废墟资源匮乏的弹丸岛国一跃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也懂得为什么大多数日本人的工作态度与人格素质及其他们的产品会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尊重与好评。 
这些辉煌的成绩体现了一个成功民族的精神魂魄所在。也正是他们这种坚韧,忘我,百折不饶,视死如归,凝聚团结的民族精神与魂魄才托起了当今世界上一个繁荣强大的大和民族。
3,我们中国人在称呼日本的时候总是“小日本,小日本”的叫着。日本的确小,国土面积小,个头相对也小。但是他们的民族精神与国民信仰却齐天之大。 
人的生命最宝贵!但影片中,近乎每个士兵却无畏自己年轻的生命,无惧自己胸膛里的热血,为了国家的荣誉与兴亡毫不犹豫的去战场赴死。 
这种精神信仰比天还要大,这种民族气节比天还要高。伟大的信仰与气节是无边无尽的。那些神风战队的成员,那些赴死的人,那些生机勃勃充满朝气的生命,在他们每一颗鲜活跳动的心脏里谁又没有亲情,爱情,友情?
面对所有珍贵的情感,却没有人选择逃避。每个人都在义无返顾的接受死亡。即使知道了必将失败的结果,却仍然赴死,这不是愚昧,更不是无知。这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国家精神在激励他们要这样做,必须去做。 
生命之大,亲情之大,爱情之大,友情之大,这些看起来最大的意识形态却在国家,民族面前显现的如此渺小,甚至无法比拟。 
4,影片逐一为我们展现出亲情,爱情,友情的珍贵,但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珍贵的情感来揭示战争的残酷与反思。 
人类永不停息的竞争社会里,国家和平的前提与保障是民族的强大与繁荣。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兴盛,靠安逸封闭与努力创造是远远不够的。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和平的保证靠的是强大坚实的武力基础,甚至靠的是强悍的侵略与扩张。
这种和平保障的侵略与扩张体现在一个国家民族的信仰上与这个国家的精神本质原动力基础上。 
美国是当今世界霸主。我们简单回顾下美国的历史就会不难发现,美国几乎所有发达成果都是建立在侵略与扩张的前提下繁荣起来的。 
美国建国2百多年,却有1百多年在战争。现在的美国人都在说要和平要和平,实质上却在骨子里考虑着战争,考虑着如何在战争中繁荣。
5,1776年的美国,从那一年开始注定要与战争结盟。从墨西哥湾到菲律宾海沿线,从一战二战的肆虐到越战伊战的屠杀,从欧洲到亚洲,从美洲到非洲,从地中海到太平洋到南大西洋,美国式的侵略扩张几乎横跨了整个世界,就是这样无数次的“正义自由”的战争,使美利坚人确立并坚信了他们的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继而造就出一个在军事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有着丰厚硕果的战略美国与霸主美国。
一位美丽善良的未婚妻跪俯在即将开着残旧飞机去舍身赴死的飞行兵脚下,嘶声的求着:“请带我一起去吧,一起去吧。

㈡ 对于一战二战的看法800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
关于一战对二战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另一场大战就在1939年爆发,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就其广度、深度和破坏程度而言,可以说是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战争的总和。一些严肃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家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继续。A·J·P·泰勒在其名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中明确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种胜利成果中生长出来的,是从运用这些胜利成果的方式中生长出来的。”美国历史学家H·斯图尔特·休斯在其颇有影响的著作《欧洲现代史》中认为:“正是第一次大战,使得欧洲社会不可能在旧基础上重建。这次战争‘为未来洗好了牌’;它造成一种人们无法维持国内国际稳定的局面,从而下一次大战终于不可避免。”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个性研究上,这些看法颇具启发性。
其二,与上个问题相联系,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研究。这里至少要研究两个方面:(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一战后的和平安排,为什么没有能够长久地维持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根源,即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世界作出的和平安排之中。正如英国学者理查德·拉姆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深植于1919-1920年签订的凡尔赛、圣日尔曼和特里亚农条约的条款之中。”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也曾尖锐地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所做的蠢事”,此话颇有见地。(2)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各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上面已经谈到,3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英法等西方民主国家所实行的绥靖政策,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密切相关。美国在战后的孤立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中立法”,也与一战密切相关。
1、简介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2、结果
①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㈢ 一战电影观后感

结合当前我们的现状,个人感慨最深的有三点:1、队伍要有血性。没有血性的队伍是没有前途的。没有血性,自然也就没有不怕困难、没有勇往直前、更没有坚守阵地直至流血牺牲。2、前攻是最好的防守。敌强我弱时,只有前攻才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战术。一味的防守只能让对手蚕食战术频频得手,而将自身置之案上,任由宰割。3、希望总在绝望中。越是感到困难重重、陷入绝望之时,越是需要冷静面对,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出奇制胜。

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景仰以及敬畏之心看完百团大战这部电影。百团大战是抗战初期中国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这部影片让我看到当时中国八路军在及其艰苦的环境下克服一切困难,步步为营打下的一场振奋人心的战争,同事也让我联想到在现实生活工作当中不也是有着种种“困境”,但是只要我们抱着必胜信心,不管路有多险,困难多大,阻碍多高,只要把基础做好,一步一个脚印,就一定能够攀上自己人生的一个个高峰。

9月1日在公司的组织下,观看了《百团大战》。战争的残酷和八路军的英勇奋战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日军的“囚笼战术”和我军的英明破局,也正如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和竞争品牌的抢占市场的格斗。市场竞争的激烈也要求我们有彭总司令的英明决策及果断行动。同样也要求我们要像八路军一样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和高效的执行力。电影告诉我们在市场竞争中我们要不断的根据市场变化,对市场策略进行调整。并要向八路军部队一样有高效的执行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市场经营成铜墙铁壁。

通过这次百团大战的了解,我知道了这次的战争不仅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的队伍还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本次采访,我觉得从身边的人中了解历史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在长辈的口中探寻那中国发展的脚步,得知先烈们的非凡事迹。从他们的讲述中,我不会感到枯燥,反而很感兴趣,总的来说,他们就像在述说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像身临其境一般。我知道了很多关于百团大战的信息,这对我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㈣ 观看“一战”“二战"期间的电影,体会战争的灾难性,写一篇观后感,字数500字左右。

写个《战马》的观后感吧,非常合适

㈤ 二战时期电影的看后感

(最后的桥)这是一部让人反思的战争电影.当德国父辈们从辉惶走到没落的时候,这七八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报护祖国而进行的战斗.影片中最让人感动的是装满受伤德国士兵的战车从孩子们身边路过,我们可以想到德国父辈们都不能打赢的战争,这群孩子又能干什摸了. (从海底出击)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德国海军.从一战潜艇到二战潜艇的发展,才知道德国潜艇真是一等货.尽管比不上美国和日本的韩空母舰,但德国人的军事素质却比美国日本英国要高的多.影片反应了德国人极傲慢,自负,外冷内热,勇敢,严肃,勤奋的精神品质. (帝国的毁灭)真实的希特勒是更可怕的,因为,希特勒是人!他并非地狱魔王派到人间来捣乱的使者,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化而来,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希特勒……现实中的恶魔往往并非面目狰狞、形象猥琐的,相反他们常常是外表漂亮,穿着得体,举止很有教养,周围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但他们正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亲切的希特勒用拉家常的口吻说“平民的性命无关紧要”、温柔的母亲把毒药塞进孩子们的口中、和蔼的父亲拉开手榴弹炸死自己的家人……扭曲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变成罪犯,而罪犯一旦掌握权力和武力,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例子太多了。禽兽固然可怕,可衣冠禽兽更可怕。希特勒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中途岛之战)虽然日本的地位和战绩,人员素质还远远比不上德国,但他门拥有强大的海军,影片中可一看到那些日本自杀飞机,那种被激起的武士道静神.那些从韩空母舰起飞的一排排日本战斗机.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战术确实敌不过美军.美国的后勤保章强,10天就能修好一`艘韩母. (钢铁师团)影片中可以想到德国后期发动的阿登战役,德国后期缺乏石油,连许多战斗车和飞机无法发动.物资跟不上,许多德国军官虽然知道战役的艰难.但还是满怀信心的去接受战斗. 就这些了,上面是我一字一字的打上去的.手都麻了

㈥ 《一战二战经典战役全纪录》读后感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治愈的创伤,身体的灾难给予了那个时代,而心灵的创伤如遗传一样,时代相传下去。所以对待历史,我们要以求知者的身份来倾听,来汲取教训。
前些天看了《珍珠港》这部反应战争的影片。一般我们会惯用“欣赏”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电影,的确,电影是给人看的。但是对于这部影片(推而广之所有反映战争的影片)我真的想不出用什么来形容。在观看的同时也揭开了人类的伤疤,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战争灾难一样。仿佛自己是身处乱世的人,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的期盼......让我熔入历史之中,那一刻历史就像是沧桑老人,像我们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对于珍珠港事件,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精心策划的,美国方面未给与充分重视的侵袭战争。对于珍珠港基地的重要性和日本进攻的可能性,美国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以轻敌姿势来对待这场无法规避的战争。结果这场战争几乎是在美军的睡梦中打响的,正犹如当头一棒,惊醒了沉睡中的美国。居安思危的潜危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问题上,毛主席态度鲜明的指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不会过时。一种潜危险意识,就这样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强大。正所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增加民族凝聚力,国家荣誉感是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是每个人历史使命之所在。在任何情况下,拥有这种信仰的国家将无往而不胜!国家的灾难每个人都是实际的承担着,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是相连的,就如珍珠港事件传到本土之后,美国各界纷纷动员,士兵,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前线,民族凝聚力,责任感油然而生。在去年的汶川地震时,我国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无不凸显了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责任感!

战争的爆发是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在利益冲突不断升级,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发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也是出于协调利益矛盾。正义战争的目的在于不再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出于自身的考虑发动了这场不义战争,是违历史之潮流,人类之期望。所以穷兵黩武的极端分子下场,注定要自己埋葬自己!
二战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阶段性产物,以日本为首的法西斯千方百计的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以求对内欺骗巩固统治,对外侵略扩大统治。战争成为他们“理想”的工具。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和平发展才能实现富强与尊重,“力可以的天下,而不可得民心",但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谁也不希望战争的爆发。当今世界正处于变革之中,在变化中充满宇多不确定因素,其最终也不乏战争因素,但是时代的主流是求和平,谋发展,基于此应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战争。纵观历史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许多战争反而适得其反。时下更为微妙的是协商解决利益的冲突。“在战争中能取得的,谈判桌上也可以”和平应该成为人类之共同信仰!
虽然我们反对不义战争,但是我们可以牺牲一切可以牺牲的来维护,国家的荣誉,民族的尊严,就像美国人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后,美国人民开始了为自由而战
正如前文所说的“战争的创伤是遗传的”但是有好多人基因变异了,有的变异结果是隐瞒,有的淡化,更有甚者美化!“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中国的态度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从来不认为历史上的日本人能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要日本人民承担,我们从不这样认为”,朱镕基的话不应该成为日本党政忘却历史的资本,而应该是中日世代友好的根本。针对日本否认侵略,偷袭珍珠港,南京大屠杀......无疑是铁的血证!
美国军队在收到命令之后,迅速集结,快速行动,体现了军人的使命和天职。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建军之路的有益探索。我军是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靠这支铁骑,历尽艰难困苦终于建立了华族江山,彪炳千古。和平时期,这支雄狮为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了卓越功勋。新时期,新变化,中国军队更是彰显了核心价值体系!
忽视过去的人,在未来的行程中,将是一个缺乏准备的思想准备de匆匆过客,忽视过去的国家,面对世界变局将不会有成熟的选择,甚至有迷失方向的风险。 和平年代,回首那段沧桑岁月,使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历史留下了许多。让那些沧桑岁月来激励我们向前吧!
评论 | 17 1

举报| 2012-11-28 18:50热心网友
看了被称为是《泰坦尼克号》之战争版的《珍珠港》之后我真有再看一遍的冲动,尽管泪水还挂在腮边。是的,珍珠港的确好看,不仅仅因为有美丽的女主角,帅气的男主角,珍珠港那美丽迷人的风景,还因为影片制作精细且手法较好,所以有看头。
从整体来看,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且气氛渲染比较好,二者的完美结合于是有了这部作品的精彩效果。

㈦ 求一篇电影观后感 800字左右

《魂断蓝桥》在美国电影史上不算出众,却是美国电影在中国成功的典型范例。成功指的不仅仅是票房,更多的是文化上的深远影响。但凡喜欢看电影的中国人,一提到美国经典电影,很难忽略掉《魂断蓝桥》,而它也是我爱上好莱坞电影的原因。电影以二战作为序曲,由罗伊的回忆带我们回到一战的伦敦。同样的滑铁卢桥,伊人已逝,战争却还在继续,不禁令人唏嘘。

那是在空袭时,罗伊偶然帮助了美丽的芭蕾舞演员马拉,两人相谈甚欢。影片前半部分洋溢着爱情片惯有的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罗伊看马拉演出、之后甜蜜约会、次日即在雨中求婚……不知有多少女孩对这一幕印象深刻,即使许多年后,杰克和罗丝在泰坦尼克号上飞翔,也没有像罗伊的求婚那样打动我。费雯丽像小猫一样害羞迷人,好像一点拨就会融化,当她既惊喜又紧张地穿上衣服奔向雨中的罗伊时,又像一只不知所措的小鹿在乱撞;罗伊像小熊一样可爱阳光,好像拥着爱人就是拥着全世界,白马王子既纯真又成熟的心灵,既温柔又霸道的求婚,让观众和马拉都一起兴奋不已。当他们接吻时,那幸福的神情,让还在童年的我,就似乎明白了,情人的吻应该是很温暖、很美妙的吧。

可是,当部队提前开拔,两人还来不及结婚,甚至来不及告别后,整个故事就倒向了悲剧的一面。先是失业,后是马拉以为罗伊阵亡,接着是沦为应召女郎。看着一个清纯女孩成了妓女,观众的心都揪紧了。但最大的悲剧却在于,陷入肮脏的泥潭后,那个昔日的纯洁爱侣,那段纯真年代的最佳见证--罗伊回来了!

马拉和罗伊太相爱了,这是好事,但好事在某些情形下,也会造成悲剧。深爱一个人,会看不见对方的缺点,认为对方是完美的,而自己又恰恰是不足的,需要完善的。所以,许多人在爱人面前会紧张,这很正常。互相深爱,则意味着双方皆是如此情绪,紧张到箭在弦上,不该说的话会说,不该做的事会做,简直处处自摆乌龙,所以相爱至深的两人如果不想最后闹到互相伤害的地步,就一定需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见多识广、经历生死的罗伊做得很不错,但温柔敏感的马拉在这方面就有明显欠缺了。

我们设身处地为马拉想想:如果你深爱一个人,一定希望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是完美的,但你自己清楚,其实你不完美,而且好像更糟;如果他也深爱你,你看出他也把你看作完美典范,但你自己明了,如果他有一天发现了你的过去,他会失望,甚至可能会轻视你。你能忍受吗?一个你深爱、曾经也深爱你的人,看到了你最坏的一面。然后,他赞赏的、爱慕的、渴求的目光演变为鄙薄的、后悔的、漠视的……任何人想到这儿,都会寒气阵阵袭来。

在爱情中,有一种情绪叫“先发制人”--“我知道这人一定看不上我,所以我要先装出一副也看不上他(她)的样子。”在马拉的这种情形中,我想有些自尊心强、好面子的人会采用差不多的方式--“我知道这人迟早看不上我,所以我要更早装出一副看不上他(她)的样子。”这是一种以伤害对方为结果,达到保护自己最终不受伤的方式,但马拉不是这种人,如果她会的话,她就不是她了。

假如马拉不那么爱罗伊,只是单纯地想自己的生活会由此发生好的转变,而不去想自己在罗伊心中会是怎样的形象,她根本不会离开。而离开罗伊的马拉又能到哪去呢?之前沦为妓女,一是由于生活所迫,二是以为爱人已死,心如死灰,贞洁也毫无意义。而现在,罗伊回来了,自己那颗纯洁的心灵也跟着回来了,可不纯洁的经历却刻在她身上,她自己认为怎样也抹不去。没有退路了,只有一死。战争造成了悲剧,性格也决定了命运,马拉是柔弱的,惹人怜爱的,令人同情的,所以她的不幸赚来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看到这儿,我们是不是会幡然大悟,为什么《魂断蓝桥》在东方受到的追捧远比它的故乡美国来得热烈。因为故事中的贞洁观念、门第观念、一见钟情、一生痴恋,简直同中国传统的才子佳人故事毫无二致。《魂断蓝桥》在中国的成功,不是因为它输出了美国人的价值观,恰恰相反,是因为它迎合了东方人的价值观

㈧ 急求一战或二战观后感!!!

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周年时,人们常用的一个假设就是,在纪念这些往事的同时,一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清现在,二来还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关于未来的启示。

60年前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地属于这样的历史事件。简单地说,纪念二战,可以让人们知道人类可能疯狂可能残忍,也让人们理解:暴政、侵略最终会被正义的力量打败。此外,人们还可以感受到现在的相对和平局面非常宝贵。

二战结束是人类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说它是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不仅因为它离我们时间并不久远,很多亲历这场战争的老兵依然能亲身参加活动讲述故事,让人们对历史教训有更直观的感受,还因为正是二战的结束,才产生了很多今天仍然有效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而二战以后由于意识形态之争而产生的冷战,也是人类历史上重要一页,对当今世界的走向也有一定启示意义。

在这次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中,除了二战亲历者的讲述和普通民众的鲜花与哀悼,几十个国家首脑还要聚集在一起,谈及法西斯的残暴,谈及欧洲犹太人的血泪,还有全人类在法西斯的残暴面前团结起来的可贵场景。这些首脑和来自各个领域的人物也还要谈及残酷的二战如何催生了人们的合作,如何催生了联合国,如何在战后重建中进行经济合作,如何让德国这样的国家洗心革面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当然,在共同谈论这些具体的话题之外,来自一些不同国家的元首还可以对二战结束做出不同方面的强调:发动战争的国家是强调吸取教训,表达和平决心;一些西方国家则强调这是自由对暴政的胜利;而诸多饱受侵略的国家则更把它看成是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的胜利。

比如,美国总统布什在去莫斯科参加纪念活动的途中,就一直在谈自由的力量,并且不时地把自由概念和他自己政府的行为紧密挂钩;不仅少谈二战多谈伊拉克选举,而且不顾俄罗斯情绪坚持要去拉脱维亚和格鲁吉亚访问。而俄罗斯则一心强调这是前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解放了很多处在纳粹铁蹄下的欧洲国家。

实际上,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既是自由对暴政的胜利,也是被侵略民族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战争的胜利。但不同的国家做出不同的片面强调,无非是要利用历史事件,提高自己的历史地位,并为目前的政治利益服务。而在这些片面分歧中,我们已经能隐隐看到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宣传和冷战思维的复活。

因此,这种片面解释提醒人们,在庆祝反抗法西斯政权发动侵略战争、反思战争根源和行为、避免悲剧再发生的同时,也要避免片面理解战争,利用60年前战争的胜利走私自己的意识形态,从而导致新的冷战产生。

目前,纪念欧洲反法西斯胜利日已经拉开帷幕,八月份还将隆重纪念亚太战场反日本法西斯的胜利。在这些重大的纪念活动中,在反思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暴行,庆祝反对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人们还不应该忽视,二战结束之日,正是冷战开始之时。只有各国全面看待战争,放弃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冷战思维,世界才能真正从庆祝活动中吸取教训,彼此合作对付世界面临的恐怖主义、局部战争、环境污染等新问题

㈨ 一战,二战观后感(要有关和平的)万分感谢

第一次以及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战争无情,使我们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和平,为将来的子孙后代们创造和平的环境,更懂得面对将来。

阅读全文

与关于一战二战的电影的观后感800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after3免费完整下载 浏览:946
监狱暴力犯罪电影 浏览:568
韩国电影爱情片打电话邂逅 浏览:817
北京送快递小哥电影 浏览:640
金希贞的全部韩剧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285
以前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女鬼 浏览:548
木星上行国语版在线免费观看 浏览:421
《飞夺泸定桥》电影 浏览:478
1905下载的视频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972
美片 浏览:150
外国一个电影骑着发火的摩托 浏览:1000
晚上我经常和我的父母一块看电视英语 浏览:631
韩国阿强和阿珍是什么电影 浏览:312
看电影九排 浏览:308
天主教宗教题材电影 浏览:417
二战电影虎虎虎国语版 浏览:332
战斗机 电影 浏览:937
成龙教外国小孩功夫电影叫什么 浏览:672
看电影怎么英文怎么翻译软件 浏览: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