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俄罗斯和美国核潜艇失去联系,后来要俄罗斯用核导弹炸冰山救天火的电影
名字是《太阳攻击》
主角长的挺象亚洲人的。。。曾和国人合作过多部电影。。。如〈雷霆战警〉和李连杰的〈致命摇篮〉,好象〈李小龙传奇〉里也有他,演个泰拳高手
电影最后用核潜艇把南极的冰山炸了,用水蒸汽把天空的活浇灭。。。天上就下雪了
2. 美俄潜艇交战,俄罗斯游艇藏在冰块下 是什么电影
《勇者行动》
一支海豹突击队在执行解救一名被绑架的中央情报局特工的秘密任务时,发现了一个恐怖组织布下的天罗地网,如果不加以阻止,整个美国本土都会陷入到危机之中。于是,突击队在美国国防部的带领下展开了大搜捕。最后一举捣毁了不惜一切代价袭击美国的恐怖分子的复杂网络。
3. 深海中美军核潜艇不小心发出噪音,立刻招致俄潜艇2枚鱼雷攻击,是什么电影
《X战警:第一战》是由美国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制作发行的132分钟科幻影片。该片由马修·沃恩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迈克尔·法斯宾德、詹纽瑞·琼斯、詹妮弗·劳伦斯、萝丝·拜恩等主演,于2011年6月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X战警》系列漫画,以美苏大战一触即发作为决战背景,讲述了生于富裕之家的查尔斯·泽维尔(X教授)与在纳粹集中营死里逃生的埃里克·兰谢尔(万磁王)在年轻时的故事
4. 美国/苏联潜艇电影
我给出这些目录,你自己找找。
迅雷在线观看
http://movie.xunlei.com/search/%E6%BD%9C%E8%89%87
德国题材《从海底出击》,是最经典的潜艇电影,比目前所有的潜艇电影都写实,片长190多分钟,信息量大,U艇内部实拍,充分展现“海狼”的威力。这部反映二战时期潜艇战的惊险片获得了82年奥斯卡金奖六项提名,沃尔夫冈·彼得森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凭着德语电影获得最佳导演提名的人。该片彻底征服了全球观众,也为战争类型电影建立了一次几乎不可逾越的典范。
《从海底出击》剧情:
这艘名为U96的潜艇在下水时已是二战末期,出航的任务则是封锁航道上的英国货船。电影以这帮潜艇舰员在俱乐部里的狂欢开场,导演对室内戏的调度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高手,先不说在潜艇里制造的巅峰效果,仅是在俱乐部里群军士的欢狂场景,在视听上所造成的效果已是现在顶尖大片的效果。在上潜艇执行任务的前一夜,所有的舰员都忘我的投入了狂欢之中,这是战争给予他们的权利,但没人知晓下一秒是否还有生存可能。
在俱乐部这一幕经典:疯狂饮酒调戏舞女满屋乱窜的猪猡兵哥哥与一脸淡然坐在吧台前的舰长。狂乱中拉开航程的序幕。上潜艇前舰长向将士介绍着前来随军报道的记者,于记者前面挤眉弄眼的娃娃兵们仍把心情留给了俱乐部舞女的身上。如果再下一城,或者他们也会像宛如《现代启示录》白兰.马龙度喃喃说着的‘恐怖’,再也找不到任何形容以表达自我。
潜艇对外敌方信息的接受方式只能靠肉眼、潜望镜及听螺旋桨这几个简单途径来获取。无尽黑暗的舱里听着驱逐舰在水里传来的螺旋桨打水声时,将恐惧无限放大。当驱逐舰停在头顶上时,声声钻心入肺的隆隆声宛如恶鬼催命那般。绝境。在水底除了这一层‘金属外壳’的保护之外,几乎是无处可逃。每次因躲避深水炸弹而再三地潜过各个舰员可承受的心理底线之外的潜艇。外壳因水压而发出的吱吱声,像利刀那般击在各个将士随时崩溃的神经线。潜艇竭斯底里的大吼或喃喃说着上帝救我,在黑暗里等待着每一次死亡的来临。但他们知道,上帝是绝不会在这艘潜艇里的,每次躲过死亡的泪水与欢呼,在呼喊着下一个死亡危机的到来。在水底,除了这个金属外壳,他们便一无所有了。而这个外壳,则是所有人的生命。生则同生,亡则同亡。而唯一能接受外面信息的感觉只能是那对牵连全身神经的耳朵。头顶穿梭着敌军的驱逐舰时,只能是双手握于胸前,紧闭双眼,在黑暗里听着潜艇外那由远至近的螺旋桨打水声与深水炸弹爆炸声。父母生我一对耳朵,于此时,我用它来感受死神的面貌。
航行初,第一次潜水演习设定了潜艇成员的第一个心理底线。舰长把潜艇潜到水下170公尺时,流着冷汗都欲出声制止舰长这个令人心生恐惧的演习。这个深度是舰长所能接受的心理底线,看着在低头祷告着的手下将士,微笑着把潜艇升回水面。但是他也没料到在之后居然要一次次的突破对潜艇可以潜深度的底线,以至在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完全突破底线。电影不只是用一次次心理底线的突破来释放及加深舰员及观众的恐惧、来描述这一过程。在航行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除了躲避驱逐舰的追击之外,几乎毫无建树的U96潜艇全体成员的士气在慢慢的低落,在大海里毫无目的漂流。在某一天在前方居然看到了已方近在眼前的潜艇,站在辽望台上的对方舰长正是出航前一天一起在俱乐部狂欢的老汤姆森,这名须发皆白本来是处于退休状态的老舰长正站在暴风雨对面的潜艇上向这边狂挥着手。‘嘿,汤姆森,汤姆森!’茫茫大海居然相遇,互挥手擦边而过。那刻百感交集,宛如在一个偏远的地方,看到自己亲近的人,与他互望而过。
此片如此完美,可以说是导演对‘室内戏’超乎常人的理解。特别在潜艇‘可视’的狭小空间里用‘听’来表现无限的空间。在狭小空间里所做到的不凡效果,把‘视听’范围做到了极致。导演在访谈中谈及,不过是把摄影机改小一些来适合这个拍摄空间罢了。而把电影表现得妙到颠峰的不是影像里可视的空间,而是听到的关于潜艇外传来的各种声音。驱逐舰探测潜艇方位的声纳,驱逐舰的螺旋桨打水声,在头顶上爆炸的深水炸弹,艇壳受到水压而发出的声音。每一样声音都让人真切的宛如置身于这个黑暗潮湿的潜艇之内,而外面则是无限空旷的大海底。于狭小空间表现另一空间无限性且让人身临其境的处理手法,确实是在视听表现上的一个里程碑。导演在进军好莱坞之后的《空军一号》如法炮制,却未达到如此真实引人入境的感觉。《从海底出击》足已让导演不朽。
当U96驶入码头全体将士接受着凯旋归来的礼仪时,被盟军的飞机击沉时,这样的归宿对于U96而言不是最好的结局么?我更愿意把这艘潜艇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体,一个包着金属外壳的智慧体。影片则是表现它从生到死的过程。
美国题材《红色风暴》,此片写的是美国战略核潜艇在临战状态下的故事,比较写实,但带有一定商业片的味道。而且不是在潜艇内部实拍,但搭景做的比较好。
PS:挖苦几部外行潜艇电影。
《U-571》非常垃圾的商业片,连U艇的基本外形都没整清楚,就敢拍U艇电影。更喜剧的是,让鱼雷擦着潜艇外壳射过都不爆炸。好象鱼雷是地雷。深水炸弹就在潜艇旁边爆,可就是炸不烂潜艇,导演没一点物理常识。5-6个人就把U艇开走了,还能打仗,好象U艇自动化程度比现在的最高级潜艇还高。看过了《从海底出击》后再看〈U-571〉觉得它太垃圾了。
《K-19寡妇制造者》 哈里森·副特拍的烂片,完全站在挖苦讽刺K-19的角度去拍的,把K-19钛合金核潜艇 拍成了 刀形船首的二战老潜艇。这个片子从军事爱好者的角度看,完全就是一个外行拍的商业垃圾片。连K19的外形都没整明白,而且很象政治宣传片。
《猎杀红色十月号》 整个故事非常精彩,片中出现了苏联台风级,美国落山鸡级 和苏联K-1级,但都是电脑做出来的(水下航行部分)。搭景搭的比较好,但是把台风级说的太没用了,把美国落山鸡级说的太神奇了。整个潜艇之间的对抗,也有点似是而非。不过还勉强能接受。
其他的一些电影,你有兴趣自己也可以看,但是一般都很垃圾了。
有关潜艇的电影:
潜艇海盗》1915。
《D—1潜艇》1937拯救一条沉没的潜艇的故事。
《潜艇攻击者》1942一条美国潜艇发现了袭击珍珠港的日本鬼子舰队,却没能发出警报。
《紧急下潜》1943。
《目标东京》1944步一美国潜艇潜入东京湾,为杜立特空袭东京收集情报。
《太平洋》1944美潜艇对日作战的真实故事。
《飞行导弹》1950研究潜射导弹。
《潜艇指挥仓》1951二战中一位潜艇副长救了潜艇。
《海底两万里》1954凡尔塞的名著。
《下面的敌人》1957美驱逐舰和德潜艇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机智的驱逐舰舰长和狡猾的潜艇指挥官智力与力量的
比拼。
《海军地狱猫》1957美国潜艇1945年对日本海的破坏交通战。
《鱼雷出击》1958一美国艇长被迫击沉一装有美国战俘的日本运输船。因为该船作为一日航母的屏障。
《原子潜艇》1959一艘穿越北冰洋的潜艇失踪的故事。
《在海滩上》19591964年一条潜艇在全球核战后幸存于澳洲。
《衬裙行动》1959一条受损的潜艇救了五位陆军护士。
《升起潜望镜》1959二战中美国潜艇奉命偷取日军密码本。
《贝德福德事件》1966美国驱逐舰追逐苏联潜艇。
《灰夫人沉没》1978营救“鹦鹉螺”号。
《猎杀红十月》1990一位苏联艇长试图投诚。
《红潮风暴》1995美导弹核潜艇因为电报不完整对是否发射导弹进退两难,发射还是不发射?要战争还是和平?
全在两个正负艇长的一念之间。
《敌方水域》1997一苏联台风级潜艇与一美国潜艇相撞。
《潜艇下潜》1997美国“波特蓝”号潜艇因为失误而在白令海峡坐底。
《U571》2000为了得到著名的密码发报机,美国计划了一个神秘的航行
《K19》2002一苏联潜艇反应堆事故的故事。
5. 一部电影;内容是:有一俄罗斯军官将一艘核潜艇卖给恐怖份子,美国知道后派人上潜艇,瓦解了这次交易。
很像《猎杀红十月》
建议看《末日戒备》,叛变的俄罗斯军官把核弹卖给了恐怖份子,美军的特种作战分队在没有外交许可的情况下强行突入俄罗斯境内截击核弹。
6. 美军核潜艇不小心发出噪声,被俄潜艇攻击来自哪一部电影
应该是美国影片《恐惧的总和》
根据汤姆克兰西的同名小说改编,缅因号潜艇由于推进系统故障,被毛子的潜艇发现
在紧张情况下,毛子攻击美国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