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部电影,剧情是日本投降,天皇裕仁宣布投降,有些军国主义死硬分子曾百般阻挠,抢他的录音盘。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http://ke..com/view/4519829.htm
❷ 日本有哪些以二战为背景创作的经典电影
1.《萤火虫之墓》
一部1965年上映的老电影,讲述年轻女孩兼子为生计给老男人当情妇,回乡后受到村民唾弃。后与清作相识相恋,并不顾村民世俗的眼光,二人结为夫妻。但这是一个被战争包围的年代,国家、荣誉、爱情的矛盾一触即发,这三者该如何抉择?这部影片首先应吹爆若尾文子的演技,电影中传递出的极端爱情观也值得我们深思。一部经时光沉淀的佳作,推荐!
❸ 二战日本战败后裕仁天皇为什么最终没有退位
日本二战战败后,裕仁天皇一直没有退位让贤,其原因很复杂,首先裕仁天皇一直没有谈及自己个人对战争的责任,裕仁天皇自己肯定是不希望退位的,麦克阿瑟是天皇的主要的支持者。其次,在日本,天皇制是根本,退位是很大的事情,一定不能草率解决,而且退位不是一个单纯的事情,他还参杂着国家的政治经济。
后来天皇的几个心腹恳求麦克阿瑟对天皇退位这件事情做出自己的看法。麦克阿瑟的回复是,其实这个举动没有太大的必要。并且在退位这件事情中,天皇一直做出和平与爱的姿态,圈了一波粉。但是皇室的荣誉要求裕仁天皇作出正确的决定。但后来天皇仅以诚恳的语气,对战争的失败做了一次公开的道歉,就结束了退位的事情。
❹ 一部二战电影,日本人为了活命装死,最终难逃全军覆没
《太平洋的奇迹》
《太平洋的奇迹》改编自唐·琼斯《大场荣,最后的武士:塞班岛1944-1945》实录小说为蓝本,由日本导演平山秀幸执导战争片,竹野内丰、井上真央、山田孝之、唐泽寿明、尚恩麦高文等主演。
影片讲述1944年6月15日,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激战地区——塞班岛上,只有47人的日军面对着拥有4万5000兵力的美军,有一名被美国大兵称作“狐狸”日本陆军大尉大场荣处于绝望状态下的日本士兵生存到最后一刻的身影。电影于2011年2月11日上映。
该片1944年6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远在南洋的塞班岛迎来了最为残酷的时刻。美国7万大军登陆小岛,以压倒性的优势摧毁了日军的防守。败局已定,日本军官下令全岛军民“玉碎”效忠天皇,美丽的塞班岛瞬时成为血流成河的人间地狱。陆军步兵第18连队的大尉大场荣(竹野内豊 饰)率领2000名战士向美军发起自杀式攻击,一番肉搏之后两败俱伤。大场侥幸逃生,遇到堀内今朝松(唐沢寿明 饰)、木谷敏男(山田孝之 饰)等其他部队的残余同志。适值此时,“生存”的信念占据大场的内心,他决定保护幸存的军民直到战争最后 。
日本陆军步兵第18连队的大场荣上尉被派往距日本两千多公里的塞班岛。塞班岛是日方重要的军事据点。大场所属的日本陆军43师团受命死守这个小岛。此时的日本已经难挽败势,由于悬殊的装备和兵力差,美军轻而易举地登陆了塞班。守卫部队的干部在发出玉碎命令后自杀。接着,众多害怕被美军俘虏的平民相继坠崖自尽。
大场麾下的士兵接踵战死,他本人也做好了玉碎的准备。然而在被美军包围的危急时刻,大场不假思索地躲入尸堆中,此举让他突然察觉了内心对生的执着。救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婴儿后,大场更强烈地感受到“活着”的意义。他本来是个地理教师,他很有人望,失去长官的士兵以及不少平民渐渐聚集到他身边。在黑道出身的一等兵堀内今朝松的协助下,大场带领残部潜入塞班岛中部的塔波查山,继续打击美军。
美国海军部队宣布占领塞班岛,有过日本留学经历的哈曼·刘易斯上尉却感到一丝不安。有一些日本人还在不懈顽抗。美军好不容易才知道捉弄他们、令他们头疼的残敌其实只是一支很小的部队。美方给这支神出鬼没部队的指挥官起了一个外号——狐狸。
大场部队不断利用地形打游击,让美军“出血”,美方高层终于决定进行大扫荡。然而对“狐狸”心怀敬意的刘易斯却不希望对方战死。
1944年11月,距离天皇颁布终战诏书还有九个月。大场上尉必须以微尘般的四十七人兵力应对美方四万五千大军,他将如何在绝望之境中继续保卫平民,和战友们一起活下事迹。
❺ 二战电影中日本天皇开御前会议为什么不说话
那是导演为了制造出天皇高大上,城府深,不同常人的气氛。
❻ 二战时日本战败,为什么天皇会平安无事
说天皇平安无事,估计意思是说他没有被抓起来审判。实际上,他战后并不平安,事儿也不少。
先说为啥没有被审判。
以前答过多次类似问题,简单地说,有3个原因:
1.日本人离不开天皇
天皇是日本和族的始祖天照大神的后裔,不管客观上是不是,日本人就这样认为的,所以作为自己的祖宗,天皇无论如何不能被抓捕审判绞死,那样的话,全体和族人都不同意。
所以,他们说,天皇是没有错的,理论是这样,现实中也必须是这样。
那么,如果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被证明确实是错的,是不是天皇就必须有错呢?
也不是,此时,日本人会说,天皇的意思是对的,只不过是大臣们给做错了。
天皇在日本永远是对的,记住这一点就行了。
2.日本投降离不开天皇
1945年8月天皇裕仁宣布投降前,日本军国极端顽固派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能接受投降的,最高的神天皇宣布投降前,他们不惜发动武装政变阻止皇宫发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天皇录音。
如果没有天皇硬压,让700万日军乖乖交枪投降,简直不可能。对好战分子来说,投降还不如死亡,死亡是战争最高的归宿。懂日军的,这点必须理解。
麦克阿瑟说过,如果审判天皇,那么美国占领日本,将需要“再投入100万的军队,以及无限期的维持秩序”。
有人会问,前面说日本人对天皇绝对崇拜,后面说可能被日本人赶下台,矛盾不?
这是战前战后的不同情境,是日本两代人对天皇不同的认识,也是不同政治派别的目的不同。
现在天皇成了国体象征,远离权力,变得真正平安无事了。
❼ 有日本天皇演讲的二战电影叫什么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❽ 跪求 俄国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描写战败国日本天皇的电影 太阳 又名 日之丸 下载地址
s
❾ 二战日本战败后,天皇是怎么处置的
没有处置天皇。
虽然审判天皇的国际呼声很大,但始终没有审判天皇,主要是证据不足和美国庇护;因为东条英机那些甲级战犯把很多罪名都揽到了自己头上,而且裕仁本身也很少做决策,加之盟军在日本投降两个星期后才进驻日本,给了日本政府和军部大量的时间销毁罪证,尤其是对天皇不利的证据,所以很难起诉他。 第二是政治上考虑,主要原因是冷战需要,美国需要扶植日本在远东抗衡苏联,故而放宽了对日本皇室的追究;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驻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因素,他认为日本不能没有天皇,没有了天皇的日本会崩溃的,审判天皇将会对日本国民造成非常巨大的心里动荡,不利于占领军的统治,所以顶着巨大的压力坚决力保天皇(麦克阿瑟的个人威望实在是太高了,麦克阿瑟的意见对美国政府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没有追究裕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