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部电影是拍前苏联与德国大战剧情是:说的是苏联有一个狙击手击杀了好多德国军官,然后德国也派了一个
这部电影是:《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故事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
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
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影片创作背景
《兵临城下》
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纪实小说,故事发生在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主要围绕两位神枪手:一个是苏联牧羊人,还有一位是德国将领之间的决斗展开。
小说与电影创作,均来源于真实事件,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正在疯狂进攻苏联。
刚开始的时候德国人轻而易举摧毁苏联人的抵抗,最终在顽强不屈的苏联红军和恶劣的天气以及供给线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之下,希特勒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而逆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
评价
只要你把注意力放在神枪手与神枪手的较量这个核心故事上,并且不必介意那些混乱的南腔北调或者是那段非常不靠谱的爱情故事副线,再或者是任何的个人关系——那么你会很享受它。
历史原型
瓦西里·格里高叶维奇·扎伊采夫(Васи́л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За́йцев,1915年3月23日-1991年12月15日)
出生于普里乌拉利耶乌拉尔山脉,经常跟随父亲和哥哥一起进山打猎,12岁时便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瓦西里的名声,使其吸引到德军的注意,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埃尔温.柯尼格少校被派到斯大林格勒来消灭瓦西里。
经过四天的生死角逐,瓦西里终于成功射杀埃尔温.柯尼格少校。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他取得了击毙149名德军的战绩,至二战结束时,他总共消灭了400名德军。
『贰』 急求一部二战苏联与德国打的电影
兵临城下~
让-雅克·阿诺导演,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
他们刚到斯大林格勒,有的给发枪有的给发子弹,往回跑的就被苏联督战队机枪打死了~讲的是苏联最伟大的狙击手瓦西里.扎瓦采夫的故事~
『叁』 求有关核弹爆炸场面的电影,比如像【断箭】
这样电影太多了,先介绍几部
1、
中文名: 末日戒备
英文名: The Peacemaker
导 演: 咪咪·莱德 Mimi Leder
主 演: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 尼科尔·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马塞尔·尤里斯 Marcel Iures Aleksandr Baluyev Rene Medvesek Gary Werntz Randall Batinkoff Jim Haynie
地 区: 美国
对 白: 英语
颜 色: 彩色
时 长: 124 分钟
类 型: 动作 惊秫
分 级:
澳大利亚:M 比利时:KT 芬兰:K-16 法国:U 德国:16 墨西哥:B 荷兰:16 挪威:15 葡萄牙:M/12 新加坡:PG 韩国:15 西班牙:18 瑞典:15 英国:15 美国:R
剧情简介:
偏僻的俄罗斯驻防军区,发生了一场怪异的核爆炸。为了追查爆炸始末,美国白宫核武专家茱莉亚博士(妮可·基德曼饰)陆军特种部队的少尉汤玛斯(乔治·克鲁尼饰)受命展开调查。这一对和平使者是否能在核弹被引爆前完成任务……
2、
英文名: Death Train
中文名: 核弹总动员
简介:
欧洲UNACO安全组织,将一枚核弹火车送往英国,不料遭世界恐怖圣战组织劫持,欲转往苏俄,其恐怖组织乃由苏俄支持,安全组织上司派出特遣小组拦截,队长米克葛拉汉(皮尔斯·布斯南)带着精锐战友,一路拦截,陆空全面总动员,是一部今年千万大制作动作巨片。
3、
英文名: Atomic Train
中文名: 核弹快车
简介:
一辆载有核子武器及致命的核废料的火车,突然间在落矶山脉下失去控制,离开正常轨道,一路疾行向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冲去,眼看一场核子浩劫即将爆发,危机能否化解?最新迷你影集「核爆列车」全长四小时,由电影「接触未来」男主角劳勃洛伊领衔主演,在剧中他饰演国家运输安全会调查员约翰斯格,为阻止这辆失控的火车,他藉由直升机降至火车顶,同时,美国总统宣布全国进入警备状态,而丹佛的市民,当中包括斯格的妻儿,则准备撤离。虽然斯格不畏生命危险,尽了最大的努力,火车依旧撞上山壁,导致车上的化学易燃物爆炸,更危及的是火势即将延烧到核子炸弹,受困其中的斯格,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核弹爆炸前找到自己的家人,一同生死与共
4、《暴力街区》
5、【译 名】《核弹危机/恐惧的总和》
【别 名】惊天核网/恐惧杀机
【片 名】The Sum Of All Fears
【年 代】2002
【国 家】美国
【类 别】剧情/惊悚/动作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英文
【IMDB评分】6.5/10 (16,910 votes)
【文件格式】Bluray-RMVB
【视频尺寸】1024 x 576
【文件大小】1CD 1.12G
【片 长】124 Min
【导 演】菲尔-亚尔登-罗宾逊(Phil Alden Robinson)
【主 演】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
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布里吉特-莫伊纳罕(Bridget Moynahan)
丽芙-施莱德(Liev Schreiber)
【简 介】:
影片是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系列电影人物"杰克-瑞安"(Jack Ryan)的第四集,前四集分别是《猎杀红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爱国者游戏》(“Patriot Games”)和《燃眉危机》(“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此次影片由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出演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捧红的"杰克-瑞安"一角。在这部续集里,欧洲新纳粹恐怖分子获取了一枚核装置,计划在美国橄榄球总决赛的"超级碗"球场引爆核弹,并把责任归罪于俄罗斯,以求重新点燃冷战之火。幸运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分析专家杰克-瑞安介入了此案。
当俄罗斯总统突然死亡时,一个政治倾向不明的人接替了他。政治领导人的变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官员之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因此中央情报局局长比尔-卡伯特征召了一名年轻的俄罗斯情况分析专家,让他对局势做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建议。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枚核弹在美国的巴尔迪摩爆炸了,美国人立即指责俄罗斯应对此事负责。随后,俄罗斯一个空军基地收到了“保卫国土”的命令,击沉了一艘美国航母,美国人也给予了反击,两个超级大国没有意识到,其实这是恐怖分子所为。这些恐怖分子在幕后操纵了这一切,旨在挑起两国间的公开战争。
『肆』 美军击沉俄罗斯潜艇,俄军多枚核弹反击是什么电影
《冰海陷落》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冰海陷落》是由多诺万·玛什执导,杰拉德·巴特勒、加里·奥德曼主演的动作片,于2018年10月26日在美国上映。
『伍』 请教一部关于二战原子弹的电影
《广岛》
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
主演:维斯利-安迪、大卫-高、肯-杰肯斯
故事梗概:
1945年4月,盟国军队横扫欧洲,有力地挡住了威胁世界的纳粹洪流,使无数生灵免遭杀戮。在纳粹德国正被一步步逼回其首都柏林的同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被赶出了从索罗门群岛到硫磺岛的所有岛屿。然而,就在美国军队还没有完全取得太平洋战场胜利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因脑出血而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
尽管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先生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甚至罗斯福在任时也没怎么重用过杜鲁门,但罗斯福还是在临终前任命杜鲁门为继他之后的下一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让日本铃木首相和以统战部部长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杜鲁门总统在他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后就得知,此时的美国已经在格洛夫斯将军和奥本海默博士的领导下,成功地研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新型战略武器--原子弹。
虽然格洛夫斯将军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先生一再进言,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敦促日本投降,但考虑到“日内瓦公约”相关条款的限制,杜鲁门没有很快做出决定。1945年5月8日,盟国军队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终于取得了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纳粹德国投降后,如何解决太平洋战争就成了杜鲁门和日本裕仁天皇必须考虑的问题。
1945年6月21日,日本在冲绳岛战役中二十八万人员伤亡的惨痛代价给铃木首相和裕仁天皇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被强硬的军方所控制,尽管《波茨坦宣言》作为杜鲁门对日本的最后通牒被空投到日本领土的上空,但以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以效忠天皇为由,拒绝接受《波茨坦宣言》中的有关条款。
波茨坦会议结束时,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给了裕仁天皇一个难得的信号。为了寻求苏联的帮助,裕仁天皇和铃木首相秘密磋商后,决定避开军方,派近卫王子前往苏联,和斯大林见面。然而,此时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在杜鲁门从波茨坦会议结束后,返回吉尼亚诺福克的奥古斯都军舰上得知印第安娜波利斯被日本鱼雷击沉的消息时,杜鲁门下达了在事先不进行警告的前提下,向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一架装载着取名为“小男孩”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蒂尼安岛的军事基地起飞了。经过长达十五个小时的飞行,轰炸机飞临广岛的上空。原子弹投掷下不久,正处于早上最忙碌的广岛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就在日本裕仁天皇和军方猜测美国能有几颗原子弹的时候,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面对连续两个城市的毁灭,裕仁天皇抵住了来自军方的强大压力,从保全人民和民族出发,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精彩视点:
本片是由加拿大和日本1995年合拍的一部电视电影。影片在几位亲身经历二战的老兵的回忆中,以详尽的史实和鲜为人知的、大量的历史镜头真实地再现了那段惨绝人寰的战争。影片中风云际会的国际较量、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和宏大的战争场面都将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记忆。
本片导演罗杰-斯波蒂斯伍德从1971年替影片《大丈夫》Straw
Dogs担任剪辑而开始涉足影坛。1982年由他编导的动作片《48小时》和次年导演的战争片《危城十日》,让他声名渐扬。直到1997年导演了007系列的《明日帝国》,罗杰-斯波蒂斯伍德才声誉大振,成为知名导演,而2000年的《第六日》更增加了他在国际影坛上的知名度。
『陆』 求一部二战时期电影,讲的盟军和苏联特工争夺德国原子弹专家的故事
美国二战电影《英雄连》,简介:在二战最后一波进攻德军的战斗里,一群美国士兵组成的连队在战役中迷失在了敌后战线。不过他们却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希特勒正在打造一个超级炸弹。随后他们开始执行押回掌管武器计划德国科学家的绝密任务,一场紧张刺激的敌后潜入作战就此进行......
『柒』 寻找一部关于核弹的电影
中文名:末日戒备
英文名:ThePeacemaker
导演:咪咪·莱德MimiLeder
主演:乔治·克鲁尼GeorgeClooney尼科尔·基德曼NicoleKidman马塞尔·尤里斯ynie
地区:美国
对白:英语
颜色:彩色
时长:124分钟
类型:动作惊秫
分级:
澳大利亚:M比利时:KT芬兰:K-16法国:U德国:16墨西哥:B荷兰:16挪威:15葡萄牙:M/12新加坡:PG韩国:15西班牙:18瑞典:15英国:15美国:R
剧情简介:
偏僻的俄罗斯驻防军区,发生了一场怪异的核爆炸。为了追查爆炸始末,美国白宫核武专家茱莉亚博士(妮可·基德曼饰)陆军特种部队的少尉汤玛斯(乔治·克鲁尼饰)受命展开调查。这一对和平使者是否能在核弹被引爆前完成任务……
『捌』 美俄爆发核战争的电影叫什么
《隔绝》是由泽维尔·吉恩斯执导,迈克尔·比恩、劳伦·日尔曼、罗姗娜·阿奎特等主演的惊悚片,于2012年1月1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主要讲述了遭受核武打击之后的纽约,幸存者逃到地下室里等待救援,因受到核辐射众人为了生存所需的资源而互相杀戮的故事。
影片评价
《隔绝》缺乏原创性,只不过是一部低俗的恐怖片,充满冷酷,暴力,露骨和顽固压抑。影片场景完全设置在多间地下室里,导演泽维尔·吉恩斯用肮脏的细节、幽闭恐怖的镜头角度和诡异的灯光,给这个空间带来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窖氛围,甚至辐射病也不是一个充分的借口,唯一合理的结论是他们一开始的处境就相当糟糕。
该片将核袭击中幸存者的困境作为文明崩溃的缩影,这种场景在处理和执行过程中一直令人不快,剧情表现黯淡,然而演员们能在不堪的拍摄条件下进行拍摄是值得称赞的。
『玖』 曾经有一部电影是用纪录片的形式假想二战时德国遭到核袭击的情形,因其过于真实而被禁播。有人知道名字吗
一颗核弹 • 半桶戒指
——科幻纪录片《战争游戏》
原片名:The War Games
中文片名:战争游戏
编剧/导演/制片:彼得·沃金斯(Peter Watkins)
出品:英国1965
[内容梗概] 1964年,在中苏援助下的北越军队大举攻入南越,苏军跨过柏林墙占领西柏林,东西方两大阵营顿时剑拔弩张,核战一触即发。英国政府一边积极备战,一边教导人们怎样应付核打击,无奈普通人既无恰当科学防范知识,对他们而言最简陋的防核设施也似乎太贵。然后核战就爆发了:一颗战术热核弹降落伦敦附近的肯特郡,百万人立即幸福地化为灰烬,活着的人们开始了漫长的人间炼狱。
以上当然是六零年代人们对于世界的想象。
二战后,英国政府有过三次公然干预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的事件,一次是1954/55年关于氢弹的报道,一次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还有一次,就是1965年关于彼得·沃金斯的这部电影《战争游戏》。该片本受BBC电视台委托而作,原是为纪念广岛长崎原子弹悲剧二十周年,摄制完成后,却因为其过于真实强大的冲击力、感染力和对英国完全无用的核政策的全面否定,而被政府视为核裁军运动的宣传品,从而干预BBC,先是要求大规模删减,最后干脆下了软禁令,导致该片被一向以开明公正而闻名的BBC禁播达二十年之久。1985本片终于露面BBC,人们在它残酷显示的人性泯灭面前依然惊得无以复加。四十年后该片DVD问世,虽然沧海桑田的变迁,柏林墙已不复存在,核大战也已被新的“反恐战争”代替,然而观众依然能在强烈的震撼中感受着导演彼得·沃金斯传达的人道讯息。沃金斯当年辗转把该片发行到剧场,竟获得1967年度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殊荣,可以想象当年那些反战人士们免费从大银幕上看到《战争游戏》的时候是何等惊惧悲怆(而幸福)。今天,这部独一无二的电影仍然到处受到极高的推崇,看过它的人依然说它“非常令人不安”。
编剧-导演-制片人彼得·沃金斯出道即受法国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并深深着迷于纪录片形式。1960年代轻便型摄影机问世,导致很多国家同时兴起纪实电影运动,沃金斯这时已开始把纪录电影的种种手法运用到虚构片的拍摄中,曾制作了反映英国1746年战争的《Culloden》,该片不但以战争发生地点的普通人出演当年战争中交战双方普通的士兵,更出现摄影师去到1746年的战场对参战士兵作现场采访的场面,并处处有意让人联想起美军在越南的情景。到《战争游戏》,沃金斯的虚构纪录片技巧已至炉火纯青:爆炸中手持机拍摄的剧烈晃动、现场粗粝的录音效果、来不及聚焦的急速推拉镜头、军警不让拍摄时镜头的偷偷摸摸、甚至剪接时故意作出胶片不足拍摄突然中断的样子等,加上深入伦敦东区平民阶层的真实采访,和对大量二战史料的深入研究,使得《战争游戏》具有无可置疑的真实感与权威性。难怪英国政府吓得了得,担心出现广播剧《世界大战》引起的那种恐慌骚乱倒是其次,害怕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动摇政府恐怕才是导致本片被禁的真正原因。
“科幻”跟“纪录片”,一个是“幻想”一个是“现实”,按常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而在这部只有四十六分钟的黑白电影中,两者完美而悲剧性地结合在一起,构筑出一幅幅完整的细节来展示一旦核战爆发的种种直接后果,把尚未发生的事情预言般地照实纪录了下来。从技术数据上说,《战争游戏》比你能想象的最硬的科幻还硬。
其实《战争游戏》不过呈现了普通人在一场战争中可能遭遇的种种情景,而核战争不过是将一切放大一万倍而已:全国大疏散激化起的种族矛盾;食物配给券造成的混乱;买不起足够沙袋的老妇人焦虑的目光;碳-14放射性宣传手册的徒劳。终于第一颗原子弹当空爆炸,一瞬间三十倍于太阳的强光,从四十英里外将世界映照得黑白底片般体无完肤,田野中不更事的儿童捂着突然不复存在的眼睛对天呼号。然后才是冲击波,一对夫妇躲在墙角的桌子底下经受地动山摇。然后六十个英国城市中弹;还有偏离目标航线半路掉到别处的核弹头。接下来才是两平方公里的烈火,时速100英里的火焰风暴造成强烈低气压,救火的人们被卷进火焰,一个接一个被吸进去,葬身800度的烈火,那侥幸逃过来的,又在窒息中如疾风中的麦浪般一茬茬晕死下去,天地昏乱中镜头不停翻动,仿佛火焰的风暴随时会卷走摄影机,仿佛摄影师被飞来的砖头瓦砾击中倒下。接着背后的汽车油箱炸开来,一整个家庭在里面黑乎乎地燃烧。几天后,由于伤病数量过大而医药严重不足,警察不得不一批批射杀那些蠕动着的伤员和病人、射杀所有身体烧灼超过三度的尚还活着的人们。一个警察欲开枪又迟疑,先偷眼看看地上人的表情仿佛求得宽恕、再用手扶正将死者的头颅小心摆好一个恰当的射击角度……那警察弯腰屈膝的谦卑、那迟疑中的一声闷响,可是世上最为令人心碎的行刑?失魂落魄的牧师跪下为几个行将被处决的哄抢食物者祷告,而他们又何曾不有无上的尊严,但愿他们的死,真的能为活着的人们带来永远的和平安宁……一个惊魂未消的社区负责人瞪着无比大的眼睛对镜头说,德累斯顿轰炸之后,德国人靠戒指上的铭刻来辨识死者身份,我们这里也作了同样的工作……他手指向下,镜头跟过去,是街边上攒在一起的半桶戒指。那些化为乌有的人们,真的留下了什么的爱的誓言,给那些同样化为乌有的亲人,等待有朝一日乌有的认领?
为了减弱电影的冲击力、舒缓观众的紧张、让他们不要误以为真,沃金斯不得不在电影的画外音解说中不断穿插虚拟语气的句子,把观众从恐怖中暂时解救出来:“如果真的核打击来临,这就是将会发生的情况”“这就是核战争的面貌”“这就是核战争”“很可能,就是这样”。而更大的恐怖在于,那些骇人听闻的惨烈,不是虚拟语气中的即将和可能,而是一切已然发生,只是换了个时间,换了个地点,换了个理由。事实上很多场面的布景、画面构图、人物化妆造型等都直接来自德累斯顿、达姆斯达特、汉堡等大城市的二战轰炸记录和广岛长崎被炸之后的图片。片末,当镜头游移在那些身体尚存而精神已完全被摧毁的孩子们的脸上,沃金斯一个字、一个字地宣读:在这个星球每个男人、每个女人、每个孩子的头上,都悬着二十吨的烈性炸药,而这个数字还在稳步增长,我们就看到彼得·沃金斯向观众发射出致命的最后一枪,那决定性的子弹正中观众的眉心,伴随字幕滚动的《平安夜》歌声,竟突然有了撕心裂肺的含义:神在哪里、爱在哪里、和平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如果你不信神,我们或者这么问吧:当一场核轰炸降临之际,你打算花多少钱来购买防辐射的沙包、构筑你家的地下掩体呢?
沃金斯在此片中,不单演示了战争的残酷,更不断插进有真实来源的政客、教主、科学家的种种言词,并引述政府档案文件的说法,使得核战略威慑理论显示出自我欺骗的幼稚与无力,更显示出政府欺骗普通庶民百姓的可憎面目。那些完备的、厚厚的各种官样文书、应对措施、反击计划、第二轮反击……不过都是帝王将相和他们的官僚政客们在弄权间隙的悠闲中把玩的文字游戏,而电影却将特写镜头对准普通人,对准肯特郡和伦敦的平民,没有什么伟人牛人的雄韬伟略,没有全景式的抒情议论,没有什么“国家”“民族”“正义”这些抽象的美丽,而是一个一个的具体生命,一个一个受难的肉体和灵魂。那些抽象的东西全部消失了,只剩下没有蘑菇云的核战争。我是说,<<没有蘑菇云可供欣赏。《战争游戏》是谁的游戏?
1985年当《战争游戏》终于浮出水面,在BBC与之同映的,还有另外一部近两小时的彩色虚构故事片《Threads》, 类似的大悲剧内容,更戏剧化的人物命运处理,更全面细致的灾难描写,在1985年同样有震人心魄的效果,不过冲击力已不如当年的《战争游戏》那强大的黑白视觉语言了。
核时代还没有完全过去,它留给我们几代人的创伤依然还在上演着人间悲剧。在中国,在你居住的城市,或许今天还能找到一两个没有变成地下商城的废弃防空洞吧?还有那些建在山沟里的工厂和一代人的青春。在我们为超女流泪的间隙,在下一个什么危机到来之前,就让我们权且感谢父母或者祖父母那一辈的全世界的领袖精英们吧,至少没有哪个愚蠢的傻帽首先摁下自己的核按钮