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苏战争电影漫谈
内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罗斯电影诞生;苏联蒙太奇学派崛起;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辉煌成就
1908年俄罗斯电影诞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1917年十月革命, 电影产业国有化,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鼓动电影”
20年代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的形成,三位大师的先锋主义理论及其代表作:
爱森斯坦 杂耍蒙太奇与理性蒙太奇 《战舰波将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叙事 《成吉思汗的子孙》
杜甫仁科 银幕上的诗 《兵工厂》
声音的出现与“音画对位法”
1934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确立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1934)
30年代中后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高潮:
《马克辛三部曲》
《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带枪的人》
蒙太奇大师将艺术探索精神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思想相结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苏联电影;战后初期的战争题材电影
1941年6月22日战争爆发,电影制片厂迁移,电影工作者的艰苦劳动,鼓舞斗志的“战斗电影”
战役纪录片--《战时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尔孟克的宴会》
纪录片《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
《在苏联的24小时战斗》
《乌克兰保卫战》
战略反攻阶段的纪录片
战争故事长片 《她在保卫祖国》
战后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苏联战争电影:英雄主义主题“纪念碑”电影
《青年近卫军》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纪念碑”电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冻”时期的苏联电影“新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电影杰作
1954年“解冻”,1957年苏联战争文学第二浪潮,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思想
“苏联电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飞》 灿烂夺目的“银幕上的诗”
《一个人的遭遇》从肖洛霍夫到邦达尓丘克
《士兵之歌》 纯洁清澈的心灵,人道主义的悲歌
《伊万的童年》 被炮火摧毁的童年的梦
其它优秀作品:
《临风而立》
《生者与死者》
《士兵的父亲》
60年代后期--“停滞”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苏联“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的出现;七、八十年代繁荣多样的苏联战争电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军事题材文艺创作进入新的阶段,战争文学“第三浪潮”与“第三代战争题材影片”
“全景战争”电影
《解放》
《围困》
《莫斯科保卫战》
“战壕真实”电影
《一寸土》/《永远19岁》
妇女与战争
《战争中没有女性》
《我记着的和我热爱的》
《狙击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作家及小说创作背景,导演及其独特的电影语言
儿童与战争
《受伤的小鸟》
《幼儿园》
《自己去看》 苏联最后一部战争题材“诗电影”,诗的艺术与纪实内容完美结合
“改革”时代的喧嚣与躁动;“改革”时期的苏联电影
插入语: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苏联战争电影
《苦难历程》三部曲 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
《静静的顿河》 顿河悲歌 哥萨克农民与十月革命
《战争与和平》人民英雄史诗 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文学名著改编电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体后的“新俄罗斯”军事题材电影 (未完待续)
解体,电影体制变化,电影性质变化 泥沙中金光闪烁
(一) 对现实的思考:车臣战争
冷漠(《战争》)
沉痛(《高加索俘虏》)
现实(《急行军》)
(二)对历史的认识:
淡化(《太阳灼人》《小偷》)虽然不是军事题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后期战前苏联国内形势,后者描写战后的艰难生活
寓言(《布谷鸟》)
颠覆(《无穷无尽》)
怀念(《我是一个俄罗斯士兵》-未列入名册)
继承(《星》)
参考书目:
《苏联电影史纲》苏联科学院艺术史研究所 编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一、二、三、四编 俄苏电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于培才,李小蒸,孟广钧,王德胜 等
《苏联战争文学评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陈敬咏
《世界电影史》 (法)乔治-萨杜尔
《电影艺术辞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 主编:许南明 副主编:沈善
《泥沙中金光闪烁--近年来的俄罗斯电影掠影》 戴光晰
《外国电影史》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电影学院 郑亚玲 胡滨
《战火中永生--苏联战争影片赏析》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时光》 (俄)塔尔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选集》(苏)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战争影片》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苏联部分撰槁人 连秀凤
《俄罗斯艺术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任光宣
《俄罗斯文化一千年》 东方出版社 孙成木
《苏联网络辞典》等
Ⅱ 跪求在线观看高加索的俘虏求百度云高清资源链接
《高加索的俘虏》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3C5PoneKbbTbE5-9e3iiig
该片讲述的是两个俄国兵在特殊环境中的互相了解,以及他们跟叛军的逐渐沟通,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让人思索战争的荒谬的故事。
Ⅲ 俄罗斯车臣有关的电影
风暴之门
Ⅳ 我以前看过的一部俄罗斯电影,应该讲的是车臣战争。一个年轻士兵因为救战友,敌人将一个手榴弹扔进帐篷。
《高加索俘虏》 影片细致地展示了两个俄国兵在特殊环境中的互相了解,以及他们跟叛军的逐渐沟通。不可避免的悲惨结局让人思索战争的荒谬。(由于手机原因,只能写这么多了!你可以在网络中搜更详细的资料)
Ⅳ 看看俄罗斯世界的电影五百字
俄国1908年始有电影,第一批艺术片出现于1916年,1919年列宁签署电影国有化法令,这是苏联电影事业的开端。
国内战争年代占据苏联银幕中心的是新闻纪录片,主要反映红军的英勇战斗和工农群众的业绩。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电影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拍摄反映革命历史和苏联现实的新影片。1925年,谢.米.爱森斯坦(1898~1948)导演了无声影片《战舰波将金》,歌颂1905年革命。影片在世界电影历史上首次采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被称为里程碑式作品,在1927年巴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优秀影片有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母亲》、《土地》等。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史上的转折点,苏联的一批作家开始创作电影剧本,作曲家开始为电影谱曲,戏剧演员转而从影。20年代电影方面的革新主要在剪辑、节奏和群众场面上,30年代则转向剧情安排、人物性格塑造以及运用语言、音乐、歌唱、音响等表现手法。苏联第一批有声影片中较好的有《迎展计划》和首次搬上银幕的古典戏剧名著《大雷雨》等。1934年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的根据富尔曼诺夫的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夏伯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继该影片后出现了一系列较好的革命历史影片,有《马克辛三部曲》、《波罗的海代表》、《肖尔斯》、《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雅科夫.斯维尔德洛夫》等。
1937~1939年,列宁的形象连续出现在银幕上,这是苏联电影艺术的一项重要成就。影片主要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和《带枪的人》等。
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苏联电影在主题、体裁和风格方面趋于多样化。有描写历史活动家的大型史诗影片《彼得大帝》、《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有反映当代生活的《政治委员》、《灿烂的生活》等。此外,还拍摄了一些动画片、喜剧片、纪录片和科普片。 卫国战争年代用以鼓舞战斗士气的电影小型片居多。四年间共拍摄了489部新闻纪录片,67部小型片和34部大型片。著名的艺术片有《区委书记》、《她在保卫祖国》、《虹》、《卓娅》等。战争年代还创造了文献纪录电影形式,纪录下了从德国法西斯入侵到他们彻底失败的许多重大事件。这类影片有《莫斯科城下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柏林》等。
战后初年的影片有《青年近卫军》、《易北河会师》、《乡村女教师》、《西伯利亚交响曲》等,反映卫国战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回顾重要的历史事件,表达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向往。传记片在战后的苏联电影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米丘林》、《巴甫洛夫》、《穆索尔斯基》和《塔拉斯.舍甫琴科》。战前苏联已有彩色片,战后进一步提高了色彩技术,并在完善立体声、环幕电影和全景电影技术方面取得进展,1955年苏联拍摄了第一批宽银幕影片,立体影片。
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拍摄了不少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影片,这些影片的思想艺术倾向几经变化。50年代着重表现下级官兵的战壕生活;战争中人们的悲剧性命运和表现战时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如丘赫拉伊导演的《士兵之歌》,邦达尔丘克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自导自演的《一个人的遭遇》,卡拉托佐夫导演的《雁南飞》等。60年代以后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的英雄行为,并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影片着力表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在关键时刻人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这也是70年代战争题材的影片的鲜明特性之一。这方面著名的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热血》等。70年代战争片的另一特征是展现战争全景,对反法西斯的历史进程进行客观的概述。奥泽罗夫导演的《解放》是全景式的5集史诗片,它从苏、德两军统帅写到普通战士、从苏军开始反攻写到德军全军覆灭,是一部反映二次世界大战的文献性故事片。类似的影片还有《围困》(原着恰科夫斯基、导演叶尔绍夫)。80年代初问世的战争片,如《胜利》、《岸》(原着邦达列夫,导演阿洛夫、纳乌莫夫)具有更加强烈的政治色彩。他们把过去的战争同当代苏联的对外政策联系起来,涉及到诸如战争与和平、东西方缓和等重大国际政治问题。另外,根据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他们为祖国而战》(导演邦达尔丘克)也取得很大成功。 表现当代生活的影片题材广阔、形式多样,道德题材影片有《湖畔》、《热爱人》、《红莓》、《稻草人》、《怀恋的冬夜》、《合法婚姻》等,70年代的故事片《红莓》展现了一个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做人却遭黑社会杀害的经历,在苏联评论界引起了长时间的讨论。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电影《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受到观众的欢迎。其中1964年舒克申自编自导的影片《有这样一个青年》获全苏电影节嘉奖和第16届威尼斯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80年代初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曾获奥斯卡金像奖。生产题材的影片有《最热的一个月》、《奖金》等。
苏联的电影工作者注重将国内外的文学名著搬上银幕。苏联银幕上的文学名著优秀影片有科静采夫导演的《哈姆雷特》、尤特凯维奇导演的《奥赛罗》、罗沙里导演的《苦难的历程》、谢.阿.格拉西莫夫导演的《静静的顿河》、扎希尔导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伊.亚.培利耶夫导演的《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库利让诺夫导演的《罪与罚》等。
戈尔巴乔夫时期放宽了文化限制,电影界发生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⑴出现反对斯大林的影片。1986年11月上映的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摄制、坚吉兹.阿布拉泽导演的影片《忏悔》和1987年12月上映的电视纪录片《再揭露》。⑵重新审查过去发行的影片。苏联影协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近20年来禁止放映的影片25部,公映了克利莫夫导演的《垂死挣扎》等影片。在赫鲁晓夫时期曾轰动一时,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被禁演的影片《晴朗的天空》,于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映。1971年摄制的影片《途中考验》(根据尤.格尔曼的小说《“祝贺新年”行动》改编,阿.格尔曼导演),1986年开禁。同时,苏联政府以个别情节“严重失实”为由,把《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等其他9部电影列为禁片,不得在影院、电视台播映。⑶放宽进口电影的标准,过去被严格禁止的流亡西方的苏联导演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的作品《乡愁》和《牺牲》也在莫斯科上映。
除开禁了许多影片外,随着国家对电影监控的取消,出产影片数量增加,且主要是描绘社会的阴暗面并充斥着暴力与色情。这类影片有《克莱采奏鸣曲》(1987,施维策尔导演),《小维拉》(1988, B.B.皮丘尔导演),《仆人》(1989,阿布德拉希托夫导演),《衰弱综合症》(1989,穆拉托娃导演),《星空下的房子》(1991,C.A.索洛维约夫导演)以及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产的影片《深坑》(1992,B.德霍维奇内导演),《太阳灼人》(1994,米哈尔科夫导演),《高加索的俘虏》(1996,C.博德罗夫导演)。
苏联有电影从业人员30万人,电影制片厂39个,其中拍摄故事片的制片厂19个。苏联设有国家电影委员会,负责领导电影事业。1965年成立的苏联电影工作者协会是电影艺术工作者的专业联合组织。苏联从1958年起以举办全苏电影节的形式展映所有制片厂的影片。 苏联电影从《战舰波将金》开始登上国际影坛,30年代以后经常参加戛纳、卡洛维伐利、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屡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苏联电影在134个国家上映,在世界影坛上享有盛誉。从1959年开始隔年举行一次莫斯科电影节,放映来自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部影片。80年代,苏联每年摄制故事片约150部,电视片约100多部,科普片约1000多部,动画片约130部。
俄罗斯的电影产业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莫斯科有“莫斯科电影制片厂”、“高尔基儿童与青年中心电影制片厂”、“联盟木偶电影制片厂”、“中央科学电影制片厂”。在圣彼得堡的有“列宁电影制片厂”、“文献和科普电影制片厂”、在叶卡捷琳堡和其他一些城市也有电影制片厂。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电影业陷入了困境。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的10多年间,俄罗斯电影业发展十分不均衡。1991年拍摄430部电影,而1996年产量仅为26部。近年来影片产量有所回升。进口影片,尤其是美国影片占据着俄罗斯的市场。以1995年为例,俄罗斯全年上映影片共286部,其中,美国电影就占了111部。
近几年来,俄罗斯大力加强对国产电影的扶植,通过了《电影法》,为发展“民族电影”铺平了道路。从政府组织机构上也进行了调整:撤销了主管电影的电影委员会,电影归文化部管理;政府设专项电影基金;制片厂设备得到更新;电影院逐步改建,采用最新的放映设备;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改为一年一次,并且由政府拨款资助。俄罗斯电影正在逐渐走出困境。
近两年最新拍摄的《战争》、《小狗与流浪儿》、《他妻子的日记》、《布谷鸟》、《情人》、《致艾丽斯的信》等影片基本代表当代俄罗斯电影的发展水准,反映俄罗斯现代社会和民俗风情。
《西伯利亚理发师》以1885~1905年沙皇俄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凄婉美丽的浪漫故事,受到俄罗斯各界观众的喜爱。该片导演尼.米哈尔科夫拍摄的《太阳灼人》获199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谢尔盖.索洛维约夫(1944~)1968年毕业于莫斯科电影学院导演系。主要作品有:《童年过后一百天》(1973年,获第2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救生员》(1979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温柔年华》(2001年)以苏联解体前后15年的生活为背景,展示主人公的种种际遇。
近年来,俄罗斯私营电影公司发展迅速,私人资本投资于电影业,完全进行商业化运作,投拍了一批新影片。如《罗曼诺夫王朝》(1997年,潘菲罗夫导演)、《小偷》(1997年,巴维尔.朱赫莱导演)、《聋者之国》(1998年,瓦.塔达洛夫斯基导演)、《伏罗希洛夫的枪手》(1999年,斯.加沃罗辛导演)、《宝马》(2003年,彼.布斯洛夫导演)等。
动作片的数量在增加。《兄弟》(2000年)的主人公达尼拉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圣彼得堡投奔自己的朋友──职业杀手,故事在俄美两国展开,以当代为背景。这是俄罗斯第一部完全按照动作片模式拍摄的电影。
阿.罗果什金从1995年到2000年这五年中,连续拍了三部以俄罗斯民俗为背景的喜剧片──《民族狩猎的特点》(1995年)、《民族捕鱼的特点》(1998年)、《冬日民族狩猎的特征》(2000年)。
2003年,俄罗斯年轻导演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的导演处女作《回归》夺得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回归》描写的是一对兄弟如何面对10年未曾谋面的父亲突然归来的故事。这部影片的获奖对俄罗斯电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是40年来俄罗斯电影首次获此殊荣。此前,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伊万的童年》和尼.米哈尔科夫的《库伦》分别于1962年和1991年赢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
近年来,战争题材的影片不仅把镜头对准50年前的那场大战,譬如阿.罗果什金的《布谷鸟》(2002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语言不通,最后却能相互理解。 故事片《哨卡》(1998年,阿.罗果什金导演)、《战争》(2002年,阿.巴兰巴诺夫导演)以最近的车臣战争为背景,直接反映了内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幸。
历史题材的《小牛犊》(2001年,亚.索库洛夫导演)描述列宁逝世前一年的生活,对列宁的形象进行了全新的诠释。
故事片《寡头》(2002年,巴.鲁金导演)反映俄罗斯近20年暴富起来的人及其为此付出的高昂代价。
总体而言,近年来随着经济情况的改善,俄罗斯电影的数量与质量在不断提高,电影业正在逐步走出困境。
Ⅵ 盘点俄罗斯战争大片大全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俄罗斯战争大片大全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无畏上将高尔察克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qk80q8IPVRH5JycHlA-pcw
Ⅶ 好看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有哪些
按照影片里的时间线来推荐:
二战之前:
1、经典之作《战争与和平》,动用了10万人实景拍摄,场面十分宏大;
2、19年的俄罗斯电影《救国同盟》,反应的是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次武装革命——十二月党人起义。
3、《无畏上将高尔察克》,讲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后被沙俄推举为领导人的高尔察克生平。
二战经典战役:
1、经典之作,《解放》系列,一共5部。讲述了二战时苏联从被入侵到抵抗再到反攻柏林的战争历史,算是完整记录了二战中的苏德之战。
2、《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坚守巴普洛夫大楼的英勇事迹为原型拍摄的作品。
3、《决战要塞》,讲述的是苏军坚守布列斯特要塞的战役,那句著名的话:“将军,现在您知道一俄里是多远了吧?”就出自其中。
4、《潘菲洛夫28勇士》,讲述的是一对在莫斯科郊外阻击德军的英雄事迹。
人物篇:
1、《女狙击手》,讲述的是苏联传奇女狙击手柳德米拉的传奇故事,背景是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柳德米拉是苏联的王牌狙击手,狙杀战绩为309人,是名副其实的王牌。
2、《安娜的战争》,通过讲述安娜的人生反应苏德战争。
艺术改编加工篇:
1、《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由同名小说改编,是和西方《西线无战事》齐名的存在,都是从小人物所经历的一个无损大局的小事件来反映战争的故事。
2、《烈火战歌》,讲述了二战期间,几个好朋友之间友情爱情在战争中所经历的考验,堪称苏联版的《珍珠港》。
现代篇:
1、《炼狱》算是冷门的经典,讲述的是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几个普通士兵的经历,以惨烈的场景反应战争的残酷。
2、《穿越火线》,讲述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期间发生的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爆发的战争,通过一个寻找孩子的母亲视角讲述了战争的历程。
以上就是其中一部分值得一看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望采纳。
Ⅷ 俄罗斯拍的与车臣战争有关的电影叫什麽名
1,《风暴之门》
《风暴之门》是由АндрейМалюков执导,安德烈·卡拉斯科、米盖尔·普莱切科夫等主演的剧情战争剧。本剧讲述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一次战役的故事。该剧于 2006年11年02日首播。
2,《炼狱》
《炼狱》是一部由Aleksandr Nevzorov执导,Alexandr Baranov、米特里·纳吉尔夫、Sergey Rost等领衔主演的战争片。该片讲述了在车臣战争中俄军与车臣武装分子争夺格罗兹尼一所医院的故事。
(8)高加索的俘虏俄罗斯战争电影大全扩展阅读
1,《风暴之门》剧情介绍:故事发生在车臣叛乱时期,由陆军上尉多洛宁带领的战斗连,被派到一个四面环绕巨岩的狭窄山区,他们的首要任务看似很简单,即阻止一伙叛军匪徒通过这个峡谷。
士兵们希望这次任务一切都能顺利,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被解除职务,一些作着随时离开的打算,另一些人则期盼着爱人的来信,没料到由泰姆拉兹率领的叛军达到1000人,并很快地进入了他们所在的阵地,冲突迅速变成了一场血腥的肉搏战。
2,《炼狱》剧情介绍:影片一开始,就是2个车臣叛匪女狙击手对撤离俄军的变态打击--专打下身(最后也被俄军狙击手用同样的方式击毙)。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话在这里被撕破。随着影片的深入,我们看到更多的血腥场面。
为了防止车臣武装侮辱俄军士兵的遗体(砍头和割生殖器),俄军指挥官下令坦克手碾压俄军士兵遗体,用坦克埋葬士兵。坦克驾驶员执行命令,不得不闭上眼睛。
活着的士兵鸣枪为战友致敬。坦克后来被打断履带,车长借口考虑投降,炮轰了车臣武装的机枪巢。影片最后,炸断四肢被俘,钉在十字架上的坦克驾驶员看着俄军攻陷叛匪的阵地,露出了最后的笑容。
Ⅸ 俄罗斯车臣战争电影
高加索的俘虏?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3027/
Ⅹ 好看的战争片
罗马帝国题材
《暴君焚城录》(1951)
《宾虚》(1959)
《斯巴达克斯》(1960)
《罗马帝国之衰落》(1964)
《埃及艳后》(1999)
《角斗士》(1999)
《圣诗复仇》(1999)
《巾帼斗士》(2001)
《神鬼战士》(2001)
《罗马大帝》(2004)
《最后的军团》(2007)
《百夫长》(2009)
《失落的第九军团》(2011)
希腊城邦题材
《亚历山大大帝》(2004)
《特洛伊》(2004)
《斯巴达300勇士》(2005)
春秋战国题材
《秦颂》(1996)
《荆轲刺秦王》(1999)
《墨攻》(2006)
《麦田》(2009)
《孔子》(2010)
《大兵小将》(2010)
《战国》(2011)
秦汉题材
《西楚霸王》(1994)
《鸿门宴》(2011)
《王的盛宴》(2011)
三国题材
《赤壁》(2007)
《见龙卸甲》(2008)
《关云长》(2011)
十字军题材
《第一骑士》(1995)
《圣战骑士》(2001)
《天朝王国》(2005)
《圣殿骑士》(2007)
蒙古征服题材
《亚历山大·奈夫斯基王子》(1938)
《蒙古王》(2005)
《苍狼》(2007)
东亚题材
《黄山伐》(2003)
《英雄郑成功》(1995)
《赛德克·巴莱》(2011)
《平壤城》(2011)
《百团大战》(2015)
沙俄与波兰
《洪流》(1974)
《剑与火》(1998)
《1612动乱时代》(2007)
《亚历山大:王者争霸》(2008)
《沙皇》(2009)
日本战国题材
《影武者》(1980)
《乱》(1985)
《天与地》(1990)
英国战争题材
本题材包括诺曼征服、英国内战、英法百年战争等
《克伦威尔》(1970)
《勇敢的心》(1994)
《圣女贞德》(1999)
《1066》(2010)
《罗宾汉》(2010)
南亚题材
《卧莫尔大帝》(1960)
《烈血暹士》(2000)
《纳瑞宣国王》(2006)
《阿克巴大帝》(2008)
奥斯曼帝国
《伏洛窦耶夫斯基先生》(1969)
《勇敢的米哈伊尔》(1970)
《斯特凡大公》(1974)
《征服1453》(2012)
欧陆战争题材
《巴里林登》(1970)
《佣兵传奇》(2006)
美国战争题材
本题材包括美国独立战争,1815战争,美墨战争等
《大海贼》(1957)
《爱国者》(2000)
《阿拉莫之战》(2004)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1927)
《拿破仑情史》(1954)
《拿破仑光荣史》(1960)
《战争与和平》(1968)
《滑铁卢》(1970)
《塔杜斯先生》(1999)
《怒海争锋:极地远征》(2002)
《我与拿破仑》(2005)
非洲战争
《祖鲁战争》(1964)
《驯马人莫兰特》(1980)
《四根羽毛》(2002)
南北战争题材
《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乱世佳人》(1939)
《光荣战役》(1989)
《盖茨堡之役》(1993)
《众神与将军》(2001)
《冷山》(2002)
近代亚洲题材
《二百三高地》(1980)
《甲午风云》(1982)
《日本海大海战》(1983)
《鸦片战争》(1997)
《红河谷》(1999)
《嘎达梅林》(2002)
《最后的武士》(2003)
《投名状》(2007)
俄土战争题材
《苏沃洛夫元帅》(1941)
《雪地激战》(1954)
《英烈传》(1968)
《土耳其式开局》(2002)
苏俄国内战争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2008)
《保卫察里津》(1942)
《第四十一》(1957)
《静静的顿河》(1957)
《日瓦戈医生》(1965)
《红军与白军》(1967)
《第一骑兵军》(1984)
中国革命战争
《平原游击队》(1955)
《铁道游击队》(1956)
《红色娘子军》(1961)
《地雷战》(1962)
《地道战》(1965)
《万水千山》(1977)
《四渡赤水》(1983)
《秋收起义》(1993)
《我的长征》(2006)
《八月一日·》(2007)
一战
《西线无战事》(1930)
《魂断蓝桥》(1940)
《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加里波第》(1981)
《爱情与战争》(1996)
《失落的战场》(2001)
《空战英豪》(2006)
《我的儿子杰克》(2007)
《红男爵》(2008)
《帕斯尚尔战役》(2008)
《60高地之下》(2010)
《战马》(2012)
西班牙内战
《丧钟为谁而鸣》(1943)
《土地与自由》(1995)
《无政府主义者的妻子》(2008)
《伤心小号曲》(2010)
《圣徒秘录》 (2011)
东线战场题材
《解放》(1970)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
《铁十字勋章》(1977)
《莫斯科保卫战》(1985)
《决战斯大林格勒》(1993)
《血战1944》(2001)
《兵临城下》(2002)
《德寇歼灭战》(2006)
《布列斯特要塞》(2010)
西线战场题材
《最长的一日》(1962)
《坦克大决战》(1965)
《夺桥遗恨》(1977)
《大红一师》(1980)
《拯救大兵瑞恩》(1998)
中国战场题材
《血战台儿庄》( 1985)
《血战昆仑关》(1994)
《七七事变》(1995)
《太行山上》(2005)
《夜袭》(2007)
《喋血孤城》(2010)
亚太战场题材
《硫磺岛浴血战》(1949)
《细细的红线》(1998)
《风语者》(2004)
《硫磺岛家书》(2006)
《太平洋的奇迹》(2011)
非地中海战场
《撒哈拉》(1943)
《登陆安其奥》(1968)
《血战阿拉曼》(2002)
《哥特防线》(2004)
《圣安娜奇迹》(2008)
空中战场题材
《空军大战略》(1969)
《伦敦上空的鹰》(1969)
《虎!虎!虎!》(1970)
《笕桥英烈传》(1977)
《珍珠港》(2001)
《烈日长虹》(2001)
《红色机尾》(2012)
海上战场题材
《效忠祖国》(1942)
《血战大西洋》(1956)
《击沉俾斯麦号》(1960)
《中途岛之战》(1970)
《男人们的大和》(2006)
潜艇战题材
《从海底出击》(1981)
《U-571》(2000)
《没有出口的海》(2006)
《盛夏猎户座》(2009)
战俘题材
《战地军魂》(1953)
《桂河大桥》(1956)
《大逃亡》(1963)
《胜利大逃亡》(1981)
《极地重生》(2001)
集中营与暴行
《黑太阳731》(1988)
《辛德勒的名单》(1993)
《南京1937》(1996)
《731恐怖女体实验》(1999)
《钢琴家》(2002)
《伪钞制造者》(2007)
《拉贝日记》(2009)
《南京,南京》(2009)
人物传记题材
《山本五十六》(1968)
《巴顿将军》(1970)
《白求恩大夫》(1990)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2003)
《不惧风暴》(2009)
历史纪实题材
《二二六》(1989)
《帝国的陷落》(2003)
《东京审判》(2006)
《刺杀希特勒》(2008)
平民生活题材
《美丽人生》(1997)
《鬼子来了》(2000)
《百万大逃亡》(2007)
《黄石的孩子》(2008)
《一九四二》(2012)
爱情题材
《乱世忠魂》(1953)
《雁南飞》(1957)
《英国病人》(1995)
《黄河绝恋》(1999)
《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2001)
儿童题材
《伊万的童年》(1962)
《太阳帝国》(1987)
《再见,孩子们》(1987)
《萤火虫之墓》(1988)
《战争子午线》(1990)
科幻恐怖题材
《地狱男爵》(2003)
《潘神的迷宫》(2006)
《我们来自未来》(2010)
《美国队长》(2011)
谍战题材
《侦查员的功勋》(1947)
《影子部队》(1969)
《拦截密码战》(2001)
《风声》(2009)
《谍海风云》(2010)
特战小分队
《纳瓦隆大炮》(1961)
《血染雪山堡》(1968)
《猛鹰突击兵团》(1976)
《无耻混蛋》(2009)
《英雄时代》(2011)
抵抗题材
《罗马不设防》(1945)
《地雷战》(1962)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
《起义》(2001)
《抵抗军》(2007)
喜剧题材
《大独裁者》(1940)
《虎口脱险》(1969)
《第22条军规》(1970)
《铁皮鼓》(1979)
《举起手来》(2005)
国内战争题材
《南征北战》(1952)
《战上海》(1959)
《开国大典》(1989)
《异域》(1990)
《大决战三部曲》(1991)
《集结号》(2007)
朝鲜战争题材
《独孤里桥之役》(1955)
《上甘岭》(1956)
《战友》(1958)
《猪排山》 (1959)
《英雄儿女》(1964)
《南部军》(1990)
《太极旗飘扬》(2004)
《欢迎来到东莫村》(2005)
《向着炮火》(2010)
《高地战》(2011)
《长津湖之战》(2012)
中东战争题材
《出埃及记》(1960)
《赎罪日》(2000)
《波弗特》(2007)
《黎巴嫩》(2009)
越南战争题材
《现代启示录》(1977)
《全金属外壳》(1986)
《野战排》(1986)
《生于七月四日》(1989)
《杀戮奠边府》(1992)
《天与地》(1993)
《我们曾经是战士》(2002)
《郎在远方》(2004)
《西贡战役》(2006)
《烽火激战1967》(2006)
《隧道之鼠》(2008)
独立革命战争
《阿尔及尔之战》(1967)
《小提琴革命曲》(2005)
《风吹稻浪》(2006)
《亲密的敌人》(2007)
《切·格瓦拉》(2008)
南斯拉夫内战
《拯救者》(1998)
《深入敌后》(2001)
《无主之地》(2001)
《乱世老少》2002
《塞尔维亚的维和军》(2003)
《触摸和平》(2007)
车臣战争题材
《高加索的俘虏》(1996)
《炼狱》(1998)
《风暴之门》(2006)
《亚历山大》(2007)
伊拉克 阿富汗
《黑鹰坠落》(2001)
《锅盖头》(2005)
《前进巴格达》(2005)
《伊拉克恶狼谷》(2006)
《哈迪塞镇之战》(2007)
《护送钱斯》(2009)
《雷斯特雷波》(2010)
美苏冷战题材
《奇爱博士》(1964)
《入侵阿富汗》(1988)
《十三天》(2000)
《第九突击队》(2005)
其他局部战争
《猎杀红色十月》(1990)
《太阳之泪》(2003)
《战争之王》(2005)
《烽火的启迪》(2005)
《空中决战》(2005)
《疯狗强尼》(2008)
《明日,战争爆发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