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搞笑的一件事是什么
英国SAS,在二战时期刚成立时被称为哥曼德部队在1940年7月德国人刚占领法国的海峡群岛后,就受命进行了一次突袭行动。
可惜就是场悲剧,首先,他们坐的海军驱逐舰导航设备故障让他们错过了目标根西岛,在海上转了几圈才终于摸上了岛。
最后锅还是砸了德国海军头上,引得雷德尔大发雷霆,痛骂了一顿最高统帅部,要求凯特尔出来道歉,最后还不了了之了……
反正陆海军的梁子反而结上了。龙帅苦心一片打了水漂……
② 法国有哪些城市
主要城市有马赛,里昂,图卢兹,尼斯,南特,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里尔等。
1、马赛
马赛 (Marseille),是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和里昂的法国第三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约87万。
大都会区人口约为189万 (2013年),位于巴黎和里昂之后。该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马赛西濒地中海,水深港阔,无急流险滩,万吨级轮可畅通无阻;西部有罗纳河及平坦河谷与北欧联系,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全港由马赛、拉韦拉、福斯和罗纳圣路易四大港区组成,年货运量1亿吨,为法国对外贸易最大门户。
2、里昂
里昂(Lyon),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首府和罗讷省省会,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也称为“大里昂”(Grand Lyon) 。
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Le Rhône)和索恩河(La Saône)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
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
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 ,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3、图卢兹
图卢兹(Toulouse) 法国西南部大城市。南部-比利牛斯大区(Midi-Pyrénées)上加龙省(Haute-Garonne)省会。人口约935440,包括郊区1312304(2013年),是法国第四大城市。
图卢兹的城市建筑始终保留着玫瑰红砖瓦的特色。旧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筑物已拆毁,建起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与较古老的建筑风格很不协调。
为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旧圣西普里安区西南新建城镇,取名米拉(意为“奇迹”)。该市是空中客车的总部。
4、尼斯
尼斯(Nice),法国东南部城市,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Région Provence-Alpes-Côte-d'Azur)滨海阿尔卑斯省(Alpes-Maritimes,06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
位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市区北部为尼斯-阿尔卑斯前山(Préalpes de Nice),属于阿尔卑斯山的东南边缘;南侧则为地中海(Méditerranée),海岸线曲折复杂,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城镇沿海岸线呈带状分布。
尼斯城市圈的人口数量在法国排名第五,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旅游城市,也是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具魅力的海滨度假圣地之一,每年到访尼斯市区的旅客数量超过了400万,是这座城市本身人口数量的近10倍。
尼斯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带,终年温暖,蔚蓝的地中海与巍峨的阿尔卑斯山是这座城市永恒的地标。神圣的古罗马历史文化、普罗旺斯薰衣草田散发出的浪漫芬芳,以及带有异域风情的地中海美食。无论从哪个角度,尼斯都是法国人心中绝对的度假天堂。
5、南特
南特(Nantes),法国西部最大城市和法国第六大城市,卢瓦尔河大区(Région Pays de La Loire)首府和大西洋卢瓦尔省(Loire-Atlantique,44省)省会。
城市主体坐落于卢瓦尔河下游北岸,南特-塞弗尔河(La Sèvre Nantaise)、埃德尔河(L'Erdre)两河与卢瓦尔河的交汇点,距入海口约50公里。
南特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降水分布均匀,气候非常怡人。南特历史悠久,是布列塔尼地区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南特赦令》对法国宗教历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时代杂志在2004年时将南特选为欧洲最适合居住的城市,2013年南特获得欧盟委员会颁发的“欧洲绿色首都奖”。
③ 二战期间美国和德国交过几次火双方伤亡情况怎样
不就是美国,是联军以下是一些战役
Battle of the Bulge was the single largest and bloodiest battle that American forces experienced in World War II
在阿登战役是单一最大和最血腥的战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的美国军队
实在是纳粹德国垂死之战,也是德军打美军。著名的坦克大决战便是。
双方伤亡人数
美国: 纳粹德国
89500 67200 -120,000(包括Nordwind)
杀害受伤或失踪[
19,000死亡, ~600辆坦克和突击炮
47,500人受伤,
23,000被俘或失踪)
~800辆坦克
日期12月16号至26号,1944年
地点在阿登
结果盟军胜利
交战
美国 纳粹德国
第1步兵师 第12装甲师
第2步兵师 第3装甲师
第9步兵师 第277 Volksgenadier部
第99步兵师 第12 Volksgrenadier部
246 Volksgrenadier部
指挥官
罗伯逊 雨果Kraas
实力
28,000 56,000
伤亡和损失
5000人死亡 失踪114装甲战车,沉重的人员损失,但未知
地中海阵线
围攻马耳他,6月,1940年 - 12月,1942
南斯拉夫战役,1941年4月
希腊战役,1941年4月
克里特岛战役,1941年5月
西西里岛战役,7月 - 1943年8月
盟军入侵意大利,1943年9月
那不勒斯之战,1943年9月
沃尔图诺线10月 - 1943年11月
芭芭拉线10月 - 1943年11月
空袭巴里,1943年12月
伯恩哈特防线,1943年12月 - 1944年1月
莫罗河战役,1943年12月
战役蒙特卡西诺1月 - 1944年5月
战役安齐奥1月 - 1944年6月
拉西米恩线,6月 - 1944年7月
安科纳战役,6月 - 1944年7月
哥特线8月 - 1944年12月
1945年春季攻势,意大利4月 - 1945年5月
[编辑]西线
威瑟堡行动4至6月,1940
战役的纳尔维克
荷兰之战5月,1940
战役西兰
战役大坝上
埃本堡之战,埃马尔
战役Grebbeberg
海牙之战
马斯特里赫特战役
5月比利时之战,1940年
战役阿尼
战役法国5至6月,1940
敦刻尔克战役
不列颠之战7至10月,1940
圣纳泽尔空袭3月,1942
迪耶普空袭8月,1942年
霸王行动6至8月,1944
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入侵
卡昂战役
战役波卡基村
战役卡兰坦
瑟堡之战
操作古德伍德
眼镜蛇行动
法莱斯口袋
骑兵行动8月,1944
盟军前进从巴黎到莱茵河8至9月,1944
市场花园行动9月,1944年
阿纳姆战役
战役梅斯9至12月,1944
南希之战9月,1944年
许特根森林战役1944年9月 - 2月,1945
洛恩战役1944年10月
亚琛战役1944年10月
战役斯海尔德10至11月,1944
坦克大决战1944年12月 - 1月,1945
埃尔森博恩岭
围攻的巴斯通
操作Nordwind 1月,1945年
科尔马口袋1至2月,1945
操作实录2至3月,1945
抢劫行动3月,1945年
行动大学联合3月,1945年
鲁尔突围战3 - 4月,1945
格罗宁根战役1945年4月
④ 关于二战德国纳粹军官
陆军我就不说了,我补充一下空军和海军的。
二战德军空军王牌排名整理。
超级王牌:汉斯·鲁德尔
汉斯·鲁德尔并不是象米歇尔·魏特曼和厄斯特·巴克曼一样的“装甲王牌”。但他击毁的苏联坦克超过了二者的总和。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Ju87“施图卡”飞行员,他的特长就是从空中摧毁敌人的装甲车辆。他击毁的敌人装备数量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包括了519辆(一说530辆)苏联坦克(足够组成5个完整的苏联装甲军!)和不计其数的其他目标(包括“马拉”号战列舰!他还击伤了“红色十月”号战列舰。),这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战绩!(细节见后)。
德国空军击落100架以上的王牌名单
名 字 击落飞机数(架)
Erich Hartmann(埃里希·哈特曼) 352
Gerhard Barkhorn(G·巴尔克霍隆) 301
Günther Rall(G·拉尔) 275
Otto Kittel(奥托·基特尔) 267
Walter Nowotny(沃尔特·诺沃特尼) 258
Wilhlem Batz(威尔海姆·巴茨) 237
Erich Rudorffer(埃里希·鲁道弗) 224
Heinz Bär(海茵茨·贝尔) 220
Hermann Graf(赫尔曼·格拉夫) 212
Heinrich Ehrler(海因里希·艾勒) 208
Theodor Weissenberger(提奥多·维森伯格少校) 208
Hans Philipp 206
Walter Schuck 206
Anton Hafner 204
Helmut Lipfert 203
Walter Krupinski(沃尔特·库宾斯基) 197
Anton Hackl 192
Joachim Brendel 189
Max Stotz 189
Joachim Kirschner 188
Kurt Brändle 180
Günther Josten 178
Johannes Steinhoff 178
Ernst-Wilhelm Reinert 174
Günther Schack 174
Emil Lang(埃米尔 · 朗格) 173
Heinz Schmidt 173
Horst Ademeit 166
Wolf-Dietrich Wilcke 162
Hans-Joachim Marseille(马尔塞尤) 158
Heinrich Sturm 158
Gerhard Thyben 157
Hans Beisswenger 152
Peter Düttmann 152
Gordon Gollob(戈登·M·格卢布) 150
Fritz Tegtmeier 146
Albin Wolf 144
Kurt Tanzer 143
Friedrich-Karl Müller 140
Karl Gratz 138
Heinrich Setz 138
Rudolf Trenkel 138
Walter Wolfrum 137
Horst-Günther von Fassong 136
Otto Fönnekold 136
Karl-Heinz Weber 136
Joachim Muencheberg 135
Hans Waldmann 134
Alfred Grislawski 133
Franz Schall 133
Johannes Wiese 133
Adolf Borchers 132
Adolf Dickfeld 132
Erwin Clausen 132
Wilhelm Lemke 131
Gerhard Hoffmann 130
Franz Eisenach 129
Walther Dahl 129
Heinrich Sterr 129
Franz Dörr 128
Rudolf Rademacher 126
Josef Zwernemann 126
Dietrich Hrabak 125
Wolf Ettel 124
Herbert Ihlefeld 123
Wolfgang Tonne 122
Heinz Marquardt 121
Heinz-Wolfgang Schnaufer(海茵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又译:谢奴法)) 121
Robert Weiss 121
Erich Leie 121
Friedrich Obleser 120
Franz-Josef Beerenbrock 117
Hans-Joachim Birkner 117
Jakob Norz 117
Walter Oesau (沃尔特·奥梭) 117(又有说法是127)
Heinz Wernicke 117
August Lambert 116
Wilhelm Crinius 114
Werner Schroer 114
Hans Dammers 113
Berthold Korts 113
Helmut Lent(贺尔穆特·兰特) 113
Kurt Bühligen(库尔特·布赫林根) 112
Kurt Ubben 110
Franz Woidich 110
Reinhard Seiler 109
Emil Bitsch 108
Hans Hahn 108
Bernhard Vechtel 108
Viktor Bauer 106
Werner Lucas 106
Günther Lützow(高特 · 鲁佐) 105(又称是110)
Eberhard von Boremski 104
Heinz Sachsenberg 104
Adolf Galland(阿 道 夫 · 格 兰 德) 103
Hartmann Grasser 103
Siegfried Freytag 102
Friedrich Geisshardt 102
Egon Mayer 102
Max-Hellmuth Ostermann 102
Josef Wurmheller(约瑟夫·“赛普”·沃姆海勒) 102
Rudolf Miethig 101
Werner Mölders(维尔纳 · 默尔德尔斯) 101
Josef Priller(约瑟夫·普利尔) 101
Ulrich Wernitz 101
头号U艇王牌——奥托·克雷齐默尔
出生日期:1912年5月1日
死亡日期:1998年8月5日,德国
获得的勋章:二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10月17日) U艇战斗奖章(1939年11月9日) 一级铁十字勋章(1939年12月17日)
骑士十字勋章(1940年8月5日) 橡叶骑士十字勋章(1940年11月4日) 双剑银橡叶骑士十字勋章1941年12月26日(此时已被俘,是追授的)
指挥过的U艇: U-35(1937年7月31日—1937年8月15日)
U-23(1937年10月1日—1940年4月1日)
U-99(1940年4月8日—1941年3月17日)
各位都知道1941年德国有三位王牌艇长,当时他们的战绩之高让其他的艇长叹为观止,三人在国内可谓风光一时。但同时也是在1941年这三位王牌先后陨落,其中2人随他们的U艇一起葬身大海,一人被俘,被俘的就是奥托·克雷齐默尔。
奥托是德国的潜艇战第一号王牌,他总共击沉了船只47艘,共计274.386吨。在所有的U艇艇中名列第一位。
1930年4月奥托开始了他作为见习船长的训练航行,他先在航校的训练舰“Niobe”上呆了3个月,后又随轻型巡洋舰“Emden”航行了1年多。在此之前,17岁的奥托在英国的埃塞克斯市渡过了8个月的时间,在那儿他学会了英语。
1936年1月奥托开始参加U艇部队的训练,由于他之前有比较丰富的航海经验,因此他被指定为U艇的艇长。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国派出部队进行干涉。1937年他作为U-35号潜艇的第一任艇长参加了在西班牙水域的巡逻任务。
1937年9月他被调离U-35号潜艇,去接收新型2型U艇——U-23。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他指挥U-23号在英国北海靠近苏格兰海岸外取得了第一个战果。后来他又成功地在戒备森严的苏格兰海鳗湾布下了9颗水雷。1940年1月12日击沉了丹麦油轮——“丹麦”号,这是他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战果。1个月后他击沉了英国驱逐舰“大胆”号(1,375吨)。
1940年4月奥托离开U-23同月被委任为U-99号潜艇的艇长。两个月后U-99离开在德国基尔的训练基地,开始了他一身中最辉煌的“猎杀潜航”。在这次出击中他9次对盟军的护航船队实施水面攻击,击沉多艘盟军舰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击沉了三艘万吨级的英国的装甲巡洋舰:“Laurentic”号(18,724吨),Patroclus(11,314吨),Forfar(16,402吨)。到1940年11月他已总共击沉了超过46,000吨的船只。从这时起,在众多U艇艇长中“沉默的奥托”变成了“吨位之王”,而且一直也没有人超过他。他也有了一句著名的名言——“一枚鱼雷…………一艘船”。
但是他的好运并没有持续下去,1941年3月他开始了最后一次航行。在击沉10艘盟军船只后,17日他在英国东南面遇到了英国驱逐舰“漫步者”号。“漫步者”号发现U-99后,马上发起追击施放深水炸弹。在多次攻击后,U-99的艇体被严重炸坏,被迫俘出水面,奥托和43名艇员钻出潜艇(注:艇上的首席轮机兵已经死亡),马上被英舰俘虏,U-99号潜艇随后便沉没了。
被俘后,奥托先在英国的战俘营关押了一年半,后被转到加拿大的第30号战俘营继续关押,1947年12月获释返回德国。1955年加入新成立的联邦德国海军,1957年成为第1护航舰队指挥官,1958年担任两栖部队指挥官。1962年进入参谋部门工作,1965年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海军部的首席参谋,1970年退役。
1998年奥托在巴筏利亚渡假时,由于意外事故受伤,送进医院后不久死亡。
第二号U艇王牌、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勋章获得者
——沃夫冈-鲁斯上校
生:1913年10月15日,拉托维亚里加
卒:1945年5月12日,德国弗兰斯堡
成绩: 击沉47艘共225756吨,击损2艘共17343吨
历任军衔:
1933年9月23日服役
1934年7月1日 军校生
1936年4月1日 准尉
1936年10月1日 少尉
1938年6月1日 中尉
1941年1月1日 上尉
1943年4月1日 少校
1944年8月1日 中校
1944年9月1日 上校
受勋情况
1940年1月25日,二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5月15日,一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10月24日,骑士勋章
1942年11月13日,橡叶骑士勋章
1943年4月15日,橡叶双剑骑士勋章
1943年8月9日,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勋章
指挥过的舰艇和出海记录
U-13,1939年12月16日--1939年12月28日,无出海记录
U-9,1939年12月30日--1940年6月10日,6次出海(74天)
U-138,1940年6月27日--1940年10月20日,2次出海(29天)
U-43,1940年10月21日--1942年4月11日,5次出海(204天)
U-181,1942年5月9日--1943年10月31日,2次出海(335天)
1933年,在学了3个学期的法律后,沃夫冈-鲁斯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在这年夏天,按惯例他被送往航海学校的舰艇“福克”号上实习3个月,接下来的9个月随轻量级巡洋舰“卡尔斯鲁号”作环球航行,途经印度、印尼、澳洲、北美和南美,一年后换防到“科尼格斯堡号”。1937年2月转到U艇上服役。1937年7月,他成为U-27号潜艇的二副,当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该艇曾在西国附近海域巡弋。同年10月,鲁斯成为U-38艇的大副。
1939年9月二战爆发,鲁斯随即开始了他的真正的U艇生涯。在军校的潜艇U-13上呆过短暂的一段时间后,他接管一艘IIB级潜艇--U-9,该艇6次的出巡让他一举成功,最显著的成绩莫过于1940年5月击沉了法国潜艇“桃丽丝号”。
1940年6月,沃夫冈-鲁斯转到IID级艇U-138上任艇长。在9月20日深夜和21日凌晨,利用他的新潜艇,卢特击沉了四艘船共34,633吨。10月,又创击沉、击损各一艘的战绩,此次战果让他获得了骑士勋章,作为小艇指挥官,他是仅有的一个。当月,他又登上了更大的U-43号,随着该艇的5次出征,总共击沉了12艘计68,077吨 ,1942年4月,离开U-43号;一个月后任IXD2级艇U-181的艇长。
1942年9月,鲁斯开始了新的一轮出海,这次航行远达南非的开普敦以及印度洋,两个月再创击沉四艘总共21,987吨的战绩,11月16日返航前夕,从总部发来的贺电中,鲁斯得悉自己刚被授橡叶骑士勋章,接下来的两周,倍受鼓舞的他又击沉了8艘远洋货轮共计36,394吨,并于1943年1月抵法国的波迭克斯港。短暂的休整后,3月份紧接着又重新远航非洲海和印度洋。即使在这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他还是创下了骄人的成绩:击沉10艘总共45,331吨。此时鲁斯成为第一个获得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勋章的U艇指挥官。此次出海另一个杰出之处在于它是有史以来潜艇出航时间最长的一次(仅比U-196肯特拉特的225天少20天),当时,为振作士气,鲁斯上校发明了许多创意,如刊发潜艇的通讯报、举行各种比赛等活动来保持艇员的活力。12月17日在海军军官军事会议上,鲁斯以上述例子作了报告。
1944年1月,在U艇连续服役了5年的鲁斯被任命为第22编队的司令官,7月调往弗兰斯堡海军学校第1系,9月,他成为德国海军军校历史上最年轻校长。
然而,1945年5月12日深夜,战争结束后,这个传奇人物却死于一次以外事故。当时,一名哨兵喝问口令的时候,鲁斯竟然没反应,这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使他立即被敏感的哨兵开枪击中头部,倒地身亡。迄今仍然有人对此作出各种猜测,有人认为他是想自杀,其他人则推断卫兵听力不好。可能性较大的说法是他喝醉了,反映迟钝,鬼使神差地想抄近路穿过军校的操场。
鲁斯是所有U艇军官中争议最大的人物,首先,他公然宣称他是一个坚定的纳粹主义信仰者,另一方面,他的性格和成就使他树立了许多势敌,虽然他创下了击沉吨数最高的记录,但大部分是在相对容易作战的非洲海和印度洋,当时的人认为他的军事管理方法无聊可笑。同时,他对手下的家长式的作风也众所周知。他相信作为领导者的职责应该关心部下的表现,甚至他们离开了潜艇。在船上,所有的技术结果都必须经过他的认可,连墙上贴画报也遭禁止。他举行一些活动来杜绝“船上性问题”,积极推广他的保持航行中生理健康的理论。规范着装,控制食品、饮料和香烟。当然,鲁斯的严父般的作风使大多的手下都忠于他、崇敬他至今天。当他离开了U-181后,仍然从军校教务的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助原来手下的私事。邓尼茨当时甚至已经在海军参谋部为他保留了一个职位,话说回来,如果他没死,也有可能会在盟军的监牢里坐上几年牢。
在鲁斯死后的两天,第三帝国为他举行了国葬,六名骑士勋章U艇军官为他守灵,邓尼茨致悼词。直至今天,一块大理石的纪念碑还镌刻着这位杰出的U艇指挥官的传奇故事。
第三号U艇王牌、橡叶双剑骑士勋章获得者
——艾里希-托普中校
出生:1914年7月2日,汉诺威
成绩: 击沉36艘共198658吨,击损4艘共32317吨
历任军衔:
1935年7月1日 军校生
1937年4月1日 少尉
1939年4月1日 中尉
1941年9月1日 上尉
1942年8月17日 少校
1944年12月1日 中校
受勋情况
1939年11月7日,U艇作战勋章
1941年6月20日,骑士勋章
1942年4月11日,Ubootskriegsabzeichen mit Brillanten
1942年8月17日,橡叶双剑骑士勋章
指挥过的舰艇和出海记录
U-57,1940年6月5日--1940年9月15日,2次出海(38天)
U-552,1940年12月4日--1942年9月8日,10次出海(308天)
U-3010,1945年3月23日--1945年4月26日,无出海记录
U-2513,1945年4月27日--1945年5月8日,无出海记录
德国海军中获得橡叶双剑骑士勋章的除了后来又获钻石橡叶双剑骑士勋章的鲁斯和布兰迪以外,只有艾里希-托普、莱因哈德-舒伦和奥托-克里茨玛三人。
艾里希-托普于1934年4月加入海军,在1937年10月加入U艇部队之前已在卡尔斯鲁号巡洋舰上服役了6个月。一年后,他成为U-46的观察员。
经历了四次的出海后,托普着手指挥U-57,利用该艇他击沉了六艘共计36862吨。但在1940年9月3日,U-57出了一次意外的事故沉没。
托普又任VIIC级艇“红魔鬼”U-552号艇长,在北大西洋和北美沿岸的攻击盟军护航船中,他的点数越来越高。1942年的3、4月,他总共击沉了8艘共计45731吨。
1942年9月,托普就任第27编队的指挥官,当时该编队做新成员的战术训练用。1944年,托普编写了一本战斗指导书,当二战结束时,托普时任U-2513号的指挥官,于1945年5月在挪威向盟军投降。 [
战后,托普做了几个月的渔民。和布兰迪一样,后来成为一名建筑师。1958年,他加入当时的联邦德国海军。在美国四年的时间任北约军事委员会委员。 本文转自二战军事基地 w2war.com
托普于1969年退休,获得大联邦功勋章。1970年到1984年,他当了14年的工业顾问。
高特.普里恩
生于:1908.1.16,Osterfeld Thoeingen
死于:1941.3.8,北大西洋
成绩: 共击沉船只31艘共计193.808吨, 击伤船只8艘共63.282吨。
军衔
1933年3月1日,军校生
1935年1月1日,准慰
1935年4月1日,少尉
1937年1月1日,中尉
1939年2月1日,上尉
1941年3月1日,少校
所获奖励:
1939.9.25 二级铁十字勋章
1939.12.17 一级铁十字勋章
1939.12.18 骑士十字勋章
1940.12.20 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指挥过的舰艇和出海记录
U-47 1938.11.17-1941.5.7 出海10次(238天)
高特.普里恩于1931年1月加入德国海军,在此之前在商船工作。在轻巡洋舰Kaogsberg呆了一年后,他于1935年10月进入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服役。1938年,西班牙内战期,他在U-26号艇,哈特曼上尉领导下在西班牙海域巡逻。
普里恩最著名的事迹是1939年10月14日,在英国北方舰队重兵守卫下的斯卡帕湾击沉了英国战舰“皇家橡树号”。邱吉尔在自已的日记中记录下了德国U艇指挥官司的高超技艺。普里恩是第一名获得骑士勋章的U艇指挥官。
以下是美国记者在普里曼返航后对他的描述:
10月18日,柏林(W.L.Shirer:柏林日记 1934-1941)
德国U艇在英国最大的海军基地---斯卡帕湾里面击沉了英国战舰 “皇家橡树号”。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今晚,一位一战的潜艇指挥官告诉我,一战中德国人曾两次试图驾驶U艇进入斯卡帕湾,但是行动夫失败,潜艇也沉没了。
今天下午,在宣传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普里恩及其乘员,一群18,19,20岁的小伙子与记者们见面。普里恩是一个30岁,能干的,骄傲自信的,忠实的纳粹信徙。在希特勒的新闻官,狄特里奇博士,一个不停的咒骂英国和邱吉尔说谎的人,的介绍下,普里恩几乎没有向我们讲述他都作了些什么。他说他在穿越防守时没碰到麻烦。我得到一个印象,但是无法从他的谈话中得到证实,他一定是跟在英国人后面,可能是一艘鱼雷艇,进入基地的。英国人的疏忽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1941年2月20日,普里恩最后一次出航前
在接下来的18月中,普里恩证明了他是德国最优秀的指挥官之一。在他1940的6次出勤中,他共击沉了八艘船总计吨位51,483位。在攻击护航队的战斗中,他总是最先发现护航船队,并且用无线电通知其它船。
例如:他在攻击HX-79护航队的战斗中,他最先发现并跟踪敌船。U-47招来了其它的U艇,并击了4艘船。 [
邓尼茨曾想将其调入训练部门,但普里恩决定留在他的艇上。
1941年2月20日,U-47离开了St. Nazaire(法国)这是的第十次出行。四天后,他们攻击了OB-290护航队,击沉了4艘船共计吨位16,310吨。最后一次收到U-47的无线电信号是在3月7日早晨。
1941年3月7日或8日,高特.普里恩同U-47带着它的全体成员(45人)一同沉入了大海。
现在,人们对这一事件提出了疑问,传统上认为击沉U-47的是英国海军的狼獾号,但是现在有资料显示,狼獾号实际攻击的是因受重伤而退出战斗的阿克曼船长的UA艇。
现在人们推测U-47是被自已所发射的鱼雷击中的。(两艘美国潜艇也被认为是其于同样的设备故障而在太平洋沉没的。)
U艇王牌、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勋章获得者
——艾伯特-布兰迪中校
生:1914年16月20日,德国多特蒙德
卒:1966年1月6日,德国多特蒙德
击沉12艘共计31,689吨
历任军衔
1935年9月25日 服役
1936年7月1日 军校生
1938年1月1日 少尉
1939年10月1日 中尉
1942年10月1日 上尉
1944年6月8日 少校
1944年12月18日 中校
获勋情况
1943年1月21日,骑士勋章
1943年4月11日,橡叶骑士勋章
1944年5月19日,双剑橡叶骑士勋章
1944年11月24日,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勋章
曾任U艇指挥官和出海记录
U-617 1942年4月9日--1943年9月12日,7次出海(185天)
U-380 1943年12月--1944年3月11日 1次出海(33天)
U-967 1944年4月--1944年7月1日 l次出海 (37天)
在获得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勋章的27位德国军人中,海军仅占两个,这就益发显得其珍贵。除了头号种子沃夫冈-鲁斯上校以外,艾伯特-布兰迪是另一个海军英雄,由于许多成绩未经证实,所以表面上,他的战果还不如其他双剑橡叶骑士勋章获得者多。
布兰迪在1935年4月1日作为海军候补军官开始他的军旅生涯。1936年6月至1937年3月,他在弗兰斯堡海军学校学习,毕业前夕到巡洋舰卡尔斯鲁号上实习了6个月,按惯例接受基本的艇面训练。后来又在排雷舰艇上受过进一步的训练。接着,布兰迪所在的M-1舰编入第1雷艇舰队,参加1939年9月的对波兰作战,为德军战舰豪斯汀号护航。在这次作战中,布兰迪初次流露出想调到U艇的愿望,但他的努力失败了。1940年5月,他晋升为M-1排雷舰艇的舰长。1941年4月,布兰迪开始在豪斯汀接受潜艇战术训练,他第二次想方设法调进U艇部队,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在结训后,布兰迪起先待命,后被派到圣纳泽尔基地,开始他的第一次U艇征途。
1941年末,布兰迪按作训部的命令登上了“红魔鬼”艇--U-552,前往阿佐里斯海区训练。到达那里后,他接到命令改往加拿大海域。当时既来不及携带冬季作战装备,也没有详细的地图,就这样摸到雷斯角,在那击沉了两艘船计7000吨。以当时恶劣的条件来(暴风雨、海面布满水雷、引擎受损)评价,布兰迪不象是新手,反倒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优秀指挥官。
1942年4月9日,布兰迪被任为VIIC级艇U-617的艇长。除了他之外,该艇只有五名艇员谈得上有U艇作战经验。从4月到8月,U-617随着第5编队(基尔基地的训练编队)完成了常规的训练。一个月后离开基尔港前往圣纳泽尔港,途中击沉4艘船。11月又开始U-617的第2次出巡。此次出海布兰迪声称击沉一艘、击损一艘,但无法证实。
直布罗陀的冲击
1942年11月4日,布兰迪受命前往梅第特兰年海域,行至重兵防守的直布罗陀海峡时,遭到英国空军的袭击,当时的U-617可谓大难不死,向它投掷的两枚炸弹居然都没命中。19日,布兰迪向英国的一艘护卫舰报复,摸老虎屁股的结果可想而知:随后U-617花了4个小时躲在深海,发怒的英国人赏了他们不少80式深水炸弹。
后至1943年的9月,布兰迪和U-617被编入第29编队。
1943年 第四次出海,离开基地后,布兰迪便遭遇了盟军的潜艇。当时双方都努力靠近和试图歼灭对方,三个小时后,布兰迪不耐烦了,命令下潜,继续前进。1943年1月21日回师途中,布兰迪在拉斯佩泽被授予骑士勋章。过了10天,第5次的出海使布兰迪大举成功,这次他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布雷舰威尔希曼号。
4月11日,第六次出航时,布兰迪被授橡叶骑士勋章。他宣称击沉一艘巡洋舰(乌干达号?)和另一艘吨位23500的商船,但结果仍然无法证实。这点对他很不利。不过对于梅第特兰年海域的潜艇来说,这是一个经常碰到的棘手问题(特别是布兰迪)。事实上,U艇指挥官的确很难判断他的战果,每个人都知道他们在发射完鱼雷后就必须立即下潜离开。
1943年8月,由透伦出发,布兰迪开始了他的第八次出巡。开头几天,布兰迪从两只英国空军运输船“扬名号”和“强威号”中间穿过,却没机会开火。9月6日,在直布罗陀以东40海里处击沉了派克里奇号驱逐舰。11日夜间,U-617抵达摩洛哥近海,遭到了盟军战机的袭击。三枚炸弹使它严重损伤。布兰迪下令弃船,并将潜艇弄沉。他们乘着橡皮艇漂到岸边,被西班牙部队抓获。布兰迪被关在卡第兹附近的营地,后来他设法逃出来并回到了德国,在柏林受到邓尼茨的接见并讲述了他的历险。
1944年
1944年1月,布兰迪回到透伦港,任VIIC级艇--U-380艇长,3月13日,仅作过一次出航后,U-380就在透伦港被美军第9航空大队炸毁。4月,布兰迪又接手U-967,5月9日,被授双剑橡叶骑士勋章。6月的另一次出海中,布兰迪得了一场重病,不得不返回基地。
一个月后,布兰迪被任东波罗的海U艇群的司令。11月24日,继鲁斯之后,他成为海军中第二个被授钻石橡叶骑士勋章的海军人员。
1945年
1945年1月,布兰迪被任为小型舰艇部队的司令。德国投降后被盟军逮捕。
战后
1945年9月,布兰迪被加拿大监狱释放。在学建筑之前,他干了一份泥瓦匠的活。后来在家乡多特蒙德、甚至在其他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布兰迪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其中有三年时间担任德国建筑师协会的主席。1964年,作为扶轮社的成员当选西法伦省的行政官。
1966年1月6日,布兰迪在他的家乡多特蒙德病逝。联邦德国海军军官为他守灵。许多U-617的乘员也赶来悼念他们的战友。另一个王牌莱因哈德-舒伦在致词中称他为“无畏、不败的骑士”。
U艇王牌、双剑橡叶骑士勋章获得者莱因哈德
——舒伦中校
生:1916年4月16日,Taunus
卒:1984年8月25日,汉堡
成绩:
击沉19艘共96444吨,击损5艘共31036吨
历任军衔
1935年9月25日 服役
1936年7月1日 军校生
1938年1月1日 准尉
1938年4月1日 少尉
1939年10月1日 中尉
1942年1月1日 上尉
1942年9月1日 少校
1944年6月1日 中校
获勋情况
1939年9月25日,二级铁十字勋章
1939年12月21日,U艇勋章
1940年2月25日,一级铁十字勋章
1940年11月3日,骑士勋章
1942年9月1日,双剑橡叶骑士勋章
曾任U艇指挥官和出海记录
U-564 1941年4月3日--1942年10月1日,6次出海(284天)
出航的舒伦中校,穿得很寒碜,注意他戴的是无风带的软帽,鹰徽旁有U-84和U-564的独特标记——耸背的豹(参考主页的U艇标志)
莱因哈德-舒伦在1938年3月进入U艇部队作战训练。然后在U-48上任一年的大副。几年的海底生涯让他获得了一枚骑士勋章。1941年,他转调到U-564任指挥官。8月,他击沉了英国军舰百日草号。
1942年10月,他离开潜艇,到潜艇学习班任教。后来又加入第27编队跟随另一个U艇王牌指挥员艾里希-托普。后来的几年里,舒伦作为挪威海的U艇群司令官一直到战争结束。
⑤ 二战时期,德意日三国有过联合作战吗
有过!那就是德日在印度洋上曾经有过的联合作战(海战)。我帮你摘抄了一下,供你参考!
“季风”艇群也许是战争中最特别的狼群了,他们的作战区域远离德国及其占领地区,即以日军占领的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军港为基地,1943年至1945年期间在槟榔屿、雅加达和沙璜的外海猎杀盟军船只,并获得了若干战果。
季风行动开始的时候,情况跟“快乐时光”差不多,甚至更好,当时印度洋的航运跟和平时期没什么两样,但从1943年起,情况开始急转而下,甚至变得跟北大西洋一样危机重重。
1. 前言
早在1941年德国人就开始研究将U艇部署至远东地区的可能性,但在技术和后勤两方面发现有难以克服的难题。同时也被认为此作战对于当时作战的重点,北大西洋吨位战来说,是不必要的。
1942年下半年,第一批前往开普敦地区的潜艇出发,这个作战后来持续的进行着,当时U艇都是返回位于欧洲的基地。
1943年5月,一个复杂的联合作战计划摆上了台面,计划中包括了意大利商船、日军的行动和名为“季风”的U艇群。和以往不同,计划中的季风艇群是以日军提供的港口为U艇基地。后来行动的重点从作战行动逐渐转为运输行动。曾经到过远东的U艇一共有14艘,其中能够返回欧洲的只有4艘。
3. 季风艇群
3.1 酝酿
部署U艇到槟城或沙璜以便在印度洋展开行动的想法最初由日本人在1942年12月提出,由于没有办法解决补给的问题,提议被搁置了(虽然当时第一批远洋型U艇已经在开普敦附近游猎)。
1943年春日本人再次提出请求,这一次还提出要两艘U艇进行仿制。虽然邓尼茨认为没有必要送U艇给日本人,但最终德国还是决定送一艘IXC型。
只要大西洋仍然有可攻击的目标,邓尼茨就认定大规模派遣U艇到远东是不划算的。即使如此,1943年4月5日,BdU最终下令派出U-178到槟城以在当地建立海军基地。送给日本人的U-511随后也起行了,作为日本送来橡胶的回报。
U-511
Fritz Schneewind上尉
43年5月10日离开法国
43年8月7日抵达吴港
U-511在1943年7月17日抵达槟城,也是第一艘进入这个基地的U艇(先于U-178)。
U-511在前往日本的途中也获得了战果。时任三国同盟军事委员的野村直邦海军中将,也乘这艘艇回国。1943年9月,U-511改名为吕-500后编入日本海军。U-511的乘员则成为后备人员,以便将来替换使用日本基地的U艇人员。
1943年5月(即所谓的“黑色五月”)危机发生之后,BdU决定从防卫较弱的地区着手,因此派遣U艇到远东地区的提案最终获得了通过。印度洋是当时仅剩的、在U艇活动范围之内的、而船运情况仍然跟和平时期没有两样的地区。
随即BdU决定对仍然活动在开普敦地区的远洋型U艇群进行兵力补充,同时派出另一批U艇,前往阿拉伯海游猎。后者预定在1943年9月底展开行动,刚好在季风时期之后,因此这个U艇群被命名为季风艇群。第一艘的出发是在1943年6月。
3.2 第一批季风艇群
第一批季风艇群包括9艘IXC型和2艘IXD2型,预定袭击阿拉伯海的盟军航线。
U-200
Heinrich Schoder上尉
43年6月11日离开挪威
43年6月24日被击沉
U-188
Siegfried Ludden上尉
43年6月30日离开法国
43年10月31日抵达槟城
U-168
Helmuth Pich上尉
43年7月3日离开法国
43年11月11日抵达槟城
U-509
Werner Witte上尉
43年7月3日离开法国
43年7月15日被击沉
U-514
Hans-Jurgen Auffermann上尉
43年7月3日离开法国
43年7月8日被击沉
U-532
Ottoheinrich Junker中校
43年7月3日离开法国
43年10月31日抵达槟城
U-183
Heinrich Schafer少校
43年7月离开法国
43年10月27日抵达槟城
U-506
Erich Wurdemann上尉
43年7月6日离开法国
43年7月12日被击沉
U-533
Helmut Hennig上尉
43年7月6日离开法国
43年10月16日被击沉
U-516
Hans-Rutger Tillessen上尉
43年7月8日离开法国
43年8月23日返回法国
U-847
Herbert Kuppish上尉
43年7月29日离开挪威
43年8月27日被击沉
最初计划让U-462在圣保罗岛(巴西附近)以东300英里处为艇群加油,第二个补给点计划在毛里求斯以南,由一艘油船进行补给。不过U-462两次企图突破比斯开湾都由于盟军飞机的攻击而受创,被迫中止任务返航,修理工作持续了很长时间。为了给已经出发的季风艇群补给,BdU派出另一艘奶牛潜艇U-487,但却在7月13日,没有对季风艇群进行任何补给之前就被击沉。6月24日航行途中的U-200在冰岛东南被击沉,U-514在7月8日,U-506在7月12日,U-509在7月15日相继在航行途中被飞机击沉。
1943年夏降临在奶牛潜艇头上的灾难,令大批需要在亚述尔群岛附近加油的潜艇无油可加,其中包括了前往远东的季风艇群。
为了补给季风艇群,BdU另外派出了两艘IXC型艇:U-155和U-160,U-160首先接到的命令是为U-487加油,当时U-487由于多次为其他潜艇加油而令到自身的燃油短缺,但U-160在7月14日被击沉,而U-487则在前一天被击沉。为了替代U-160,最后BdU让U-516执行加油任务,加油行动于7月21日至7月27日间在佛得角群岛西北西600英里进行,分别由U-155为U-183、U-188、U-168加油,U-516为U-532和U-533加油。两艘艇于8月间返回法国。
U-847在通过丹麦海峡的时候为流冰所损伤而转为驶向法国,中途接到了变更的命令,命令其充当油船为其他潜艇补充燃料,在43年8月12至24日间为U-66、U-415、U-230、U-653、U-257、U-172和U-508加油。U-847的艇员的经验相当不足,从挪威出发之前只经历过一次航行(43年7月6日至20日自德国驶至挪威),根据从U-847加过油的潜艇艇长报告,U-847使用无线电相当的频繁。U-847在8月27日为盟军飞机所击沉。
季风艇群最初出发时的11艘U艇中,4艘在航渡途中被击沉,2艘转为执行加油任务(其中1艘被击沉),只有5艘成功突破封锁抵达印度洋。9月11至13日,艇群在毛里求斯以南450英里处进行了加油,为艇群加油的是自槟城出发的Brake号油轮。由于日本当时(1943年8月)也开始向阿拉伯海派出潜艇,因此为了避免误击,双方都下令不能够攻击任何潜艇。各潜艇的游猎位置如下:
U-168在孟买附近(击沉1艘)
U-183在塞舌尔群岛与非洲海岸之间
U-188在阿曼湾(击沉3艘,同时攻击了护航船队)
U-532在印度西部和南部海岸对开(击沉5艘)
U-533在亚丁湾(被击沉)
U-188遇上了鱼雷故障,原因是鱼雷的电池不适应炎热的天气。除了被击沉的U-533,剩下4艘潜艇于43年11月初陆续抵达槟城。U-168和U-183的艇长因为艰辛的长途旅程而累病了,其中U-183艇长一职稍后由U-511艇长Fritz Schneewind上尉接任。
3.3 季风行动的进一步开展
在第一批季风艇派出之后,BdU决定派出更多的U艇以补上第一波的损失:
U-219
Walter Burghagen少校
43年10月22日离开挪威
44年1月1日返回法国
U-510
Alfred Eick上尉
43年11月3日离开法国
44年4月5日抵达槟城
U-848
Wilhelm Rollman少校
43年9月18日离开法国
43年11月5日被击沉
U-849
Heinz-Otto Schultze上尉
43年10月2日离开德国
43年11月25日被击沉
U-850
Klaus Ewerth少校
43年11月18日离开德国
43年12月20日被击沉
U-219原先的任务是在开普敦和科伦坡附近布雷,但中途改为执行加油任务。
U-848和U-849先后在阿森松群岛附近被飞机击沉,而U-850在亚述尔群岛附近被飞机击沉。而U-510自U-219上接受燃油补给之后前往印度洋,并于44年2月和3月在印度洋海域获得战果。
与此同时,自槟城出发的潜艇也开始活动,与U-510一起在印度洋上游猎,这些潜艇包括了:
U-178
Wilhelm Spahr上尉
43年11月27日离开槟城
44年5月24日返回法国
U-532
Ottoheinrich Junker中校
44年1月4日离开槟城
44年4月19日返回槟城
U-188
Siegfried Ludden上尉
44年1月9日离开槟城
44年6月19日返回法国
U-168
Helmuth Pich上尉
44年2月7日离开槟城
44年3月24日返回雅加达
U-183
Fritz Schneewind上尉
44年2月10日离开槟城
44年3月21日返回槟城
第1艘自槟城出发执行任务的U艇是U-178,之后其余4艘季风艇群的U艇也相继出发,与自法国出发的U-510共同行动。1944年1月28日,U-178和U-510在毛里求斯东南100英里处由油轮Charlotte Schliemann号进行了加油。U-510于44年2月23日在亚丁湾攻击了PA-69船队,并获得战果。
驻槟城的艇群由于当地维护设施的缺乏而限制在5艘以内。同时由于缺乏鱼雷,U-532、U-188和U-183返回欧洲的同时担负了运送战略物资的任务。
U-532本来也是预定和Charlotte Schliemann号会合以进行加油,但由于恶劣的天气,直到44年2月11日,两者才在马达加斯加以东950英里处会合,更糟的是加油途中为盟军舰艇所发现,油轮被迫自沉,41名生还者为英国驱逐舰Relentless号救起,其余的为U-532所救起。U-532之后接连三天不停遭到深水炸弹的攻击。
U-178将一些燃料加给了U-532并开始向法国返航,之后于44年3月8日在好望角附近遭到盟军飞机的攻击,逃过一难后准备与正在驶向亚洲的运输潜艇UIT-22会合,但后者于3月11日被飞机击沉。U-178最终返回波尔多,进港的时候引擎已经近乎失调。
剩余5艘U艇(四艘季风U艇和U-510)继续执行游猎任务,计划于44年3月由油轮Brake号进行加油,之前U-532、U-188和U-168在预定加油的地区巡逻了好几次以保证安全,3月12日,U-188和U-532完成了加油行动,但由于恶劣的天气,加油行动再一次被迫中断,而且同样被盟军舰艇所发现,油轮被迫自沉,船员由U-168救起。各U艇只好自行分配已有的油料,因此U-168、U-532和U-183被迫继续留在远东地区,只有U-188能够返回法国,她原先的出发地。
3.4 更多U艇前往远东地区
战果令人失望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鱼雷的质量和数量问题。槟城的鱼雷都是由辅助巡洋舰和突破封锁商船运送的,在通过热带地区的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很多鱼雷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德国人的对应方法是派出特殊的鱼雷运输潜艇——VIIF型,将鱼雷和零备件运往远东,同时,作战型U艇陆续有系统的派往远东:
U-177
Heinz Buchholz上尉
44年1月2日离开法国
44年2月6日被击沉
U-1062
Karl Albrecht中尉
44年1月3日离开卑尔根
44年4月19日抵达槟城
U-852
Heinz-Wilhelm Eck上尉
44年1月18日离开基尔
44年4月3日被击沉
U-1059
Güter Leupold中尉
44年2月12日离开挪威
44年3月19日被击沉
U-843
Oskar Herwartz上尉
44年2月19日离开法国
44年6月11日抵达雅加达
U-801
Hans-Joachim Brans上尉
44年2月26日离开法国
44年3月16日被击沉
U-851
Hannes Weingärtner少校
44年2月26日离开法国
44年3月被击沉
U-181
Kurt Freiwald中校
44年3月16日离开法国
44年8月8日抵达槟城
U-196
Eitel-Friedrich Kentrat少校
44年3月16日离开法国
44年8月10日抵达槟城
U-537
Peter Schrewe上尉
44年3月25日离开法国
44年8月2日抵达雅加达
U-859
Johann Jebsen上尉
44年4月4日离开基尔
44年9月23日被击沉
U-860
Paul Buchel中校
44年4月11日离开基尔
44年6月15日被击沉
U-198
Burkhard Heusinger von Waldegg中尉
44年4月20日离开法国
44年8月12日被击沉
U-861
Jürgen Oesten上尉
44年4月20日离开基尔
44年9月22日抵达槟城
U-490
Wilhelm Gerlach中尉
44年5月6日离开挪威
44年6月12日被击沉
U-862
Heinrich Timm上尉
44年6月3日离开挪威
44年9月9日抵达槟城
U-863
Dietrich von der Esch上尉
44年7月26日离开挪威
44年9月29日被击沉
U-180
Rolf Riesen中尉
44年8月20日离开法国
44年8月22日被击沉
U-195
Friedrich Steinfeldt中尉
44年8月20日离开法国
44年12月28日抵达雅加达
U-219
Walter Burghagen少校
44年8月23日离开法国
44年12月11日抵达雅加达
U-871
Erwin Ganzer上尉
44年8月31日离开挪威
44年9月26日被击沉
U-864
Ralf-Reimar Wolfram少校
45年2月5日离开卑尔根
45年2月9日被击沉
U-234
Johann-Heinrich Fehler上尉
45年4月16日离开挪威
45年5月16日抵达美国朴次茅斯港向盟军投降
U-852于44年3月13日击沉了希腊船Peleus号,并用机枪向水中的幸存者扫射,艇长和其他2名艇上的军官战后被逮捕受审并被判处死刑,这是唯一一次得到证实的U艇用机枪射击幸存者的事件,艇长Heinz-Wilhelm Eck上尉也是唯一一名被证实犯下战争罪行的U艇艇长。U-852在5月3日在索马里海岸被飞机击沉。
并非所有的U艇都有新的通气管设备,装备通气管的潜艇包括:U-180, U-195, U-219, U-863, U-864和U-234。
U-198成功到达印度洋并获得战果,但于44年8月12日被盟军反潜舰艇击沉。U-859也成功到达印度洋并获得战果,不过在槟城附近被英国潜艇击沉。
U-843在大西洋航行时被飞机击伤,但仍然成功抵达槟城。
U-859在航行近6个月并获得战果之后在槟城附近被英国潜艇击沉。
U-180和U-195是仅有的2艘装备实验性高速柴油引擎的IXD/1型潜艇,引擎的极度不可靠导致这两艘艇要更换新的引擎,同时改装成运输潜艇。这两艘艇和同样改装成运输潜艇的U-219(原布雷潜艇),和其他撤退的潜艇一起从即将失陷的法国港口出发。途中U-180被击沉(据信是在法国波尔多港附近触雷),其余两艘艇先后抵达雅加达。
U-490是一艘奶牛潜艇,任务是为了填补由于印度洋补给船只不断损失而造成的空缺,6月12日在亚述尔群岛附近被击沉。
U-861在接到前往远东的命令前的任务是在巴西海岸附近游猎。
U-537在44年6月25日由U-183进行了加油。
上面列出的潜艇中,U-852、U-198、U-181、U-537、U-196、U-862、U-861和U-859获得了战果,其间从44年4月1日获得第一个战果开始到44年9月(所有潜艇不是被击沉就是在港内)为止,7月和8月击沉的盟军舰船数量到达最高峰。
但逐渐的,行动从作战任务为主逐渐转为以运输任务为主,其中一些潜艇,例如U-180、U-195、U-219、U-234等完全改装为运输潜艇。1945年春仍然有潜艇前往远东这一事实就可以看出德国人对运输任务的非常重视,其中一些潜艇事实上装有一些很有趣的货物,例如著名的U-234,而未出发的U-874和U-875的170吨货物中包括了水银、石墨和光学玻璃。
3.5 自槟城出击的潜艇
只有很少的季风潜艇自远东基地出发执行任务而又返回远东基地。U-168、U-183和U-532于1944年初各执行了一次巡逻,但实际上U-183和U-532原来是准备返回欧洲的:
U-183
Fritz Schneewind上尉
44年5月17日离开槟城
44年7月7日抵达槟城
U-181
Kurt Freiwald中校
44年10月19日离开槟城
45年1月5日抵达雅加达
U-862
Heinrich Timm少校
44年11月18日离开雅加达
45年2月15日抵达雅加达
U-183在印度洋南部海岸附近游猎,在44年6月25日为准备返回欧洲的U-537加油,U-183只击沉了一艘船。U-181同样只击沉了一艘船,并在接到发给远东U艇中队撤退命令之后返回了槟城.
上图是U-862艇长Heinrich Timm上尉(RK,1944年9月17日),U-862在澳大利亚附近的太平洋洋面游猎,曾经成功潜入悉尼港内,1944年12月24日在离澳大利亚海岸160英里处击沉了7180吨的美国货轮Robert J. Walker号,U-862是唯一一艘曾经在太平洋游猎的U艇。
4. 撤退
印度洋对U艇来说,已经跟大西洋一样危机四伏。由于槟城的基地只能够为U艇提供有限的资源。而补给船只也不能够在远东海域行动,因此这意味着U艇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来回的路途上,而减少了在作战区域游猎的时间。BdU命令槟城的基地指挥官Dommes中校将基地移至雅加达,方便进出印度洋和获得燃料。所有U艇都做好出海的准备,尽可能多的装上货物和鱼雷准备回家。由于法国的港口已经失陷,这意味着U艇回家的目的地变为更远的挪威,这样远的航程意味着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由其他潜艇进行中途加油。
从远东返回欧洲的困难程度可以看一下44年初第一批返航U艇的实际情况:在U-188返回欧洲的同时,U-183和U-532由于缺乏燃料被迫折返远东基地。U-178返航的时候遭到飞机的攻击而幸免。自这个时候起,返回欧洲航程的危险性急剧增大,之后启航的U艇中只有少数能够完成航程。其中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季风艇群的U艇没有装备通气管,(U-862、U-195、U-532、U-510、U-861、U-843也是没有的)[注:原文如此]。另外,也缺乏先进的雷达和被动式雷达探测系统,防空火炮的装备也不足。
U-1062
Karl Albrecht中尉
44年7月6日离开槟城
44年10月5日被击沉
U-168
Helmeut Pich上尉
44年10月4日离开雅加达
44年10月6日被击沉
U-181
Kurt Freiwald中校
44年10月19日离开雅加达
45年1月5日返回雅加达
U-537 Peter Schrewe上尉
44年11月8日离开雅加达
44年11月9日被击沉
U-196
Werner Striegler中尉
44年11月11日离开雅加达
44年11月30日被击沉
U-510
Alfred Eick上尉
44年11月26日离开雅加达
44年12月3日返回雅加达
U-843
Oskar Herwartz上尉
44年12月10日离开雅加达
45年4月3日抵达卑尔根
U-510
Alfred Eick上尉
45年1月11日离开雅加达
45年4月24日抵达法国
U-532
Ottoheinrich Junker中校
45年1月13日离开雅加达
45年5月10抵达利物浦向盟军投降
U-861
Jürgen Oesten上尉
45年1月14日离开雅加达
45年4月18日抵达挪威
U-195
Friedrich Steinfeldt中尉
45年1月17日离开雅加达
45年3月3日返回雅加达
U-183
Fritz Schneewind上尉
45年4月22日离开雅加达
45年4月24日被击沉
U-181在途中由于机件故障被迫返回,虽然已经到达南非附近,航行途中还击沉了一艘船。U-510由于引擎故障,返回欧洲的第一次航行被迫中止而返回雅加达。这两个例子说明了远东基地维护能力的恶劣和燃料质量的低下。第二次航行由于燃料的缺乏,U-510只能够航行到圣纳泽尔,并在那里迎来了战争的结束(圣纳泽尔一直为德军所坚守,直到德国投降)。U-510同时也获得了德国潜艇在印度洋击沉的最后一艘船只的荣誉:45年2月23日击沉了加拿大商船Point Pleasant Park(7136吨)。
U-843返航的途中,于44年12月20日自正在前往雅加达的U-195上获得燃油补给,U-843虽然成功抵达挪威,但在返回德国途中在卡特加特海峡被击沉。
U-532返航途中获得了战果,但在投降命令发出后也向盟军投降了,抵达利物浦后潜艇上的货物被卸了下来,包括了:110吨锡锭,8吨钨,4吨钼,少量硒、奎宁和水晶,以及8吨装在管状容器的橡胶。U-532在45年2月20日由U-195进行了加油,当时U-195原准备返回欧洲,但途中引擎被认为不适宜长途航行而被迫返回原出发地雅加达。
许多返航的U艇被基地外巡逻的盟军潜艇所击沉,包括了:U-168(被荷兰潜艇Zwaardrish号击沉),U-537(被美国潜艇Flounder号击沉)和U-183(被美国潜艇Besugo号击沉)。其中U-168被击沉的原因是低质量的燃料导致引擎噪音过大。季风艇群的潜艇缺乏通气管和先进的雷达设备,因此在面对装备有雷达的盟军潜艇时显得非常易受攻击(虽然U-168也装备有通气管)。
1944年只有两艘装有货物的潜艇自远东返, 回:U-178和U-188(还有一艘日本潜艇),而原计划是14艘。1945年同样只有两艘:U-843和U-861,每一艘都搭载了100吨锌,其中U-843自挪威返回德国途中被击沉。U-510和U-532则最终返回欧洲并向盟军投降。
⑥ 急急急!《“诺曼底”号遇难记》写作背景
《最苍凉的海岸》http://tiebacommit..com/f?kz=196017960
1944年6月6日凌晨,美国和英国的2390架运输机和846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载着3个伞兵空降师向南疾飞,准备在法国诺曼底海岸后边的重要地区着陆。这就是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的开始。
黎明时分,英国皇家空军的1136架飞机对事先选定的德军海岸的10个炮垒,投下了5853吨炸弹。天亮以后,美国第八航空队又出动了1083架轰炸机,在部队登陆的前半个小时,对德军海岸防御工事投下了1763吨炸弹。接着,盟军各种飞机同时出动,轰炸海岸目标和内陆的炮兵阵地。5点50分,太阳已经升起来了,盟军的海军战舰开始猛轰沿海敌军阵地。诺曼底海滩成了一片火海,地动山摇。
进攻部队由运输舰送到离岸7到11英里的海面,然后改乘大小登陆艇按时到达预定攻击的滩头。跟在后面的是运载重武器和装备的大型登陆艇。
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诺曼底海滩,位于法国的西北部,从东到西有5个滩头——剑滩、朱诺滩、金滩、奥马哈滩和犹他滩,全长约50英里。登陆计划第一批进攻部队是5个师,每个师占领一个滩头。
6点30分,美军开始在奥马哈滩和犹他滩登陆。美军第七军第四师在犹他滩没费多大劲儿就登上海岸了,只遇到断断续续的炮击。3个小时内,他们就肃清了守卫这个地区的敌人,后续部队和装备也源源运到岸上。但在奥马哈滩,美军第七军第一师的情况并不妙。大浪,晨雾,加上硝烟弥漫和侧面的气流,把部队折腾得精疲力尽,登陆时又遭到敌军炮火的袭击。一时间,死伤的士兵布满了海滩。而下一批进攻的部队也遭到同样的不幸。在这危急关头,美军两个突击营用绳梯爬上了海岸上的悬崖峭壁,夺取并摧毁了敌人的一座炮台。但是敌人继续猛烈射击,把美军阻挡在海滩边上。美军第一步兵师长许布纳当机立断,要求海上的驱逐舰冒着可能杀伤自己人的危险,向德军炮群和火力点进行近距离的轰击。驱逐舰的大炮果然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不一会儿,工事里的德军就举手投降了。经过美军第一师的艰苦血战,终于占领了一条纵深不到两英里的滩头阵地。
英国第二军团的第五十师于7点20分开始在金滩登陆。他们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但逐渐摧毁了德军的抵抗。到黄昏时,他们进入了内地5英里。
在朱诺滩,加拿大的第三师在肃清滩头的德军之后,进展最快,当晚就到达了冈城——贝叶公路。
英国第三师在剑滩上也遇到激烈的抵抗。黄昏时,他们就同空降的第六个兵师会会了。
当天傍晚,盟军已在欧洲大陆建立了牢固的立足点。伤亡人数比预计的要少。有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及其他武器都上了岸,后续部队也源源而来,不断扩大盟军对德国守军的优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成功了。
希特勒吹嘘他的长达2500英里“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为什么不堪一击呢?原来每年6月,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6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6日凌晨2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后来,当他终于看到形势不好,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
希特勒中了盟军总部的疑兵之计了。在诺曼底登陆以前,盟军伪装集结了一支舰队,发出大量电讯,造成假象,好像盟军总部设在英国的肯特郡;又让以勇猛著称的美国巴顿将军在肯特郡街头散步,而德国情报人员正断定他是盟军总司令。在进攻前夕,英国飞机又撒下大量的锡箔片,使德军的海岸雷达上显示出,好像盟军的一支舰队向东驶去,开往加来。
为了严格保密,整个英国南部已同英国其他地区断绝了一切交通,成了一个大兵营,盟军为“霸王行动”在这里塞满了堆积如山的军事装备和物资。为了防止泄密,英国政府还中止了英国同外国的一切外交关系,撤消了沿岸的正常航运,把所有船只用于“霸王行动”的运输,使得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调动集结军队上,没有任何妨碍。英国政府在这个地区设置了警戒线,任何人未经许可都不得穿过警戒线。每一座帐篷,兵营,停车场和每一支部队,都仔细地标志在行动的指示图上。每一支部队的预定行动都作了准确的安排。这支在诺曼底登陆的军队是庞大的,拥有盟军陆海空三军287万多人,战舰6000多艘,飞机1.3万多架。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德军竟丝毫不知。
为诺曼底登陆进行的准备工作是巨大而复杂的。改进了许许多多的装甲车,有供清理海滩的压路机,有在布雷区开道的装有扫雷器的装甲车,有供跨过沟渠的装甲便桥等,甚至还制造了两座人工港口,以便登陆部队卸下装备物资之用。对于进攻目标的地形侦察,早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用飞机拍摄从荷兰到西班牙的海岸线,特别是从1944年4月到6月,共出动飞机侦察4500架次。此外,还有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提供的数以千计的情报。这样,德军在欧陆沿海的防御工事、桥梁、机场、沼泽地区、仓库、公路、火车站等等,都被盟军弄得一清二楚。每一个登陆部队负责人带着的作战计划上,连树木都标了出来。
到6月12日,盟军在诺曼底的几个滩头已经连结成一条阵线,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军需物资不断增加,这些,都保证了诺曼底登陆的成功。8月19日,盟军占领了塞纳河西岸的芒特。这一天,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解放了自己的首都。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的法国第二装甲师从巴黎南门和西门进入市中心。当天下午,法国勒克莱将军奉命接受德军投降。
巴黎的解放是诺曼底战役的结束。德军有40多万人伤亡和被俘。德国再次被迫两线作战,陷入了苏联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铁钳之中,灭亡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了。
作者: 马兰亭 2007-5-3 15:11 回复此发言
--------------------------------------------------------------------------------
2 战略决策
早在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但当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根本无力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
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
1942年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而把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推迟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时苏德战场形势非常严峻,德军已进至斯大林格勒,苏联强烈要求英美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以牵制德军减轻苏军压力。英国只好仓促派出由6018人组成的突击部队在法国第厄普登陆,结果遭到惨败,伤亡5810人,伤亡率高达96.5%。
1943年1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通过上半年在西西里岛登陆的决定。把在欧洲大陆的登陆推迟到1943年8月。在这次会议上,英国借第厄普的失败,以大规模两栖登陆的复杂与危险必须谨慎从事为理由,坚持要求推迟对欧洲大陆的登陆。实际上英国一则想乘苏德相争坐收鱼翁之利,二则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战前在北非和南欧的传统势力。当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作为妥协,英国同意成立英美特别计划参谋部,负责制订在欧洲的登陆计划。由英国陆军中将F·摩根担任参谋长。摩根上任后立即组建“考萨克”,“考萨克”就是同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参谋部的英文缩写,主要成员有副参谋长美国陆军准将雷·巴克,陆、海、空军及所有与登陆有关的各军兵种代表,负责指挥对欧洲大陆偷袭骚扰作战的英国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蒙巴顿海军中将也是当然成员。
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考萨克”立即开始制定登陆计划,首先确定登陆地点,根据历次登陆作战的经验教训,登陆地点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要在从英国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半径内,二航渡距离要尽可能短,三附近要有大港口。那么从荷兰符利辛根到法国瑟堡长达480km的海岸线上,以此条件衡量,有三处地区较为合适: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再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展开大部队,最先被否决。加莱和诺曼底各有利弊,加莱的优点是距英国最近,仅33km,而且靠近德国本土;缺点是德军在此防御力量最强,守军是精锐部队,工事完备坚固,并且附近无大港口,也缺乏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向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然距离英国较远,但优点一是德军防御较弱,二是地形开阔,可同时展开30个师,三是距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km。几经权衡比较,“考萨克”选择了诺曼底,于1943年6月26日起制定具体计划,以“霸王”为作战方案的代号,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初步计划以3个师在卡朗坦至卡昂之间32km宽的三个滩头登陆,即后来的“奥马哈”、“金”和“朱诺”滩头,同时空降2个旅。第二梯队为8个师,将在两周内占领瑟堡。整个计划中最大的难题是港口问题,也就是在占领瑟堡前,如何解决部队的后勤补给,要知道诺曼底在五六月间,多为大风大浪,光靠登陆滩头无法保证后勤供应——这似乎成为无法克服的困难。束手无策中,“考萨克”的海军代表英国海军少将约翰·休斯·哈莱特想起蒙巴顿在一次会议上的玩笑:既然没有天然港口,就造一个人工港。于是建议制造配件装配成人工港来解决问题。别无良策,他的设想获得批准。7月15日,摩根将“霸王”计划大纲呈交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
1943年8月,英美魁北克会议批准“霸王”计划。
1943年11月,英美苏德黑兰会议确定于1944年5月发动“霸王”行动。
1943年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同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于1944年1月2日抵达伦敦就任。艾森豪威尔阅读了摩根计划,认为突击正面太窄,在最初攻击中缺乏足够的突击力量,提出修改意见,把登陆正面扩大到80km,第一梯队由3个师增加到5个师,登陆滩头也从3个增加到5个(新增“犹他”,“剑”滩头),空降兵从2个旅增加到3个师,这一意见得到最高司令部三军司令的支持。
1944年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大纲和修改后的作战计划,但是随之对登陆舰艇的需求也增加了,为了确保拥有足够的登陆舰艇,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
由于登陆日(代号D日)推迟到6月初,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这是一个复杂的协同问题,各军兵种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陆军要求在高潮上陆,以减少部队暴露在海滩上的时间;海军要求在低潮时上陆,以便尽量减少登陆艇遭到障碍物的破坏;空军要求有月光,便于空降部队识别地面目标,最后经认真考虑,科学拟定符合各军种的方案,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五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所以规定五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一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后选用第一组的第一天,即6月5日。
战役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一个战略性登陆场,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击败德国创造条件。战役企图是在诺曼底登陆,夺取登陆场,在登陆的第12天,把登陆场扩展到宽100km,纵深100km。计划在登陆场右翼空降2个美国伞兵师,切断德军从瑟堡出发的增援,并协同登陆部队夺取“犹他”滩头,在左翼空降1个英国伞兵师,夺取康恩运河的渡河点,然后首批8个加强营在5个滩头登陆,建立登陆场,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后,后续部队上岸,右翼先攻占瑟堡,左翼向康恩河至圣罗一线发展,掩护右翼部队的攻击;第二阶段攻占冈城、贝叶、伊济尼、卡朗坦,第三阶段攻占布勒塔尼,向塞纳河推进,直取巴黎。
图解: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中)就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登陆作战的纲领,使这次会议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军事会议盟军。右三为蒙哥马利将军
同盟国方面盟军最高司令一职原拟由经验丰富的英军将领来担任,但丘吉尔知道登陆后美军人数会大大超过英军,所以主动提议由美军将领来担任。罗斯福总统原打算让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出任,后来考虑到更需要马歇尔在华盛顿统筹协调,就由马歇尔推荐时任盟军地中海战区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出任。
高司令部的其他成员有:副司令英国空军元帅特德,参谋长美国陆军中将史密斯,副参谋长英国陆军中将摩根,陆军司令英国陆军上将蒙哥马利,海军司令英国海军上将拉姆齐,空军司令英国空军上将马洛里。
陆军有4个集团军:英国第2集团军,司令为英国陆军中将邓普赛,辖5个军13个师,在左翼的“金”和“剑”滩头登陆。加拿大第1集团军,司令为英国陆军中将邓肯·格雷尼姆,辖1个军3个师,在“朱诺”滩头登陆。以上2个集团军作为左翼向卡昂进攻。美国第1集团军,司令为美国陆军中将布莱德利,辖5个军14个师,在“奥马哈”和“犹他”滩头登陆,作为右翼向圣洛、卡朗坦进攻,这是主攻方向。该3个集团军组成第21集团军群,由英国陆军上将蒙哥马利任司令。这是登陆第一梯队部队。美国第3集团军由美国陆军中将巴顿任司令,辖4个军9个师,直属最高司令部指挥,作为第二梯队,将从美第1集团军开辟的道路投入战斗,冲出科汤坦半岛,穿越布列塔尼半岛,迂回包抄在卡昂与英军激战的德军,彻底粉碎德军的抵抗,乘胜占领法国和比利时。
海军编为两个特混舰队:西部特混舰队,主要由美国海军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280艘其他军舰,1700多艘登陆舰艇,司令为美国海军少将柯克,在贝尔法斯特集结,由美国战术空军第9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3个编队:U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4步兵师在“犹他”滩头登陆,O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1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B编队负责运送美军第29步兵师在“奥马哈”滩头登陆。
东部特混舰队,主要由英国军舰组成,共3艘战列舰,13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302艘其他军舰,2426艘登陆舰艇,司令为英国海军少将维安,在格里诺克集结,由英国战术空军第2航空队提供空中掩护。下辖4个编队:G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50步兵师在“金”滩头登陆,J编队负责运送加拿大第3步兵师在“朱诺”滩头登陆,S编队负责运送英国第3步兵师在“剑”滩头登陆,L编队负责运送第二梯队英国第7装甲师在“金”滩头登陆。
海军还以7艘战列舰,2艘浅水炮舰,24艘巡洋舰,74艘驱逐舰组成五个舰炮火力支援大队,为五个滩头提供舰炮火力支援。
空军除了美国第2航空队和英国第9航空队,艾森豪威尔还以辞职相要挟,从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手中获得了由英国空军上将哈里斯任司令的英国战略轰炸机部队和由美国空军少将杜利特尔任司令的美国驻英战略空军第8航空队的指挥权,这样最高司令部的空军兵力就有4个航空队。
空降部队为美国第82、101空降师和英国第6空降师。这是盟军在欧洲的所能集结的最大空降兵力。
为实施这一大规模的战役,盟军共集结了多达288万人的部队。陆军共36个师,其中23个步兵师,10个装甲师,3个伞兵师,约153万人。海军投入作战的军舰约5300艘,其中战斗舰只包括13艘战列舰,47艘巡洋舰,134艘驱逐舰在内约1200艘,登陆舰艇4126艘,还有5000余艘运输船。空军作战飞机13700架,其中轰炸机5800架,战斗机4900架,运输机滑翔机3000架。
6 德国方面
德国为抗击盟军的登陆,早在1941年12月起就开始构筑沿海永久性防御工事,即所谓的“大西洋壁垒”。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44年5月,在塞纳河以东地区完成了68%,塞纳河以西地区仅完成了18%,只有在加莱地区基本完成。
1944年5月,德军在东线苏联战场有179个师又5个旅,约占德军总兵力的65%。在西线的法国、比利时、荷兰,只有归西线总司令陆军元帅龙德施泰德指挥的58个师,其中33个海防师,15个步兵师,8个装甲师,2个伞兵师。即使再加上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战略预备队2个装甲师,总共才60个师,约76万人。西线司令部所属的58个师,编为2个集团军群,共4个集团军。B集团军群由陆军元帅隆美尔指挥,驻守法国北部,共39个师是西线德军的主力。下辖第15集团军,司令是萨尔穆特上将,驻加莱,拥有包括14个海防师,4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在内共23个师;第7集团军,司令是多尔曼上将,驻布列塔尼半岛,拥有包括8个海防师,5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在内共14个师。G集团军群,由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指挥,驻守法国卢瓦河以西地区,共有19个师。下辖第1集团军,司令为谢瓦莱里中将,驻比利时,共10个师;第19集团军,司令为松德施泰因中将,驻法国南部,共9个师。
海军兵力为驱逐舰5艘,潜艇49艘,远洋扫雷舰6艘,巡逻舰116艘,扫雷艇309艘,鱼雷艇34艘,炮艇42艘,总共才561艘中小军舰,实力非常弱小。
空军为第3航空队,作战飞机约450架,其中战斗机160架。与盟军作战飞机数目相比,处于1比30的绝对劣势。
在诺曼底地区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希特勒1944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调到诺曼底,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精锐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德军不仅兵力薄弱,而且高层将领之间对于抗登陆的方针也一直存在分歧。西线总司令龙德施泰德元帅主张将主力部署在纵深,采取反击战术来抗击登陆;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元帅则主张将主力部署在滩头,依托海滩工事歼敌于滩头。两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最后只好采取折衷方法,一部分部队部署于滩头,一部分部队部署于纵深,这种兵力部署无论在滩头还是在纵深,都无法形成优势兵力,既无力在滩头阻止盟军的登陆,也无力组织反击。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更严重的是由于两人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也存在分歧,希特勒一怒之下将原归隆美尔指挥的西线机动兵力2个精锐装甲师改由最高统帅部指挥,这一决定实际上剥夺了西线将领对装甲部队的指挥,使隆美尔失去了最令盟军心惊胆战的反击力量。
⑦ 46. 在"战车"行动中,爆破圣纳泽尔船坞的"坎贝尔敦"号是一艘______。
46. 在"战车"行动中,爆破圣纳泽尔船坞的"坎贝尔敦"号是一艘美制平甲板型驱逐舰____。
A 英制老V级驱逐舰 B 英制花级小护航舰 C 美制平甲板型驱逐舰 D 英制麻鸦级护航炮舰
这便著名的“平甲板”型(" Flush Decker ")四烟囱驱逐舰的第一批,比起“考德威尔”级,它们拥有更强大的舰体以达到35节的航速。共建造了111艘,但只有39艘是在一战结束前完工的。大部分该级舰只参加了二战的海上行动,其中27艘1940年通过《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移交英国皇家海军,并成为英国50艘“城”级驱逐舰的一部分,其余的美国海军主要用于护舰任务。
DD-131 Buchanan 布坎南 1919 1940
移交英国,改名“坎贝尔敦”号(沉没)
⑧ 二战 诺曼底登陆前一次军事行动
霸王行动: 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开罗会晤。决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实施“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的盟军总司令,蒙哥马利为地面部队总指挥。
1944年6月6日,代号“D日”。盟军集中了多达288万人、近9000艘舰船(其中登陆运输舰艇4000余艘)和1.37万架飞机。当日凌晨1:30分左右,美国第82、第101空降师和英国第6空降师共1.7万人,作为先头部队,乘1200架运输机分别在诺曼底的科唐坦半岛南端和奥恩河口附近首先伞降着陆。随后,美、英等国部队在猛烈的海空炮火支援下,在五个地点登陆法国海岸。德国由于受到盟军假情报的欺骗,未能及时组织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登陆的盟军部队先后巩固了各处登陆场,并开始向纵深挺进。
诺曼底登陆,为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军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这场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它是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并且将“D日”这个军事用语固定在了1944年6月6日。
战役序幕
自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苏军在欧洲大陆上与德军作了大量战争。最初是在1942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决定由美国和英国建立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负担,后来这一计划在1943年春再次被提及。
英国有着天赋的进攻欧洲外围的地理优势,不过美国劝说其进行一次直接的越过英吉利海峡的正面战役。提出了两个预备计划:在1942年发动进攻的大锤行动和1943年发动大规模攻击的Rounp行动,还有被采用的霸王行动,尽管它被推迟到了1944年。 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部(SHAEF)在1943年2月初开始了计划的进程。
登陆地点的选择
盟军登陆地点的选择被英国的飞机场极大的限制了。地理环境进一部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两个:加来和诺曼底海岸。加来距离英国最近,最容易登陆以及最容易进攻德国,由于这些原因德国在加来部署了很强的兵力。最终,盟军选择了诺曼底进行登陆。很大一部份原因来自1942年丘吉尔命令英联邦加拿大部队在Dieppe发动奇袭时遭遇的惨败,盟军决定在第一轮登陆时不直接进攻法国的海港。
进攻兵力
一直到1943年12月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被任命为联合远征部队最高指挥官,这之后他才能很有效率的指挥全部的欧洲联合部队。不久后,1944年1月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被任命为陆地入侵部队作战指挥官。
在这阶段的作战计划是需要三个师由海面攻入,和二个旅由空中侵入。蒙哥马利将军很快的就增加原先第一次进攻的兵力为五个师由海面攻入,和三个旅由空中侵入。按照计划,这次战役总共会出47个师的兵力:英国,英联邦和自由欧洲部队会出26师,美国则会出21师的兵力。
同时,按照计划,海军上将柏传·蓝西将会派出超过6000艘的舰艇,其中包含了4000艘登陆艇和130艘轰炸用的战船。由崔福特·莱马罗力空军中将领导的12,000艘航空器则会由空中支援登陆,这之中包含了1000艘运输机所载运的空降部队。5000吨的炸药会用来攻破德军的防御力。
目标
前40天的作战目标是:一) 建立一个包括了卡昂和瑟堡两城(特别是瑟堡的深水海港)的滩头阵地;二) 从滩头阵地突击,解放布列塔尼和其大西洋上的港口,并前进至距巴黎东南约125英里的由勒阿弗尔经过勒芒至图尔一线。 三个月的目标是控制由卢瓦尔河为南界、塞纳河为东北界的地区。
⑨ 二战德国坦克对轰盟军军舰是那个资料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一个党卫军的坦克营长,由于在二战初期进攻法国、比利时等国家时率领他属下的装备3号坦克的装甲营取得了多次胜利,骄傲自满,于是在装备了新型虎I型坦克后,在盟军在法国登陆时,命令他属下的虎式坦克开到沙滩上对盟军巡洋舰发动炮击,结果进行了一轮炮击后便遭到盟军舰炮的无情轰击,将那个坦克营的虎式坦克直接送回零件状态。
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艘船有最悲惨的历史
英国海运史上最大的人员伤亡…像二战期间的许多船只一样,兰开斯特皇家战船被征召参战,并开始作为兰开斯特皇家战船(HMT Lancastria)的运兵船服役。她在冲突中扮演的最大角色是参与“字母表行动”的20艘船只之一;撤离英国,法国和波兰军队从挪威、法国德国Sichelschnitt的攻击后,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在1940年的春天,已促使盟军重新评估并决定,挪威竞选不紧迫,不如西欧需要人力。
这时,有许多人从船舷上跳下去。许多人甚至没能游到水里,撞上了船壳,碰到了它们的制造者。讽刺的是,有些人确实到达了水里,但却在撞击中死亡,因为他们的脖子被本该保护他们的救生衣弄断了。除此之外,死亡的踪迹还在继续,许多生活在水中的幸存者死于体温过低,淹死或被燃油呛死。
也有人说德国飞机在幸存者被困在水里时对他们进行了扫射。Lancastria下沉。虽然没有确切的死亡人数,但目前已知至少有3000人死亡,可能多达6000人,使其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的海上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