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关于苏联与日本 二战时冲突的电影或电视剧的吗告知下 谢过!
1、《命令:不许开火》
讲述在二战后期中苏边境线上,日军一方面要苏签协议保持中立,一方面又不断在边境线上挑衅,空袭村庄,破坏环境设施,打死苏军战士。苏军接到上级“不许开火”的命令,强压怒火,一忍再忍。
2、《命令:越过国境线》
讲述讲述了二战末期,苏联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在经过蒙古境内遭遇到日军一个军的敢死队顽强抵抗。苏军一小分队进入日军防御堡垒用血肉之躯炸掉堡垒,而苏军坦克兵团在无弹药的情况下,与日军的增援兵团相碰,同归于尽的故事。
3、《紫日》
讲述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
4、《功勋》
讲述苏联拟对日开战,开始积极为东线的亚洲战场作准备,为此,苏联战略情报局制定了绝密的“雪崩计划”。雪夜下的满洲中苏边境。一辆军用吉普车冲出苏军哨所,像一头惊恐万分的麋鹿,向伪满洲国奔驰而来。
5、《远东特遣队》
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苏联红军的远东正规作战部队中,活跃着一只主要由中国抗联战士组成的第八十八侦察旅,在苏联红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决定出兵东北之前,曾下令这只部队派遣二百多支苏联红军小分队深入日寇敌后进行侦察、间谍和破坏任务,为解放东北做准备。
B. 急救!!!寻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赏析 谢谢大家了
两篇
1.战争与人性
——赏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屠杀和毁灭。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英雄的舞台,平民的坟墓。
战争是什么?战争是人性的劫难,社会的倒退。
战争是恐怖的、悲壮的,而描写战争的的文学作品则刺激好看,我很喜欢看战争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像描写古希腊时期的《特洛伊战争》、中国的古典小说封神榜、三国、水浒,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还有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文学作品几乎都看了,印象深的有《烈火金铡》、《苦菜花》、《林海雪原》、〈红日〉、〈铁道游击队〉等,从战争文学中我知道了什么是英雄、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悲壮、也懂得“一将功成万骨休”的深刻含义。但像根据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表现的战争场景,仍然给我以震撼,把战争与女人、战争与人性联糸在一起,通过战争来揭示人性的善良、表现战争中的美丽,使人们憎恨战争热爱和平,以全新的角度塑造战争中的英雄形象,给人以情感教育和美感享受,尽管我多年以前就看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故事情节也很熟悉,我还是一集不拉地看完了电视剧,并常常为剧中的人物所感动,我已经不是个轻易动感情的年轻人,为什么它能打动我、感染我,因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表现的普通士兵的战争生活,塑造了一群平民化的英雄形象,从新的角度来诠释战争、表现英雄,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女兵形象,丰富了文学典型的画廊。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故事情节很简单,在苏联后方的171兵站有一个女子高射炮排负责守卫车站和仓库,负责的是一个老兵瓦斯科夫准尉,如果不是德国飞机偶尔来袭击,这里几乎看不到战争场景,女兵们站岗放哨巡逻跑步,有时帮助乡亲做点农活,周围是一片田园景色,静静的森林,清清的湖泊,淡淡的炊烟,劳作的农妇,单调重复,连老兵瓦斯科夫都有点厌倦这种死寂的生活,想上前线。通过前半段的平静引发后半部的战斗,通过瓦斯科夫与五名女兵抗击德国特种兵的悲壮战斗,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创造。湖宾阻击战的场面并不激烈,比不上莫斯科保卫战,也比不上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一场名不见经传的小战斗,但五名女兵的英雄群像正是通过战斗也通过平时的生活来表现来完成的,性格鲜明各有特色。
中士丽达是带着国难家仇参军入伍的,她的丈夫战争一开始就牺牲了,她把三岁的儿子寄托在母亲家来到兵站,她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但内心却有着火一样的激情和海样深的母爱,她为了儿子,不怕战友的误会,夜晚去城里看望儿子和母亲,留下自己和战友省下的面包,连杯茶都来不及喝,又返回部队。她亲手打下了德国人的飞机,在战场上她勇敢地阻击敌人,腹部受伤后,为了不连累准尉,她开枪自杀,在死前她深情地要准尉吻她一下,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无限眷恋,丽达身上表现的母爱和勇敢令人落泪。
女兵热妮娅一家三口死于德国人的枪口,她参加了战斗部队,在战争中与上校产生了恋情,受处分被安排到兵站。这是个热情开朗聪明漂亮的姑娘,她像一股清泉给兵站带来了透明激情快乐美丽,她给女兵们改军服,表现女性的曲线美,她提出举办舞会,庆贺击落敌机的胜利,她对爱情的执着令人感动,面对付排长的警告,她不顾一切冲向车站,为上前线的上校和战友们送行,极大地激励地了部队的战斗士气。尽管她有些尖刻,有些爱虚荣,但面对敌人却义无反顾,在丽达受伤时,她引开敌人,一个女人与十个敌人抗击,壮烈牺牲。
女兵里莎,一个在森林的小木屋中成长的姑娘,单纯善良,渴望爱情,向往城市,她对准尉产生了恋情,严格说,这不是恋情,在只有一个壮年男性的群体里,这种爱更多的是爱慕而不是爱情,是战争时期人们心态的畸形表现。在瓦斯科夫和她唱里莎的民歌时,她眼里闪现出孩子般的纯真和喜悦,她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姑娘。在接受回兵站送信的任务后,她一个人穿越森林,几度迷路,非常害怕,呼喊战友,当她找到白桦树棍时,欣喜若狂,不慎陷入沼泽,光荣牺牲,正是她的害怕她的迷路她的看似可惜的牺牲,活生生地凸现了里莎的形象。
大学生索妮娅,是女兵中唯一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莫斯科大学文学专业的高材生,她是犹太人,父母在明斯克,是突然爆发的战争使她中断学业,参军入伍。这是个有着梦幻般色彩的姑娘,喜爱文学喜爱诗,即使是战争也不能阻止她的爱,在军营里在劳动中在战场上,她为战友朗读诗歌,歌颂自由歌颂光明和爱情,这是俄罗斯十九世纪来的光荣传统。她有个连姓名都不清楚的男友,却时时痴情地渴望蒙眬的爱情。她待人和气,善解人意,为了找回瓦斯科夫的烟袋,她不幸陷入德军的包围,面对德国鬼子的刺刀,她流露了那么片刻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坦然,索妮娅的死隐喻了战争对文明对文学对人性的杀戮,她留下了带血的诗集就是物证。
女兵嘉尔卡严格说,还是个孩子,她在孤儿院长大,没有父母,战争发生时同伴都入伍了,她也编造父母牺牲的谎言入伍,她时常编造母亲是有钱人有地位身份的各种谎言,来表现她对母爱的渴望,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当热妮娅把她化装为舞会的公主时,才找到做人的尊严。儿童上战场本身就是悲剧,当她看到德国人浑身发抖,一枪未放,丽达要以战场纪律来惩罚她,只有准尉理解安慰她,并保护她,可是战场本身就是残酷的,她无法克服内心的恐惧,看到德国鬼子尖声喊叫,无方向地乱跑,被德国鬼子打死。按常理分析,这是胆小鬼是懦夫,中国的刘胡兰就义时比她还小,但作者仍然把她列入英雄行列,她没有按照准尉的命令离开战场,她也是为保卫共和国死的。
准尉瓦斯科夫是全剧的一号主角,是个性格丰满有别于传统英雄人物的形象,他为人忠厚随和,心地善良,除了挂在嘴上的步兵条例,缺乏主见,常常受到女兵的嘲笑。他没有什么崇高理想,厌恶战争,只想做个好木匠,在兵站,他不仅是最高指挥官,还是姑娘们的兄长,处处为姑娘们服务。盖厕所盖澡堂,他的任务除了守卫兵站,就是不让一个姑娘受伤害。在带领五位女兵上战场阻击德国人时,更像是带几位姐妹远游,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她们战场上的各种注意事项。当他发现德国特种兵不是二个而十六个时,他陷入了痛苦的选择,正如他说的,为了十几个德国鬼子牺牲五个姑娘不值得。但战争的逻辑就是这样,虽然他没有接到上级阻击德国人的命令,但作为一个军人,他决不能放任敌人去破坏铁路大桥,给前线的战友造成伤害,明知敌我力量悬殊,明知他带的是几个没有实战经验的女兵,明知对方是武装到牙齿的特种兵,他也只有一种选择,一边抵抗一边求援。虽然他下达了女兵们撤回兵站的命令,同样,没有一个人走,正如热妮娅说,战争中没有女人。看到女兵们一个个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他愤怒他痛苦,甚至感到失败绝望,当丽达和热妮娅都牺牲后,他也不想活了,只身冲入小木屋,打死一名俘获五名德国鬼子,当时他恨不得一梭子打死这些畜生,为牺牲的战友报仇,但战场纪律人道主义精神使他压抑了复仇的火焰,在这里,瓦斯科夫的人物形象得到升华,人性美得到颂扬。胜利和勋章并没有使瓦斯夫高兴,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为什么姑娘们都死了,他还活着。战争中最可贵的是什么,不是胜利,不是勋章,不是鲜花,还是生命,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还重笔渲染了战争的美丽和快乐,战争不仅是灾难是痛苦,也有美丽和快乐,像热妮娅说的,战争就不能追求美丽吗?她用灵巧的手为战友改服装,她把嘉尔卡打扮成一个公主,她热烈地追求与上校的爱情。剧中还有场女兵裸浴的戏,没有任何亵渎,只让人感受到女性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在林中瓦斯科夫让姑娘们下湖洗澡,就像现代版的天鹅湖,瓦斯科夫像一个王子,而女兵们像天鹅一样在湖中游泳戏嬉,虽然有些夸张,但带给观众的是美的享受,是生命的颂歌。战争的场面没有炮火硝烟,没有千军万马,静静的森林,悠悠的湖泊,淡淡的晨雾,可爱的小兔,〈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图景。
回顾一下传统战争文学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表现的英雄形象是全新的,是立体的,是鲜活的,是典型的。
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大多是武艺精湛,人格高尚,功高绩伟,像三国中的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赵子龙在长板坡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像水浒中的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狮子楼上杀人如麻不闻声。像烈火金刚中的史更新不怕牺牲战功累累,杀敌无数。像电影中的王成,高呼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与苏联的著名的表现战争中英雄人物的手法也不一样,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阿察金,夏伯阳等,也都是战功显赫,有许多豪言壮语。我们很长时间习惯了英雄人物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多材多艺、完美无缺,他们的行动、他们的语言,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外形似乎一切都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仰。而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把五名普通的女兵描写成英雄人物时,我们还有些不习惯,甚至还有怀疑,这样的人物也算是英雄吗?像嘉尔卡一枪未放一个敌人没消灭就死了,索妮娅临死前那闪现的恐惧,热妮娅打死一个德国鬼子后浑身发抖,扑在瓦斯科夫怀里抽泣,丽达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兵,正是平凡的人物团结起来才战胜了法西斯,才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用他(她)们的生命和热血才换来了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生活,把她们做为英雄来纪念来崇敬一点也不过分。她们身上的缺点,她们表现的片刻的懦弱一点也不影响她们的形象和丰采,正是这样的英雄使我们感动、亲近、熟悉,从她们身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身影,与她们一起喜怒哀乐,与她们一道面对死亡和欢庆胜利。这正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成功之处,闪光之点,也为文学画廊增添了全新的典型形象。
人类在蒙昧时期崇拜神灵,在野蛮时期崇拜英雄,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仍然需要英雄,需要榜样,需要座标,需要精神,但那种把英雄神圣化,将英雄脸谱化的传统做法,已经过时了,我们更需要的平民化的英雄、生活化的典型,需要有血有肉与我们共呼吸共命运的英雄,但愿六亿神洲尽舜尧不再是口号,不再是诗,英雄的平民化和平民的英雄化将会提升人的品质,提升民族的素质,也会丰富我们的生活。
2.高尚的情操——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想到的
战争使117号铁路会让站上只剩下十二户人家,且大多是小媳妇和小寡妇。 “她们神通广大,不管用什么原料都能酿制白酒”。车站驻兵换了一拨又一拨也抵不住女人和白酒的问题。准尉华斯科夫“接二连三地给上级打报告”。上级一气给这个专会打报告的“作家”拨了两个班的女兵,一举两得地一揽子解决了。这一下准尉更是傻了眼,叫苦不迭……
一次,女兵奥夏宁娜开小差碰上了两个德国鬼子,他们企图炸毁基洛夫铁路。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华斯科夫带了五名女兵赶到战斗地点,不想却是十六名装备精良的德国鬼子。她们经过了两天两夜的浴血战斗,五名女兵全部壮烈牺牲。最后准尉一人俘获了剩余全部德寇。
小说再现了那些刚从和平岁月走来的天真欢快的年轻人和她们以生命为代价保卫国土的英雄主义精神。这其中有欢乐,有痛苦,有爱情,更有她们的英雄主义精神……其高尚的情操,读之令人激昂,催人奋进!
我在想,如果把这个题材放在今天我们某些作家的手里,可能那就坏了。首先书名得改,叫做《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的故事》;其次内容得改,不是战斗故事,而是情爱故事。尤其该故事发生在森林里面,更是有戏可看了,免不了一定要再来点《红高粱》式的原始野蛮的性爱。这样的话,可能迎合了一些人的胃口,但却出卖了自己的贞操。其实这样的“作家”早已无什么贞操可言。更何况还要引得其人反问你一句:贞操值多少钱一斤?无端被他噎一下。
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这句话应该不容置疑。可是为什么近来好象老是要遭到质疑呢?这是个很令人深思的问题……
想想我们今天一些青年男女,尚未涉世就动辄大谈什么生活的苦经,无病呻吟。一副虚空无奈、看破红尘的样子。物欲横流,金钱当道,什么道德、礼教统统都不知摔到了哪里。
有报道说某大学一个宿舍里十六名男女学生在同时作爱,读后简直令人作呕不止。还有一女孩,十六岁就经历了种种其年龄不该经历的事,最后竟要自杀。说出了诸如:有钱又怎么样?有车有房有别墅又怎么样?男女之间又怎么样?不就是活塞运动?等等令人瞠目结舌的话。十六岁的女孩啊!本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回过头来我又在想,一些青年人感到空虚无奈可能也是有原因的。他们有的也许也在思索和苦恼……
当然,任何社会都有丑恶现象。包括小说所写的那个时代。伟人也有优缺点。伟大失去了平凡就成了空中楼阁。但,这些丑恶千万不能肆行,千万不能人人都麻木地去接受,这样的话就是一大悲哀了。
所以在此我们要呼吁人人都要树立高尚的情操,回归社会道德,人人都做一个高尚的人!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俄罗斯经典电影回顾展”中品味经典 影评
如果给影片作个定性的话,那么它无疑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选取的是“红色经典”的创作路线,注重刻画正面英雄形象,突出战争对美好事物的摧残,进而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促进国家建设。在拍摄完成的34年后,当我看完这部主旋律影片,依旧能够感觉到心灵的触动。我想这种触动才是一部主旋律影片旨在达到的力量吧。
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这种力量中,联想到中国观众对当代主旋律电影极为不屑的现实。我觉得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观众苛刻的态度上,而在创作的选择取向上。我国当今的主旋律影片集中在对大事、名人的影像化表现方面。或者是讲述一个企业艰苦奋斗、战胜困境、自立创新的创业壮举,如《首席执行官》;或者是国家公职官员舍家为业、两袖清风、为民奉献的高尚情操,如《任长霞》。这种创作动机本身无可厚非,只是还远远不能起到弘扬主旋律的效果。毕竟,在下岗问题、腐败问题严俊的现状面前,群众雪亮的眼睛更相信冷酷的现实。反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故事不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大事件,五个女兵的故事并没有大书特书之处,但编导的高明之处在于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细腻的心理刻画将它讲述这一个既壮烈又感人的事迹。影片末尾,丽达让瓦斯柯夫吻自己后说:胡子挺扎人的。这个小小桥段令战争中深切的战友同志之情跃然显现。当丽达自杀后,观众不仅是悲痛的也是愤怒,愿意与准尉一起杀死德国鬼子为她们报仇。这样的细微处理,比《攻克柏林》中男主人公高呼“从今天起我的工作是制造德国人的尸体”更具感染力。事实上,对大多数默默奉献的老百姓的歌颂要远比对已经立碑书传的人物与事迹的赞美更具亲合力,因为前者更符合现实的语境。俄罗斯战争影片《他们为祖国而战》和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都以弘扬主旋律的创作初衷,但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够令人心潮澎湃,根本原因在于影片的主角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民大众。
政局的裂变和动荡,使得俄罗斯电影在上世纪末陷入低谷。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电影大有卷土重来再铸辉煌之势。2003年,安德烈.基亚金斯夫以一部处女作惊艳世界艺术影坛,《回归》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大奖捧回老家。2005年,《第九突击队》以战争为题材采用商业拍摄手法一举拿下俄罗斯年度票房冠军,让世人见识到俄罗斯商业电影的潜力。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富有艺术细胞的民族,不仅在文学领域创作出《战争与和平》、《罪与罚》等巨著,更有塔可夫斯基、梁赞诺夫等为后人留下了《压路机与小提琴》、《办公室的故事》、《两个人的车站》诸多经典光影。今时,在艺术影院的大屏幕上静静品味过往经典,心中不免怀有一份祝愿:希望数十年过后能在“20**年俄罗斯经典电影回顾展”中回味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经典
C. 登陆之日电影里面,日本战俘被运送到俄罗斯时候,经过一个大桥,字幕显示赤塔,大桥叫什么名字
电影中的大桥是虚构的,赤塔附近没有这样的山脉,更没有这样的大桥。
D. 谁能推荐几部战争片
经典的有:
《最长的一天》
《虎、虎、虎》
日本的《啊,海军》
南斯拉夫的《桥》
美国的《细细的红线》
前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美国的〈黑鹰坠落〉〈珍珠港〉〈遥远的桥〉〈兵临城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从诺慢底到柏林 、最后的空降
沙漠兄弟连 、兄弟连 、血战台儿庄 、黄河绝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拯救大兵瑞恩 、记忆的证明
亮剑 、巴顿将军
《西线平魔》《沙漠之狐》《桂河大桥》《坦克大决战》《大布列颠之战》《中途岛》《欧洲!欧洲!》
U-571
从海底出击
隆美尔传
孟菲斯美女号
壮志凌云
伦敦上空的鹰
现代启示录
马耳他攻防战
雷玛根大桥
红一纵队
雷霆战将
星星敢死队
红色警戒
血染雪山堡
伦敦上空的鹰
百战雄狮
633轰炸大队
大逃亡
铁十字勋章
帝国的毁灭
六壮士
老牌经典有:
《桥》
《卡撒布兰卡》
《巴顿将军》
《坦克大决战》
《莫斯科保卫战》
中国的战争片嘛
《大决战》不错
《开国大典》经典
《渡江侦察记》还兼具娱乐效果
《上甘岭》就是今天看也依然振奋人心,爆炸效果一点不逊色外国大片。
好看的有:
十大二战经典影片: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第九日 Neunte Tag, Der (2004)
帝国的毁灭 Untergang, Der (2004)
圣战士 Saints and Soldiers (2003)
追风战士 Windtalkers (2002)
珍珠港 Pearl Harbor (2001)
兵临城下 Enemy at the Gates (2001)
U-571 (2000)
心灵DJ Jakob the Liar (1999)
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兄弟连
能力有限,希望你能满意!
E. 哪部电影里描述了德国的弗洛伊德大桥阻击战的,就是一辆黑豹坦克挡住盟军很久的那个事件。
遥远的桥
F. 求近几年二战题材的电影或剧集
人物传记题材:
《钢琴师》 波兰 2002
《第九日》 德国 2004 《欧洲,欧洲》 德国 1990
《艾希曼》 英国 2007
《刺杀希特勒》 美国 2008
人民生活题材:
《战火遗孤》 波兰 2001
《百万大逃亡》 德国 2007
《安全通行证》 法国 2002
《希望与反抗》 德国 2005 《烽火孪生泪》 荷兰 2002
《战时冬天》 荷兰 2008
爱情题材:
《柏林的女人》 德国 2008
《战火情天》 美国 2004
《弗朗兹和波连娜》俄罗斯 2006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 2000
《超越国境》 意大利 2002
《乱世有情天》 英国 2001
《柯莱利上尉的曼陀林》英国 2001
《赎罪》 英国 2006
《爱在战火蔓延时》美国 1992
《英国病人》 美国 1995
集中营屠杀题材:
《卡廷惨案》 波兰 2007
《伪钞制造者》 德国 2007
《哈特的战争》 德国 2002
《极地重生》 德国 2001
《阿门》 法国 2002
《囚车驶向圣地》 法国 1998
《善意的谎言》 德国 1999
《命运无常》 匈牙利 2005
《美丽人生》 意大利 1997
《佩拉斯卡》 意大利 2002
《辛德勒名单》 美国 1993
《科尔迪兹要塞》 英国 2004
太平洋战场题材:
《烈血军魂》 澳大利亚 1995
《风语者》 美国 2000
《珍珠港》 美国 2001
《父辈的旗帜》 美国 2006
《大偷袭》 美国 2002
喜剧荒诞题材:
《拜见希特勒》 德国 2007
《没有天空的城市》南斯拉夫 1995
《希特勒完蛋了》 俄罗斯
《与墨索里尼喝茶》意大利 1999
西线战场题材:
《最后的空降兵》 英国 2005
《战火赤子心》 美国 1992
《雷霆战将》 美国 1998
《拯救大兵瑞恩》 美国 1998
《冰雪勇士》 美国 2003
《哥特防线》 美国 2004
惊险悬疑题材:
《黑皮书》 德国 2006
《勾魂地堡》 德国 2001
苏德战场题材:
《决战斯大林格勒》德国 1993
《战争生死线》 芬兰 1999
《最后的装甲列车》白俄罗斯 2006
《敢死连》 俄罗斯 2006
《烽火孤儿》 俄罗斯 2005
《星星敢死队》 俄罗斯 2004
《将军日》 俄罗斯 2004
《兵临城下》 美国 2001
《起义》 美国 2001
《反抗军》 美国 2007
海战题材:
《U-571》 美国 2000
《在敌之手》 美国 2004
士兵生活题材:
《寂静的夜》 美国 2002
《布谷鸟》 俄罗斯 2002
《歼灭任务》 俄罗斯 2004
《地中海》 意大利 2001
空战题材:
《铁翼蓝天》 捷克 2001
北非战场题材:
《杀戮时刻》 意大利 1990
《血战阿拉曼》 意大利 2002
《撒哈拉》 美国 1995
G. 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
1、《珍珠港》
是试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电影。由迈克尔·贝执导,本·阿弗莱克、凯特·贝金赛尔和乔什·哈奈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区上映。
2、《拯救大兵瑞恩》
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
3、《兵临城下》
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4、《风语者》
这是一部以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为背景题材的影片。风中的语言,在战争中,指的是传递着无数秘密的电波。每个风语者都背负着高级军事机密。
5、《太极旗飘扬》
是由姜帝圭执导,张东健、元斌联袂主演的战争电影。影片以1950年爆发的朝鲜半岛战争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对被迫被推上战场的亲兄弟的悲情命运。该片于2004年2月5日在韩国上映。
6、《硫磺岛家书》
由梦工厂出品的历史战争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渡边谦、二宫和也、伊原刚志等人主演。该片讲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栗林忠道中将指挥日军坚守在硫磺岛与美军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战役。
(7)俄罗斯电影大桥保卫战扩展阅读:
一、《珍珠港》剧情简介:
雷夫(本·阿弗莱克饰)与丹尼(乔什·哈奈特饰)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两人对于飞行从小就十分有兴趣。长大之后,时间正值二次大战时空,两人一同加入美军飞行的队伍。受训期间雷夫结识了军中护士伊夫林(凯特·贝金赛尔饰),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此时美军决定派出精英部队前往欧洲大陆,协助欧洲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于是将伊夫林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之后欧洲传来噩耗,雷夫的座机在空战中不幸遭德军击落,生死未卜。伊弗琳与丹尼得知噩耗后,只能互相勉励对方,但是爱情的幼苗却悄悄地萌芽。
但在1941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现在伊夫林与丹尼驻扎的珍珠港。正当三人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难题时,日军也悄悄地准备偷袭珍珠港。雷夫与丹尼这对好朋友又是情敌,还得一起并肩作战,随着太平洋战争的开打,两人只能将儿女私情暂时抛在一旁,共同为自由、正义而战 。
二、《拯救大兵瑞恩》基本信息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
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
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H. 推荐几部欧美经典电影,最好是战争片
《布谷鸟》(俄罗斯)、《安妮日记》(美国)、《狙击手》(苏联)、《老枪》(法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南斯拉夫)、《虎口脱险》(法国)、《六月六日登陆日》(美国)《卡萨布兰卡》《桂河大桥》《最长的一天》《不列颠之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辛德勒名单》(强烈推荐 超好看)《红樱桃》《美丽人生》《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风语战士/风语者》《战鸽快飞》《帝国的毁灭》这些大多是二战时期的
还有诸如 《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斯巴达300勇士》《埃及艳后》之类的
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也挺好看的 推荐看一下
I. 俄罗斯电影讲的是几个人去炸桥
《桥》,是南斯拉夫电影,
这部影片描述的是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期,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该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